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电子白板的软件平台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了审美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构建了开放式富有活力的音乐课堂,综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是一门有声的艺术课程。小学音乐教材比较接近生活实际,内容涵盖面很广,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比较喜欢有节奏感的音乐,更喜欢欢快的节律,对音乐课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那些离生活比较近的音乐素材,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甚至更愿意模仿。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对音乐的理论常识不是很感兴趣,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音乐理论的学习漠不关心,致使对音乐理论掌握很差,乐理不强。那么,如何改善小学音乐教学效果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详细论述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整合中的几点思考。
1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知音乐的美
以往的音乐教学多是教师用录音机或者VCD播放一些教材上的歌曲,让学生听听音乐或者跟着唱唱,或者是教师进行范唱,让学生试听或者跟唱,很少进行音乐发展史和乐理等常识的学习,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感觉乏味,没有新意,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很难得到有效发挥。为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音乐课堂教学时应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资源,通过对音乐素材的直观化、形象化处理,让学生感知音乐作品的内涵,从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如在进行《草原牧歌》的教学时,笔者利用网络下载一些蒙古大草原的图片和草原牧歌的视频光盘,也动员学生自己买一些《茉莉花》的MTV光盘,叫学生在课前先进行自我欣赏。上课时利用多媒体再现这些视频资源,学生边欣赏着教师播放的视频歌曲,边想着美丽的大草原,体验歌曲的意境和歌词的含义。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心态怡和,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深刻理解了这首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准确把握了音乐的风格和特色,有效地感知了音乐的美。
2 利用电子白板优化教学结构,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小学音乐教学时,由于时空和学生已有经验的限制,有的教学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即使教师讲得很投入、很生动,或者很精彩,由于缺乏必要的辅助手段,导致学生对那些知识的理解还是很肤浅。因此,在这类知识的教学中,巧妙利用电子白板优化教学结构,把学生不易懂的知识点通过形象生动的场景展示给学生,激发他们的灵感,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
如在进行《我们的朋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顽皮的杜鹃》《森林深处的杜鹃》等动画视频,存储在电子白板的软件库里;上课时适时调出视频素材,让学生欣赏优美的作品,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时,深刻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通过视频欣赏和感悟,学生深刻理解了歌曲描述了美好的大自然和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增强了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以及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培养学生向往一种人与自然应达到完美融合的境界,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深化,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
3 优化教育技术装备资源,转变师生角色,实现高效学习
利用教育技术装备辅助音乐课堂教学,为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探究、体验的主体,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实践为主线,教师是学生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实现高效学习。
如在进行《我心爱的小马车》的教学时,利用智能语音教具系统进行授课,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进行作品的范唱,让学生聆听作品的旋律和节奏,体验歌词的含义;之后,教师利用智能语音教具系统的软件平台进行试唱录制练习,把学生试唱的声音录制在软件里,再通过对比功能播放学生的试唱,让学生自己与原唱进行对比,发现自己在试唱时存在的问题,以便加以改正。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真正实现了高效学习,增强学习效果。
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
我国的音乐文化辉煌灿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音乐教师应让学生对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有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尤其是民族舞蹈对小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这是进行教学的最好切入点。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展示视频作品,刺激学生的各种神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教会学生听其音、赏其画、达其意,全方面地欣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本身的内涵,使音乐富有活力和朝气,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如在进行《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教学时,笔者从网站上下载很多彝族的舞蹈、歌曲和乐器,提醒学生全面了解有关彝族的音乐文化。通过网页形式的介绍和视频欣赏,使学生感悟到彝族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全面理解了彝族音乐与其他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和区别,从而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也增强了学生对彝族音乐和舞蹈的感悟能力,综合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再如,在进行《茉莉花》的教学时,笔者买来几朵真实的茉莉花,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上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茉莉花的视频歌曲以及图片,通过这些直观素材的再现,把音乐的内容形象化。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不同版本的素材特点,让学生感悟《茉莉花》的创作背景及表达的深刻含义。学生在课前查阅、课上欣赏、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了解了我国的《茉莉花》是一首民间歌曲,是一首民间小调,我国有多个地区多个版本的《茉莉花》,表现的手法也不尽相同。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很多版本的《茉莉花》,通过视频的刺激和教师的讲解,深刻理解了音乐的文化内涵,提高了音乐感悟能力。
5 利用教育技术资源进行作品欣赏,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创作力
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对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对于音乐的多种爱好,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音乐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在课前利用教材和网络资源进行器乐训练的课题选择,丰富学习内容,彰显学生个性。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把相关乐器的节奏创编和演奏进行展播,让学生欣赏。学生在欣赏时,体验我国乐器种类的多样性,感悟音乐作品和器乐的风格,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创新素养。
6 科学整合音乐教学资源,实现音乐教学最优化
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作品,或者是利用录音机播放教材上的音乐,而是要科学选择教育技术手段,整合教学资源,实现音乐教学的最优化,对学生进行音乐理论学习的指导,使学生爱上音乐教学,爱上音乐创作,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理论积淀,能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的小艺人。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实现从“学会音乐”到“会学音乐”的转变。教师应具有灵活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科学整合教学资源,选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中,感受我国音乐的内在美,享受音乐的真实美,在实践中体验创作美、表现美的乐趣,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霞.创设音乐情境,感受音乐之美[J].学周刊,
2013(6):186.
