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构造以可持续发展度为核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测算方法体系,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强度-广度-深度四个维度综合考察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后发转型大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进行测算和评估。实证结果表明,深圳、上海、厦门、广州、天津位于35个大中城市中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前5位,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北京、南京等位于6-14位,为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成都、西安等位于15-30位,为单一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石家庄、南宁、贵阳、西宁、哈尔滨位于后5位,均为脆弱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未来各城市需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进行分类调整。
关键词:后发转型大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38-(2016)04-0071-80 收稿日期:2016-02-18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的35个大中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非可持续现象,经济、环境与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脆弱性,面临着资源消耗、规模无序扩张、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现实挑战,城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影响提升中国城市化质量的主要障碍。作为后发转型大国,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成为国家的战略要求,其基本方向是五大转变:即城市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由功能型向特色型转变,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由单体向网络转变,那么,我国主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到底如何?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测度与评价体系,评价和监测城市持续发展的状态和持续发展的程度,将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实证方法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测度,为后发转型大国更好地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提出意见和建议。
2 文献综述
2.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最少的劳动、技术、资金和资源消耗,取得长期持续的由城市增长、城市结构变革和城市进步所产生的集聚效益,实现高度现代化的城市化目标,从而既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第一,资源角度,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第二,环境角度,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公众不断努力提升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过程;第三,经济角度,强调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围绕生产过程这一中心环节,通过均衡地分布农业、工业、交通等城市活动,促使城市新的结构、功能与原有结构、功能及其内部系统相互协调的过程;第四,社会角度,城市可持续发展追求相互交流、信息传播和文化发展,以富有生机、稳定、公平为标志,是生活城市和市民参与城市的有机结合;第五,空间角度,包含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市生态与城市公平为主的城市可持续空间规划系统。
2.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已经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特别是指标体系的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测算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单一指标法;二是指标体系测算法。单一指标测算包括:①立足于经济的测算方法;②立足于环境的测算方;③立足于社会的测算方法。指标体系测算包括:①DSR型指标体系,即驱动力-状态-响应,诠释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②菜单型指标体系,以菜单形式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各个领域进行指标描述;③专题型指标,即选取本国或本区的关键领域与关键问题建立可持续发展专题指标库。在设计具体指标时,主要采用三种方法:①范围法,即按城市可持续的主要方向(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分类,然后逐类定出指标,如可持续的西雅图指标;②目标法(Goal-Based Framework),首先确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然后在每一目标或每组目标下建立一个或数个指标,如圣莫尼卡可持续指标(Santa Monica Sustainable Indicator);③复合法(Combination Framework),把两种及以上的指标组合在一起,突出各指标的优点同时克服其缺点,如社区生活质量模式。在具体评价时,可通过层次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份分析、熵值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灰色定权聚类等多种方法。
2.3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分为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内在机制主要协调城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外在机制协调城市内外部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包括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以及动力体系为主的动力机制;以资源价值完全实现与资源收益合理为基础的资源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和替代产业扶持机制;以“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市场推进”为主体的保障机制。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集中于生态学领域,学者们提出了生态城市、“零排放”生态城市、园林生态城市以及基于城市胁迫发展理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除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外,还包括三种:以提高中心城市综合实力为主的中心发展模式;以发挥区域经济实力的带状城市化发展模式;商贸城市发展模式。另外,从空间形态角度来看,多中心发展模式是中国大城市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2.4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治理
可持续发展治理是将自然、社会、经济三个维度整合到治理过程的架构中并且引导该系统向可持续性方向演化。在2002年约翰内斯堡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上,治理尤其是良治被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重要保障和时间约束目标。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基本要素包括包容性、法制性、效率性、前瞻性、稳定性等方面。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基本途径为三种:官僚政治模式、市场激励模式和民主参与模式。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可操作模式有社会伙伴关系模式、企业自调节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契约模式等。 2.5 述评
