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可以说物质的享受带来的是一种消费快感,而精神的享受带来的则是心灵上的一种愉悦的满足感。更多的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形势下选择悠闲,雅致,从中还提倡在绿色环保的生态文化观之下,转变生活方式,尤其表现在饮食中,除了讲究养生,还讲究一种自然的审美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生命的尊重,于是素食成为一种潮流,也成为了人们修生养性的一种可能。
关键词:生态文化;素食;审美精神
中图分类号:TS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69-02
一、 自然生活的回归
(一)生态观中素食的形色之美。
人类生命的存在状态是离不开饮食的,而饮食中的食材通过加工制作才得成为菜品,从菜品的形色来显其之美,也证明着人们的生存观念里已经潜在的包含着审美意识了。可见美色与美味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越发显得凝重了。
许多人爱上素食,一个是因为它的健康功效,更多的是因为它具有一种生态观中的绿色环保的审美意识以及引起人类食欲的诱惑,其一点也不逊色于荤菜。为什么这样说呢,不仅仅是因为素食更能促进人与自然亲近的生活方式,隔绝了厮杀动物成荤的那种血腥,减少人类给动物造成的痛苦,同时也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的平衡发展。也因为素食中,以素的食材通过油盐酱醋等各种配料及调料的加工制作,可以让素成荤,而这个创作过程也如艺术般富有魅力,从而满足了荤食者食肉的欲望。就如同豆腐,可以做成让人感觉像糖醋里脊,从形状,色彩的外在表征突出这种素食的魅力,让人们有吃豆腐如吃肉食的那种神秘之感,观豆腐如观鲜嫩的肉质的审美之感。能够将素菜制作成荤菜之形色味美,也是一种饮食艺术的表达,它将绿色自然,绿色环保的审美精神融入其中,在进食中使人产生审美愉悦感,有让人接地气,抒发精神,心灵得以宽慰安然之功效。
素食的形色之美之所以在于自然食材的配合中的加工和制作,也因为素食菜品就好比书画家完成一幅作品,成品的展现能达到人类视觉审美的高度同样也能激发出人们的自然审美精神。人们通过感官而知素食的形色之美,就知其味美,突显了视觉的魅力就在于这种人体感官满足的愉悦,因这种视觉观感而延展自身,获得精神上的快适和满足。从而使人感知生态文化观中的自然之美,和谐完整;美之自然,舒心愉悦。素食的形色之美也就激发了人类的这种自然雅致的审美精神。
(二)慢节奏的艺术化生存。
我们生存的当下,面临的是都市化,快节奏的生活,这样的形势让人们趋于机械化之中,而走向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活,离不开审美对生活的观照,其中在饮食上自然也离不开素食的艺术,毕竟菜品呈现的也是一种技艺。这种慢节奏的状态可以体现在人们的艺术化生存中的饮食上,而素食菜品的艺术内涵也在于其具有的诗意性,如素炒菠菜,可名为“红嘴绿鹦哥”,有顺序有规律的放入盘中,用这样的方式把素食菜品设计成一件艺术品,再赋予诗意性的菜名,用艺术来打量生活,这样当人们开始从忙碌的工作中脱离,看到菜名就能激发起一种好奇,当对饮食中素食的审美进入现实生活的具体实践时,这样的诗意性和好奇感便能给人们增添一种素食文化和自然生活的审美精神。
素食在饮食中的艺术化表现,能让人们的快节奏生活慢下来,享受素食所带来的清新淡雅和云淡风轻。同时也能帮人们在生态文化观中去改善和体验生活中的艺术,而这种艺术化的生存不在于制造不食人间烟火的超越性境界,而在于通过即时的感性愉快进而促进人的生存,彰显出一种鲜活的普世关怀,尤其是对生命,对自然,对生态环境的关怀。因而我们应该从审美的角度去体味人生百态,用审美的态度去对待生活,观照素食,观照生态之美,自然之美,才能感知生命的厚重。
(三)素食休闲养生的生态理念。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自然生活的回归给人们带来了绿色健康,生态环保的休闲养生的生活理念,其中又以一种“享受快乐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深入人心,修复了封闭单调的生活状态,使人们的生活从刻板和严肃中走出来,进入到轻松快乐之中。素食这种饮食状态和行为模式,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生态文化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素食一方面能休闲养生,环保低碳,又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协调人与自然,进入生态实践,避免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我们知道吃素能养生,养生养的无非是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即生理之形骸和心理之精神,素食能排毒养颜,能瘦体修身,也可使人心气平和,性情温婉。