音乐是一门有声的艺术课程。小学音乐教材比较接近生活实际,内容涵盖面很广,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比较喜欢有节奏感的音乐,更喜欢欢快的节律,对音乐课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那些离生活比较近的音乐素材,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甚至更愿意模仿。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对音乐的理论常识不是很感兴趣,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音乐理论的学习漠不关心,致使对音乐理论掌握很差,乐理不强。那么,如何改善小学音乐教学效果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详细论述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整合中的几点思考。
1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知音乐的美
以往的音乐教学多是教师用录音机或者VCD播放一些教材上的歌曲,让学生听听音乐或者跟着唱唱,或者是教师进行范唱,让学生试听或者跟唱,很少进行音乐发展史和乐理等常识的学习,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感觉乏味,没有新意,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很难得到有效发挥。为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音乐课堂教学时应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资源,通过对音乐素材的直观化、形象化处理,让学生感知音乐作品的内涵,从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如在进行《草原牧歌》的教学时,笔者利用网络下载一些蒙古大草原的图片和草原牧歌的视频光盘,也动员学生自己买一些《茉莉花》的MTV光盘,叫学生在课前先进行自我欣赏。上课时利用多媒体再现这些视频资源,学生边欣赏着教师播放的视频歌曲,边想着美丽的大草原,体验歌曲的意境和歌词的含义。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心态怡和,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深刻理解了这首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准确把握了音乐的风格和特色,有效地感知了音乐的美。
2 利用电子白板优化教学结构,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小学音乐教学时,由于时空和学生已有经验的限制,有的教学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即使教师讲得很投入、很生动,或者很精彩,由于缺乏必要的辅助手段,导致学生对那些知识的理解还是很肤浅。因此,在这类知识的教学中,巧妙利用电子白板优化教学结构,把学生不易懂的知识点通过形象生动的场景展示给学生,激发他们的灵感,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
如在进行《我们的朋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顽皮的杜鹃》《森林深处的杜鹃》等动画视频,存储在电子白板的软件库里;上课时适时调出视频素材,让学生欣赏优美的作品,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时,深刻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通过视频欣赏和感悟,学生深刻理解了歌曲描述了美好的大自然和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增强了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以及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培养学生向往一种人与自然应达到完美融合的境界,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深化,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
3 优化教育技术装备资源,转变师生角色,实现高效学习
利用教育技术装备辅助音乐课堂教学,为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探究、体验的主体,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实践为主线,教师是学生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实现高效学习。
如在进行《我心爱的小马车》的教学时,利用智能语音教具系统进行授课,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进行作品的范唱,让学生聆听作品的旋律和节奏,体验歌词的含义;之后,教师利用智能语音教具系统的软件平台进行试唱录制练习,把学生试唱的声音录制在软件里,再通过对比功能播放学生的试唱,让学生自己与原唱进行对比,发现自己在试唱时存在的问题,以便加以改正。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真正实现了高效学习,增强学习效果。
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
我国的音乐文化辉煌灿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音乐教师应让学生对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有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尤其是民族舞蹈对小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这是进行教学的最好切入点。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展示视频作品,刺激学生的各种神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教会学生听其音、赏其画、达其意,全方面地欣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本身的内涵,使音乐富有活力和朝气,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如在进行《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教学时,笔者从网站上下载很多彝族的舞蹈、歌曲和乐器,提醒学生全面了解有关彝族的音乐文化。通过网页形式的介绍和视频欣赏,使学生感悟到彝族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全面理解了彝族音乐与其他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和区别,从而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也增强了学生对彝族音乐和舞蹈的感悟能力,综合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再如,在进行《茉莉花》的教学时,笔者买来几朵真实的茉莉花,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上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茉莉花的视频歌曲以及图片,通过这些直观素材的再现,把音乐的内容形象化。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不同版本的素材特点,让学生感悟《茉莉花》的创作背景及表达的深刻含义。学生在课前查阅、课上欣赏、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了解了我国的《茉莉花》是一首民间歌曲,是一首民间小调,我国有多个地区多个版本的《茉莉花》,表现的手法也不尽相同。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很多版本的《茉莉花》,通过视频的刺激和教师的讲解,深刻理解了音乐的文化内涵,提高了音乐感悟能力。
5 利用教育技术资源进行作品欣赏,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创作力
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对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对于音乐的多种爱好,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音乐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在课前利用教材和网络资源进行器乐训练的课题选择,丰富学习内容,彰显学生个性。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把相关乐器的节奏创编和演奏进行展播,让学生欣赏。学生在欣赏时,体验我国乐器种类的多样性,感悟音乐作品和器乐的风格,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创新素养。
6 科学整合音乐教学资源,实现音乐教学最优化
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作品,或者是利用录音机播放教材上的音乐,而是要科学选择教育技术手段,整合教学资源,实现音乐教学的最优化,对学生进行音乐理论学习的指导,使学生爱上音乐教学,爱上音乐创作,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理论积淀,能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的小艺人。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实现从“学会音乐”到“会学音乐”的转变。教师应具有灵活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科学整合教学资源,选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中,感受我国音乐的内在美,享受音乐的真实美,在实践中体验创作美、表现美的乐趣,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霞.创设音乐情境,感受音乐之美[J].学周刊,
2013(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