从现有研究来看,一方面,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内涵、评价、发展与治理都得到了较充分的解释,但国内相关研究的测度指标体系对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协调方面涉及不多,需要根据不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成因,构建可操作、差异化的城市评价模式;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为本文提供了一些理论支撑,但缺乏量化分析。基于以上两点,本文尝试阐述后发转型大国在新一轮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测度方法与评价结果,并以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3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测度
3.1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的选取
已有研究多以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个方面评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全面性,但与后发转型大国的城镇化背景契合度不高。本文充分考虑到我国农村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合法享有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合法权益,构造以可持续发展度为核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测算方法体系,从高度-强度-广度-深度四个维度考察可持续发展程度、可持续发展速度、可持续发展范围和可持续发展质量。
该指标体系将经济发展、城市布局、人文环境、社会生活四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以经济发展考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城市布局考察可持续发展的强度,以人文环境考察可持续发展的广度,以城乡协调考察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和内涵,将其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分为高效环保、结构合理、设施齐全、生态宜居、城镇特色、科技发展、社会保障、城乡协调8项。根据上述构建原则,选取33个具体指标作为指标体系的最基层要素,如表1所示。
各项指标兼顾重要性、可比性、客观性,全面反映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强度-广度-深度”。能够综合考察城乡协调因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满足不同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具体要求。通过测算和分析实践,可发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战略制定者、决策者、管理者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3.2 实证数据选取与处理
本文选取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数据作为研究对象,35个大中城市主要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会城市,它们的一些数据常为调控提供参考价值,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后发转型大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一些代表性的问题。此外,35个大中城市,可以具体分为东中西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使得研究结果更充分,对区位的把握更清晰。35个大中城市具体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太原、沈阳、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拉萨。
实证数据的主要来源,为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对于数据缺失部分,参照《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如拉萨市、深圳市的统计数据部分年限缺失较多,通过参阅其他数据库,经过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对缺失的年限数据进行补充。从数据的时间跨度来看,选取2004-2013年为期10年的数据,数据涉及的范围较广,有很好的分析和回溯价值。通过取均值的方法得到35个大中城市各指标的代表数据,避免了城市数据在某些年份波动过于剧烈对研究结果产生负面影响,数据的研究性与代表性更佳。
3.3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3.3.1 筛选指标
在初步确定35个大中城市的评价指标之后,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代表性等问题,进一步对这些指标进行筛选,以得到尽可能相互独立的相对较少的指标来最大限度地代表城市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相关方面。剔除掉部分相关性较小和代表性交叉的数据。筛选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废水处理率、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之比等21个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
3.3.2 主成分分析
通过SPSS软件使用因子分析对35个大中城市的21个指标进行处理,取样足够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值为0.689>0.6,可以认为这些指标比较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通过计算,得到21项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与贡献率,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有7个数值较大的特征值,分别为6.439、2.383、2.092、1.697、1.633、1.464和1.166,他们一起解释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标准差的80.353%(累积贡献率),位于80%-95%的区间之内,可以认为这7个因子基本上反映了原始数据所提供的足够信息。即前7个主成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第二三产业GDP占GDP比重、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增长率)基本可以反映全部指标信息。
3.3.3 权重确定
指标权重的计算通过以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对该指标在各主成分线性组合中的系数的加权平均的归一化而求得。从已设计的权重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占财政支出比例、人均接入互联网数、养老保险投保率权重居于前三位,在本文中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的影响较大。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权重居于后三位,在本文中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的影响较小。
21个指标中,游客人数增长率、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之比的权重均为负值,这表明,相对于内涵提高发展能力来说,这一指标并非越高越好,科学发展胜过不科学的“硬”发展。由于本文在计算指标得分时采用的是标准化的数据,加之各指标之间的相互独立性较强,从而可以采用为负值的权重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如表2所示。
4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结果
由于评价指标之间单位的不一致,为消除不同指标变量带来的单位影响和不同指标变量数据的数量级影响,计算评价结果之前要先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本文采用Z-score标准化(zero-mean normalization)方法,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经过处理的数据符合标准正态分布,即均值为0,标准差为1,其转化函数为:
其中μ为所有样本数据的均值,σ为所有样本数据的标准差。
在评价结果方面,综合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度—强度—广度—深度,将35个大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划分为脆弱的可持续发展(得分<-0.5)、单一的可持续发展(-0.5<得分<0)、适度的可持续发展(0.5>得分>0)、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得分>0.5)。
根据各城市评价指标的具体数值以及各指标赋予的权重,计算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际得分并进行排序。得到如下结果:深圳、上海、厦门、广州、天津位于35个大中城市中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前5位,均为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南京等位于第6-14位,为适度的可持续发展,成都、西安等位于第15-30位,为单一的可持续发展;石家庄、南宁、贵阳、西宁、哈尔滨位于后五位,均为脆弱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深圳、上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超越其他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差距较大,如表3所示。
