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行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ird_z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堤進行到紧要关头,快断炊了。供应给修堤民工的野菜粥越来越稀。
  “说好了管干饭的,粮食呢?”有民工责问管粮食的孙排长。
  年轻的孙排长还没答上话,又有一个民工跟着起哄:“没得吃,哪有力气修堤。走,不修了!”
  也有人替孙排长说话:“乡亲们,新四军帮我们修筑海堤保卫家园,就是饿着肚子,我们也要干下去。”
  “要饿肚子你去饿,我不能饿。”有人撺掇部分民工走下大堤。
  下堤时,他们拨开一簇高高的茅草,看到几名新四军战士在一口土灶前准备生火做饭。撺掇大伙儿不干的那个民工顿时来了精神,他指着新四军战士鼓鼓的粮袋,大声嚷了起来:“你们看,他们的粮袋里倒装满了粮食。”
  “刚修堤时,他们还跟我们一个大锅吃饭,现在跟我们说粮食紧张,却把我们甩到一边,自己偷着吃。”民工们愤怒了。
  有人要上前翻看新四军战士的粮袋,跟着过来的孙排长抢先拦到前面:“乡亲们再忍一忍,粮食明天一早肯定运到大堤上。”
  “为什么不让我们翻看粮袋,是不是心里有鬼?”还是那个撺掇的民工,想上前翻看粮袋。孙排长一使眼色,几名战士把粮袋藏到身后,他们用身子挡住民工,不让民工翻看。
  民工们要翻看,战士们不让看,他们现场对峙起来。
  对峙中,民工队的崔队长循声赶来,崔队长脾气火暴,得知原委后,他朝民工们一瞪眼:“你们这是要干啥?人家的私人物品,你们凭什么翻?”
  “他们把粮食藏了起来,我们不想干了。”那个撺掇的民工嘟囔道。
  “不干?”崔队长冷笑一声,冲撺掇的民工反问,“刘先旺,你想想,发海啸时,我们哪个没被冲得倾家荡产?海潮倒灌进来,哪块被海水泡过的盐碱地能种庄稼?这海堤修起来,我们才能重建家园,你以为这海堤是给谁修的?”
  “对,海堤是给我们自己修的。我们继续干。”有民工回应。
  “在堤上至少还有稀饭吃,下了海堤,连稀饭都吃不上。”另一位民工说道。
  民工们没人再去理会那个撺掇他们下堤的刘先旺,一个个回到堤上,继续干活去了。
  刘先旺磨磨蹭蹭往堤上走的时候,听到崔队长与孙排长的低声对话:
  “崔队长,谢谢你帮我们解了围。”
  “唉,粮食是不多了,堤上有上万民工,要是没粮吃,闹将起来,不好收拾。”
  “师部已经下了死命令,今晚无论如何也会把捐出的军粮送到堤上来。”
  “鬼子封锁了交道线,能送得上来吗?”
  “能!我们说到做到!”
  对话到这儿告一段落,刘先旺跟着崔队长上了堤,继续挖土抬土去了。
  当天夜里,宿在工地草棚的民工们听得远方枪炮声大作,有些民工害怕,崔队长挨个到各工棚去安抚民工,让他们躲在工棚里,不要随意走动。
  第二天,上工的民工们看到海堤上多了一座“小山”,刘先旺等人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粮袋堆起来的“小山”。炊事员给大伙儿分的粥厚了许多。刘先旺看炊事员脸色阴沉,轮到他打粥时,好奇地问:“有粮食了,你脸上咋还挂着霜?”
  炊事员也是一个年轻的新四军战士,一听刘先旺的问话,他的眼泪刷地就下来了,指着粮袋说:“孙排长还有几个战士,为了把粮食护送到工地,他们……中弹牺牲了……”
  炊事员泣不成声。众人抬头去看粮袋,果然,很多粮袋上染着鲜血。
  崔队长这时打开了一个从茅草地里找来的粮袋,他用沉痛的声音说:“你们看啦,这就是没粮食时,新四军战士们的口粮。”
  大伙儿凑到前面,有人从粮袋里捧出一把黑糊糊像面粉状的“粮食”,放到鼻子前一闻,叫了起来:“这是榆树皮磨的粉,闹饥荒时我吃过,这东西不能消化,当时就吃得我肚子快胀死了。”
  崔队长说:“乡亲们,昨天你们要看的粮袋,就是装的这些,孙排长为了不让大伙儿看着难受,坚决不让大伙儿看……”
  “粮食最紧张时,我们修堤的民工还有米粥吃,而新四军战士的粮袋里一粒米都没有,要不是他们不怕牺牲,带领我们修成这道防海大堤,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早被海潮吞没了。”这是事隔多年,我爷爷与我在海堤上说的一番话。
  对了,我爷爷就是当年修堤时撺掇民工下堤的那个刘先旺。每到清明,我爷爷就让我推着他的轮椅,到当年他参与修筑的海堤上走一走。他说,当年新四军既要与敌作战,还要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不少战士为修筑海堤而牺牲了,他要祭奠他们。
  到了海堤上,我爷爷刘先旺面朝大海,喃喃自语,似与长眠在这里的新四军战士们对话。堤外,涛声阵阵,海风猎猎,难以计数的海鸟在海天间飞翔……
其他文献
有人说,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每一段记忆,都有一个密码,在恰当的时刻,会被重新唤醒。钱玉贵的这篇《曾经》,故事情节很简单,小说在朴实和平淡的娓娓叙述中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  小说讲的是人到中年的学者张铭在开会回程途中,临时改道去了曾经工作过的城市,小说由此开始叙述,在张铭故地重游的过程中,一段尘封的往事,渐渐浮现在眼前。在二十多年前满载着他的青春激情和政治抱负的城市里,张铭回首过去,思绪纷飞,
