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养老能力不足和社会养老机制不全,导致失智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面临严重挑战。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看,失智老人社会支持呈现出微观层面资金缺乏、情感交流缺失,中观层面社区照顾非专业化、医院支持难以为继,宏观层面政策缺乏、舆论压迫等问题。在两会大力提倡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背景下,应构建起以家庭微观支持系统为主导,社区照顾养老模式为基础,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府购买服务,为失智老人构建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的社会支持体系。
[关键词]失智老人;社会支持系统;生态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4 — 0077 — 02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0年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比例持续增长,失智老人问题尤为突出。2013年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表示,中国老年痴呆患病率在4%~6%之间,可估算中国现有失智老人数量为800万~1000万〔1〕。欧洲2012年《人口结构报告》“老年痴呆病专题”预测,2050年中国失智老人将达到2760万人,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患者之和。
目前国内研究者们对失智老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预防失智的个体视角,如通过现代科技等非药物治疗保持心智和身体的灵敏度,防止老人走失〔2〕。第二,社会政策完善的整体视角,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政策思路及趋势研究〔3〕。第三,通过依靠单一的家庭照顾或医院照顾来解决失智老人问题,如通过亲属援助为中心等帮助失智老人康复〔4〕。
综合来看,国内现有研究对失智老人社会支持审视并不全面,更未形成有机系统,尽管国外对失智老人研究较为成熟,但由于基本国情不同,不能将其生搬硬套甚至照抄。因此,我国现阶段亟需研究制定与国国情及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社会支持体系。
二、生态系统理论下社会支持的分析框架
生态系统理论源于生物学概念,认为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为了生存或延续物种而与所栖息的环境保持的一种适切的调和程度,是生物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因应环境变化的自身的自动调整能力,目的在于达到本身的顺利发展和生长。
社会支持体系中的生态系统理论沿用了上述理论的“栖息地”和“生存空间”的概念。栖息地指人生活的环境,人们和他们所处的环境被视为相互依赖且彼此辅助的一个整体,环境所拥有的资源与个人发展成正相关,环境与个人的联结所产生的支持性社会网络,能够在适当的时刻和方式下提供必要的资源、安全与支持,以增进环境中个人的发展。反之,如果人面对生活压力又缺乏社会支持,便会产生偏差行为,因而阻碍了人的发展和适应能力。生存空间是指人在社会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握有取得资源的机会,以建立自己的生存空间,主张人类发展是成长中的个人与其环境间长期交流的结果。
三、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现状
本文将生态系统理论模型融入到社会支持的研究范式中,根其理论模型的划分,将社会支持系统定义为:以受助者(失智老人)为中心,由为其提供各种社会支持的不同层面支持主体所组成的支持体系,并将社会支持系统的层次分为微观支持系统、中观支持系统和宏观支持系统。
(一)微观层面失智老人家庭资金缺乏、情感交流缺失
失智症作为发病率较高且以慢性病为主、患病期较长的病症,一般家庭远没有能力长期支付其治疗费用,若亲属不能提供经济支持,及时治疗,则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因此微观层面资金支持难以维系,随意性大,缺乏稳定性。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流动加剧,个人意识增强,传统的大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孝文化”逐步缺失,失智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只能对病人进行基本照顾,没有多余的精力与病人交流。情感上的缺失,导致疾病复发,病人正常功能恢复延缓,病人及其家庭生存质量降低,亲属因歧视和害怕心理,远离患者,被隔离环境下的失智老人疾病加重。
(二)中观层面社区照顾非专业化、医院支持难以为继
“社区照顾”概念起源于英国,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化为“社区人”〔5〕,但与此相应的社区照顾机构服务滞后。首先,社区照顾模式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与其相配套的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还未形成,其发展模式还在不断实践与发展之中。其次,社区居委会福利资源的缺乏,导致社区照顾发展历程曲折。最后,社区照顾的对象涉及不同类型弱势群体,需要对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而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的缺乏业致使对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缺位。
一方面,从失智症自身来说,其无法痊愈且需长期护理,物质和精神的长期投入是失智老人家庭面临的极大挑战之一,无法长期支付患者高昂的医疗费用,使患者和家庭失去了医院这一社会支持系统。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关的尝试探索和引用借鉴,我国大部分医院没有与社会非盈利组织和志愿者之间达成合作,将外部资源引入医院。当病人进入康复期以后医院对病患治疗的支持减弱,病患的他者支持,将随着病患住院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减弱,最终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三)宏观层面政策缺乏、舆论压迫
