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场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只能是某个单项的冠军,而不可能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上同时有所成就。做精做强、专注做好一件事,使圣雅伦成为当之无愧的“隐形冠军”。
湖南人郑春生是圣雅伦公司的一名保安人员,而在今年3月份,他将很可能结束自己做保安的历史,在圣雅伦商学院三月份的新学员名单上写上他的名字。
2004年12月,圣雅伦公司推出了“315老板孵化器工程”,即花三年时间,出资一千万,培养500个老板。为此而成立的圣雅伦商学院旨在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自己创业做老板的行列。
圣雅伦公司的老总梁伯强对于郑春生的举动也感到了一些惊讶,“是公司一直坚持的品牌文化感染了他,给了他信心”。在圣雅伦公司营销中心的左边墙上,“一个人的成功不叫真正的成功,一个人的事业不叫伟大的事业”,
红色的大字非常醒目。
“作为一家企业来说,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是品牌塑造一个重要的基础”,梁伯强认为,公司的品牌在于每一个细节。而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执着,专注于生产指甲钳的“圣雅伦”,登上了行业的榜首。
一句话诞生的品牌
有时候一个偶然的机遇可以成就一个人和一番事业,而这个机遇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靠的并不仅仅是运气。“圣雅伦”从一诞生开始,就注定其将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1998年5月的一天,梁伯强吃过午饭靠在沙发上休息,顺手从茶几下层抽出一张旧报纸翻看,一篇《话说指甲钳》的文章闯入他的眼帘:
1997年10月27日上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 基,在中南海会见全国轻工集体企业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在会上,他特意带了三把台湾商人送给他的指甲钳,跟代表们讲指甲钳质量如何好,造型美观、精致且锋利好使,并让代表们当场传看。他以此为例,激励代表们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把产品档次、质量尽快提高上去。
朱总理的这个细节,改变了梁伯强的人生,也成就了“圣雅伦”。当时的梁伯强专门为人加工人造首饰和旅游纪念品,由于近年来的市场竞争,生存受到挑战,梁伯强一直为如何寻找一个高品质的主导产品而绞尽脑汁。
梁伯强敏锐地意识到:朱总理每天思考的是国家大事,但小小的指甲钳能在总理心中挥之不去,可见这绝非小事,这里有市场的空白点,也是企业发展的机遇。
梁伯强当即展开市场调查。在半年时间里,他环游东南亚和欧美,带回了各种各样有关指甲钳的信息。他了解到德、法、美、日等国的指甲钳已达到相当水平。指甲钳虽小,工艺却很复杂,当时国内几家指甲钳企业因包袱重而无力开发新产品。面对这种状况,梁伯强意识到:“向总理交一份满意答卷的机会到了!”
在短短的数个月里,梁伯强投资1000万元,在研究借鉴国外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改进传统工艺,经过11个月攻关,“圣雅伦”的新一代指甲钳问世了。经国家日用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称霸国际指甲钳市场的韩国产品。
1999年9月20日,北京展览馆,朱 基总理打开装有“圣雅伦”牌美妆工具的盒子后,露出了笑容,高兴地说“这就象个样!”
