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建筑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再是陌生的事物,我国很多国家级的大型工程都离不开混凝土建筑技术的支持。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也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建筑需求量巨大的当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分析
引言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新的技术不断地涌现,房屋建造技术也呈现多元化,在众多新技术的发展当中,建造的建筑以其施工速度快、效率高,对于环境较为友好,在社会能够得到较为普遍的共识和认可,现今我们国家在大力推行建筑的发展,其目的就是要推行建筑业的转型,向着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发展。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
1混凝土施工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1.1塑性收缩裂缝
处于塑性时期的混凝土,由于表面水分快速流失所形成的收缩裂缝就是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由于这种裂缝是在混凝土凝结之前产生的,因此多出现在表面积较大的墙面上或是混凝土梁板上。而且裂缝具有分布不规律,长宽以及深度表现不同,出现龟裂状等情况。此外,施工时的气候情况也会对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带来极大影响。如果在气候干燥或高温与大风条件下,浇筑混凝土后不进行覆盖,就极易出现开裂情况。
1.2模板工程存在的问题
模板工程的质量检测不会加入结构质量的等级评定,所以工程项目的监管人员对于模板工程的质量检测会比较随意,这就会造成因为模板工程存在的问题而对混凝土工程造成安全隐患。①模板工程资金投入有限。在实际的施工中,模板、支架等工具的重复使用率会很高,这就会造成模板发生形变,模板的不达标会造成混凝土构件出现麻面和露筋的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强度。②模板安装过程中的问题。在高架支模工程中,高架支模工作人员对于高架支模工程中的关键点和施工危险性认识不到位。
1.3混凝土表面出现瑕疵
在实际的生产环节中,建筑混凝土建筑中会出现一些麻面、孔洞、漏筋和缺棱掉角等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浇筑的时间和环节等未合理把控:另一方面有一些杂物未清理,在进行模板拼凑时也出现很多不紧凑情况,这就使质量问题产生漏洞现象。大多数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和其他影響因素的干扰,或后期的一些外界因素的作用和操作流程的不规范、不紧密而造成的。混凝土出现裂缝主要由于混凝土在整个过程中受到湿度和温度等因素影响,使其自身产生了较大的收缩和膨胀,因此结构出现严重偏差。
2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2.1要有完善的措施保障体系
首先根据主体结构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对预制构件入场的复检和验收要有相应的保证措施,如构件出现损坏的保障措施,在出现不可抗力因素的情况下的应急预案等,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相关员工身上。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其次,在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比较多,抓质量的同时还应该抓安全,在施工现场还应该建立安全检查保证体系,对施工的全过程加以监督。最后,要建立奖惩措施,对于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且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对于在施工过程中表现有消极怠工、做事不认真的给予惩罚措施。
2.2选择符合要求的原材料
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原料主要有水泥、骨料及各种外加剂。对于水泥,要重点关注水化热问题及凝结时间等问题。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铁铝酸四钙、铝酸三钙,不同成分的配合比影响水泥的质量。例如,铝酸三钙的水化热高,干缩变形大,脆性大且抗腐蚀能力差,但是早期强度较高,因此对于工程,应该选择含铝酸三钙较少的水泥。而像铁铝酸四钙,水化热较低,抗冲击能力强,且强度会随时间逐渐增加,工程中就可以提高铁铝酸四钙的含量。骨料对材料温度的传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合理选择骨料可适当降低水泥及其他原料的用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可提高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强度,因此骨料的选择是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障的重要条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粒径的碎石,搭配合适粒径的中砂、细骨料,并保证骨料的泥含量。外加剂是工程的活化剂,能够解决工程中的大部分问题,针对上述提到的因水分蒸发而产生的体积收缩引起的裂缝,就可以在原料中使用膨胀剂,通过膨胀剂对原料体积的膨大来与因水分减少引起的体积收缩相抵消,达到提高混泥土强度减少裂缝产生的目的[1]。
2.3合理确定配合比
由于对原材料的选择为混凝土的获取提供了条件,因此选择科学的混凝土的配合比,对于确保混凝土能够满足工程标准具有重要意义。(1)以结构设计的强度标准以及拌合物工作性的相关要求为依据,并充分考量施工运输与环境温度等方面的情况,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配置和验证。(2)通过试验确保用砂量的准确性,通常情况下,砂率高于28%,但不超过34%,而在运用泵送技术的时候,砂率可以高于34%,但不能超过44%。(3)通常情况下,选用适量的胶水比(水和胶结料的重量比)应当高于0.28,低于0.38。(4)水泥用量。确保水泥用量的合理性至关重要,如果水泥用量过少,会造成砂浆中胶结料的比重不足,但如果水泥用量过多,则容易导致水化时放热速度或者收缩量过高等故障。通常情况下,混凝土中每立方米的水泥含量应当低于550kg,而每立方米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应当在600kg之内[2]。