中国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或政策对失智老人进行保护。1996年的《中华人名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其后的《中国老年工作七年发展纲要(1994—2000)》、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计划纲要等,只是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社会保障和老龄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宏观方面给予了规定,并未做出微观层面的指导。而2013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因相关规定因为不够严谨、难以实施等原因引起极大争议。
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是改变社会固有价值观和刻板印象的重要载体。传统“孝文化”的缺失,导致大众对失智老人缺乏基本的包容和理解,甚至对其避之不及。而失智老人因病所致的越轨行为极易引发人际冲突。在传统与现实的双重压迫之下,失智老人的生活质量低下。 四、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构建
人是环境中的人,无论是个人需要还是生活任务,都产生于环境,而生活任务的完成和个人需要的实现又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运作,并且需要得到环境中资源的支持〔6〕。因此,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建构也必须在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系统环境背景下进行。
(一)微观层面建立有效经济支持网络、疏解情绪困扰
顺利解决好失智老人问题,必须着力解决失智老人治疗资金来源,经济支持是重中之重。微观层面,亲属应形成信息互通,建立有效亲缘支持网络,给予相对稳定、形式多样化的经济支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40岁以上的家庭成员购买医疗保险,以预防和消除老年时期的医疗困境。
疏导情绪困扰表现在两个层次,疾病预防和疾病治疗。在疾病预防阶段,家庭成员和亲属应帮助其建立价值成就感,及时疏解情绪困扰,预防失智症的产生。在疾病治疗阶段,应照顾患者情绪,使其生活规律,鼓励其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及文娱活动,监督服药,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努力增强家庭的稳定性,让患者感受到家庭温暖。
(二)中观层面建立社区养老照顾模式、医院多向合作模式
第一,社区作为基层组织单位,应在社区居委会的帮扶上大力发展社区养老照顾模式。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让失智老人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专业服务人员为老人提供上门或托老服务。在对近年来社区养老发展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整合社区现有各类服务,同时挖掘社区内潜在资源,发展社工和义工联动的非营利性服务,从而为失智老人提供丰富、完善、专业的养老服务。第二,在社区居委会建立针对失智老人的专业护理机构,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调动资源,建立从微观到宏观的社工服务方式。第三,大力借鉴发达国家与港澳地区成功经验,逐步构建和完善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
应对失智老人医疗问题,保证“老有所医”。在传统城镇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基础上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平台的失智老人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满足失智老人基本医疗需求。做好医疗卫生的同时预防失智症的发生,对尚未形成此类疾病的心理、情绪障碍者,应及时给予咨询指导。逐步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完成医院——社区双向转诊,由医院——社区共同完成失智老人治疗康复工作,通过直接与间接干预,对家属定期进行心理教育辅导,为失智老人创造良好的治疗与康复环境,为其回归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三)宏观层面建立健全法规、创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政府应大力支持和推进相关法律法规,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以规范老年人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支持非政府组织、企业、团体和个人参与其中,实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实现“低水平、高覆盖”,不断拓展老年服务领域,使老年长期照护服务制度化、产业化和规范化。结合本土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把针对失智老人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从医疗保险体系中分离出来,积极探索建立独立于医疗保险之外的长期照护社会保险,以使尽可能多的慢性疾病患者如失智老人等得到基本的、长期的、系统的照顾服务。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和自媒体的传宣教育和引导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增进全社会的“孝文化”意识,把弘扬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利用道德习俗力量进行约束的同时,采取社会制度、法律等强制手段为失智老人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参 考 文 献〕
〔1〕http://cppcc.people.com.cn/n/2013/1009/c34948-23128907.html
〔2〕张陆,高文.老年人求助及防走失智能技术与方法〔J〕.社会福利,2014,(06):53-54.
〔3〕尹尚菁,杜鹏.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现状及趋势研究〔J〕.人口学刊,2012,(02):49-56.
