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生命课堂是指师生把课堂生活作为自己生命的一段重要的构成部分,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文章从培养解题的能力、建构自己的数学、实现价值的引领三个方面论述了构建小学数学生命课堂的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命课堂
生命课堂是指师生把课堂生活作为自己生命的一段重要的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得教育主体的心灵得到健全、丰富与发展,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的历程,使课堂成为师生知识探究、智慧提升、能力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成为师生生命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与提升的快乐场所.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就要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将授受知识、开启智慧与润泽生命有机结合.
一、授受知识,培养解题的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 它的意义在于,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会将现实抽丝剥茧、建立模型、简化思维,享受到数学思维的乐趣.
1. 注重数学方法的训练
数学知识中蕴含着数学方法. 有了数学方法的引领,数学知识才会软化,才会脱去僵硬的外衣而显露出生机和活力. 结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年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体会多种数学方法.
例如,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学生都会熟练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反过来,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去掉百分号,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可是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却未必有几人会深究. 此处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想得深入些: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相当于把这个小数乘100;添上百分号,又相当于再除以100,这样这个数的大小也就保持了不变. 同理,去掉百分号,意味着将这个数乘100,要保持改写后的小数与原百分数相等,则必须将此数现在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 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小学数学中包含了很多数学思想,如转化思想、对应思想、替换思想、还原思想、假设思想等,教师要注意结合知识教学、方法引导,适时地进行渗透,帮助学生逐渐学会“有策略”地解决问题.
以转化思想为例,有些题目,按原题意进行分析,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抽象,解答起来很困难或无法解答. 这时如果转换一下思路,改变一下方式进行思考,探求新的解题途径,常常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 如“修一段公路,已修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 ∶ 3. 再修300米后,已修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 ∶ 2. 这条路有多少米?”本题的数量关系看似复杂,但如果学生脑中有“转化思想”,只要将“已修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 ∶ 3”与“已修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 ∶ 2”分别转化成“已修的米数占全长的”和“已修的米数占全长”,问题即能迎刃而解.
二、开启智慧,建构自己的数学
数学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而是思想. 苏格拉底说:“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教学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序操作的过程,而应是一名学生不断运用知识经验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 学生需要的,不是去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去建构自己的数学.
1. 拥有自主探究的时空
人的智慧的高低,并不与知识总量成正比,它还受到学习方法的制约. 如果只是得到知识本身,只是被动地接受,即使知识总量一点不少,能力也未见得能有多大提高. 因此,教学中需要坚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平台,突出知识的发生及发展的全过程,让知识的获取和智慧的提升相得益彰.
如在教学“四则运算的顺序”时可以进行如下的设计:为了各班大课间活动需要,学校决定每班购一些器材,30元的足球,12元的羽毛球拍,15元的小篮球,2元的跳绳,12元的乒乓球板,3元的象棋……请你帮助计划一下,该怎么买?并算出总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得到自主探究的机会,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并且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能够得出结论. 教师再充分板书出几种方案,如有的同学说买足球2只、跳绳15根,就列式30 × 2 + 2 × 15. 教师稍加点拨: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此时学生已完全明白此种四则运算的顺序.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仅享受到了乐趣,而且探究到了规律. 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优化教学过程,积极提供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 养成反思总结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中蕴含的大量的思想方法是发展学生学习策略与思考策略的重要基础. 比较、思辨、化归、猜测等数学方法要让学生在对学习活动的反思与总结中逐步掌握,替换、对应、假设、转化、还原等数学思想要在对学习活动的反思与总结中得到逐步渗透,还有,独立思考的习惯、礼貌倾听的习惯等也可以在反思与总结中潜移默化地养成. 这样,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成长为有良好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品质的人.
三、润泽生命,实现价值的引领
课堂教学除了关注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升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及学生个性进行价值引领,把学生从“自然状态”引导到“应然状态”,引导他们向往更美好、更高尚的需求与祈向,让课堂上闪耀出“生命之光”. 我们的数学课堂里,同样需要时时弥漫出欣爱、责任、自信、宽容、耐心、同情、信任、倾听、等待、尊重、克制、感恩……一种或多种“味道”.
我们老师在关注答案的正确性的同时,在关注大部分能正确答题的学生的学习体验的同时,却不经意地或是说无意识地忽略了那一小部分经常会出错的学生的情感体验,他们经常体验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挫败感,日积月累,可以想见,对于他们而言,学习该是多么无趣,“自信”又该是多么奢侈的东西!