2.4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控机制
(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建设施工而言,管理团队需对施工的规范性和秩序性进行完善和强化,因此要落实部门的相关责任,细化管控领域,确保工作人员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进行严格管控,以有效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同时在管理制度中要采取奖励措施,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激发工作热情,提升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2)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和综合能力强化,施工现场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都应充分了解建筑的发展行为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而将自身的传统管理经验与相应的先进技术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融合过程中,对建筑的施工工艺提出进一步升级和完善的建议,这对行业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3]。
2.5完工后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建筑的养护工作主要是对建筑湿度和温度的把控。在介绍裂纹产生原因时提到,温度差和水量差会因为微裂纹的扩展最终产生宏观上的裂纹,因此,完工后建筑的养护工作一定要保证建筑的整体温度和含水量。如果施工正好在冬季,要对建筑进行一定的保温措施,防止内部水结晶产生内部空隙。对于建筑的总体含水量可以通过蓄水法对建筑进行湿润处理,保证材料内部的化学反应能正常进行。这个过程一般在7d左右,有特殊外加剂的可能要延长到2周左右。在这段时间内,要定时对建筑的内、外温度差和含水量进行检测,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补救[4]。
结束语
通过论述探讨,可以发现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问题对于保障高层建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应该受到相关人员的重点关注,在施工中发现的任何问题都要及时解决,同时技术研究人员也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研究,来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5]。
参考文献
[1]李庆弘,刘洋,陈文杰.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J].建筑技术开发,2020,48(13):128-129.
[2]彭英伟.高层建筑中混凝土工程施工水平与质量控制研究[J].砖瓦,2020(07):193+195.
[3]刘俊.超高层建筑混凝土质量控制[J].建筑与预算,2020(06):53-55.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分析
引言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新的技术不断地涌现,房屋建造技术也呈现多元化,在众多新技术的发展当中,建造的建筑以其施工速度快、效率高,对于环境较为友好,在社会能够得到较为普遍的共识和认可,现今我们国家在大力推行建筑的发展,其目的就是要推行建筑业的转型,向着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发展。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
1混凝土施工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1.1塑性收缩裂缝
处于塑性时期的混凝土,由于表面水分快速流失所形成的收缩裂缝就是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由于这种裂缝是在混凝土凝结之前产生的,因此多出现在表面积较大的墙面上或是混凝土梁板上。而且裂缝具有分布不规律,长宽以及深度表现不同,出现龟裂状等情况。此外,施工时的气候情况也会对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带来极大影响。如果在气候干燥或高温与大风条件下,浇筑混凝土后不进行覆盖,就极易出现开裂情况。
1.2模板工程存在的问题
模板工程的质量检测不会加入结构质量的等级评定,所以工程项目的监管人员对于模板工程的质量检测会比较随意,这就会造成因为模板工程存在的问题而对混凝土工程造成安全隐患。①模板工程资金投入有限。在实际的施工中,模板、支架等工具的重复使用率会很高,这就会造成模板发生形变,模板的不达标会造成混凝土构件出现麻面和露筋的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强度。②模板安装过程中的问题。在高架支模工程中,高架支模工作人员对于高架支模工程中的关键点和施工危险性认识不到位。
1.3混凝土表面出现瑕疵
在实际的生产环节中,建筑混凝土建筑中会出现一些麻面、孔洞、漏筋和缺棱掉角等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浇筑的时间和环节等未合理把控:另一方面有一些杂物未清理,在进行模板拼凑时也出现很多不紧凑情况,这就使质量问题产生漏洞现象。大多数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和其他影響因素的干扰,或后期的一些外界因素的作用和操作流程的不规范、不紧密而造成的。混凝土出现裂缝主要由于混凝土在整个过程中受到湿度和温度等因素影响,使其自身产生了较大的收缩和膨胀,因此结构出现严重偏差。
2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2.1要有完善的措施保障体系
