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照目前语文教学现实,我们会发现很多语文课堂已经偏离了语文教学设置的初衷,存在着无视、抛弃乃至贱视文本教学的倾向:一方面是对文本解读、研读的缺失,架空文本内容和语言进行“泛人文化”的所谓“对话”和“探究”;另一方面则是在课堂上进行快速大文本阅读训练,逼着学生完成各种模拟高考的阅读训练。这样剑走偏锋的做法往往让语文课堂缺少了语文味,令学生无从感受母语的美丽与魅力,显然已经背离语文教学的根本。
语文本应是一门充满生活情趣,充溢着人文智慧的学科,语文教学需要返璞归真,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以此激活他们对母语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教出语文学科的特色,教出语文的魅力。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强调语文课堂的语文性,重视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提倡“咬文嚼字”。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潜心读书。”
阅读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特别注意让学生有意无意地反复咂摸,通过“咬文嚼字”读出文本深意,发掘文章精髓,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化解课堂难点。
一、巧抓“课眼”,走进文本核心
清代著名画家恽寿平在《南田论画》说:“譬之人,有眼通体皆灵”。同样,一堂优秀的、有灵气的语文课,也应该设置“课眼”。当我们抓住文本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课眼”认真揣摩、品味,就能促使学生顺畅地切入文本,教学环节便能做到不蔓不枝,文本研读也能集中深刻,并真正地在精神层面实现与文本的碰撞与对接。
比如:有位教师在上《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时,就极善于抓住学生探求新知的着眼点,巧妙地设置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聚焦点。他是这样巧抓“课眼”,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
师:“滚过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赤壁之战中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从全词看,词人却只对其中一位情有独钟,大家说说是谁呢?
生:周瑜。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词中有“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和“遥想公瑾当年”等词句,这里的“周郎”和“公瑾”指的都是周瑜。
师:好极了!公瑾是周瑜的字,而这个“郎”字你们会想到什么?
生2:年轻帅气,风流倜傥……
师:苏轼在词中又是如何描写这位周郎的?这样写是否符合我们对“郎”字的感觉?
生2:词中说周瑜是“千古风流人物”,“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哪怕是“谈笑间”也能令曹军“樯橹灰飞烟没”。确实是少年有成,春风得意!
师:从资料中,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周瑜年仅34岁,而作者写作这首词正是他被贬黄州之时,年近五旬,大家试想一下,这时候的苏轼会作何感想?
生3:这时候的苏轼更多的是壮志难酬的郁愤和感慨,因此他才会“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里有他对人生无常,年华虚掷深沉而痛切的悲叹。
(适时展示苏轼被贬黄州前的一些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全词。)
21岁苏轼高中进士:“奋厉有当世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38岁苏轼任密州太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师:显然,词中的这个“郎”字是有深意的:周瑜的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映照着作者风流的过去,然而回到现实,作者如今年华逝去,青春不再,仕途失意的确让他嘘唏不已;或者我们可以说,这个“郎”字是作者想回归的理想境界。
从上例看,通过“咬文嚼字”,我们只要轻易地抓住“课眼”,便能纲举目张,顺利地走进文本核心。这样的“咬文嚼字”能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窥探全课精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产生“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感觉。
二、对比阅读,探求作者意图
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方法最要紧的还在多对比、多归纳……”语文老师有时就是需要较强的文字感受力,通过语文课堂中一个字、一个词着手对比,对构成文本的文字反复揣摩与推敲,来挖掘整个文本的意蕴,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让他们体悟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斑斓的色彩。
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笔者就曾这样抓住“渑池之会”语段中个别词语的对比来突破课文难点:
师:这个语段看是平淡无奇,不过老师还是要大家重读语段中的两处细节:一是赵王鼓瑟后,“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另一处则是蔺相如逼秦王击缶后,“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这两处表达手法差不多,但是大家是不是注意到有个别细节的变化?
生1:前者写“秦御史前书”,秦御史是主动上前记录的;后者是“顾召赵御史书”,“顾”是“回头”的意思,“召”是“召呼”的意思,也就是说赵御史是等着蔺相如叫,才上前的。
師:不错,这位同学的确看出了其中的端倪,不过这些细节说明了渑池之会一种什么情况?
生3:我觉得秦国对这次渑池之会做了充分准备,是有备而来,想羞辱赵王,在外交上抢得先机。“前”说明了秦御史蓄谋已久,事前排练过,才会这样熟练。相比之下,赵御史显得贪生怕死,不敢上前。
生4:我认为赵御史没有上前,主要是缺少政治敏感性,所以要等蔺相如召呼才上前。这是不是更能表现蔺相如卓越的政治才能?