让品牌更文化
梁伯强久经商战,对于圣雅伦品牌,他从一开始就定位高端市场,并表示,圣雅伦并不是在卖产品,而是在卖文化、品味和理念,走的是全国独创的“一拖三”运营模式。
梁伯强之前从事首饰加工,对于卖首饰,梁伯强认为,实际上是卖概念、卖设计和卖工艺,梁伯强从人造首饰中获取的产品文化增值意识,在指甲钳产品上得到了成功的延续。
“商品是文化的载体,消费者在物质生活基础上,还是更看重精神生活,看重文化品味。只有把文化内涵很好地与商品结合,做到这一点,你的商品才能为人所赏识,才能卖出好价钱。”
凭借着梁伯强对于品牌价值的原始理解,和他一贯的执着,在圣雅伦品牌的成长过程中,他坚持把这种理念渗透到产品以及营销的每个环节中,始终坚持对指甲钳文化的探索和挖掘,并不断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产品的设计中,使产品更具有文化气息。
朱总理的一句话开启了梁伯强的指甲钳人生,这个故事本身也使得“圣雅伦”这个品牌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出名”靠的是机遇,但是“著名”需要的脚踏实地和与时俱进。
为了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卖点,经过市场考察,梁伯强偶然的一个灵感,一个DIY概念,便将耐用品与日常品结合起来,带动了消费方式一次“革命”,也为品牌注入了新的内涵。
指甲钳在国内一直是被当作“日用小五金”,而在欧美,其身份是“美容工具”或“个人护理品”。梁伯强创见性地将指甲钳按“个人护理工具”的理念和标准进行设计、生产和选择销售渠道,使圣雅伦走在了同行的前列。
专注做好一件事
尽管单纯从品牌塑造的角度来看,满足市场需要的是产品而不是品牌,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只有先认同产品才能积累品牌,先有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才能达到产品品牌的认同,最终认同企业的品牌。
梁伯强对于企业的经营,最习惯用运动场上的冠军来比喻,运动场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只能是某个单项的冠军,而不可能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上同时有所成就。“专注做好一件事”是圣雅伦品牌核心的部分之一。
2003年11月15日,圣雅伦举行了一场招商会,在会上,梁伯强提出要以不锈钢指甲钳替代传统指甲钳,进行指甲钳的技术和绿色革命。梁伯强的野心显而易见:他期望以产品换代的名义清理市场不合谐音。针对当时国内指甲钳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小厂林立,指甲钳质量参差不齐,产品雷同,款式陈旧,新生品推出速度慢;没有建立正常的厂商伦理关系等,作为行业的领头羊,圣雅伦愿努力改变这一混乱状况。
与此同时,圣雅伦与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一起共同起草了指甲钳的国家技术标准。利用圣雅伦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和实力,利用高品质低价格的产品清理整顿市场杂质,将山寨小厂、不具生产实力的厂家淘汰鼍帧?对于行业竞争,圣雅伦的指导思想是:价值观决定价值链,价值链决定价值战,价值战决定价格战。圣雅伦不仅做产品的革新者,还做小产品渠道革命的领先者。其典型手法是:
建“防火墙”:把行业技术骨干都请到公司来,阻止了同行业进入高端市场的开发。
舞“无影剑”:组织建立行业标准,用专利来占领行业高地。
打“迷踪拳”:不断申请专利,然后把专利与贴牌加工服务捆绑在一起卖给有实力的中间商增加客户的依赖度。
穿“铁布衫”:清理市场;建立与代理商新型的伦理关系,推动市场。
凭借这些市场手段,“圣雅伦”率先在中国五金行业树立起了高起点、高品质的旗帜,重新建立“栽培客户就是壮大自己”的新型厂商关
系,修复了“利润链工程”,解决了困扰市场多年的“销量大不赚钱”的顽症 。
隐形冠军的品牌思维
“隐型冠军”的概念是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哈佛商学院访问教授赫尔曼·西蒙历经十多年的研究,在《谁是全球最优秀的公司:隐型冠军》一书中提出的,所谓“隐型冠军”是指那些拥有全球领袖地位的中小企业,它们甚至拥有各自所在市场60%—90%的全球市场份额。
指甲钳作为一种低值耐耗品,社会关注度低,新闻媒体的关注度也有限,公司用于大规模广告投入也非常有限,梁伯强用广东人特有的精明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先卖自己,让老板成为品牌营销的第一人。