食素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良知和生态良知,使人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类的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明白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要能保护自然,而素食的绿色环保,休闲养生的生态理念,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素食中突显的审美精神,也为维护生态平衡提供了准备。
二、 素食对生存环境的生态反思
(一)素食精神对生态教育的影响。
如今工业化的生产模式饲养肉食动物,严重地浪费着谷物和水源,也占用和侵蚀着土地,造成了大规模的污染,而草原也由于过度放牧逐渐的走向沙漠化,造成了生态破坏,资源的浪费,因而不食荤,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肉食动物的饲养,能保护到生态绿色环境的生长,通过素食的生活方式,以食素的审美眼光去看待,正是对生存环境得以改善的一种认可,对于这样的生态审美精神,以美的眼光和意识去对待生态环境,正提醒着人类不乱杀动物而破坏生态系统,努力做到维护生存环境的平衡,也教育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
(二)素食对生命的重视。
生命是一个整体,每一部分都相互影响着,我们在满足于时下这种生活状态的同时,也因素食的生活模式让我们对生命别有一番认识而显得更加重视。这不仅是对人类生命的重视,也是对其他生灵生命的重视。也许在远古时代的一类人群,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狩猎捕杀动物,这也是受环境和生存所迫,而当我们进入到了文明时代,这样的行为被看做是破坏自然,污染生命的一种狂乱。进而保护环境,保护生灵,绿色环保,提倡食素,低碳生活,食自然之味,感生命之重。虽然荤菜也味美,但所食源于动物之生命,对于自然生态的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维护,要从食素这种生活实践中去重视,重视大自然的生命,珍爱家园,因为我们对生灵的态度影响着人类的存亡。 (三)绿色生态的美学关怀。
美学对当下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有着独特的意义,绿色环境,绿色饮食都是从某种意义上对生态系统平衡以及协调发展的关怀。而这种绿色生态的美学关怀,反映了审美主体内在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审美是审美主体的心灵与审美对象生命的价值融合,把素食视为绿色生态而又具有环保意义的饮食类别,使素食的价值得以发挥,注入人类生活,以素食审美精神的发扬和绿色生态的倡导实现美学关怀,实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对生态系统,万物灵长的关怀。
三、 佛寺素食对生态文化观的影响
(一)众生平等。
佛教倡导众生平等的思想是把自然与生命看成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也强调了宇宙万物一切生命的平等。众生平等不仅是一种观念,也是一切人类善恶的标尺,一方面体现在佛家吃斋,也就是在素食之中脱离杀生,因为食素是佛家的戒律,“不杀生”是佛家基本五戒之一,素食乃是真正佛教徒最重要的必须遵守的原则。素食能免去杀生,能够让人们产生慈悲的心理,这也是一个虔诚信徒应该具备的基本情愫,是一种追求心灵安宁的途径,更是一种慈悲精神的培养。实现了人性修养和心灵净化的修身养心养性,以不杀生则能对生存环境提供保护屏障,从而使素食的审美精神转向对众生平等的追求。
(二)心理能量的释放。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我认为素食生活有自然净化人类性情的效果”。素食所呈现的清新淡雅,具有促使人们实现修生养性的功能,佛教中的素食也能使人们心灵上产生宁静之感,修行者修的层次高度越高,心性就打磨的越是通透。人们通过食素,带有审美精神的看待素食,以此发现平淡之美,真实之美,让心灵得以回归凡俗,产生心理能量的释放,把终日累积的怨恨、压力、抑郁等负面情绪,通过在饮食上保持食素来与身体机能协调的方式得以消解,尤其是在佛教中获得这种释放,进入佛寺,虔诚跪拜再到佛寺斋房吃斋饭,也就是吃素的过程,在这样的环境中去感受修行者的生活,去体味不一样的人生。这也可以说是素食之美在人生了吧!