师:很好!这里的确是一处对比,将蔺相如和赵御史的表现对比,突出蔺相如面对秦国的侮辱予以巧妙反抗的外交智慧。那是不是只有这一处对比了呢?
生5:我觉得这里“令赵王鼓瑟”和“秦王为赵王击缶”也是一处对比。“令”显示了秦国倚强凌弱,大国的霸道,“为”表示秦王是主动替赵王击缶的,这样写似乎赵国是以德服人,才让强大的秦国屈服的。
师:你对课文读得很仔细。那此处对比是哪两方的对比?
生5(迟疑):赵御史和秦御史能力和水平的对比?
师(追问):是吗?你注意到“秦王为赵王击缶”是赵御史写的?
生6:“秦王为赵王击缶”是蔺相如说给赵御史写的。这里应该是蔺相如与秦国官员的对比,后面还有他“舌战群儒”表现出的智慧呢。
师:古人言,一字春秋!作者司马迁仅用“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十一个字就把蔺相如那种“气势压人”的神情表露无遗,体现了他维护国家尊严的伟大情操和卓越的外交才能。这里同时也显示出司马迁那高超的写人技巧。
显然,当我们练就了这种“咬文嚼字”的本领,学生们就不可能对文本的理解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当他们能够这样真实地阅读,睿智地阅读,有灵性地阅读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必定是令人怦然心动的、真正的语文课堂。
三、节外生枝,于无疑处质疑
宋代学者陆九渊曾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讲究“咬文嚼字”,就是要大胆设疑,从无疑之处质疑,解读出他人在品读文本中忽略的意味。这样的语文学习才能紧抓主旨,掌握要义,真正凸显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性。
以人教版高中必修5《说“木叶”》为例。本文作者就古代诗歌中避用“树叶”,选用“木叶”的现象进行了透辟而有趣的分析。作者用大量的诗句来证明“木”在颜色和触觉上具有暗示性,“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因此“木”“木叶”要比“树”“树叶”更能体现“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这样的文章对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极有好处。但课堂上就有学生提出疑问:既然“木”更能体现秋天萧瑟、凄凉的特点,那为什么还有不少描写秋天的诗句,诸如“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等用的是“树”而非“木”?这无疑是“一投石激起千层浪”,这样的“咬文嚼字”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是有好处的,为此我有意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经过了一番唇枪舌战,就有学生发表了颇具说服力的见解:固然古诗词中大多用“木”“木叶”“落木”等来表现秋日的萧索与疏朗,但有时用“树”等字可与其他意象融为一体,构画出浑然一体的画面;当然,《说“木叶”》一文作者并未把“木”和“树”的用法绝对化。
语文本应是一门充满生活情趣,充溢着人文智慧的学科,语文教学需要返璞归真,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以此激活他们对母语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教出语文学科的特色,教出语文的魅力。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强调语文课堂的语文性,重视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提倡“咬文嚼字”。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潜心读书。”
阅读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特别注意让学生有意无意地反复咂摸,通过“咬文嚼字”读出文本深意,发掘文章精髓,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化解课堂难点。
一、巧抓“课眼”,走进文本核心
清代著名画家恽寿平在《南田论画》说:“譬之人,有眼通体皆灵”。同样,一堂优秀的、有灵气的语文课,也应该设置“课眼”。当我们抓住文本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课眼”认真揣摩、品味,就能促使学生顺畅地切入文本,教学环节便能做到不蔓不枝,文本研读也能集中深刻,并真正地在精神层面实现与文本的碰撞与对接。
比如:有位教师在上《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时,就极善于抓住学生探求新知的着眼点,巧妙地设置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聚焦点。他是这样巧抓“课眼”,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
师:“滚过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赤壁之战中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从全词看,词人却只对其中一位情有独钟,大家说说是谁呢?
生:周瑜。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词中有“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和“遥想公瑾当年”等词句,这里的“周郎”和“公瑾”指的都是周瑜。
师:好极了!公瑾是周瑜的字,而这个“郎”字你们会想到什么?
生2:年轻帅气,风流倜傥……
师:苏轼在词中又是如何描写这位周郎的?这样写是否符合我们对“郎”字的感觉?
生2:词中说周瑜是“千古风流人物”,“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哪怕是“谈笑间”也能令曹军“樯橹灰飞烟没”。确实是少年有成,春风得意!
师:从资料中,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周瑜年仅34岁,而作者写作这首词正是他被贬黄州之时,年近五旬,大家试想一下,这时候的苏轼会作何感想?