将35个大中城市按所属的东、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分类汇总,通过取均值的方式得到东、中、西部城市的平均得分、排名与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由汇总结果可知,东、中、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地区差异:东、中、西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降低,东部最强,为适度的可持续发展,西部最弱,为单一的可持续发展;东部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水平较低且差距不大,均为单一的可持续发展。
分析造成各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均衡的原因,从经济发展(高度)、城市布局(强度)、人文环境(广度)、城乡协调(深度)四个方面进行对比,计算各一级指标的具体得分,如表5所示。
四个一级指标之间未设计等量权重,因此各指标之间无法进行横向比较。通过纵向比较发现,在城市布局与城乡协调方面,东中西部城市存在较大差距,是各区域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对此中西部城市可采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创造生态宜居环境的方式来合理规划城市布局,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合理分配收入等方式来科学协调城乡关系,有侧重的弥补自身短板,科学高效地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5 结论
其一,建立科学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测度与评价体系,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进入21世纪,后发转型大国新一轮城镇化进程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城市的决策者对所处城市的整体情况有一个科学把握,这涉及到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的问题。建立科学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测度与评价体系,能够评价和监测城市持续发展的状态和持续发展的程度,分析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并预测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引导城市走向更加严谨、协调和高效的发展。
其二,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现状是:各城市存在明显差异,深圳、上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西宁、哈尔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不足;各地区存在差异,中西部城市与东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明显差距,中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较相近但中部城市各具体指标均高于西部城市,东中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差异主要源于城市布局与城乡协调差异,即可持续发展的强度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差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平均水平较低,除深圳、上海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占优,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准。对于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较高的城市,应保持优势,继续发展,对于中低水平城市,应克服限制因素,使可持续发展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其三,本文所建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测度与评价体系,涵盖了经济发展、城市布局、人文环境、社会生活等方面,充分考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强度-广度-深度,可较为全面地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在具体应用方面,可通过对某一城市具体统计指标的研究,分析影响该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参考对比其他城市,发现自身发展的劣势短板,有侧重地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具体方面进行治理;可通过回归分析,研究某一城市历年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动情况,分析导致某些年度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变动的因素,并预测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通过对被研究城市的地域分类,对不同区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测度,宏观层面上了解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差距,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海热提·涂尔逊 杨志峰 王华东.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考.中国环境科学.1998.18
2.Onishi T.A Capacity Approach f o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An Empirical Study.Regional Studies.1994
3.Tjallingii S P.Ecopolis:Strategies for Ecologically Sound Urban Development [M].Leiden:Backhuys Publishers.1995
4.Yift achel O et al.Urban Social Sustainability:The Planning of An Australian City.Cities.1993.5
5.李天星.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生态环境学报.2013.22(6)
6.Odum H T.Systems Ecology [M].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83 7.韩英.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测算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8.Zachary J.Sustainable Community Indicators:Guideposts for Local Planning [M].The Community Environment Council,Inc.Gildea Resource Center.1995
9.Stephen M.Wheeler and Timothy Beatley.Th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Reader [G].The Roudedge Urban Reader Series.2004
10.Murdie RA et al.Modelling quality of the Life Indictors in Canada:A Feasibility Analysis [M].Ottawa,Canada Mortgage and Horsing Corporation.1992
11.海热提·涂尔逊.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2.范士陈.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长过程理论解析与模型.经济地理.2006.11
13.姜春海.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三机制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6.5
14.张颢瀚 张峰.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评价.中国工商出版社.2005.13
15.黄肇义 杨东援.未来城市理论比较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1.1
16.钟丽锦 白庆中.可持续发展的“零排放”生态城市模式初探.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5)
17.王克勤 赵璟 樊国盛.园林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9(1)
18.邹仁爱 陈俊鸿.城市胁迫发展理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视角.城市问题.2005.6