(三)生命价值的诉求。
这世间万物都是鲜活的生命组成,佛教中的生命观是积极向上的,它能祛除人心的颓丧,给予希望,也能弃恶扬善,修善德行,而“不杀生”的戒律则是对生命最高的敬畏,教化人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素食的生活方式正追随着这种心性对生命价值的诉求,也是在为生存环境,生态系统的改善提供实践,再以审美自觉的心态,具备一定的审美精神,让素食释放其最大的能量,占据人类生命延展的重要位置,度化众生人心向善,追寻美好,实现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四、 小结
自然万物皆生灵,人心向善皆修行,不论是对生态的保护还是对人生意义的追求,素食这种生活方式日益蔓延在各类人群中,从快节奏的生活模式脱离,享受素食审美精神带来的那份恬静和安然,平实而又使心性变得善美,温润,这无疑是素食所产生的影响,也促使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向着和谐亲近发展,让世间万物融合得尽善尽美,这就是生活所赋予人生的意义,也是生活所带来的对生态的理解,以正确的生态文化观修复碎片化的生活,也让我们的生命厚重,让我们的家园更加温暖幸福。
参考文献:
[1]郭兆红 . 彼得·辛格的素食主义思想述评[N].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12).
[2]彭兆荣 . 吃出形色之美:中国饮食审美启示[J]. 文艺理论研究,2012.
[3]管 宁 . 当代视觉文化与视觉审美的转向[J]. 社会科学战线(审美与生活)2012.
[4]魏 鹤 . 佛教素食传统的现代意义[N].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2).
[5]郭 耕 . 漫谈素食与环保[J]. 防灾博览,2005.
[6]罗华莉 . 素食主义在环境保护中的道德反思[N].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3).
[7]陈红兵 . 生态环保与佛教素食观的拓展[J]. 生态环保,2009(2).
[8]吴 忻 . 试论素食文化的社会影响[N].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作者简介:李玲丽(199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云南楚雄,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哲学(美学)。
关键词:生态文化;素食;审美精神
中图分类号:TS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69-02
一、 自然生活的回归
(一)生态观中素食的形色之美。
人类生命的存在状态是离不开饮食的,而饮食中的食材通过加工制作才得成为菜品,从菜品的形色来显其之美,也证明着人们的生存观念里已经潜在的包含着审美意识了。可见美色与美味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越发显得凝重了。
许多人爱上素食,一个是因为它的健康功效,更多的是因为它具有一种生态观中的绿色环保的审美意识以及引起人类食欲的诱惑,其一点也不逊色于荤菜。为什么这样说呢,不仅仅是因为素食更能促进人与自然亲近的生活方式,隔绝了厮杀动物成荤的那种血腥,减少人类给动物造成的痛苦,同时也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的平衡发展。也因为素食中,以素的食材通过油盐酱醋等各种配料及调料的加工制作,可以让素成荤,而这个创作过程也如艺术般富有魅力,从而满足了荤食者食肉的欲望。就如同豆腐,可以做成让人感觉像糖醋里脊,从形状,色彩的外在表征突出这种素食的魅力,让人们有吃豆腐如吃肉食的那种神秘之感,观豆腐如观鲜嫩的肉质的审美之感。能够将素菜制作成荤菜之形色味美,也是一种饮食艺术的表达,它将绿色自然,绿色环保的审美精神融入其中,在进食中使人产生审美愉悦感,有让人接地气,抒发精神,心灵得以宽慰安然之功效。
素食的形色之美之所以在于自然食材的配合中的加工和制作,也因为素食菜品就好比书画家完成一幅作品,成品的展现能达到人类视觉审美的高度同样也能激发出人们的自然审美精神。人们通过感官而知素食的形色之美,就知其味美,突显了视觉的魅力就在于这种人体感官满足的愉悦,因这种视觉观感而延展自身,获得精神上的快适和满足。从而使人感知生态文化观中的自然之美,和谐完整;美之自然,舒心愉悦。素食的形色之美也就激发了人类的这种自然雅致的审美精神。
(二)慢节奏的艺术化生存。
