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奈达与纽马克在翻译的等效论方面的比较和分析,探讨两位西方译界泰斗在翻译理论方面的异同,以期对他们的翻译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奈达;纽马克;等效;译论;异同;比较
一、引言
尤金·奈达(Eugine A·Nida,1914-)和彼得·纽马克(PeterNewmark,1916-)是西方译界颇具影响的两位翻译理论家。奈达是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语言学派的创始人和交際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翻译思想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介绍到中国大陆,在国内译界曾一度形成“言必称奈达”的局面。可以说,“它是旗帜位置美国翻译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也是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谭载喜,2004:230)。纽马克是英国当代翻译家,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潜心研究西方翻译的过去和现在,坦诚各家之言,广泛论述翻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从新的视角提出了新的翻译方法,开拓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途径;他们都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并且勇于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自己的翻译理论。他们对翻译所持的观点和看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它们的翻译原则都是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即他们都承认语言的共性,承认可译性的存在,而且都是用相关的语言学理论来描述和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但在翻译的某些基本问题,特别是在翻译的等效问题上,两人又存在着分歧。本文通过对这两位翻译理论家在等效论方面的比较和分析,希望能对他们的翻译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奈达的等效论
等效论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等效论的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在上个世纪,经历了描写语言学阶段(40年代)和交际理论阶段(59至69年),从70年代起,进入了社会符号学阶段,奈达对翻译理论提出了精辟的指导原则,阐明了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和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即动态等值 dynamic equiva1ence)两个概念。他认为形式对应是指代表源语词或句在目的语种最切近的具有对等功能的词或句,在语言对之 间并不总存在着形式对应,要跟与原文语体来决定使用形式对应还是动态等值,而功能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他指出:“实际上,对一个译者来说,由文化差异引起的问题比语言结构差异引起的问题要多而且更为复杂。”他要求把译文读者放在首位,“译文基本上应是源语言 信息最贴近的自然对等”,形式是次要的,功能是主要的(周志培,2003:473)。奈达提倡译文和原文在语言功能上对等,而不是在语言上对应。奈达认为,检验翻译的标准是看译文是否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译者关注的焦点不在原文与译文是否一致,而在对接受者产生的效果。按照这一原则,译文的忠实与否,译文的可懂性以及译文的质量都必须由效果来检验。后来奈达把“功能对等”修正为“动态对等”。奈达的“动态对等”可以用“最近似的自然等值”来描述。其中的“等值”指向源语信息,“自然”指向译语信息,最后通过“最近似”把两者统一起来。奈达想以此超越直译和意译、意义与形式、原文与译文之争(廖七一,2000:181)。等效原则强调两种语言的文本的接受者,但这并不意味着解码者比编码者更重要。按照奈达的观点,翻译即交际,因此翻译的过程不应止于译文,而要看译文最终是否被读者所接受。奈达曾把它比喻成进行市场调查。要评价产品的质量,就应该“检验公众对产品的反应,因为不管一种产品从理论上讲有多好,或陈列出来有多么美观,如果人们对它反应冷淡,就不会被接受”(Nida and Taber,1969:163)。奈达主张,译者在开始翻译之前必须首先考虑读者,并且应该预测读者对译文可能的反应。如果一篇译文不能被读者所接受,那么翻译就变得毫无价值。为了达到等效,译者必须着眼于功能对等而不是形式对应,这是因为不同语言不仅发音、语法不同,而且表达的方式也不同。卡特福德曾指出:“从语言学的意义上讲,原语和目的语中的词汇很少有‘意义’相同的,但在同样的情景中它们的功能却可能是相同的”(Catford,1965:49)。如果译语中找不到与原文对应的词来描述一个物体或动作,可以用译语中功能相等的词来表达。奈达坚信,建立在功能对等的基础上更容易实现原文读者与译语读者之间的等同感受,也更能避免译文风格的生硬、结构的累赘、语言的别扭以及语义的晦涩。等效论的实质是“突出信息接受者(即译文读者)的作用,强调如何将原文信息最大限度地传递给信息接受者,把译文读者视为交际(翻译)的终极目标,把译文的等效程度和可接受程度视为翻译的最高标准”(傅敬民、吕鸿雁,2004:6)。可见,奈达把评判翻译的大权交到译文读者手中,认为“衡量一部翻译作品质量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检查译文读者会做出什么反应,然后将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加以比较”(Nida,1964:4)。