生3:这时候的苏轼更多的是壮志难酬的郁愤和感慨,因此他才会“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里有他对人生无常,年华虚掷深沉而痛切的悲叹。
(适时展示苏轼被贬黄州前的一些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全词。)
21岁苏轼高中进士:“奋厉有当世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38岁苏轼任密州太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师:显然,词中的这个“郎”字是有深意的:周瑜的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映照着作者风流的过去,然而回到现实,作者如今年华逝去,青春不再,仕途失意的确让他嘘唏不已;或者我们可以说,这个“郎”字是作者想回归的理想境界。
从上例看,通过“咬文嚼字”,我们只要轻易地抓住“课眼”,便能纲举目张,顺利地走进文本核心。这样的“咬文嚼字”能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窥探全课精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产生“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感觉。
二、对比阅读,探求作者意图
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方法最要紧的还在多对比、多归纳……”语文老师有时就是需要较强的文字感受力,通过语文课堂中一个字、一个词着手对比,对构成文本的文字反复揣摩与推敲,来挖掘整个文本的意蕴,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让他们体悟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斑斓的色彩。
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笔者就曾这样抓住“渑池之会”语段中个别词语的对比来突破课文难点:
师:这个语段看是平淡无奇,不过老师还是要大家重读语段中的两处细节:一是赵王鼓瑟后,“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另一处则是蔺相如逼秦王击缶后,“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这两处表达手法差不多,但是大家是不是注意到有个别细节的变化?
生1:前者写“秦御史前书”,秦御史是主动上前记录的;后者是“顾召赵御史书”,“顾”是“回头”的意思,“召”是“召呼”的意思,也就是说赵御史是等着蔺相如叫,才上前的。
師:不错,这位同学的确看出了其中的端倪,不过这些细节说明了渑池之会一种什么情况?
生3:我觉得秦国对这次渑池之会做了充分准备,是有备而来,想羞辱赵王,在外交上抢得先机。“前”说明了秦御史蓄谋已久,事前排练过,才会这样熟练。相比之下,赵御史显得贪生怕死,不敢上前。
生4:我认为赵御史没有上前,主要是缺少政治敏感性,所以要等蔺相如召呼才上前。这是不是更能表现蔺相如卓越的政治才能?
师:很好!这里的确是一处对比,将蔺相如和赵御史的表现对比,突出蔺相如面对秦国的侮辱予以巧妙反抗的外交智慧。那是不是只有这一处对比了呢?
生5:我觉得这里“令赵王鼓瑟”和“秦王为赵王击缶”也是一处对比。“令”显示了秦国倚强凌弱,大国的霸道,“为”表示秦王是主动替赵王击缶的,这样写似乎赵国是以德服人,才让强大的秦国屈服的。
师:你对课文读得很仔细。那此处对比是哪两方的对比?
生5(迟疑):赵御史和秦御史能力和水平的对比?
师(追问):是吗?你注意到“秦王为赵王击缶”是赵御史写的?
生6:“秦王为赵王击缶”是蔺相如说给赵御史写的。这里应该是蔺相如与秦国官员的对比,后面还有他“舌战群儒”表现出的智慧呢。
师:古人言,一字春秋!作者司马迁仅用“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十一个字就把蔺相如那种“气势压人”的神情表露无遗,体现了他维护国家尊严的伟大情操和卓越的外交才能。这里同时也显示出司马迁那高超的写人技巧。
显然,当我们练就了这种“咬文嚼字”的本领,学生们就不可能对文本的理解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当他们能够这样真实地阅读,睿智地阅读,有灵性地阅读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必定是令人怦然心动的、真正的语文课堂。
三、节外生枝,于无疑处质疑
宋代学者陆九渊曾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讲究“咬文嚼字”,就是要大胆设疑,从无疑之处质疑,解读出他人在品读文本中忽略的意味。这样的语文学习才能紧抓主旨,掌握要义,真正凸显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性。
以人教版高中必修5《说“木叶”》为例。本文作者就古代诗歌中避用“树叶”,选用“木叶”的现象进行了透辟而有趣的分析。作者用大量的诗句来证明“木”在颜色和触觉上具有暗示性,“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因此“木”“木叶”要比“树”“树叶”更能体现“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这样的文章对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极有好处。但课堂上就有学生提出疑问:既然“木”更能体现秋天萧瑟、凄凉的特点,那为什么还有不少描写秋天的诗句,诸如“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等用的是“树”而非“木”?这无疑是“一投石激起千层浪”,这样的“咬文嚼字”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是有好处的,为此我有意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经过了一番唇枪舌战,就有学生发表了颇具说服力的见解:固然古诗词中大多用“木”“木叶”“落木”等来表现秋日的萧索与疏朗,但有时用“树”等字可与其他意象融为一体,构画出浑然一体的画面;当然,《说“木叶”》一文作者并未把“木”和“树”的用法绝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