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获得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素养。强调学生裎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除利用好课堂教学资源外,还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精心设计开放而有省略的语文课,创造性地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创设浓厚的学习语文的氛围,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
关键词:课外学习;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62-01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作用:一是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领域。二是巩固、深化、延伸、运用课内知识。三是陶冶情操、有利于德育的渗透。四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展语文课外活动非常必要,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名著鉴赏
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威信中外文学名著瑰宝在学生面前大放异彩。教师给学生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鲁迅的《朝花夕拾》、冰心的《繁星·春水》吴承恩的《西游记》、施耐庵的《水浒传》、老舍的《骆驼祥子》、笛福的《鲁兵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高尔基的《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阅读鉴赏。然后召开小型文学鉴赏研讨会或课外阅读讲座,同学们相互交流,探讨。让学生谈心得体会,交换鉴赏笔记。教师点评后,再进行鉴赏成果展览、通过这项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新闻记者兴趣,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现场习作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感知事物的能力和写作兴趣,了解家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可将学生带出校外进行实地游览、访问、考察。如让学生站立于汹涌壮观的虎跳峡边;倘徉于小桥流水人家的丽江古城;流连于文化韵味浓厚的东巴博物馆;置身于阳春白雪的玉龙山进行观察、倾听、感受、捕捉创作灵感,然后坐下来现场写作。既可写景状物,也可抒发心灵感悟,角度、文体不拘一格。可将伤口在班里墙报上展出。这项活动会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写作能力、审美情趣同时得到提高。
三、演讲、辩论
为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针对学生关注的一些焦点、总是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以“开卷是否有益”、“理解是双向的”、“电子游戏之得失”等为题进行辩论。这项活动对提高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言辩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敏捷的逻辑思维能力大有帮助。
四、影星选拔
追星已成为当代中学生的一种时尚,谈到小燕子—赵薇,无人不知晓,谈到革命先辈却说不出几个。教师要正确引导、开展戏剧表演活动,让课文人物走上舞台,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机会,让影迷学生圆明星之梦,让学生将课文中的童话小说,如《皇帝的新裝》、《范进中举》、等进行阅读并了解社会背景、熟悉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后编成电影剧本、自编、自导、自演,表演结束后,进行“金鸡奖”、“百花奖”、评选活动,评出电影明星。这项活动学生非常乐意参加,不仅对课文内容有深刻理解,又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体会自己实践劳动后的喜悦与幸福,实现自身价值。
五、故事大王擂台赛
为促进学生了解一些中外历史故事,神州传说和寓言童话,训练学生改编故事的能力和绘声绘色的讲述本领,可进行故事大王擂台赛。可选趣味性强而又有积极思想意义的故事略作艺术加工,增强形象感,使之适宜讲述,然后让学生依次上台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地进行讲述。最后让听众进行评比并公布结果,颁发将品给优胜者。这项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记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实践活动设计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适应实际需要的新型人才,可开展实践活动设计比赛,让学生相互交流,设计一个具有可操作性,形式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方案。如导游解说比赛,让学生在本地考察风景名胜或了解民俗风情,精心编一段解说词。让学生充当导游解说员,师生们充当游客,新临现场进行表演解说,最后又师生评比选出最佳导游。也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有意义的生日晚会方案:设计好晚会活动的时间、场地、形式、程序,再具体实施。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个性得以弘扬,实践能力也得到锻炼。
七、网络信息搜索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包罗万象,给学生们提供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资源共享优势,快捷查找浏览各地网站提供的知识对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效果明显,在微机教师的配合下,让十个一组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查找规定资料比赛,看谁又快捷,又准确。这项活动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渠道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扩展阅读面的有效途径。
