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顶岗实习中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proxy_c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顶岗实习是中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之一,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教育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中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逐步落实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道德水平、社交能力和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工”的同时有所“学”,切实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本文针对学生顶岗实习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字:顶岗实习 中职 素质教育
  一、顶岗实习中开展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化,特别是“互联网 ”
  对各行业的广泛影响下,社会和企业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水平、优秀的职业能力、良好的社会能力是对中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顶岗实习让学生第一次“零距离”接触企业,全面而深入地参与到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中。从中开展适合而有效的素质教育,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形成良好的习惯,以至于能为学生走向未来的工作岗位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顶岗实习中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育形式古板,不符合学生现状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是德育教育的缺失。德育教育包括以下遵纪守法、爱国主义、道德品质、民族精神、理性信念等,在顶岗实习中这几个方面大多被忽略了。另外,现在还在用开会宣讲、通知告知的方式给一个每天上班,甚至要加班倒班,有生产任务、质量要求、管理压力的人进行德育教育。而现在学生都是在互联网下、光鲜亮丽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教师还用以前古老木讷的方式教育学生,学生能不反感吗?
  2.职业能力的教育不系统,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学生到企业和工厂顶岗实习,说到底“学”的成分应该更多。而现实的情况是,学生被送到企业后走到工作岗位上,就是当工人对待,因为生产任务、产品质量等各方面的压力,一线生产管理者对学生的教育更是有心无力。基本上除了入职的岗前培训,大多数学校和企业对学生的后续教育就没有了,职业能力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很多学生一时不能适应,面临的结果就是离职,学生离职就失去了最初让学生接受教育的初衷。
  3.社会能力的教育不受重视,任由学生野蛮生长
  在现阶段的顶岗实习中,對学生社会能力的教育,相比较德育教育和职业教育更是欠缺。基本没有相应的教育规范,也没有考核。虽然社会能力不太好量化、不太好考核,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置之不理。学生顶岗实习前是在校园和家庭环境中生活,有教师和家长的保护,很多学生平时意识不到的问题,在顶岗实习中往往一下子都会暴露出来。这是学生离职高发的原因,或者说除了极少数不能适应工作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离职都可以归咎到社会能力不足上来。而且因为学生社会能力不够,相应的马上就会引起学生心理和情绪的变化,引发心理问题。
  三、顶岗实习中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措施
  1.积极创新适合顶岗实习的素质教育课程,合理安排驻厂教师
  在校期间学校有完善的素质教育培养方案,但都是以全日制在校生为出发点建立的,没有根据顶岗实习的特点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学生在实习期间既要完成正常工作,同时又要开展素质教育,时间上不是很充足;另外学生还要服从生产班次安排,人员也会较为分散,素质教育无法集中展开。
  因此在课程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学校应开拓思路,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适合顶岗实习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引入企业和出场教师共同参与,多听企业和驻厂教师的意见,在有些课程的制定上,可以将学生从学校和企业中解放出来,到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学习。比如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可以直接将学生带到博物馆、展览馆进行直观的教育,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翻转课堂,把这节课从一天的行程路线、饮食地点、人员安排等和活动相关的任务全部交给学生来做,教师来做活动的参与者和监督者,这样既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与此同时,以往学校在安排顶岗实习驻厂教师时,只强调了顶岗实习教师的专业性,而忽略了教师的综合管理能力。现阶段顶岗实习带队教师的教育理念比较落后,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不够。顶岗实习带队教师通常是专业课教师,教师在专业能力上比较强,但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上能力大多偏弱。因此学校在派驻教师时应多方考虑教师能力,将有专业能力又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优先派往实习单位,并应该逐步形成驻厂教师“老”带“新”的轮岗机制,做到教师常换常新。
  2.将学生家长引入到顶岗实习中来,搭建网络化的素质教育平台
  学校和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学生顶岗实习必须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同意。顶岗实习作为中职生的一个重大教学活动,时间长、又是在校外,期间较易发生安全问题;学生思想波动较大,光靠学校制度和驻厂教师的管理力量还有些单薄,应该将家长也引入到实习中来。
  在笔者学校的实习中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工作中发生一些问题,家长根本就不给教师解决问题的时间,直接出面干预校方的实习工作,更有甚者,也不和驻厂教师沟通,直接将学生从实习单位接走。
  在开展顶岗实习工作之前,学校就应该召开家长会,将学生在实习单位的企业情况、工作内容、住宿条件、工厂环境、薪资待遇等情况用图片和影像的形式向家长说明,更可以将企业的管理者请来一起参加家长会,让家长全面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在实习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工具,将学生在企业的各方面情况向家长做展示。更可以用这些平台来开展亲情教育、思想教育、消费习惯养成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也使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能得到家长的关注,进而能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