其实梁伯强本身也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是梁伯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现在梁伯强本身正利用自己公众影响力,对圣雅伦品牌进行广泛的传播,他到哪里都带上自己独特的
名片——印有“赠圣雅伦公司尊敬的朋友 梁伯强”的两片式指甲钳,一有机会便推销起“非常小器·圣雅伦”。
用梁伯强自己的话来说,“哑巴不如嘴巴,嘴巴不如喇叭;计划不如变化,变化不如对话;营销就是喇叭,营销就是对话”,这是梁伯强自己总结的传播论。
梁伯强认为,渠道本身对于品牌的情感认同是最关键的一项。从2003年起,圣雅伦每年投入很多的精力,来制作企业的内刊《非常小器圣雅伦》,维系与客户的情感沟通,该刊被评为全国企业内刊优秀奖的一等奖,成为了企业品牌文化建设以及传播的重要途径。
对于立志要做世界品牌的“圣雅伦”来说,机遇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其知名度,但是品牌独立价值的建立才刚刚起步。
“要把圣雅伦品牌做大做强”,梁伯强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应该是做精做强”,专注做好一件事,这正是梁伯强以及圣雅伦所追求的。
湖南人郑春生是圣雅伦公司的一名保安人员,而在今年3月份,他将很可能结束自己做保安的历史,在圣雅伦商学院三月份的新学员名单上写上他的名字。
2004年12月,圣雅伦公司推出了“315老板孵化器工程”,即花三年时间,出资一千万,培养500个老板。为此而成立的圣雅伦商学院旨在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自己创业做老板的行列。
圣雅伦公司的老总梁伯强对于郑春生的举动也感到了一些惊讶,“是公司一直坚持的品牌文化感染了他,给了他信心”。在圣雅伦公司营销中心的左边墙上,“一个人的成功不叫真正的成功,一个人的事业不叫伟大的事业”,
红色的大字非常醒目。
“作为一家企业来说,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是品牌塑造一个重要的基础”,梁伯强认为,公司的品牌在于每一个细节。而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执着,专注于生产指甲钳的“圣雅伦”,登上了行业的榜首。
一句话诞生的品牌
有时候一个偶然的机遇可以成就一个人和一番事业,而这个机遇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靠的并不仅仅是运气。“圣雅伦”从一诞生开始,就注定其将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1998年5月的一天,梁伯强吃过午饭靠在沙发上休息,顺手从茶几下层抽出一张旧报纸翻看,一篇《话说指甲钳》的文章闯入他的眼帘:
1997年10月27日上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 基,在中南海会见全国轻工集体企业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在会上,他特意带了三把台湾商人送给他的指甲钳,跟代表们讲指甲钳质量如何好,造型美观、精致且锋利好使,并让代表们当场传看。他以此为例,激励代表们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把产品档次、质量尽快提高上去。
朱总理的这个细节,改变了梁伯强的人生,也成就了“圣雅伦”。当时的梁伯强专门为人加工人造首饰和旅游纪念品,由于近年来的市场竞争,生存受到挑战,梁伯强一直为如何寻找一个高品质的主导产品而绞尽脑汁。
梁伯强敏锐地意识到:朱总理每天思考的是国家大事,但小小的指甲钳能在总理心中挥之不去,可见这绝非小事,这里有市场的空白点,也是企业发展的机遇。
梁伯强当即展开市场调查。在半年时间里,他环游东南亚和欧美,带回了各种各样有关指甲钳的信息。他了解到德、法、美、日等国的指甲钳已达到相当水平。指甲钳虽小,工艺却很复杂,当时国内几家指甲钳企业因包袱重而无力开发新产品。面对这种状况,梁伯强意识到:“向总理交一份满意答卷的机会到了!”
在短短的数个月里,梁伯强投资1000万元,在研究借鉴国外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改进传统工艺,经过11个月攻关,“圣雅伦”的新一代指甲钳问世了。经国家日用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称霸国际指甲钳市场的韩国产品。
1999年9月20日,北京展览馆,朱 基总理打开装有“圣雅伦”牌美妆工具的盒子后,露出了笑容,高兴地说“这就象个样!”