换句话说,要评判某一翻译作品是正确还是不正确,是好还是不好,我们就必须以读者的客观反应来衡量,而不是以译者本人的主观意愿和想象为衡量标准。如果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那么便可以说翻译时成功的(谭载喜,2005:146)。最好的翻译读起来应该不像翻译。翻译要达到的不是语言的对等,而是语言功能的对等,是读者心里反应的对等,译文在译文读者心中的反应应当和原文在原文读者心中的反应相似。要使译文读者做出类似原文读者对原文所做出的那种反应,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注意语言交际的动态特性,不仅考虑语言词汇本身的意义和翻译,同时还要考虑语言在交际和运用中由于各种因素(如语言环境因素)所产生的实际意义以及这种意义的翻译。奈达认为:“语言不只是包括语言符号和符号组合的意义;从根本上讲,语言是一种运用中的语码,也就是说,它是一种为特点目的服务的语码。因此,在分析某一语言信息时,就必须分析它的动态特性。就翻译而言,这种分析尤为重要,因为产生对等信息的过程不光是一个以话语对话语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再现整个语言信息的动态过程。如果不两者兼顾,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对等便无从谈起”(Nida,1964:120)。也就是说,翻译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使译文从信息内容到说话方式、语体、风格,从语言到社会、文化因素等等方面都与原文对等起来。 三、纽马克的等效论
对于等效,纽马克持有不同的看法。纽马克认为,等效是“一个重要的翻译概念,在所有的文本中可以程度不同地加以应用,但其重要性却不一样”(Newmark,1988:49)。受皮尔斯(Peirce)等人社会符号学的影响,纽马克强调的是符号交际性的一面。纽马克说:“交际翻译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在目的语中再现原文读者感受到的同样效果。语义翻译则尽可能地翻译第二语言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和原文的准确语境意义(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produce on its readers an effect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at obtained on the readers of the original.Semantic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nder,as closely as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llows,the exact contextual meaning of the original.)”(Newmark,1981:22)。在交際翻译中,译文产生的等值效果等同于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交际的目标是译文的读者。在语义翻译中,译文应当在目的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中,尽可能贴切地再现原语的语境意义。即使在交际翻译中,等效的程度也因文本的功能不同而有差异。对呼唤功能的文本,等效不仅是合乎需要的,而且是一项基本要求。因此,读者反应就是衡量译文成功与否的标准。对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如教科书、报纸、杂志等,等效只能由其中不占主导地位的情感效果来检验。如果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差距较大,译者只能简化原文,把隐含的意义说明,添加解释性的文字或用译语中的文化对等词来替代,以求帮助译文读者。这样,译文或许会引起读者同样的兴趣,却很难达到等效的效果。对此,纽马克认为,交际翻译把读者置于译语文化之中,因而比语义翻译更容易产生等效。语义翻译的对象是个别读者而不是读者群,译者首先要忠于作者,在这种情况下,等效原则就不适用了(廖七一,2000:182)。除了语义翻译之外,纽马克还列出了其它三种不能实现等效的情况:1.如果非文学性的文本使用了奇特的语言形式(如双关、笑话、走嘴妙语、俏皮话等),除非这种形式无足轻重可以省掉,译者不得不进行解释,这就很难实现等效;2.如果非文学作品所涉及的文化内容只为原文读者所熟悉而不为译文读者所知晓,翻译时也不会产生等效;3.如果原文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反应的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时间,译者只有尽可能直译而不必考虑等效(Newmark,1981:11)。纽马克还认为,等
效对译者来说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它实际上只是翻译中的一种理想而不是翻译的目标。译文是否能产生等效,不仅取决于译文的特点和类型,也与原文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廖七一,2000:183)。等效原则把重点放在交际及读者方面。皮尔斯曾经指出:“一个符号的意义由它对使用者的实际效果而定,这种效果往往因人而异”(Newmark,1981:5)。同一篇原文,不同的译者可以有不同的译文。即使对同一篇译文,不同读者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因为读者反应常常是主观的和不可靠的。另
