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城市越来越走向区域化和网络化,正如芒福德所说,“城市的希望在于城市之外”,城市区域(city region)替代单个的大都市在全球城市和经济体系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空间集聚单元。全球化背景下的绝大多数城市只有通过区域功能的一体化、区域整合优势的培育以及协作型的竞争,才能保证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对于当代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而言,城市外部空间结构对于决定经济绩效的高低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都市圈;经济绩效;北部湾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00502
1我国都市都市圈及其特点
各国的大都市区概念,虽然都是从空间功能的角度,但是在不同的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以及各异的文化和制度环境下,各国在行政区之外纷纷提出大都市区这一功能地域概念的目的和结构内涵也存在一定差异。
我国对都市圈的定义为,一些地理位置优越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城市经济功能趋于综合型,金融、贸易、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得到发展,城市的集聚力日益增强,从而使城市的经济能级大大提高,成为区域性、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经济中心和贸易中心。
1.1低水平、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都市圈
这是由我国城市化正处于“低水平、高速度”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加之我国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中西部地区城市的都市圈,如西安都市圈等尤其具有这样的特征,都市圈的城市化水平并不高,具有广阔的农村地域,都市圈范围远超过城市功能地域范围,包括都市区和非都市区两部分,但是在都市区和非都市区之间却存在更为普遍的联系和分工,是一种基于大都市的区域。事实上,由于都市圈的实体并非是广阔的都市地域,我国一些早期的论述也将都市圈描述为“城市圈”,甚至是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在开展都市圈规划时,也曾采用城市圈的概念,其原因就在于低城市化水平的现状基础,与国际上的都市圈内涵相距甚远,政府似乎就没有“底气”把它直接定义为都市圈。比如北部湾都市圈在最初就是被称为南宁城市圈,因为区域内的滨州、德州、聊城等城市2000年的城市化水平还未超过30%。但后来仍改称为北部湾都市圈,其中不乏政治目标的因素。北部湾都市圈尚处东部临海,我国中西部一些都市圈的实质就更可想而知了。当然,在我国东南沿海,情况则与日本的都市圈概念非常相似了,如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都市圈已经具有了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城市网络密集,城市之间分工联系紧密,都市圈不仅是城市经济区或势力圈的范围,也将接近城市功能地域的范围。
1.2转型期区域空间矛盾日益突出背景下的规划型都市圈
不仅是计划经济时期导致的城乡二元极化未能改善,进入市场经济转型期,政府建设的重点仍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社会差距进一步拉大;而且大城市在功能不断集聚的过程中无法形成对周边中小城市的带动力,中心城市成为经济要素的吸引中心,周边城市因得不到相应的中间机会而发展缓慢,区域城镇空间体系也出现两极分化的格局。城市用地迅速蔓延,开发区遍地开花,耕地资源破坏严重。计划经济以来长期积压的对土地的需求,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之后一下被释放出来,加之中央财权的下放,土地便成为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财政来源,在缺乏有效机制的保障下,“政府卖地热”和“开发区热”使得规划所限定的城市建设用地底线一次次被突破,规划一次次被强行修改,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存在建设用地吃紧的问题。地区市场分割,产业结构雷同,缺乏分工协作,重复建设普遍,基础设施供给低效。行政区分割给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带来的影响更像是囚徒博弈,即在双方合作均受益、但一方如果背叛则另一方受损的情形下,最终将导致双方不合作。于是相邻地区之间各自为政,你有你的市场,我有我的市场,各自产业结构互不关联,这往往就造成产业结构雷同,既没有发挥产业集聚的效益,也造成了产业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2都市圈空间结构要素及经济绩效的理论分析