一堂耐人品味的数学课,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目标是水乳交融、合而为一的. 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学得知识扎实,思维深刻,情感丰富,感受着课堂生活的温馨,体验着课堂交往的快乐,收获着课堂学习的愉悦,他们就一定能内生并保持一种对于课堂生活的自我归属感.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命课堂
生命课堂是指师生把课堂生活作为自己生命的一段重要的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得教育主体的心灵得到健全、丰富与发展,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的历程,使课堂成为师生知识探究、智慧提升、能力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成为师生生命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与提升的快乐场所.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就要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将授受知识、开启智慧与润泽生命有机结合.
一、授受知识,培养解题的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 它的意义在于,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会将现实抽丝剥茧、建立模型、简化思维,享受到数学思维的乐趣.
1. 注重数学方法的训练
数学知识中蕴含着数学方法. 有了数学方法的引领,数学知识才会软化,才会脱去僵硬的外衣而显露出生机和活力. 结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年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体会多种数学方法.
例如,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学生都会熟练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反过来,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去掉百分号,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可是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却未必有几人会深究. 此处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想得深入些: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相当于把这个小数乘100;添上百分号,又相当于再除以100,这样这个数的大小也就保持了不变. 同理,去掉百分号,意味着将这个数乘100,要保持改写后的小数与原百分数相等,则必须将此数现在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 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小学数学中包含了很多数学思想,如转化思想、对应思想、替换思想、还原思想、假设思想等,教师要注意结合知识教学、方法引导,适时地进行渗透,帮助学生逐渐学会“有策略”地解决问题.
以转化思想为例,有些题目,按原题意进行分析,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抽象,解答起来很困难或无法解答. 这时如果转换一下思路,改变一下方式进行思考,探求新的解题途径,常常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 如“修一段公路,已修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 ∶ 3. 再修300米后,已修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 ∶ 2. 这条路有多少米?”本题的数量关系看似复杂,但如果学生脑中有“转化思想”,只要将“已修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 ∶ 3”与“已修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 ∶ 2”分别转化成“已修的米数占全长的”和“已修的米数占全长”,问题即能迎刃而解.
二、开启智慧,建构自己的数学
数学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而是思想. 苏格拉底说:“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教学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序操作的过程,而应是一名学生不断运用知识经验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 学生需要的,不是去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去建构自己的数学.
1. 拥有自主探究的时空
人的智慧的高低,并不与知识总量成正比,它还受到学习方法的制约. 如果只是得到知识本身,只是被动地接受,即使知识总量一点不少,能力也未见得能有多大提高. 因此,教学中需要坚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平台,突出知识的发生及发展的全过程,让知识的获取和智慧的提升相得益彰.
如在教学“四则运算的顺序”时可以进行如下的设计:为了各班大课间活动需要,学校决定每班购一些器材,30元的足球,12元的羽毛球拍,15元的小篮球,2元的跳绳,12元的乒乓球板,3元的象棋……请你帮助计划一下,该怎么买?并算出总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得到自主探究的机会,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并且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能够得出结论. 教师再充分板书出几种方案,如有的同学说买足球2只、跳绳15根,就列式30 × 2 + 2 × 15. 教师稍加点拨: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此时学生已完全明白此种四则运算的顺序.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仅享受到了乐趣,而且探究到了规律. 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优化教学过程,积极提供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 养成反思总结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中蕴含的大量的思想方法是发展学生学习策略与思考策略的重要基础. 比较、思辨、化归、猜测等数学方法要让学生在对学习活动的反思与总结中逐步掌握,替换、对应、假设、转化、还原等数学思想要在对学习活动的反思与总结中得到逐步渗透,还有,独立思考的习惯、礼貌倾听的习惯等也可以在反思与总结中潜移默化地养成. 这样,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成长为有良好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品质的人.
三、润泽生命,实现价值的引领
课堂教学除了关注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升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及学生个性进行价值引领,把学生从“自然状态”引导到“应然状态”,引导他们向往更美好、更高尚的需求与祈向,让课堂上闪耀出“生命之光”. 我们的数学课堂里,同样需要时时弥漫出欣爱、责任、自信、宽容、耐心、同情、信任、倾听、等待、尊重、克制、感恩……一种或多种“味道”.
我们老师在关注答案的正确性的同时,在关注大部分能正确答题的学生的学习体验的同时,却不经意地或是说无意识地忽略了那一小部分经常会出错的学生的情感体验,他们经常体验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挫败感,日积月累,可以想见,对于他们而言,学习该是多么无趣,“自信”又该是多么奢侈的东西!
一堂耐人品味的数学课,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目标是水乳交融、合而为一的. 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学得知识扎实,思维深刻,情感丰富,感受着课堂生活的温馨,体验着课堂交往的快乐,收获着课堂学习的愉悦,他们就一定能内生并保持一种对于课堂生活的自我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