外,在区分源语读者与译语读者时涉及很多复杂因素,如教育程度、年龄、性别、个人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等,在他们中间很难建立起一种对应关系,即在比较读者反应时,很难找到文化素养和欣赏水平一致的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因而不易确定他们的反应是否相同。这是因为,你不可能知道每一位读者的翻译如何,他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如何,这样的效果往往带有的只是个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因此,等效论作为检验译文的标准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四、结语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目的在于使双方或者各方都能沟通,都足以理解。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意译,就必须把语言中的信息——意义传达清楚(郭建中,2000:64-65)。。翻译的最高理想和标准是等效。翻译的等效并不意味着再现原文的全部内容或者说全部信息。译者的任务主要是寻求内容等值,而不仅仅是形式对应。作为译者,我们要力求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和风格,力求使译文给目的语读者或听众带来同原文给原语读者或听众一样的效果。
奈达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在翻译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奈达与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不论其观点存在着多大的异同,也不论其翻译理论中的不足,我们应当承认他们两位都为当代的翻译研究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Catford,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2]Nida,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E.J.Brill,1964.
[3]Nida,Eugene A.&Charles R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 E.J.Brill,1969.
[4]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5]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1988.
[6]傅敬民、吕鸿雁,当代高级英汉翻译[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7]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8]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9]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谭载喜.翻译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11]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奈达;纽马克;等效;译论;异同;比较
一、引言
尤金·奈达(Eugine A·Nida,1914-)和彼得·纽马克(PeterNewmark,1916-)是西方译界颇具影响的两位翻译理论家。奈达是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语言学派的创始人和交際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翻译思想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介绍到中国大陆,在国内译界曾一度形成“言必称奈达”的局面。可以说,“它是旗帜位置美国翻译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也是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谭载喜,2004:230)。纽马克是英国当代翻译家,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潜心研究西方翻译的过去和现在,坦诚各家之言,广泛论述翻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从新的视角提出了新的翻译方法,开拓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途径;他们都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并且勇于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自己的翻译理论。他们对翻译所持的观点和看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它们的翻译原则都是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即他们都承认语言的共性,承认可译性的存在,而且都是用相关的语言学理论来描述和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但在翻译的某些基本问题,特别是在翻译的等效问题上,两人又存在着分歧。本文通过对这两位翻译理论家在等效论方面的比较和分析,希望能对他们的翻译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奈达的等效论