规模密度是反映一个城市或区域空间集聚的最基本特性。从一般意义上说,空间集聚体的规模密度之所以能对经济绩效产生影响是由于集聚经济的发挥:规模越大,在报酬递增的节约下就能形成更高的经济效益。但对于都市圈的规模密度而言,集聚经济的效益仅是提高经济绩效的一个方面。事实上,都市圈规模密度的增加,意味着都市圈内经济活动愈加密集,各地区之间和各利益主体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也就越多,这就容易激励都市圈内的分工与合作,从而导致经济绩效的提高。从理论上说,根据藤田昌久、克鲁格曼(1999)等的空间经济理论模型,当经济体内人口规模较小时,由于运输成本较大,城市的集聚经济不足以抵消从核心城市运输城市产品至周边腹地的成本,因此此时形成的经济是分散供给、自给自足的经济。随着经济体内人口规模的增大,城市的集聚生产所带来的市场规模效益将超过运输成本的增加,此时就形成了中心-外围结构,即形成了专业化生产,经济体的分工就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产生,而不再是自给自足的经济。随着经济体内人口规模的进一步增加,单一城市内的继续集聚由于供给范围过远就产生了集聚不经济,新的腹地城市就会形成,并承担了一部分核心城市中相对低等级的职能,但高等级职能仍在核心城市供给,这就形成了区域内的进一步分工。各子区域由于存在提供日常服务的中心城市而相对独立,但仍然与核心城市之间发生着紧密的联系,以获得高等级的服务。总结这一理论分析,即说明了区域经济体规模密度越大,分工合作就越成为必然之需,这实际就是斯密定理所说的“劳动分工受劳动市场规模的限制”,区域分工合作越明确,加之规模密度增加导致的集聚效应,经济绩效应呈现为更大幅度的提高。
3广西北部湾都市圈的都市圈绩效调控对策
为提高北部湾都市圈的经济绩效,首要环节显然是完善都市圈的相关制度,以发挥都市圈协调各方利益、增进多元主体分工合作、促进各种稀缺资源协调利用和保护的功能。换言之,即促进北部湾都市圈人均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和引导都市圈经济更加均衡的发展。根据前文基于经济绩效权衡所提出的都市圈空间结构调控模式,提出北部湾都市圈的空间结构调控对策如下:
(1)稳步推进城市化,培育均衡城市网络。促进城市化的稳步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提高都市圈总量经济绩效最为稳妥的一项空间策略,也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基本政策。既然推进城市化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那么关键就在于如何优化城市化发展的空间结构,以使得城市化过程更为有效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由于北部湾都市圈经济绩效提高的路径要求是趋于更加均衡,尤其是要促进黄河以北地区的迅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凸显南宁的经济核心地位,增强都市圈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北部湾都市圈城市化发展空间结构的调控应是培育更为均衡的城市网络,这里的均衡不仅是要求城镇分布的空间均衡,更是指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的空间均衡。具体而言,需要引导实现“强化核心、多元中心、县域支撑”。
(2)强化核心即是突破南宁作为核心城市辐射能力不强的现状制约,一方面突出南宁中心城区的城市高端服务业功能,使之成为北部湾都市圈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的金融、商贸、信息、科技、文化中心和企业总部集聚的中心;另一方面促进现代制造业在南宁中心城区的周边地域内集聚,并向柳州等具有传统优势的制造业基地的方向延伸,带动沿线地区的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进程,从而共同构成北部湾都市圈城市与产业发展的重心地带。因此,强化核心不仅是指南宁单核心的城市规模和功能强化,而是指包括南宁、北海一体化为基础的多核心大都市区的功能强化,即南宁-北海建设都市区。南宁-北海都市区不仅是北部湾都市圈区域内两个经济基础条件最好、人均GDP均已超过1000美元的城市南宁、北海都市圈内最负盛名的北海旅游景区之间的联合,更重要的是南宁-北海都市区构成了北部湾都市圈参与区域竞争和对外联系的核心竞争力区域,是北部湾都市圈整合发展的动力心脏。
(3)多元中心即是突破北部湾都市圈外围其它中心城市集聚不够的现状制约,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的高标准建设,培育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和氛围,制定各种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国内外资金和民营投资,培育一批具有带动效应的骨干企业,迅速促进各个城市产业功能的集聚和经济实力的提升,使之成为各次区域发展的重要极核和带动中心。另一方面,继续完善各中心城市的居住、商业以及生活服务设施,针对城市内部的不同社会群体分别提供住房和各项社会保障,逐渐消除户籍制度对城乡人口转换的制约和影响,健康推进各中心城市的迅速城市化进程。多元中心调控引导的过程中,各中心城市必须集约有效的开发土地资源,避免各城市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仅为做大城市发展框架或优化城市环境而出现的人均用地过高的现象,应布局紧凑的开发各项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避免各种城市问题的出现。
(4)县域支撑即是突破都市圈内县域经济实力普遍较弱而导致都市圈整体实力不强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制约,一方面依托于各县域自身的产业基础优势,努力扩大主导产业发展规模,积极吸引民营资本,依托于当地的资源优势,包括农产品资源、矿产资源及其它自然资源等优势,有条件的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用机械、纺织服装、金属冶炼和高附加值产品加工以及生物制药等产业,并有选择的发展能源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电子家电等资金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各县域经济的发展规模。另一方面各县域应积极建立与南宁等中心城市之间产业关联,纳入到中心城市的生产链条中去,同时积极接受来自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并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依托于土地和地价优势吸引中心城市物流在县域内中转、集散。通过县域经济先行来带动县域城市化进程和中小城镇的人口集聚。