  3.联合企业共同建设学生考核评价机制,提高企业的参与度
  企业在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基本是空白,学生入职前基本就是参加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而实习过程中的再培训变成了学校提供劳动力、企业用工,歪曲了顶岗实习的意义。诚然,这和学生的离职率较高有很大关系。企业为学生提供培训和职业指导是有边际成本的,当学生的离职率较高时,企业的损失就比较大,所以企业更倾向于减少培训支出。   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来解决,学校要坚定学生实习决心,控制好流失率,将学生实习和就业作为一揽子问题和企业协商。使企业明白,对学生的培训和教育作为企业的长远用工是合算的,让企业认识到半年的实习,不只是解决企业用工的需求,更是企业筛选和招聘员工的一个过程,是企业基层员工招聘的合理解决措施。
  首先,从学校出来的学生思想比较单纯,企业容易培养其忠诚度,更容易建立长远的用工关系,减小企业未来的管理支出。其次,每年有大量的实习学生,企业有更广泛的员工挑选范围,半年的实习期企业也有了更长的考察期。再次,如果企业招聘通过了实习期的学生入职工作,更可以让学生和工作岗位无缝对接。总之,企业对于实习生的培训和教育成本支出,对于企业的长期用工和企业之后的管理成本绝对是合适的。
  4.社会能力教育是学生顶岗实习的关键
  在现阶段的顶岗实习中专业不对口,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偏弱等情况,笔者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有些情况是没有办法马上做出改观的。但对学生社会能力的不重视,是很多教育者对顶岗实习的认识问题。顶岗实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企业,是学生职业生涯当中重要的一环,更是对其社会能力的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习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通过量化管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实习中教师要紧抓学生管理,这不仅是对教师的要求更是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手段。以实习中宿舍管理为例,教师要每天检查宿舍,对每位学生的班次,去向做到心中有数,记录在案,宿舍卫生每日监督检查,卫生落实到人。
  (2)深入学生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顶岗实习中,这是难度最大也是最难开展的部分,但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部分。学生出来实习一般都年满18周岁,法律上是完全行为能力人,但他们年轻气盛,往往因为一些小事就能引发严重的后果,这就需要教师时刻注意学生思想动向,在每天查宿时坐下来和学生聊天谈心,同时要观察每位学生的状态和情绪,因势利导开展人际交往的教育,也可以通过各班级的班干部及时反馈学生情况,针对个别学生单独进行教育。
  (3)设定合理目标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在实习中自我管理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收入管理。学生出来实习,有收入了,想法也就多了,很多之前的想法也就能实现了。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这个心理,经常要在学生中宣传良好的消费习惯,好的消费习惯不是不花錢,而是不乱花钱。比如给学生设定消费目标,这个目标是多元化的,可以是手机、电脑、母亲的衣服、父亲的手表、兄妹的文具等,只要是能触动学生情感的都可以。教师将每位学生的目标记录下来,在每个发薪日都用这个去督促学生,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总之,顶岗实习是学生素质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开展素质教育不同于在学校,开展教育的方式方法要贴近实习,符合学生的成长环境。学校应加强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发适合在实习中应用的素质教育课程,完善从校园到企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企业要重新审视顶岗实习的意义,抛弃单纯的用工思维,从人才体系建设、树立品牌形象等长远的角度来思考。只有这样,学校和企业多方配合、互相依存,才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作者单位:秦皇岛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女大学生心理社会化问题逐渐凸显,本文对女大学生心理社会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政府、社会和学校的角度寻求解决女大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是农业工程类的主干专业之一,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分别从课内实验、实习和设计环节的教学
摘 要:职高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为中职学生学习专业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数学服务于旅游专业的策略,以实现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包括:加强教学中素材的选取,合理制订优惠方案;运用逻辑推理能力,强化旅游方案策划能力;强化“模块一体化”教学,用数学知识解决旅游费用问题;加强数学课堂的动手能力,用数学剖析斟酒原理;强化实践活动,在实际应用中核算餐饮成本等。  关键词:数学教学 专业教
随着我国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制造行业对技能人才要求会越来越高。中职学校机加工专业要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综合型、应用型技能人才。但以下诸多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机加工专业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本文通过对问题原因的分析,提出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衔接的措施。  一、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源质量普遍不高  由于家长普遍有望子成龙的心理,成绩好的初中毕业生一般会升入高中就读,无法考取高中的学生才会选择读中
人体组织器官的三维图像分割是医学图像分析和医疗诊断的重要前提,是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医学成像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诊断成为现实。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医生和研究者可以通过虚拟交互更好地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对病人做出正确地诊断。在对人体组织器官和感兴趣区域的分割中,三维分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作者对不同的三维分割算法作一总体介绍。
高校图书馆对吉林经济的振兴和腾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突出图书馆社会职能,使其巨大的信息资源优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