等效论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等效论的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在上个世纪,经历了描写语言学阶段(40年代)和交际理论阶段(59至69年),从70年代起,进入了社会符号学阶段,奈达对翻译理论提出了精辟的指导原则,阐明了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和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即动态等值 dynamic equiva1ence)两个概念。他认为形式对应是指代表源语词或句在目的语种最切近的具有对等功能的词或句,在语言对之 间并不总存在着形式对应,要跟与原文语体来决定使用形式对应还是动态等值,而功能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他指出:“实际上,对一个译者来说,由文化差异引起的问题比语言结构差异引起的问题要多而且更为复杂。”他要求把译文读者放在首位,“译文基本上应是源语言 信息最贴近的自然对等”,形式是次要的,功能是主要的(周志培,2003:473)。奈达提倡译文和原文在语言功能上对等,而不是在语言上对应。奈达认为,检验翻译的标准是看译文是否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译者关注的焦点不在原文与译文是否一致,而在对接受者产生的效果。按照这一原则,译文的忠实与否,译文的可懂性以及译文的质量都必须由效果来检验。后来奈达把“功能对等”修正为“动态对等”。奈达的“动态对等”可以用“最近似的自然等值”来描述。其中的“等值”指向源语信息,“自然”指向译语信息,最后通过“最近似”把两者统一起来。奈达想以此超越直译和意译、意义与形式、原文与译文之争(廖七一,2000:181)。等效原则强调两种语言的文本的接受者,但这并不意味着解码者比编码者更重要。按照奈达的观点,翻译即交际,因此翻译的过程不应止于译文,而要看译文最终是否被读者所接受。奈达曾把它比喻成进行市场调查。要评价产品的质量,就应该“检验公众对产品的反应,因为不管一种产品从理论上讲有多好,或陈列出来有多么美观,如果人们对它反应冷淡,就不会被接受”(Nida and Taber,1969:163)。奈达主张,译者在开始翻译之前必须首先考虑读者,并且应该预测读者对译文可能的反应。如果一篇译文不能被读者所接受,那么翻译就变得毫无价值。为了达到等效,译者必须着眼于功能对等而不是形式对应,这是因为不同语言不仅发音、语法不同,而且表达的方式也不同。卡特福德曾指出:“从语言学的意义上讲,原语和目的语中的词汇很少有‘意义’相同的,但在同样的情景中它们的功能却可能是相同的”(Catford,1965:49)。如果译语中找不到与原文对应的词来描述一个物体或动作,可以用译语中功能相等的词来表达。奈达坚信,建立在功能对等的基础上更容易实现原文读者与译语读者之间的等同感受,也更能避免译文风格的生硬、结构的累赘、语言的别扭以及语义的晦涩。等效论的实质是“突出信息接受者(即译文读者)的作用,强调如何将原文信息最大限度地传递给信息接受者,把译文读者视为交际(翻译)的终极目标,把译文的等效程度和可接受程度视为翻译的最高标准”(傅敬民、吕鸿雁,2004:6)。可见,奈达把评判翻译的大权交到译文读者手中,认为“衡量一部翻译作品质量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检查译文读者会做出什么反应,然后将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加以比较”(Nida,1964:4)。换句话说,要评判某一翻译作品是正确还是不正确,是好还是不好,我们就必须以读者的客观反应来衡量,而不是以译者本人的主观意愿和想象为衡量标准。如果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那么便可以说翻译时成功的(谭载喜,2005:146)。最好的翻译读起来应该不像翻译。翻译要达到的不是语言的对等,而是语言功能的对等,是读者心里反应的对等,译文在译文读者心中的反应应当和原文在原文读者心中的反应相似。要使译文读者做出类似原文读者对原文所做出的那种反应,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注意语言交际的动态特性,不仅考虑语言词汇本身的意义和翻译,同时还要考虑语言在交际和运用中由于各种因素(如语言环境因素)所产生的实际意义以及这种意义的翻译。奈达认为:“语言不只是包括语言符号和符号组合的意义;从根本上讲,语言是一种运用中的语码,也就是说,它是一种为特点目的服务的语码。因此,在分析某一语言信息时,就必须分析它的动态特性。就翻译而言,这种分析尤为重要,因为产生对等信息的过程不光是一个以话语对话语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再现整个语言信息的动态过程。如果不两者兼顾,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对等便无从谈起”(Nida,1964:120)。也就是说,翻译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使译文从信息内容到说话方式、语体、风格,从语言到社会、文化因素等等方面都与原文对等起来。 三、纽马克的等效论
对于等效,纽马克持有不同的看法。纽马克认为,等效是“一个重要的翻译概念,在所有的文本中可以程度不同地加以应用,但其重要性却不一样”(Newmark,1988:49)。受皮尔斯(Peirce)等人社会符号学的影响,纽马克强调的是符号交际性的一面。纽马克说:“交际翻译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在目的语中再现原文读者感受到的同样效果。语义翻译则尽可能地翻译第二语言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和原文的准确语境意义(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produce on its readers an effect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at obtained on the readers of the original.Semantic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nder,as closely as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llows,the exact contextual meaning of the original.)”(Newmark,1981:22)。在交際翻译中,译文产生的等值效果等同于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交际的目标是译文的读者。