关键词:都市圈;经济绩效;北部湾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00502
1我国都市都市圈及其特点
各国的大都市区概念,虽然都是从空间功能的角度,但是在不同的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以及各异的文化和制度环境下,各国在行政区之外纷纷提出大都市区这一功能地域概念的目的和结构内涵也存在一定差异。
我国对都市圈的定义为,一些地理位置优越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城市经济功能趋于综合型,金融、贸易、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得到发展,城市的集聚力日益增强,从而使城市的经济能级大大提高,成为区域性、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经济中心和贸易中心。
1.1低水平、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都市圈
这是由我国城市化正处于“低水平、高速度”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加之我国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中西部地区城市的都市圈,如西安都市圈等尤其具有这样的特征,都市圈的城市化水平并不高,具有广阔的农村地域,都市圈范围远超过城市功能地域范围,包括都市区和非都市区两部分,但是在都市区和非都市区之间却存在更为普遍的联系和分工,是一种基于大都市的区域。事实上,由于都市圈的实体并非是广阔的都市地域,我国一些早期的论述也将都市圈描述为“城市圈”,甚至是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在开展都市圈规划时,也曾采用城市圈的概念,其原因就在于低城市化水平的现状基础,与国际上的都市圈内涵相距甚远,政府似乎就没有“底气”把它直接定义为都市圈。比如北部湾都市圈在最初就是被称为南宁城市圈,因为区域内的滨州、德州、聊城等城市2000年的城市化水平还未超过30%。但后来仍改称为北部湾都市圈,其中不乏政治目标的因素。北部湾都市圈尚处东部临海,我国中西部一些都市圈的实质就更可想而知了。当然,在我国东南沿海,情况则与日本的都市圈概念非常相似了,如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都市圈已经具有了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城市网络密集,城市之间分工联系紧密,都市圈不仅是城市经济区或势力圈的范围,也将接近城市功能地域的范围。
1.2转型期区域空间矛盾日益突出背景下的规划型都市圈
不仅是计划经济时期导致的城乡二元极化未能改善,进入市场经济转型期,政府建设的重点仍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社会差距进一步拉大;而且大城市在功能不断集聚的过程中无法形成对周边中小城市的带动力,中心城市成为经济要素的吸引中心,周边城市因得不到相应的中间机会而发展缓慢,区域城镇空间体系也出现两极分化的格局。城市用地迅速蔓延,开发区遍地开花,耕地资源破坏严重。计划经济以来长期积压的对土地的需求,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之后一下被释放出来,加之中央财权的下放,土地便成为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财政来源,在缺乏有效机制的保障下,“政府卖地热”和“开发区热”使得规划所限定的城市建设用地底线一次次被突破,规划一次次被强行修改,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存在建设用地吃紧的问题。地区市场分割,产业结构雷同,缺乏分工协作,重复建设普遍,基础设施供给低效。行政区分割给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带来的影响更像是囚徒博弈,即在双方合作均受益、但一方如果背叛则另一方受损的情形下,最终将导致双方不合作。于是相邻地区之间各自为政,你有你的市场,我有我的市场,各自产业结构互不关联,这往往就造成产业结构雷同,既没有发挥产业集聚的效益,也造成了产业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2都市圈空间结构要素及经济绩效的理论分析
规模密度是反映一个城市或区域空间集聚的最基本特性。从一般意义上说,空间集聚体的规模密度之所以能对经济绩效产生影响是由于集聚经济的发挥:规模越大,在报酬递增的节约下就能形成更高的经济效益。但对于都市圈的规模密度而言,集聚经济的效益仅是提高经济绩效的一个方面。事实上,都市圈规模密度的增加,意味着都市圈内经济活动愈加密集,各地区之间和各利益主体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也就越多,这就容易激励都市圈内的分工与合作,从而导致经济绩效的提高。从理论上说,根据藤田昌久、克鲁格曼(1999)等的空间经济理论模型,当经济体内人口规模较小时,由于运输成本较大,城市的集聚经济不足以抵消从核心城市运输城市产品至周边腹地的成本,因此此时形成的经济是分散供给、自给自足的经济。随着经济体内人口规模的增大,城市的集聚生产所带来的市场规模效益将超过运输成本的增加,此时就形成了中心-外围结构,即形成了专业化生产,经济体的分工就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产生,而不再是自给自足的经济。随着经济体内人口规模的进一步增加,单一城市内的继续集聚由于供给范围过远就产生了集聚不经济,新的腹地城市就会形成,并承担了一部分核心城市中相对低等级的职能,但高等级职能仍在核心城市供给,这就形成了区域内的进一步分工。各子区域由于存在提供日常服务的中心城市而相对独立,但仍然与核心城市之间发生着紧密的联系,以获得高等级的服务。总结这一理论分析,即说明了区域经济体规模密度越大,分工合作就越成为必然之需,这实际就是斯密定理所说的“劳动分工受劳动市场规模的限制”,区域分工合作越明确,加之规模密度增加导致的集聚效应,经济绩效应呈现为更大幅度的提高。