〔4〕金圆景.韩国失智老人的亲属援助问题:以亲属会和援助政策为中心〔J〕.综合社会福利研究,2012,(41):157-167.
〔5〕关信平主编:社会政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33.
〔6〕许莉娅主编: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责任编辑:陈玉荣〕
[关键词]失智老人;社会支持系统;生态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4 — 0077 — 02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0年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比例持续增长,失智老人问题尤为突出。2013年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表示,中国老年痴呆患病率在4%~6%之间,可估算中国现有失智老人数量为800万~1000万〔1〕。欧洲2012年《人口结构报告》“老年痴呆病专题”预测,2050年中国失智老人将达到2760万人,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患者之和。
目前国内研究者们对失智老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预防失智的个体视角,如通过现代科技等非药物治疗保持心智和身体的灵敏度,防止老人走失〔2〕。第二,社会政策完善的整体视角,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政策思路及趋势研究〔3〕。第三,通过依靠单一的家庭照顾或医院照顾来解决失智老人问题,如通过亲属援助为中心等帮助失智老人康复〔4〕。
综合来看,国内现有研究对失智老人社会支持审视并不全面,更未形成有机系统,尽管国外对失智老人研究较为成熟,但由于基本国情不同,不能将其生搬硬套甚至照抄。因此,我国现阶段亟需研究制定与国国情及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社会支持体系。
二、生态系统理论下社会支持的分析框架
生态系统理论源于生物学概念,认为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为了生存或延续物种而与所栖息的环境保持的一种适切的调和程度,是生物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因应环境变化的自身的自动调整能力,目的在于达到本身的顺利发展和生长。
社会支持体系中的生态系统理论沿用了上述理论的“栖息地”和“生存空间”的概念。栖息地指人生活的环境,人们和他们所处的环境被视为相互依赖且彼此辅助的一个整体,环境所拥有的资源与个人发展成正相关,环境与个人的联结所产生的支持性社会网络,能够在适当的时刻和方式下提供必要的资源、安全与支持,以增进环境中个人的发展。反之,如果人面对生活压力又缺乏社会支持,便会产生偏差行为,因而阻碍了人的发展和适应能力。生存空间是指人在社会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握有取得资源的机会,以建立自己的生存空间,主张人类发展是成长中的个人与其环境间长期交流的结果。
三、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现状
本文将生态系统理论模型融入到社会支持的研究范式中,根其理论模型的划分,将社会支持系统定义为:以受助者(失智老人)为中心,由为其提供各种社会支持的不同层面支持主体所组成的支持体系,并将社会支持系统的层次分为微观支持系统、中观支持系统和宏观支持系统。
(一)微观层面失智老人家庭资金缺乏、情感交流缺失
失智症作为发病率较高且以慢性病为主、患病期较长的病症,一般家庭远没有能力长期支付其治疗费用,若亲属不能提供经济支持,及时治疗,则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因此微观层面资金支持难以维系,随意性大,缺乏稳定性。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流动加剧,个人意识增强,传统的大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孝文化”逐步缺失,失智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只能对病人进行基本照顾,没有多余的精力与病人交流。情感上的缺失,导致疾病复发,病人正常功能恢复延缓,病人及其家庭生存质量降低,亲属因歧视和害怕心理,远离患者,被隔离环境下的失智老人疾病加重。
(二)中观层面社区照顾非专业化、医院支持难以为继
“社区照顾”概念起源于英国,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化为“社区人”〔5〕,但与此相应的社区照顾机构服务滞后。首先,社区照顾模式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与其相配套的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还未形成,其发展模式还在不断实践与发展之中。其次,社区居委会福利资源的缺乏,导致社区照顾发展历程曲折。最后,社区照顾的对象涉及不同类型弱势群体,需要对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而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的缺乏业致使对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缺位。
一方面,从失智症自身来说,其无法痊愈且需长期护理,物质和精神的长期投入是失智老人家庭面临的极大挑战之一,无法长期支付患者高昂的医疗费用,使患者和家庭失去了医院这一社会支持系统。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关的尝试探索和引用借鉴,我国大部分医院没有与社会非盈利组织和志愿者之间达成合作,将外部资源引入医院。当病人进入康复期以后医院对病患治疗的支持减弱,病患的他者支持,将随着病患住院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减弱,最终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三)宏观层面政策缺乏、舆论压迫
中国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或政策对失智老人进行保护。1996年的《中华人名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其后的《中国老年工作七年发展纲要(1994—2000)》、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计划纲要等,只是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社会保障和老龄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宏观方面给予了规定,并未做出微观层面的指导。而2013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因相关规定因为不够严谨、难以实施等原因引起极大争议。
