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之我见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ayus0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四个原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重视政府的作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遵循四方面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生产发展
  Abstract: to develop agricultural cycle economy is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needs. Agricultural circulation economy development should be followed to reduce, reuse, recycle, and think four principles. Agricultural circulation economy developmen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 Agricultural circulation economy development, must follow the basic ideas four sides.
  Keywords: agricultural circulation econom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中圖分类号: F3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新的生产方式。它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强调得比较多,而农业方面则有所不足。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仅事关农业的长远发展,也是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生物质包含了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派生物、排泄物和遗体以及其中的生物质能。生物质中的每一种都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互为循环经济条件的不同物质组合形成农业循环的系统。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大体包括以下四种模式:一是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系统;二是农业—工业循环系统;三是种植—养殖—工业—营销系统;四是农业—工业—旅游业系统。当然,随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循环系统。那么,为什么说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呢?首先,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上述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其次,农业的自身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我们应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再次,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二、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要重视政府的作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作要取得显著成效,就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具体来讲,政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条件:1.制定相关法律。加快制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借鉴日本等国经验,着手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相关企业、农业生产者的各自职责及其违法后的法律责任,把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化。同时要制订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上采取经济激励措施。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政府要加大科技创新,研究多种具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特别是体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之路的循环模式。对现已开发出来的优良循环经济模式进一步加以改进、推广;对如何应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来对各类农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的利用要切实加大研究、创新力度,尽快摸索出农产品反复加工、深加工的模式与技术;还要加大对“白色农业”的研究开发力度,进一步开发微生物资源。
   3.大力宣传,着力培训。一要加强宣传,形成共识。要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价值观,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农业循环经济的“4R”原则,使“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成为经济工作的新理念。要培育全社会的参与意识,提高全社会的参与能力;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扶持政策,调动各方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使更多的部门、更多的单位、更多的领导和群众投身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兴事业中。二要加强培训。推广成熟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必须对农户进行培训,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其切实掌握要领,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4.部门联动,同心协力。农业循环经济涉及农业、工业、林业、科技、国土、环保、财政、金融、工商、司法等国家整个循环经济中的各个主体系统,各系统内均需资源输入、产品输出,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产业网络,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各系统(部门)必须联动,全力以赴,统一步调,同心协力,整体推动,努力形成各产业部门之间在质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量上是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体,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唯有如此,各部门才能实现共赢,农业循环经济的目标才能实现。 三、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既然循环经济是生态保护型经济,那么,针对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要明确两个基本思路:一是要用循环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治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农药及化肥施用、畜禽粪便排放、农田废弃物处置等,造成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立体交叉污染。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因过量、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流失,污染地下水,使湖泊、河流和浅海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导致水藻生长过盛,水体缺氧、水生生物死亡;同时,施用的氮肥中有很多以温室气体氧化亚氮形式进入空气中。二是要以农业循环经济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农业生产是人类有意识地干预自然的生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将循环经济理论引入农业领域组织引导并协调农业生产,或者将农业作为一个工程,运用工程项目论证、立项、设计、施工和评估等办法,通过对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来促使污染或废弃物减量化,可以达到生产和环境保护相容的理想状态。
   具体建议包括: 1.切实转变农业经济发展传统理念,在农业生产中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现行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直接危及生存空间,必然导致经济停滞、下降。2.打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框架。要以“四个方面”为主线,形成循环经济框架,即以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的加工企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畜牧、水产生产加工企业为依托的畜牧、水产加工循环经济链条;以林业及其加工业为依托的林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循环经济链条。3.加快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的步伐,培植农业循环经济载体。4.进一步探索农业节本增效新途径,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如实施“藏粮于土”、“藏粮于科技”战略,保持和提高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处理好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矛盾;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优势产业带建设,发挥集约种植优势,提高规模效益;推广立体种植和间作套种技术,不断提高复种指数,提高耕地的综合产出效率;做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配合滴灌技术,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公路桥梁高墩台施工技术,分析了公路桥梁高墩台施工的常用办法以及最常用的滑模施工工艺和施工控制,并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关施工技术应用,希望能给相关专业借鉴。  关键词:公路桥梁高墩台施工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GaoDunTai highway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公路水泥路面混凝土通病,分析了通病的病害类型以及其成因,以减少病害,延长路面的使用周期。并提出了防治这些病害的一些措施,希望能给予相关人士借鉴。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路面 通病成因 防治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ghway cement road surface concrete common failing, anal
期刊
摘要: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交通系统的基础,设施的完好状况及养护效率体现了养护管理水平和城市交通的服务水平。养护监理制作作为重要的质量保证体系,可以促进规范日常养护工作,为提高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水平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市政工程  Abstract: the urban road traffic system is the city of the
期刊
中图分类号:U294.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河北定州旭阳焦化厂扩建工程中的洗苯塔直径Φ4000mm,高43m,塔重73t。考虑到运输和吊装难度,及采用大型吊车的经济性,我们将设备分段制作、运输,然后分段进行吊装高空组对。  一、吊装工艺设计  设备吊装工艺设计:综合考虑施工现场和吊车的市场情况,采用双机抬吊递送法,主机为160吨汽车吊,副机为50吨汽车吊。  1.吊装工艺设计  塔
期刊
摘要:在隧道施工中,二衬混凝土裂缝成为影响工程质量的普遍问题。文章连拱隧道中隔墙侧二衬混凝土纵向裂缝成因进行分析,提出裂缝的处理对策,消除或减少裂缝对隧道结构造成的危害。为相关工作者提高理论参考。  关键词:对策, 混凝土  Abstract: in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two lining concrete crack affect the quality of t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区市政工程建设的步伐也是越来越快。在各种市政建设中,管网建设就像一座城市的主动脉,是基础设施的基础,肩负着所有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顶管施工是施工时发明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工艺,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我国城市管网建设工程中。顶管工艺和陀螺仪定向、激光指向、计算机控制等技术的结合,在管网建设工程施工中越来越普及的应用。目前,在各市政工程建设,特别是
期刊
摘要:钢筋除锈、加固植筋是影响烂尾楼续建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除锈;植筋;工程质量  Abstract: the reinforced derusting, plant steel reinforcement effect is bad poop extension project of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quality.  Keywords: derus
期刊
摘要:投标标价编制与最终报价是投标的关键性工作,也是整个投标工作的核心,企业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报价策略运用是否得当,不仅影响到施工企业能否中标,而且影响到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能否生存和发展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和发展,一定要做好资料搜集分析工作,掌握投标预算技巧精通报价确定方法,提高报价水平,在不断努力探索中提高中标率。  关键词:公路工程;报价;投标;编制  Abstract: the b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实例简述了钢板桩结构尺寸的设计、力学验算和施工方法,对深基坑施工采用钢板桩支护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深基坑钢板桩施工技术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it states the steel sheet pile structure size of the design, mechanical check and constru
期刊
摘要:作为一个建设施工单位,尤其是建筑工程,由于它的任务繁杂,工种较多,它是多个部门共同完成的一项工作,因此建筑施工中的协调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施工中的协调管理有利于工程的质量以及顺利完工,本文就是通过对施工管理的中的不足来阐述协调管理的作用。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管理,对控制项目成本,优化人员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建筑施工的优化管理可以说是企业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不仅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