3广西北部湾都市圈的都市圈绩效调控对策
为提高北部湾都市圈的经济绩效,首要环节显然是完善都市圈的相关制度,以发挥都市圈协调各方利益、增进多元主体分工合作、促进各种稀缺资源协调利用和保护的功能。换言之,即促进北部湾都市圈人均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和引导都市圈经济更加均衡的发展。根据前文基于经济绩效权衡所提出的都市圈空间结构调控模式,提出北部湾都市圈的空间结构调控对策如下:
(1)稳步推进城市化,培育均衡城市网络。促进城市化的稳步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提高都市圈总量经济绩效最为稳妥的一项空间策略,也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基本政策。既然推进城市化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那么关键就在于如何优化城市化发展的空间结构,以使得城市化过程更为有效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由于北部湾都市圈经济绩效提高的路径要求是趋于更加均衡,尤其是要促进黄河以北地区的迅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凸显南宁的经济核心地位,增强都市圈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北部湾都市圈城市化发展空间结构的调控应是培育更为均衡的城市网络,这里的均衡不仅是要求城镇分布的空间均衡,更是指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的空间均衡。具体而言,需要引导实现“强化核心、多元中心、县域支撑”。
(2)强化核心即是突破南宁作为核心城市辐射能力不强的现状制约,一方面突出南宁中心城区的城市高端服务业功能,使之成为北部湾都市圈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的金融、商贸、信息、科技、文化中心和企业总部集聚的中心;另一方面促进现代制造业在南宁中心城区的周边地域内集聚,并向柳州等具有传统优势的制造业基地的方向延伸,带动沿线地区的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进程,从而共同构成北部湾都市圈城市与产业发展的重心地带。因此,强化核心不仅是指南宁单核心的城市规模和功能强化,而是指包括南宁、北海一体化为基础的多核心大都市区的功能强化,即南宁-北海建设都市区。南宁-北海都市区不仅是北部湾都市圈区域内两个经济基础条件最好、人均GDP均已超过1000美元的城市南宁、北海都市圈内最负盛名的北海旅游景区之间的联合,更重要的是南宁-北海都市区构成了北部湾都市圈参与区域竞争和对外联系的核心竞争力区域,是北部湾都市圈整合发展的动力心脏。
(3)多元中心即是突破北部湾都市圈外围其它中心城市集聚不够的现状制约,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的高标准建设,培育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和氛围,制定各种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国内外资金和民营投资,培育一批具有带动效应的骨干企业,迅速促进各个城市产业功能的集聚和经济实力的提升,使之成为各次区域发展的重要极核和带动中心。另一方面,继续完善各中心城市的居住、商业以及生活服务设施,针对城市内部的不同社会群体分别提供住房和各项社会保障,逐渐消除户籍制度对城乡人口转换的制约和影响,健康推进各中心城市的迅速城市化进程。多元中心调控引导的过程中,各中心城市必须集约有效的开发土地资源,避免各城市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仅为做大城市发展框架或优化城市环境而出现的人均用地过高的现象,应布局紧凑的开发各项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避免各种城市问题的出现。
(4)县域支撑即是突破都市圈内县域经济实力普遍较弱而导致都市圈整体实力不强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制约,一方面依托于各县域自身的产业基础优势,努力扩大主导产业发展规模,积极吸引民营资本,依托于当地的资源优势,包括农产品资源、矿产资源及其它自然资源等优势,有条件的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用机械、纺织服装、金属冶炼和高附加值产品加工以及生物制药等产业,并有选择的发展能源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电子家电等资金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各县域经济的发展规模。另一方面各县域应积极建立与南宁等中心城市之间产业关联,纳入到中心城市的生产链条中去,同时积极接受来自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并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依托于土地和地价优势吸引中心城市物流在县域内中转、集散。通过县域经济先行来带动县域城市化进程和中小城镇的人口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