首先根据主体结构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对预制构件入场的复检和验收要有相应的保证措施,如构件出现损坏的保障措施,在出现不可抗力因素的情况下的应急预案等,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相关员工身上。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其次,在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比较多,抓质量的同时还应该抓安全,在施工现场还应该建立安全检查保证体系,对施工的全过程加以监督。最后,要建立奖惩措施,对于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且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对于在施工过程中表现有消极怠工、做事不认真的给予惩罚措施。
2.2选择符合要求的原材料
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原料主要有水泥、骨料及各种外加剂。对于水泥,要重点关注水化热问题及凝结时间等问题。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铁铝酸四钙、铝酸三钙,不同成分的配合比影响水泥的质量。例如,铝酸三钙的水化热高,干缩变形大,脆性大且抗腐蚀能力差,但是早期强度较高,因此对于工程,应该选择含铝酸三钙较少的水泥。而像铁铝酸四钙,水化热较低,抗冲击能力强,且强度会随时间逐渐增加,工程中就可以提高铁铝酸四钙的含量。骨料对材料温度的传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合理选择骨料可适当降低水泥及其他原料的用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可提高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强度,因此骨料的选择是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障的重要条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粒径的碎石,搭配合适粒径的中砂、细骨料,并保证骨料的泥含量。外加剂是工程的活化剂,能够解决工程中的大部分问题,针对上述提到的因水分蒸发而产生的体积收缩引起的裂缝,就可以在原料中使用膨胀剂,通过膨胀剂对原料体积的膨大来与因水分减少引起的体积收缩相抵消,达到提高混泥土强度减少裂缝产生的目的[1]。
2.3合理确定配合比
由于对原材料的选择为混凝土的获取提供了条件,因此选择科学的混凝土的配合比,对于确保混凝土能够满足工程标准具有重要意义。(1)以结构设计的强度标准以及拌合物工作性的相关要求为依据,并充分考量施工运输与环境温度等方面的情况,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配置和验证。(2)通过试验确保用砂量的准确性,通常情况下,砂率高于28%,但不超过34%,而在运用泵送技术的时候,砂率可以高于34%,但不能超过44%。(3)通常情况下,选用适量的胶水比(水和胶结料的重量比)应当高于0.28,低于0.38。(4)水泥用量。确保水泥用量的合理性至关重要,如果水泥用量过少,会造成砂浆中胶结料的比重不足,但如果水泥用量过多,则容易导致水化时放热速度或者收缩量过高等故障。通常情况下,混凝土中每立方米的水泥含量应当低于550kg,而每立方米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应当在600kg之内[2]。
2.4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控机制
(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建设施工而言,管理团队需对施工的规范性和秩序性进行完善和强化,因此要落实部门的相关责任,细化管控领域,确保工作人员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进行严格管控,以有效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同时在管理制度中要采取奖励措施,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激发工作热情,提升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2)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和综合能力强化,施工现场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都应充分了解建筑的发展行为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而将自身的传统管理经验与相应的先进技术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融合过程中,对建筑的施工工艺提出进一步升级和完善的建议,这对行业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3]。
2.5完工后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建筑的养护工作主要是对建筑湿度和温度的把控。在介绍裂纹产生原因时提到,温度差和水量差会因为微裂纹的扩展最终产生宏观上的裂纹,因此,完工后建筑的养护工作一定要保证建筑的整体温度和含水量。如果施工正好在冬季,要对建筑进行一定的保温措施,防止内部水结晶产生内部空隙。对于建筑的总体含水量可以通过蓄水法对建筑进行湿润处理,保证材料内部的化学反应能正常进行。这个过程一般在7d左右,有特殊外加剂的可能要延长到2周左右。在这段时间内,要定时对建筑的内、外温度差和含水量进行检测,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补救[4]。
结束语
通过论述探讨,可以发现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问题对于保障高层建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应该受到相关人员的重点关注,在施工中发现的任何问题都要及时解决,同时技术研究人员也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研究,来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5]。
参考文献
[1]李庆弘,刘洋,陈文杰.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J].建筑技术开发,2020,48(13):128-129.
[2]彭英伟.高层建筑中混凝土工程施工水平与质量控制研究[J].砖瓦,2020(07):193+195.
[3]刘俊.超高层建筑混凝土质量控制[J].建筑与预算,2020(06):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