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年前的1996年4月22日,笔者在《人民日报》读者论坛发表过一篇文章,题为《引导农民走出殡葬误区》。文中我用一句話概括了当时我国丧葬领域的情形:新风与旧习杂处,光明与黑暗交映,良菽与莠草共生。具体表现有三:
在遗体处理方面,火化已为绝大多数人接受,但“入土为安”的古训依然左右着众多国人的头脑,以致城乡墓地里不是坟丘林立,就是墓碑满山;其它如圈地造坟、毁山造坟乃至为活人造坟的现象也有增无减。
在丧事办理方面,有的地方花费甚少,而另外一些地方丧事却唯大是瞻。请吹鼓手大吹大擂,设账房大收钱物,摆丧席大宴宾客,在墓地大烧纸制品。
在送葬仪式方面,有些地方已告别披麻戴孝、大哭大号,代之以文明的形式和肃穆的神情,但在广大农村,绝大多数死者的子女和亲属仍在自愿或被迫作哭泣表演,捶胸顿足,呼天抢地,一把鼻涕泪两行。
20年弹指一挥间。今日我国各地丧俗到底怎么样了?我不得不沮丧地说:照旧。无论遗体处理,还是丧事办理,抑或送葬仪式,许多地方非但没有往现代新风方面演化,反呈更加退化之势。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操大办、大吹大擂之外,新增了大唱大跳。唱什么?唱流行曲是也。跳什么?跳脱衣舞是也。二是20年前之又前的恶俗沉渣再起——“配阴婚”。阴婚又叫冥婚,意即未婚男子去世后,家人花钱买一个女死者,把两人的尸骨合葬。女尸从哪儿来?自有不法分子挖坟掘墓,倒买倒卖。在这一恶俗下,女的固然害怕自己死后被嫁,男的也害怕死后成了光棍。于是有的地方尸体下葬后不惜花费四五千元用钢筋混凝土把坟墓浇筑起来,或者干脆将坟修在村庄附近,渐渐形成了“坟墓围村”的格局。更有甚者,有的人家直接将坟墓建在村里,与民宅毗邻,以致村里胆小的妇女儿童晚上都不敢出门。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了,丧葬改革、移风易俗等道理也没少宣传,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作出表率了,为何传统丧俗仍如日中天?20年前我分析了以下几种社会文化心理:
一是迷信心理。灵魂不死的观念仍在民间广泛流传,人死后要到阴间接着过日子,谁不希望走得风光些,往阴间带的家当多一些?所以丧事自然就要办得隆重而排场了。
二是畏惧心理。死者已逝,活着的人谁都害怕别人说自己不孝。丧事小打小闹,遗体火化成灰,不孝是也。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唾沫星子能淹死人。于是谁都别无选择,随俗了事。
三是捞本心理。别人有丧事,咱又送花圈又随礼金,实在没少破费,如今咱有丧事,也得让别人照此办理,否则岂不亏本?你也捞本,他也捞本,大家都捞本,丧事怎能不越办越大?
如今看来,这种种社会心理仍旧存在,且愈益泛滥。
如何才能把群众引出丧葬误区呢?20年前我开了几剂药方:一曰持之以恒地宣传科学文化知识,淡化人们的“入土”情结,倡导厚养薄葬。二曰尽早制定丧葬法,用法律来约束规范人们的丧葬行为。三曰继续加强党的乡村组织建设,把各基层党支部锻铸成率领群众冲击传统丧葬的铁拳。如今看来,这几剂药仍旧对症。
诊对了症,下对了药,可为何20年来久病不愈反呈恶化之势?20年前我曾信心满满地预言:如此三管齐下,标本兼治,现代新风取代传统丧俗的日子定会早日到来!今日想来,心下备感滑稽与苦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文化飞速发展,日月换新天,可为何我们的丧葬文明却止于旧俗甚且日趋恶俗?实是困惑不已。
耳边不期然响起了一代伟人邓小平生前的谆谆教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遗体处理方面,火化已为绝大多数人接受,但“入土为安”的古训依然左右着众多国人的头脑,以致城乡墓地里不是坟丘林立,就是墓碑满山;其它如圈地造坟、毁山造坟乃至为活人造坟的现象也有增无减。
在丧事办理方面,有的地方花费甚少,而另外一些地方丧事却唯大是瞻。请吹鼓手大吹大擂,设账房大收钱物,摆丧席大宴宾客,在墓地大烧纸制品。
在送葬仪式方面,有些地方已告别披麻戴孝、大哭大号,代之以文明的形式和肃穆的神情,但在广大农村,绝大多数死者的子女和亲属仍在自愿或被迫作哭泣表演,捶胸顿足,呼天抢地,一把鼻涕泪两行。
20年弹指一挥间。今日我国各地丧俗到底怎么样了?我不得不沮丧地说:照旧。无论遗体处理,还是丧事办理,抑或送葬仪式,许多地方非但没有往现代新风方面演化,反呈更加退化之势。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操大办、大吹大擂之外,新增了大唱大跳。唱什么?唱流行曲是也。跳什么?跳脱衣舞是也。二是20年前之又前的恶俗沉渣再起——“配阴婚”。阴婚又叫冥婚,意即未婚男子去世后,家人花钱买一个女死者,把两人的尸骨合葬。女尸从哪儿来?自有不法分子挖坟掘墓,倒买倒卖。在这一恶俗下,女的固然害怕自己死后被嫁,男的也害怕死后成了光棍。于是有的地方尸体下葬后不惜花费四五千元用钢筋混凝土把坟墓浇筑起来,或者干脆将坟修在村庄附近,渐渐形成了“坟墓围村”的格局。更有甚者,有的人家直接将坟墓建在村里,与民宅毗邻,以致村里胆小的妇女儿童晚上都不敢出门。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了,丧葬改革、移风易俗等道理也没少宣传,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作出表率了,为何传统丧俗仍如日中天?20年前我分析了以下几种社会文化心理:
一是迷信心理。灵魂不死的观念仍在民间广泛流传,人死后要到阴间接着过日子,谁不希望走得风光些,往阴间带的家当多一些?所以丧事自然就要办得隆重而排场了。
二是畏惧心理。死者已逝,活着的人谁都害怕别人说自己不孝。丧事小打小闹,遗体火化成灰,不孝是也。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唾沫星子能淹死人。于是谁都别无选择,随俗了事。
三是捞本心理。别人有丧事,咱又送花圈又随礼金,实在没少破费,如今咱有丧事,也得让别人照此办理,否则岂不亏本?你也捞本,他也捞本,大家都捞本,丧事怎能不越办越大?
如今看来,这种种社会心理仍旧存在,且愈益泛滥。
如何才能把群众引出丧葬误区呢?20年前我开了几剂药方:一曰持之以恒地宣传科学文化知识,淡化人们的“入土”情结,倡导厚养薄葬。二曰尽早制定丧葬法,用法律来约束规范人们的丧葬行为。三曰继续加强党的乡村组织建设,把各基层党支部锻铸成率领群众冲击传统丧葬的铁拳。如今看来,这几剂药仍旧对症。
诊对了症,下对了药,可为何20年来久病不愈反呈恶化之势?20年前我曾信心满满地预言:如此三管齐下,标本兼治,现代新风取代传统丧俗的日子定会早日到来!今日想来,心下备感滑稽与苦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文化飞速发展,日月换新天,可为何我们的丧葬文明却止于旧俗甚且日趋恶俗?实是困惑不已。
耳边不期然响起了一代伟人邓小平生前的谆谆教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