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是改变社会固有价值观和刻板印象的重要载体。传统“孝文化”的缺失,导致大众对失智老人缺乏基本的包容和理解,甚至对其避之不及。而失智老人因病所致的越轨行为极易引发人际冲突。在传统与现实的双重压迫之下,失智老人的生活质量低下。 四、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构建
人是环境中的人,无论是个人需要还是生活任务,都产生于环境,而生活任务的完成和个人需要的实现又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运作,并且需要得到环境中资源的支持〔6〕。因此,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建构也必须在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系统环境背景下进行。
(一)微观层面建立有效经济支持网络、疏解情绪困扰
顺利解决好失智老人问题,必须着力解决失智老人治疗资金来源,经济支持是重中之重。微观层面,亲属应形成信息互通,建立有效亲缘支持网络,给予相对稳定、形式多样化的经济支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40岁以上的家庭成员购买医疗保险,以预防和消除老年时期的医疗困境。
疏导情绪困扰表现在两个层次,疾病预防和疾病治疗。在疾病预防阶段,家庭成员和亲属应帮助其建立价值成就感,及时疏解情绪困扰,预防失智症的产生。在疾病治疗阶段,应照顾患者情绪,使其生活规律,鼓励其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及文娱活动,监督服药,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努力增强家庭的稳定性,让患者感受到家庭温暖。
(二)中观层面建立社区养老照顾模式、医院多向合作模式
第一,社区作为基层组织单位,应在社区居委会的帮扶上大力发展社区养老照顾模式。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让失智老人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专业服务人员为老人提供上门或托老服务。在对近年来社区养老发展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整合社区现有各类服务,同时挖掘社区内潜在资源,发展社工和义工联动的非营利性服务,从而为失智老人提供丰富、完善、专业的养老服务。第二,在社区居委会建立针对失智老人的专业护理机构,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调动资源,建立从微观到宏观的社工服务方式。第三,大力借鉴发达国家与港澳地区成功经验,逐步构建和完善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
应对失智老人医疗问题,保证“老有所医”。在传统城镇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基础上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平台的失智老人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满足失智老人基本医疗需求。做好医疗卫生的同时预防失智症的发生,对尚未形成此类疾病的心理、情绪障碍者,应及时给予咨询指导。逐步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完成医院——社区双向转诊,由医院——社区共同完成失智老人治疗康复工作,通过直接与间接干预,对家属定期进行心理教育辅导,为失智老人创造良好的治疗与康复环境,为其回归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三)宏观层面建立健全法规、创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政府应大力支持和推进相关法律法规,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以规范老年人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支持非政府组织、企业、团体和个人参与其中,实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实现“低水平、高覆盖”,不断拓展老年服务领域,使老年长期照护服务制度化、产业化和规范化。结合本土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把针对失智老人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从医疗保险体系中分离出来,积极探索建立独立于医疗保险之外的长期照护社会保险,以使尽可能多的慢性疾病患者如失智老人等得到基本的、长期的、系统的照顾服务。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和自媒体的传宣教育和引导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增进全社会的“孝文化”意识,把弘扬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利用道德习俗力量进行约束的同时,采取社会制度、法律等强制手段为失智老人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参 考 文 献〕
〔1〕http://cppcc.people.com.cn/n/2013/1009/c34948-23128907.html
〔2〕张陆,高文.老年人求助及防走失智能技术与方法〔J〕.社会福利,2014,(06):53-54.
〔3〕尹尚菁,杜鹏.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现状及趋势研究〔J〕.人口学刊,2012,(02):49-56.
〔4〕金圆景.韩国失智老人的亲属援助问题:以亲属会和援助政策为中心〔J〕.综合社会福利研究,2012,(41):157-167.
〔5〕关信平主编:社会政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33.
〔6〕许莉娅主编: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责任编辑: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