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应对办法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in1986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千百年来各民族保持着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原则,共同努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融入了56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最具特色和代表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处境十分复杂,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更是濒临灭绝,少数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文明,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表现。因此,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少数民族 传统音乐文化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29-02
  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一,它是经过各少数民族的原始积累生活演变而形成的,记载了最原生态最真实的少数民族地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文化不断融入了外来文化,使得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遭受冲击,民族特色的鲜明性逐渐减弱,对于传统音乐的重视和保护更是少之又少,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以下就是针对这一点做出的简单探究。
  一、探究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商业化形式下各种音乐涌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接触音乐的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利,从早期的唱片、收音机、随身听到现在的移动客户端,音乐可以随时随地出现在人们身边,当选择多了其价值和内涵就不会有太多人去在意了,音乐的价值逐渐成为了营造氛围的一种催化剂。对价值的考究不再重视,当然就不会去考虑听那些有价值有内涵的民族音乐。
  少数民族音乐的很多特色在当下已经不在适用。比如“对山歌”,对歌是少数民族中男女之间互相表达爱意的一种含蓄的方式,但是在当今社会中,男女表达爱意的方式有太多太多,借助手机发微信、QQ、邮箱或是直接打电话,浪漫便捷的方式那么多,有哪些年轻人会愿意隔着山唱歌呢?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是有其落后的部分,社会的进步将这些原有的传统文化扔到一旁,但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传统文化,使它们不被遗忘,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地方少数民族音乐在早期形成时是与宗教文明相融合的,宗教文化的注入为少数民族音乐增添了神秘色彩。在早期原始社会中,人们往往会用音乐来与其心中的神进行心灵对话,感知神的寓意,有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还包含着宗教语言。某种意义上说,宗教文化为民族音乐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比如壮族的铜鼓文化,它是人们在重要场合中借助气势磅礴的鼓声欢庆胜利,不管是在猎场,还是在战场,人们击鼓助威,将鼓声看做是战神的化身,击鼓就可以感知神灵。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有着不同的传承程度,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不同,因此,对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也有所不同。有些民族将音乐和生活完美结合在一起,无论是日常穿着打扮还是重要节日场合的礼仪都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特点,而在现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往往是民族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方。比如说壮族,他们的服饰就最具其特点,老一辈人将唱山歌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到现在壮族儿女依然是拥有一副得天独厚的好嗓音。侗族地区每逢佳节都还会举行祭祀活动,每门每户都设祠堂,祭祀活动都由特定的歌曲来表达,仪式开始时要唱歌,中间要唱歌,仪式结束后还要唱歌。这都充分体现了民族音乐文化与其自然地理环境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地域差异使得这些文化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与地域文化紧密结,二者缺一不可。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并发扬,让它们不被经济化和商业化的社会淘汰。
  二、面临的困难
  区域限制发展。少数民族大部分集中站在少数民族自治区,这使得民族分界明显,因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仅在区域内流传,这就会造成我尊重你们民族的文化,但我并不了解你们的民族文化。音乐文化得不到传播,除本民族人之外,对外知晓程度太低。
  外来音乐竞争太强。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领域上都会接触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的加入有积极的影响,就有负面影响。对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它的正面影响。西方音乐更加符合當今社会的发展,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相比之下,我们的传统音乐历史性和民族性的特点使它无法跟随社会发展的潮流。
  来自山林原野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内部传承中也面临着严峻考验。年轻人都会想要飞到广阔的天空打拼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对于传统的思想文化,他们认为这是封建陈旧的,音乐也是如此,他们不愿意接受对着大山唱着拗口的歌,而是喜欢带着耳机听流行音乐,这种纯天然的音乐与这个浮华的社会完全是两种境界。当传承者失去了原始淳朴的传承之心,那最后保留下的文化也会失去它原有的色彩。
  三、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与继承并存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也存在旧观念和封建思想,将落后的思想剔除,保留下优秀的精髓部分,使传统音乐文化可以在经济飞发展的社会拥有一席之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应与时代相结合,开拓创新,不能只依靠传统的旧的方式传承。信息时代下,传统文化不再是主导,但是传统文化依旧是核心,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加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着眼于文化的继承,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2.推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交流
  重视音乐文化交流,音乐是无国界的,它所传递的能力与情感都可以引起心灵上的共鸣,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交流,不仅可以使传统音乐走进更多人的世界,推广出去,更可以吸取外来优秀的文化内涵,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在音乐文化上做到“走出去,引进来。”面向世界展现出我们的民族传统音乐,可提高国际影响力,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此同时,让青年人意识到我们的民族传统音乐拥有独特的魅力,这是祖辈留下的宝贵财富。   3.打造属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空间
  当今社会,可以欣赏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地方少之又少,我们只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才有机会听到原汁原味的音乐,而在正式隆重的场合中,几乎找寻不见它们的踪影。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缺少属于它们的舞台,更缺少让大家听到它们声音的机会,因此,致力于打造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舞台是有必要的。几年来,有地方推出一系列关于少数民族音乐的节目,将原生态的演唱方式搬到舞台,展现在大荧幕面前,让更多的华人认识了解到在祖国的另一个角落里,还有这样特别的文化存在。民族的魅力不应该被埋没,在这个物欲纵横的时代,来自自然纯净的声音太少了,社会需要这样的声音,民族需要这样的文化。发扬本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不仅是文明的展示,更是文化自信的展示,拥有自信的民族才会拥有发展进步的动力,这是民族带来的自豪感,这是生在华夏民族的自豪感。大众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认同是很重要的,只有获得自己的支持,才会有继承和发展的希望。
  4.结合学校教育,发扬民族文化
  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需要年轻人肩负起民族的责任,对青少年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实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靠老一辈的坚持和年轻力量的支持,做到有人可传,有人可依,保证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流。
  因此,要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当今的教育事业当中。从小接触继承传统文化的教育,使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不被外界因素干扰。