在语义翻译中,译文应当在目的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中,尽可能贴切地再现原语的语境意义。即使在交际翻译中,等效的程度也因文本的功能不同而有差异。对呼唤功能的文本,等效不仅是合乎需要的,而且是一项基本要求。因此,读者反应就是衡量译文成功与否的标准。对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如教科书、报纸、杂志等,等效只能由其中不占主导地位的情感效果来检验。如果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差距较大,译者只能简化原文,把隐含的意义说明,添加解释性的文字或用译语中的文化对等词来替代,以求帮助译文读者。这样,译文或许会引起读者同样的兴趣,却很难达到等效的效果。对此,纽马克认为,交际翻译把读者置于译语文化之中,因而比语义翻译更容易产生等效。语义翻译的对象是个别读者而不是读者群,译者首先要忠于作者,在这种情况下,等效原则就不适用了(廖七一,2000:182)。除了语义翻译之外,纽马克还列出了其它三种不能实现等效的情况:1.如果非文学性的文本使用了奇特的语言形式(如双关、笑话、走嘴妙语、俏皮话等),除非这种形式无足轻重可以省掉,译者不得不进行解释,这就很难实现等效;2.如果非文学作品所涉及的文化内容只为原文读者所熟悉而不为译文读者所知晓,翻译时也不会产生等效;3.如果原文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反应的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时间,译者只有尽可能直译而不必考虑等效(Newmark,1981:11)。纽马克还认为,等
效对译者来说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它实际上只是翻译中的一种理想而不是翻译的目标。译文是否能产生等效,不仅取决于译文的特点和类型,也与原文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廖七一,2000:183)。等效原则把重点放在交际及读者方面。皮尔斯曾经指出:“一个符号的意义由它对使用者的实际效果而定,这种效果往往因人而异”(Newmark,1981:5)。同一篇原文,不同的译者可以有不同的译文。即使对同一篇译文,不同读者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因为读者反应常常是主观的和不可靠的。另
外,在区分源语读者与译语读者时涉及很多复杂因素,如教育程度、年龄、性别、个人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等,在他们中间很难建立起一种对应关系,即在比较读者反应时,很难找到文化素养和欣赏水平一致的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因而不易确定他们的反应是否相同。这是因为,你不可能知道每一位读者的翻译如何,他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如何,这样的效果往往带有的只是个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因此,等效论作为检验译文的标准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四、结语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目的在于使双方或者各方都能沟通,都足以理解。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意译,就必须把语言中的信息——意义传达清楚(郭建中,2000:64-65)。。翻译的最高理想和标准是等效。翻译的等效并不意味着再现原文的全部内容或者说全部信息。译者的任务主要是寻求内容等值,而不仅仅是形式对应。作为译者,我们要力求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和风格,力求使译文给目的语读者或听众带来同原文给原语读者或听众一样的效果。
奈达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在翻译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奈达与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不论其观点存在着多大的异同,也不论其翻译理论中的不足,我们应当承认他们两位都为当代的翻译研究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Catford,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2]Nida,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E.J.Brill,1964.
[3]Nida,Eugene A.&Charles R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 E.J.Brill,1969.
[4]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5]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1988.
[6]傅敬民、吕鸿雁,当代高级英汉翻译[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7]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8]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9]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谭载喜.翻译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11]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