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条件,也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重要标志,是各科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兴趣;激发;求知欲;学习效果
兴趣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地积极思维,就能克服困难探索科学的奥秘.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上好开学第一节课、激发学习兴趣
初二刚开始学习物理,学生好奇心强.上第一课时,要充分利用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来.引言是物理课堂的开篇,上好引言课,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教师就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求知欲,让全班或尽可能多的学生从一开始出现一个爱学物理的好势头.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读、做、练”相结合的方法改进教学.“读”——就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引言这一节,让学生带着“物理学研究什么?”、“物理学有什么用途 ?”、“怎样学好物理学”等问题来阅读教材,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做” ——就是做实验,上好引言一课,做好试验是关键.除了课本上提供的实验外,教师要多准备几个精彩的实验.如“吹肥皂泡”、“烧瓶吞鸡蛋”、“自制潜水艇”、“离心轨道”等等.我边讲边实验,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练” ——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几个小实验: 如“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实验,可用塑料笔杆在头发上摩擦后吸引纸屑.“惯性实验” 把笔帽立在纸条上,然后迅速抽去纸条而笔帽不倒,这样学生通过实验更加激发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使他们一开始接触物理就喜欢上物理了.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往往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如,讲授《光的折射》一节时,教师可先提出以下一些问题:透过老花镜看紧靠镜子的物体是怎样的?再透过老花镜看远处的物体又有何变化?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入水中的筷子,筷子在水面处有何变化?透过圆形鱼缸看其中的鱼与实际大小相比有何变化?这都是为什么?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来学习,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小活动(如小实验、小制作),也是发展物理学习兴趣的好途径.对初中生来说,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简易的测力计、杠杆、潜望镜等,这样做不仅能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保持刺激的新颖性,持续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而教学内容对他们是否有兴趣及产生兴趣的大小,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在物理教学中,若能保持刺激变化的新颖性,就能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持续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善学,为进一步学习后面的知识奠定基础.例如,在讲授“蒸发与沸腾”时:在讲台上放一盏酒精灯,然后举起一张纸问:“这张纸,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会不会燃烧?”“当然会.”“那么,用纸折成一只盒子放在灯上会不会燃烧?”“肯定会.”教师将纸盒里装满了水,待纸盒湿透了,倒出水,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结果纸盒没有燃烧起来.学生说:“这有啥稀奇,纸盒湿透了,当然不会烧起来.”教师问:“为什么纸盒湿透了,就不会燃烧呢?”此时,学生已处于心求通而不解,几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的状态,急切地等待教师讲解.这时来讲授新课内容,教学效果必然会大大提高.
四、品成功之喜悦,巩固学习之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理情结.若反复多次,学习与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某种固定的联系,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老师要适时适度的给予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困难时,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满足感,这样会使兴趣更加高昂,更加持久.
“兴趣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人从平实中发现瑰丽,从困难中奋然而起,它能赋于人以热情和毅力,它能增加人的勇气和信心.”因此老师要适时、适地、适人的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我们的物理课堂活力无限,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千红.抓住教育时机注重教育效果. 基础教育参考,2006(6).
[2] 张进华.课堂教学中的“趣”、“实”、“活”,2006(1).
[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李庚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兴趣;激发;求知欲;学习效果
兴趣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地积极思维,就能克服困难探索科学的奥秘.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上好开学第一节课、激发学习兴趣
初二刚开始学习物理,学生好奇心强.上第一课时,要充分利用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来.引言是物理课堂的开篇,上好引言课,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教师就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求知欲,让全班或尽可能多的学生从一开始出现一个爱学物理的好势头.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读、做、练”相结合的方法改进教学.“读”——就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引言这一节,让学生带着“物理学研究什么?”、“物理学有什么用途 ?”、“怎样学好物理学”等问题来阅读教材,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做” ——就是做实验,上好引言一课,做好试验是关键.除了课本上提供的实验外,教师要多准备几个精彩的实验.如“吹肥皂泡”、“烧瓶吞鸡蛋”、“自制潜水艇”、“离心轨道”等等.我边讲边实验,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练” ——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几个小实验: 如“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实验,可用塑料笔杆在头发上摩擦后吸引纸屑.“惯性实验” 把笔帽立在纸条上,然后迅速抽去纸条而笔帽不倒,这样学生通过实验更加激发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使他们一开始接触物理就喜欢上物理了.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往往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如,讲授《光的折射》一节时,教师可先提出以下一些问题:透过老花镜看紧靠镜子的物体是怎样的?再透过老花镜看远处的物体又有何变化?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入水中的筷子,筷子在水面处有何变化?透过圆形鱼缸看其中的鱼与实际大小相比有何变化?这都是为什么?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来学习,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小活动(如小实验、小制作),也是发展物理学习兴趣的好途径.对初中生来说,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简易的测力计、杠杆、潜望镜等,这样做不仅能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保持刺激的新颖性,持续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而教学内容对他们是否有兴趣及产生兴趣的大小,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在物理教学中,若能保持刺激变化的新颖性,就能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持续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善学,为进一步学习后面的知识奠定基础.例如,在讲授“蒸发与沸腾”时:在讲台上放一盏酒精灯,然后举起一张纸问:“这张纸,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会不会燃烧?”“当然会.”“那么,用纸折成一只盒子放在灯上会不会燃烧?”“肯定会.”教师将纸盒里装满了水,待纸盒湿透了,倒出水,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结果纸盒没有燃烧起来.学生说:“这有啥稀奇,纸盒湿透了,当然不会烧起来.”教师问:“为什么纸盒湿透了,就不会燃烧呢?”此时,学生已处于心求通而不解,几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的状态,急切地等待教师讲解.这时来讲授新课内容,教学效果必然会大大提高.
四、品成功之喜悦,巩固学习之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理情结.若反复多次,学习与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某种固定的联系,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老师要适时适度的给予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困难时,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满足感,这样会使兴趣更加高昂,更加持久.
“兴趣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人从平实中发现瑰丽,从困难中奋然而起,它能赋于人以热情和毅力,它能增加人的勇气和信心.”因此老师要适时、适地、适人的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我们的物理课堂活力无限,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千红.抓住教育时机注重教育效果. 基础教育参考,2006(6).
[2] 张进华.课堂教学中的“趣”、“实”、“活”,2006(1).
[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李庚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