以上几个活动仅为语文课外活动园地的几朵小花,此外还有朗读会、办文学刊物、参观访问等活动。课内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相互结合,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是新课和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打破重视课内,忽视课外,只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观念,用新教材就要真正“穿新鞋走新路”,重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放下包袱,更新观念大踏步地走进新课程,语文教学必将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课外学习;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62-01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作用:一是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领域。二是巩固、深化、延伸、运用课内知识。三是陶冶情操、有利于德育的渗透。四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展语文课外活动非常必要,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名著鉴赏
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威信中外文学名著瑰宝在学生面前大放异彩。教师给学生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鲁迅的《朝花夕拾》、冰心的《繁星·春水》吴承恩的《西游记》、施耐庵的《水浒传》、老舍的《骆驼祥子》、笛福的《鲁兵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高尔基的《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阅读鉴赏。然后召开小型文学鉴赏研讨会或课外阅读讲座,同学们相互交流,探讨。让学生谈心得体会,交换鉴赏笔记。教师点评后,再进行鉴赏成果展览、通过这项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新闻记者兴趣,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现场习作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感知事物的能力和写作兴趣,了解家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可将学生带出校外进行实地游览、访问、考察。如让学生站立于汹涌壮观的虎跳峡边;倘徉于小桥流水人家的丽江古城;流连于文化韵味浓厚的东巴博物馆;置身于阳春白雪的玉龙山进行观察、倾听、感受、捕捉创作灵感,然后坐下来现场写作。既可写景状物,也可抒发心灵感悟,角度、文体不拘一格。可将伤口在班里墙报上展出。这项活动会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写作能力、审美情趣同时得到提高。
三、演讲、辩论
为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针对学生关注的一些焦点、总是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以“开卷是否有益”、“理解是双向的”、“电子游戏之得失”等为题进行辩论。这项活动对提高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言辩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敏捷的逻辑思维能力大有帮助。
四、影星选拔
追星已成为当代中学生的一种时尚,谈到小燕子—赵薇,无人不知晓,谈到革命先辈却说不出几个。教师要正确引导、开展戏剧表演活动,让课文人物走上舞台,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机会,让影迷学生圆明星之梦,让学生将课文中的童话小说,如《皇帝的新裝》、《范进中举》、等进行阅读并了解社会背景、熟悉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后编成电影剧本、自编、自导、自演,表演结束后,进行“金鸡奖”、“百花奖”、评选活动,评出电影明星。这项活动学生非常乐意参加,不仅对课文内容有深刻理解,又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体会自己实践劳动后的喜悦与幸福,实现自身价值。
五、故事大王擂台赛
为促进学生了解一些中外历史故事,神州传说和寓言童话,训练学生改编故事的能力和绘声绘色的讲述本领,可进行故事大王擂台赛。可选趣味性强而又有积极思想意义的故事略作艺术加工,增强形象感,使之适宜讲述,然后让学生依次上台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地进行讲述。最后让听众进行评比并公布结果,颁发将品给优胜者。这项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记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实践活动设计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适应实际需要的新型人才,可开展实践活动设计比赛,让学生相互交流,设计一个具有可操作性,形式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方案。如导游解说比赛,让学生在本地考察风景名胜或了解民俗风情,精心编一段解说词。让学生充当导游解说员,师生们充当游客,新临现场进行表演解说,最后又师生评比选出最佳导游。也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有意义的生日晚会方案:设计好晚会活动的时间、场地、形式、程序,再具体实施。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个性得以弘扬,实践能力也得到锻炼。
七、网络信息搜索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包罗万象,给学生们提供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资源共享优势,快捷查找浏览各地网站提供的知识对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效果明显,在微机教师的配合下,让十个一组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查找规定资料比赛,看谁又快捷,又准确。这项活动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渠道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扩展阅读面的有效途径。
以上几个活动仅为语文课外活动园地的几朵小花,此外还有朗读会、办文学刊物、参观访问等活动。课内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相互结合,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是新课和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打破重视课内,忽视课外,只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观念,用新教材就要真正“穿新鞋走新路”,重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放下包袱,更新观念大踏步地走进新课程,语文教学必将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