我们生存的当下,面临的是都市化,快节奏的生活,这样的形势让人们趋于机械化之中,而走向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活,离不开审美对生活的观照,其中在饮食上自然也离不开素食的艺术,毕竟菜品呈现的也是一种技艺。这种慢节奏的状态可以体现在人们的艺术化生存中的饮食上,而素食菜品的艺术内涵也在于其具有的诗意性,如素炒菠菜,可名为“红嘴绿鹦哥”,有顺序有规律的放入盘中,用这样的方式把素食菜品设计成一件艺术品,再赋予诗意性的菜名,用艺术来打量生活,这样当人们开始从忙碌的工作中脱离,看到菜名就能激发起一种好奇,当对饮食中素食的审美进入现实生活的具体实践时,这样的诗意性和好奇感便能给人们增添一种素食文化和自然生活的审美精神。
素食在饮食中的艺术化表现,能让人们的快节奏生活慢下来,享受素食所带来的清新淡雅和云淡风轻。同时也能帮人们在生态文化观中去改善和体验生活中的艺术,而这种艺术化的生存不在于制造不食人间烟火的超越性境界,而在于通过即时的感性愉快进而促进人的生存,彰显出一种鲜活的普世关怀,尤其是对生命,对自然,对生态环境的关怀。因而我们应该从审美的角度去体味人生百态,用审美的态度去对待生活,观照素食,观照生态之美,自然之美,才能感知生命的厚重。
(三)素食休闲养生的生态理念。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自然生活的回归给人们带来了绿色健康,生态环保的休闲养生的生活理念,其中又以一种“享受快乐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深入人心,修复了封闭单调的生活状态,使人们的生活从刻板和严肃中走出来,进入到轻松快乐之中。素食这种饮食状态和行为模式,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生态文化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素食一方面能休闲养生,环保低碳,又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协调人与自然,进入生态实践,避免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我们知道吃素能养生,养生养的无非是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即生理之形骸和心理之精神,素食能排毒养颜,能瘦体修身,也可使人心气平和,性情温婉。食素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良知和生态良知,使人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类的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明白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要能保护自然,而素食的绿色环保,休闲养生的生态理念,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素食中突显的审美精神,也为维护生态平衡提供了准备。
二、 素食对生存环境的生态反思
(一)素食精神对生态教育的影响。
如今工业化的生产模式饲养肉食动物,严重地浪费着谷物和水源,也占用和侵蚀着土地,造成了大规模的污染,而草原也由于过度放牧逐渐的走向沙漠化,造成了生态破坏,资源的浪费,因而不食荤,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肉食动物的饲养,能保护到生态绿色环境的生长,通过素食的生活方式,以食素的审美眼光去看待,正是对生存环境得以改善的一种认可,对于这样的生态审美精神,以美的眼光和意识去对待生态环境,正提醒着人类不乱杀动物而破坏生态系统,努力做到维护生存环境的平衡,也教育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
(二)素食对生命的重视。
生命是一个整体,每一部分都相互影响着,我们在满足于时下这种生活状态的同时,也因素食的生活模式让我们对生命别有一番认识而显得更加重视。这不仅是对人类生命的重视,也是对其他生灵生命的重视。也许在远古时代的一类人群,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狩猎捕杀动物,这也是受环境和生存所迫,而当我们进入到了文明时代,这样的行为被看做是破坏自然,污染生命的一种狂乱。进而保护环境,保护生灵,绿色环保,提倡食素,低碳生活,食自然之味,感生命之重。虽然荤菜也味美,但所食源于动物之生命,对于自然生态的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维护,要从食素这种生活实践中去重视,重视大自然的生命,珍爱家园,因为我们对生灵的态度影响着人类的存亡。 (三)绿色生态的美学关怀。