  通過在学校接触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让学生在思维认知上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开展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学活动,通过听、唱了解其历史背景和蕴含的意义,加强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写进教材,成为艺术的欣赏,让更多青少年在浓厚的民族文化中成长,通过系统的教育方式,使他们真正意识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5.开拓社会渠道,寻求资金支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组,要想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还要解决资金问题。毕竟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常年的累积,面对这项艰巨的任务,除了坚定的决心之外还需要物质上的支持。面向社会寻求资金帮助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可以通过个人或企业设立基金会或是面向社会捐赠,将一切资金都投放到保护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行列中,并且呼吁各行各业关注此事,邀请有威望有名气的人物做形象大使,可以引起广泛的关注。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还是拥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可以秉持着继承传统、不忘初心的精神,努力奋斗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中,我坚信中华民族的未来是美好的、是光明的,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会带来经济与社会的进步腾飞。
  四、结语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有些传统音乐文化顺应了社会生活的变迁,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如果她一成不变,就会起到阻碍作用,但传统音乐文化始终是我们的财富,我们要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维护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姝亚.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贵州民族研究,2014,3512:68-71.
  [2]李松兰,黄虎.2014高校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现状调查报告——关于33份调查问卷的分析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03:65-75.
  [3]吴明泽.原生态视阈下少数民族音乐的当代突破[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09:104-107.
  [4]王雯.社会文化变迁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及应对[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09:100-103.
  [5]范雨涛.MVEF对濒危民族音乐传承保护的启示——以“瓦尔俄足音乐”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05:116-121.
  [6]吴晚屏.大数据时代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困境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04:91-94.
  作者简介:唐禹(1974.4-),男,四川剑阁人,本科,四川省阿坝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高师声乐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育相比于数理化更能让学生接触一些除理论知识之外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古往今来的“孔融让梨”、“三顾茅庐”、“程门立雪”等故事都是和语文教学相融一体。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真善美德渗透到课文中、作文中、渗透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让学生潜移默化,成为国家、社会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培养 课文 作文 自身修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现状和新媒体环境对传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影响,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具有创新性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方式,希望对今后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道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 初中历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060-02  一、传统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
期刊
【摘要】作为严肃游戏的分支,教育游戏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目前我国针对教育游戏研究重心大多为对学习者的作用与反馈,少有针对教育游戏产品本身的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调查对象确定为在校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确定教育游戏在大学生学习者中的可行性,确定教育游戏影响因素。后选择J48决策树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和建模,得出游戏质量是教育游戏的最大影响因素这一结论。又通过归纳分析问卷中成功期望实例决策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高校教育体制的发展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成为其重点发展方向。为了推动我国体育高校学生核心素质培养水平,以我国陕西省部分高校内800名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對象,通过实践调查,分析了当代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现状,并根据实践调查结果,提出了提高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体育专业学生 素质培养 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
期刊
【摘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西省“幼师国培”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发现在“幼师国培”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培训内容重理论,与幼儿园实际脱节;培训形式偏单一;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等多方面问题。针对调查发现不足提出了(1)政府层面:增加培训前后期的调查;(2)参训院校层面:突出培训内容的实践性、优化培训形式;(3)幼儿园层面:健立健全幼儿园培训制度等措施。  【关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模式教学方法的渐渐兴起,我国教育部的相关领导对此相当重视,并且也尝试通过“互联网+”的操作模式来提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本文就以互联网时代下“小画眉”生活识字教学为切入点,对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少数民族 文化教育水平 小画眉生活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始终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德育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先做人,后成才”,应该是我们德育工作者的共识。因为只有专业知识的教育是不能培养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教育带给人的精神远比知识更重要,学校教育应该以德育为基础。  【关键词】德育 班级管理 活动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53-0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009-01  现代的教育体系提出以人为本,提出终身教育,以此为目标,现代的中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一直在改革之中,一直在找寻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找寻更好更多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等。我们要正确理解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以人为本,意味着教育教学的手段应符合教育的需求,评价体系应符合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判定
期刊
【摘要】本文从“国培计划”方案的制定、实施以及培训效果三个方面入手,总结思考西北师范大学在“国培计划”盲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上的做法,找出培训项目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力图为之后特殊教育“国培计划”更高效地开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特教教师 专业发展 国培计划  【中图分类号】G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54-02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在素质教育逐渐深化和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一系列的改革要求。很多新型的教学方式都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语文教师探索出来。实践研究表明,在语文课堂上运用激励性语言,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本文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运用激励性语言展开论述。  【关键词】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