让品牌更文化
梁伯强久经商战,对于圣雅伦品牌,他从一开始就定位高端市场,并表示,圣雅伦并不是在卖产品,而是在卖文化、品味和理念,走的是全国独创的“一拖三”运营模式。
梁伯强之前从事首饰加工,对于卖首饰,梁伯强认为,实际上是卖概念、卖设计和卖工艺,梁伯强从人造首饰中获取的产品文化增值意识,在指甲钳产品上得到了成功的延续。
“商品是文化的载体,消费者在物质生活基础上,还是更看重精神生活,看重文化品味。只有把文化内涵很好地与商品结合,做到这一点,你的商品才能为人所赏识,才能卖出好价钱。”
凭借着梁伯强对于品牌价值的原始理解,和他一贯的执着,在圣雅伦品牌的成长过程中,他坚持把这种理念渗透到产品以及营销的每个环节中,始终坚持对指甲钳文化的探索和挖掘,并不断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产品的设计中,使产品更具有文化气息。
朱总理的一句话开启了梁伯强的指甲钳人生,这个故事本身也使得“圣雅伦”这个品牌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出名”靠的是机遇,但是“著名”需要的脚踏实地和与时俱进。
为了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卖点,经过市场考察,梁伯强偶然的一个灵感,一个DIY概念,便将耐用品与日常品结合起来,带动了消费方式一次“革命”,也为品牌注入了新的内涵。
指甲钳在国内一直是被当作“日用小五金”,而在欧美,其身份是“美容工具”或“个人护理品”。梁伯强创见性地将指甲钳按“个人护理工具”的理念和标准进行设计、生产和选择销售渠道,使圣雅伦走在了同行的前列。
专注做好一件事
尽管单纯从品牌塑造的角度来看,满足市场需要的是产品而不是品牌,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只有先认同产品才能积累品牌,先有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才能达到产品品牌的认同,最终认同企业的品牌。
梁伯强对于企业的经营,最习惯用运动场上的冠军来比喻,运动场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只能是某个单项的冠军,而不可能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上同时有所成就。“专注做好一件事”是圣雅伦品牌核心的部分之一。
2003年11月15日,圣雅伦举行了一场招商会,在会上,梁伯强提出要以不锈钢指甲钳替代传统指甲钳,进行指甲钳的技术和绿色革命。梁伯强的野心显而易见:他期望以产品换代的名义清理市场不合谐音。针对当时国内指甲钳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小厂林立,指甲钳质量参差不齐,产品雷同,款式陈旧,新生品推出速度慢;没有建立正常的厂商伦理关系等,作为行业的领头羊,圣雅伦愿努力改变这一混乱状况。
与此同时,圣雅伦与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一起共同起草了指甲钳的国家技术标准。利用圣雅伦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和实力,利用高品质低价格的产品清理整顿市场杂质,将山寨小厂、不具生产实力的厂家淘汰鼍帧?对于行业竞争,圣雅伦的指导思想是:价值观决定价值链,价值链决定价值战,价值战决定价格战。圣雅伦不仅做产品的革新者,还做小产品渠道革命的领先者。其典型手法是:
建“防火墙”:把行业技术骨干都请到公司来,阻止了同行业进入高端市场的开发。
舞“无影剑”:组织建立行业标准,用专利来占领行业高地。
打“迷踪拳”:不断申请专利,然后把专利与贴牌加工服务捆绑在一起卖给有实力的中间商增加客户的依赖度。
穿“铁布衫”:清理市场;建立与代理商新型的伦理关系,推动市场。
凭借这些市场手段,“圣雅伦”率先在中国五金行业树立起了高起点、高品质的旗帜,重新建立“栽培客户就是壮大自己”的新型厂商关
系,修复了“利润链工程”,解决了困扰市场多年的“销量大不赚钱”的顽症 。
隐形冠军的品牌思维
“隐型冠军”的概念是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哈佛商学院访问教授赫尔曼·西蒙历经十多年的研究,在《谁是全球最优秀的公司:隐型冠军》一书中提出的,所谓“隐型冠军”是指那些拥有全球领袖地位的中小企业,它们甚至拥有各自所在市场60%—90%的全球市场份额。
指甲钳作为一种低值耐耗品,社会关注度低,新闻媒体的关注度也有限,公司用于大规模广告投入也非常有限,梁伯强用广东人特有的精明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先卖自己,让老板成为品牌营销的第一人。
其实梁伯强本身也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是梁伯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现在梁伯强本身正利用自己公众影响力,对圣雅伦品牌进行广泛的传播,他到哪里都带上自己独特的
名片——印有“赠圣雅伦公司尊敬的朋友 梁伯强”的两片式指甲钳,一有机会便推销起“非常小器·圣雅伦”。
用梁伯强自己的话来说,“哑巴不如嘴巴,嘴巴不如喇叭;计划不如变化,变化不如对话;营销就是喇叭,营销就是对话”,这是梁伯强自己总结的传播论。
梁伯强认为,渠道本身对于品牌的情感认同是最关键的一项。从2003年起,圣雅伦每年投入很多的精力,来制作企业的内刊《非常小器圣雅伦》,维系与客户的情感沟通,该刊被评为全国企业内刊优秀奖的一等奖,成为了企业品牌文化建设以及传播的重要途径。
对于立志要做世界品牌的“圣雅伦”来说,机遇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其知名度,但是品牌独立价值的建立才刚刚起步。
“要把圣雅伦品牌做大做强”,梁伯强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应该是做精做强”,专注做好一件事,这正是梁伯强以及圣雅伦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