19.王光荣.论大城市多中心发展模式.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0.Petschow U,Rosenau J et al.Governance and Sustainability:New Challenges for States,Companies and Civil Society [M].UK:Greenleaf Publishing.2005
21.Ayre G,Callwy R.Governa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M].London: Earthscan.2005
22.陈劭锋 王毅 邹秀萍 刘扬.可持续发展治理的一个理论架构.中国人口.2008.6
作者简介:
郭佳宏,就读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
关键词:后发转型大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38-(2016)04-0071-80 收稿日期:2016-02-18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的35个大中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非可持续现象,经济、环境与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脆弱性,面临着资源消耗、规模无序扩张、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现实挑战,城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影响提升中国城市化质量的主要障碍。作为后发转型大国,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成为国家的战略要求,其基本方向是五大转变:即城市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由功能型向特色型转变,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由单体向网络转变,那么,我国主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到底如何?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测度与评价体系,评价和监测城市持续发展的状态和持续发展的程度,将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实证方法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测度,为后发转型大国更好地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提出意见和建议。
2 文献综述
2.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最少的劳动、技术、资金和资源消耗,取得长期持续的由城市增长、城市结构变革和城市进步所产生的集聚效益,实现高度现代化的城市化目标,从而既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第一,资源角度,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第二,环境角度,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公众不断努力提升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过程;第三,经济角度,强调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围绕生产过程这一中心环节,通过均衡地分布农业、工业、交通等城市活动,促使城市新的结构、功能与原有结构、功能及其内部系统相互协调的过程;第四,社会角度,城市可持续发展追求相互交流、信息传播和文化发展,以富有生机、稳定、公平为标志,是生活城市和市民参与城市的有机结合;第五,空间角度,包含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市生态与城市公平为主的城市可持续空间规划系统。
2.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已经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特别是指标体系的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测算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单一指标法;二是指标体系测算法。单一指标测算包括:①立足于经济的测算方法;②立足于环境的测算方;③立足于社会的测算方法。指标体系测算包括:①DSR型指标体系,即驱动力-状态-响应,诠释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②菜单型指标体系,以菜单形式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各个领域进行指标描述;③专题型指标,即选取本国或本区的关键领域与关键问题建立可持续发展专题指标库。在设计具体指标时,主要采用三种方法:①范围法,即按城市可持续的主要方向(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分类,然后逐类定出指标,如可持续的西雅图指标;②目标法(Goal-Based Framework),首先确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然后在每一目标或每组目标下建立一个或数个指标,如圣莫尼卡可持续指标(Santa Monica Sustainable Indicator);③复合法(Combination Framework),把两种及以上的指标组合在一起,突出各指标的优点同时克服其缺点,如社区生活质量模式。在具体评价时,可通过层次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份分析、熵值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灰色定权聚类等多种方法。
2.3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分为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内在机制主要协调城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外在机制协调城市内外部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包括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以及动力体系为主的动力机制;以资源价值完全实现与资源收益合理为基础的资源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和替代产业扶持机制;以“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市场推进”为主体的保障机制。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集中于生态学领域,学者们提出了生态城市、“零排放”生态城市、园林生态城市以及基于城市胁迫发展理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除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外,还包括三种:以提高中心城市综合实力为主的中心发展模式;以发挥区域经济实力的带状城市化发展模式;商贸城市发展模式。另外,从空间形态角度来看,多中心发展模式是中国大城市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2.4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治理
可持续发展治理是将自然、社会、经济三个维度整合到治理过程的架构中并且引导该系统向可持续性方向演化。在2002年约翰内斯堡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上,治理尤其是良治被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重要保障和时间约束目标。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基本要素包括包容性、法制性、效率性、前瞻性、稳定性等方面。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基本途径为三种:官僚政治模式、市场激励模式和民主参与模式。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可操作模式有社会伙伴关系模式、企业自调节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契约模式等。 2.5 述评
从现有研究来看,一方面,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内涵、评价、发展与治理都得到了较充分的解释,但国内相关研究的测度指标体系对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协调方面涉及不多,需要根据不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成因,构建可操作、差异化的城市评价模式;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为本文提供了一些理论支撑,但缺乏量化分析。基于以上两点,本文尝试阐述后发转型大国在新一轮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测度方法与评价结果,并以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3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测度
3.1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的选取