期刊
长三角一体化对文学生产方式的改变  汪政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显然更多的是从经济角度来没汁的。但是,不管是从历史唯物论还是从当今经济在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说,这一构思及其实践对这一区域的影响都将是全面而深刻的,文化自然不能置身其外。不但不可能置身其外,而且还会发挥大的同向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存在于自身,还会影响到经济及社会各个方面。  如果
期刊
在小说创作领域内,一个几乎被公认的常识是短篇小说写起来最难。事实上,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甚至小小说都有它的写作难度,只是难点不同罢了。相对于中篇小说、长篇小說创作而言,短篇小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要在有限的篇幅和字数里塑造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要对人性的幽微有深切的体察,要有精巧的、直击人心的情节设置,要有穿透生活表象的深邃目光,更要有手术刀般的精准利落和“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留白……总之
期刊
《樱桃花开》是一篇很不错的小说,男人和女人被肥沃的诗意包容在一起,使他们在苦难面前更加坦然和自在。那个男人啊!真浪漫,于是,他们的爱情也愈加微妙,令人唏嘘。  拿什么来改变一个人呢?  譬如新冠肺炎病毒。这种改变很“滑稽”,但很有意义。去读海明威的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吧,它体现在海明威赖以成名的“压力下的风度”。这个叫王水恩的人,是不是在病毒下才摇身一变的呢?  小说从经验写作到常识性写作,
期刊
你一路趕来莫非是,为了沧桑的大地在瑟瑟发抖的寒风里嵌入暖暖的鼾声看似缠绵的舞台雪,以厚重的白首先出场所有的喝彩,一定是为了你的闪亮埋下伏笔喜鹊,在火树银天的鞭炮声中纷纷跳上枝头那一定是嗅到了你归来的消息
期刊
在那些灰色匆忙的日子里夜晚,在闭上眼睛的一刻我对自己说不能用此时心里的暗喻去迎接明天的赤诚生活有时应该像静候的秋叶的纤维萦牵着两面一面是你,一面是我一面是阳光一面被陽光所印透
期刊
一  江鼓声响起的时候,西山顶上的月亮正好从云层里出来。月亮的颜色也如贞人所预料的那样,疹人的血红,这样的夜晚,正是祭祀的好时候。  微跪在祭台旁,已经好几个时辰了,她看着身后的那头牛,被一根麻绳牢牢地拴在石柱上,它是这次祭祀要用的牺牲,等到月亮再次没入云层后,它就要被杀掉,送给上天的雨神。牛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看到主人微在身边,它安心地沉默着。  巫人们穿着黑红色的长袍,衣服上饰有饕餮的花纹,
期刊
老胡说,我辞职吧,我没方向感。  老战友啊老战友,你叫我怎么说你呢?  这回,王总没叫他老班长,老胡知道,在王总心目中,他已经渐渐失去分量。以往任何场合,王总一直叫他老班长。老胡反对过,但王总说,要的就是为你树立威信,你是我最敬重的人。虽然王总以前是自己手下的兵,但老胡只称呼王总,过去和现在,两回事。  老胡还在为上次的事内疚。一个投资商看中了王总淮城的项目,带着一帮人来考察,偏偏副省长到访,走不
期刊
“姐,妈说让咱们回家吃饭,爸有事要商量。你知道了吗?”林凯用微信给姐姐发语音,“是不是爸爸刚退下来寂寞了,要给咱们开会呀……”  “不会的。你还不了解咱爸,他可不是这样的人,没有官瘾。”  “不节不年的,说什么事呀?什么事不能放在星期六或者星期天再说。”  “肯定是有事,爸这一辈子在家里从来不做主,一定有什么事。好了,别说了,我收拾东西,准备下班了,一会儿家里见吧。”  林岚收起手机,急匆匆地往外
期刊
一大早,梅正山就开始收拾这座木楼,楼上楼下,桌椅橱柜,门窗屏风,都擦得干干净净,连楼梯都拖得一尘不染。  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中共临城区委每月一次的例会要在这里召开。几天前,区委书记老魏来通知梅正山时,顺便告诉他,他加入组织的事,要在这次会议上研究表决。梅正山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得一夜没睡。为了这次会议不受干扰,他昨天就让妻子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梅正山曾就读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5月参加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