美学对当下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有着独特的意义,绿色环境,绿色饮食都是从某种意义上对生态系统平衡以及协调发展的关怀。而这种绿色生态的美学关怀,反映了审美主体内在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审美是审美主体的心灵与审美对象生命的价值融合,把素食视为绿色生态而又具有环保意义的饮食类别,使素食的价值得以发挥,注入人类生活,以素食审美精神的发扬和绿色生态的倡导实现美学关怀,实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对生态系统,万物灵长的关怀。
三、 佛寺素食对生态文化观的影响
(一)众生平等。
佛教倡导众生平等的思想是把自然与生命看成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也强调了宇宙万物一切生命的平等。众生平等不仅是一种观念,也是一切人类善恶的标尺,一方面体现在佛家吃斋,也就是在素食之中脱离杀生,因为食素是佛家的戒律,“不杀生”是佛家基本五戒之一,素食乃是真正佛教徒最重要的必须遵守的原则。素食能免去杀生,能够让人们产生慈悲的心理,这也是一个虔诚信徒应该具备的基本情愫,是一种追求心灵安宁的途径,更是一种慈悲精神的培养。实现了人性修养和心灵净化的修身养心养性,以不杀生则能对生存环境提供保护屏障,从而使素食的审美精神转向对众生平等的追求。
(二)心理能量的释放。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我认为素食生活有自然净化人类性情的效果”。素食所呈现的清新淡雅,具有促使人们实现修生养性的功能,佛教中的素食也能使人们心灵上产生宁静之感,修行者修的层次高度越高,心性就打磨的越是通透。人们通过食素,带有审美精神的看待素食,以此发现平淡之美,真实之美,让心灵得以回归凡俗,产生心理能量的释放,把终日累积的怨恨、压力、抑郁等负面情绪,通过在饮食上保持食素来与身体机能协调的方式得以消解,尤其是在佛教中获得这种释放,进入佛寺,虔诚跪拜再到佛寺斋房吃斋饭,也就是吃素的过程,在这样的环境中去感受修行者的生活,去体味不一样的人生。这也可以说是素食之美在人生了吧!
(三)生命价值的诉求。
这世间万物都是鲜活的生命组成,佛教中的生命观是积极向上的,它能祛除人心的颓丧,给予希望,也能弃恶扬善,修善德行,而“不杀生”的戒律则是对生命最高的敬畏,教化人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素食的生活方式正追随着这种心性对生命价值的诉求,也是在为生存环境,生态系统的改善提供实践,再以审美自觉的心态,具备一定的审美精神,让素食释放其最大的能量,占据人类生命延展的重要位置,度化众生人心向善,追寻美好,实现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四、 小结
自然万物皆生灵,人心向善皆修行,不论是对生态的保护还是对人生意义的追求,素食这种生活方式日益蔓延在各类人群中,从快节奏的生活模式脱离,享受素食审美精神带来的那份恬静和安然,平实而又使心性变得善美,温润,这无疑是素食所产生的影响,也促使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向着和谐亲近发展,让世间万物融合得尽善尽美,这就是生活所赋予人生的意义,也是生活所带来的对生态的理解,以正确的生态文化观修复碎片化的生活,也让我们的生命厚重,让我们的家园更加温暖幸福。
参考文献:
[1]郭兆红 . 彼得·辛格的素食主义思想述评[N].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12).
[2]彭兆荣 . 吃出形色之美:中国饮食审美启示[J]. 文艺理论研究,2012.
[3]管 宁 . 当代视觉文化与视觉审美的转向[J]. 社会科学战线(审美与生活)2012.
[4]魏 鹤 . 佛教素食传统的现代意义[N].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2).
[5]郭 耕 . 漫谈素食与环保[J]. 防灾博览,2005.
[6]罗华莉 . 素食主义在环境保护中的道德反思[N].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3).
[7]陈红兵 . 生态环保与佛教素食观的拓展[J]. 生态环保,2009(2).
[8]吴 忻 . 试论素食文化的社会影响[N].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作者简介:李玲丽(199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云南楚雄,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哲学(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