已有研究多以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个方面评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全面性,但与后发转型大国的城镇化背景契合度不高。本文充分考虑到我国农村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合法享有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合法权益,构造以可持续发展度为核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测算方法体系,从高度-强度-广度-深度四个维度考察可持续发展程度、可持续发展速度、可持续发展范围和可持续发展质量。
该指标体系将经济发展、城市布局、人文环境、社会生活四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以经济发展考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城市布局考察可持续发展的强度,以人文环境考察可持续发展的广度,以城乡协调考察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和内涵,将其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分为高效环保、结构合理、设施齐全、生态宜居、城镇特色、科技发展、社会保障、城乡协调8项。根据上述构建原则,选取33个具体指标作为指标体系的最基层要素,如表1所示。
各项指标兼顾重要性、可比性、客观性,全面反映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强度-广度-深度”。能够综合考察城乡协调因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满足不同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具体要求。通过测算和分析实践,可发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战略制定者、决策者、管理者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3.2 实证数据选取与处理
本文选取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数据作为研究对象,35个大中城市主要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会城市,它们的一些数据常为调控提供参考价值,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后发转型大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一些代表性的问题。此外,35个大中城市,可以具体分为东中西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使得研究结果更充分,对区位的把握更清晰。35个大中城市具体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太原、沈阳、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拉萨。
实证数据的主要来源,为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对于数据缺失部分,参照《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如拉萨市、深圳市的统计数据部分年限缺失较多,通过参阅其他数据库,经过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对缺失的年限数据进行补充。从数据的时间跨度来看,选取2004-2013年为期10年的数据,数据涉及的范围较广,有很好的分析和回溯价值。通过取均值的方法得到35个大中城市各指标的代表数据,避免了城市数据在某些年份波动过于剧烈对研究结果产生负面影响,数据的研究性与代表性更佳。
3.3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3.3.1 筛选指标
在初步确定35个大中城市的评价指标之后,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代表性等问题,进一步对这些指标进行筛选,以得到尽可能相互独立的相对较少的指标来最大限度地代表城市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相关方面。剔除掉部分相关性较小和代表性交叉的数据。筛选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废水处理率、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之比等21个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
3.3.2 主成分分析
通过SPSS软件使用因子分析对35个大中城市的21个指标进行处理,取样足够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值为0.689>0.6,可以认为这些指标比较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通过计算,得到21项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与贡献率,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有7个数值较大的特征值,分别为6.439、2.383、2.092、1.697、1.633、1.464和1.166,他们一起解释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标准差的80.353%(累积贡献率),位于80%-95%的区间之内,可以认为这7个因子基本上反映了原始数据所提供的足够信息。即前7个主成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第二三产业GDP占GDP比重、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增长率)基本可以反映全部指标信息。
3.3.3 权重确定
指标权重的计算通过以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对该指标在各主成分线性组合中的系数的加权平均的归一化而求得。从已设计的权重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占财政支出比例、人均接入互联网数、养老保险投保率权重居于前三位,在本文中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的影响较大。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权重居于后三位,在本文中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的影响较小。
21个指标中,游客人数增长率、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之比的权重均为负值,这表明,相对于内涵提高发展能力来说,这一指标并非越高越好,科学发展胜过不科学的“硬”发展。由于本文在计算指标得分时采用的是标准化的数据,加之各指标之间的相互独立性较强,从而可以采用为负值的权重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如表2所示。
4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结果
由于评价指标之间单位的不一致,为消除不同指标变量带来的单位影响和不同指标变量数据的数量级影响,计算评价结果之前要先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本文采用Z-score标准化(zero-mean normalization)方法,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经过处理的数据符合标准正态分布,即均值为0,标准差为1,其转化函数为:
其中μ为所有样本数据的均值,σ为所有样本数据的标准差。
在评价结果方面,综合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度—强度—广度—深度,将35个大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划分为脆弱的可持续发展(得分<-0.5)、单一的可持续发展(-0.5<得分<0)、适度的可持续发展(0.5>得分>0)、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得分>0.5)。
根据各城市评价指标的具体数值以及各指标赋予的权重,计算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际得分并进行排序。得到如下结果:深圳、上海、厦门、广州、天津位于35个大中城市中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前5位,均为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南京等位于第6-14位,为适度的可持续发展,成都、西安等位于第15-30位,为单一的可持续发展;石家庄、南宁、贵阳、西宁、哈尔滨位于后五位,均为脆弱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深圳、上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超越其他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差距较大,如表3所示。
将35个大中城市按所属的东、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分类汇总,通过取均值的方式得到东、中、西部城市的平均得分、排名与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由汇总结果可知,东、中、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地区差异:东、中、西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降低,东部最强,为适度的可持续发展,西部最弱,为单一的可持续发展;东部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水平较低且差距不大,均为单一的可持续发展。
分析造成各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均衡的原因,从经济发展(高度)、城市布局(强度)、人文环境(广度)、城乡协调(深度)四个方面进行对比,计算各一级指标的具体得分,如表5所示。
四个一级指标之间未设计等量权重,因此各指标之间无法进行横向比较。通过纵向比较发现,在城市布局与城乡协调方面,东中西部城市存在较大差距,是各区域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对此中西部城市可采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创造生态宜居环境的方式来合理规划城市布局,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合理分配收入等方式来科学协调城乡关系,有侧重的弥补自身短板,科学高效地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5 结论
其一,建立科学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测度与评价体系,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进入21世纪,后发转型大国新一轮城镇化进程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城市的决策者对所处城市的整体情况有一个科学把握,这涉及到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的问题。建立科学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测度与评价体系,能够评价和监测城市持续发展的状态和持续发展的程度,分析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并预测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引导城市走向更加严谨、协调和高效的发展。
其二,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现状是:各城市存在明显差异,深圳、上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西宁、哈尔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不足;各地区存在差异,中西部城市与东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明显差距,中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较相近但中部城市各具体指标均高于西部城市,东中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差异主要源于城市布局与城乡协调差异,即可持续发展的强度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差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平均水平较低,除深圳、上海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占优,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准。对于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较高的城市,应保持优势,继续发展,对于中低水平城市,应克服限制因素,使可持续发展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其三,本文所建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测度与评价体系,涵盖了经济发展、城市布局、人文环境、社会生活等方面,充分考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强度-广度-深度,可较为全面地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在具体应用方面,可通过对某一城市具体统计指标的研究,分析影响该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参考对比其他城市,发现自身发展的劣势短板,有侧重地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具体方面进行治理;可通过回归分析,研究某一城市历年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动情况,分析导致某些年度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变动的因素,并预测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通过对被研究城市的地域分类,对不同区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测度,宏观层面上了解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差距,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海热提·涂尔逊 杨志峰 王华东.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考.中国环境科学.1998.18
2.Onishi T.A Capacity Approach f o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An Empirical Study.Regional Studies.1994
3.Tjallingii S P.Ecopolis:Strategies for Ecologically Sound Urban Development [M].Leiden:Backhuys Publishers.1995
4.Yift achel O et al.Urban Social Sustainability:The Planning of An Australian City.Cities.1993.5
5.李天星.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生态环境学报.2013.22(6)
6.Odum H T.Systems Ecology [M].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83 7.韩英.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测算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8.Zachary J.Sustainable Community Indicators:Guideposts for Local Planning [M].The Community Environment Council,Inc.Gildea Resource Center.1995
9.Stephen M.Wheeler and Timothy Beatley.Th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Reader [G].The Roudedge Urban Reader Series.2004
10.Murdie RA et al.Modelling quality of the Life Indictors in Canada:A Feasibility Analysis [M].Ottawa,Canada Mortgage and Horsing Corporation.1992
11.海热提·涂尔逊.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2.范士陈.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长过程理论解析与模型.经济地理.2006.11
13.姜春海.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三机制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6.5
14.张颢瀚 张峰.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评价.中国工商出版社.2005.13
15.黄肇义 杨东援.未来城市理论比较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1.1
16.钟丽锦 白庆中.可持续发展的“零排放”生态城市模式初探.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5)
17.王克勤 赵璟 樊国盛.园林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9(1)
18.邹仁爱 陈俊鸿.城市胁迫发展理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视角.城市问题.2005.6
19.王光荣.论大城市多中心发展模式.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0.Petschow U,Rosenau J et al.Governance and Sustainability:New Challenges for States,Companies and Civil Society [M].UK:Greenleaf Publishing.2005
21.Ayre G,Callwy R.Governa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M].London: Earthscan.2005
22.陈劭锋 王毅 邹秀萍 刘扬.可持续发展治理的一个理论架构.中国人口.2008.6
作者简介:
郭佳宏,就读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