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o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文阅读的教学与考试多年来一直出现教考两张皮的尴尬现象。如何在教材与考试之间找到突破点?一言以蔽之,“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用实教材,找准问题的生发点和契合点,将现代文阅读应有的各项能力要求渗透到教材学习中去。以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为经,将其贯穿现代文阅读的全程;以培养学生整体意识、文体意识、主体意识、语境意识、语言意识和文眼意识等良好的阅读意识为纬,将其渗透到各种文体教学中。
  【关键词】高中学生 现代文 阅读能力
  
   现代文阅读近年来在各省市高考试卷中的比例大致占20%,这个数字不容忽视。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已成为高考语文最具区分度的一个大题。从学生的实际看,现代文阅读的得分率在各大题中一直偏低,平均得分率一般在50%左右。高中语文课本中《说明》指出:“应力求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提高语文水平。”若能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用实教材,找准问题的生发点和契合点,将现代文阅读应有的各项能力要求渗透到教材学习中去,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
   如何用活教材?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一、以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为经,将其贯穿现代文阅读的全程
   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从表面上看只不过若干考点之一,然而细察各个考点、各种题型,筛选并整合信息乃是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的核心与本质。
   《我与地坛》(节选)第一部分着重表现地坛对“我”生活、生命的影响与启迪。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以“‘我’为什么要去地坛”切入。学生反复阅读,逐段筛选,找出关键的语句,最终归纳出“近”“怜”“逃”“思”“恋”五个关键词,这也正体现了“我”对地坛感情的逐渐深入。
   二、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为纬,将其渗透到各种文体教学中
   如何迅速读懂一片文章?如何正确地筛选整合信息?如何合理地组织答案?结合教学实践,我以为有几种意识是必备的,并且应当大力强化的。
   1.整体意识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而现在的考试也越来越侧重对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考察。整体意识就是从大处着眼,通盘考虑,将文章诸多相关信息整合起来,从总体上对文章的结构思路和主旨有一个初步感知。
   整体把握文章,至少应该从对文章结构思路和主旨两个方面入手。
   从结构思路看,我们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感知课文结构特点,让学生更迅速地提纲挈领地抓住文章的要害。如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联类引申,采用九个故事九种人的并列式结构。
   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2.文体意识
   不同体裁样式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就“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来看,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文体特点对文章内容作具体分析。议论文要分析其论点和分论点,一般来说,这就是作者要阐述的观点。对记叙文,要着重分析作者写了什么人,记叙了什么事,赞扬了什么精神,讽刺了什么对象,鞭挞了什么性格,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抒情类文章,一般是通过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分析它描写了什么景物,流露了什么情感,阐发了什么哲理,从中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文学作品的阅读就应牢牢把握其形象性特征。作者将抽象的情感或哲理转化为某种形象,读者须发挥想象和联想,将其还原为抽象。就宏观着眼,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要有这种意识。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中,“海棠花”是形象,“美”是抽象,教学中,要让学生透过海棠、宗达的小狗、京都的晚霞和岚山等多种形象来把握作者对美的理性思考。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中的“牡丹”,季羡林《清塘荷韵》中的“荷”都已成为了某种哲理的载体。
   3.语言意识
   前文讲到提取文中重要信息,这些重要信息往往在语言上是有标志的。如果能从语言入手,抓住文中的重要语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些往往有提示作用或总括作用的首句、能点明主旨的中心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警句、能明显表达作者感情或观点的句子以及矛盾句、修辞句等都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语句。
   《<呐喊>自序》开篇就写“梦”,这个“梦”就是理清作者思想发展历程的一把钥匙。《我与地坛》后半部分,写母亲对儿子的爱是重点,而文中“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着光阴的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就是对母亲形象精炼的概括。
   4.主体意识
   主体与客体是一组相对的概念。文中陈述的主要对象、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主体,引用的事例或用来比照映衬的事物便是客体。分析客体的作用,要以主体为中心,看客体如何为主体服务的。比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中,荔枝的特点是主体,引述的诗文典故是客体。引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并非讽刺唐玄宗的劳民伤财,而是要表现荔枝的不易贮藏。
   5.语境意识
   语境决定了哪些词语、句子、语段是关键的,哪些是次要的。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来描述:现代文阅读的所有考点都是针对文章内容来设置的,回答这些问题都必须以上下文为依据,将题目回到原文上去。即便是那种开放性极强的题目,答案在也隐含在文中。所以要求学生要注意解读文本,把握文中提供的语境。语境分析法是在信息筛选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鉴别和评价,它是理解或赏析文本的根本。2005年全国高考现代文《一日的春光》要求说出“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中“吞咽”的所蕴含的感情。很多考生答为“喜爱之情”,其实这和“寒冬中对春天的强烈期盼之情”相去甚远,主要是没有抓住句中“去年冬末”这一重要信息。
   6.文眼意识
   “文眼”是诗文中那些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或脉络层次的关键词句。它往往是作者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观察的出发点、选材的侧重点、内容的核心点、结构的衔接点、情感的升华点、思想的闪光点、主题的凝聚点。它像一个人心灵的窗户,透过它可窥视文章全部的内在气韵的律动,映照出整个作品的精神风貌。
   《荷塘月色》中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堪称文眼,它是理解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的一种淡淡的哀愁的一把钥匙;《故都的秋》中“清、静、悲凉”就是文章情感的凝聚点。教学梁实秋的《雅舍》时,我让学生找出文眼,从建造简陋、环境荒凉和陈设简朴的不“雅”中品味出具有幽极的月夜之趣、情真的友访之趣、朦胧的细雨之趣、不俗的陈设之趣和自由的写作之趣的“雅”来。
   以上所述,仅就如何利用教材而言,在应对考试时,还要强化学生的文本意识、审题意识、分条表述意识、规范答题意识等。只要教师能在教材与考试之间找到契合点,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再辅以精当的练习,定能起到举一反三、以一计十的良好效果,现代文阅读教学将不再尴尬。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社会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益空前提高,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改变陈旧的教学思想,接受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物理的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兴趣 能力    我们面对课堂,如何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加高效,是每一位物理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
期刊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也要最大限度地给他们拓展更广的更实用的空间。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多种有利因素,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的不仅是知识,同时在精神上也能获得熏陶。本文仅就初中文言文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民族文化 反复朗读 语法知识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
期刊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在突出学生“自主活动”的同时,并未弱化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变革要求,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更低控制度、更具参与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综合性 教学    “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无疑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创新点。然而,容易使人困惑的是:综合性学习在突出学生“自主活动”的同时,是否会弱化教师的作用呢?  笔者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
期刊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随着新课改的突飞猛进,教学工作者必须尽快转变教学理念,越来越需要具备各方面能力的教师。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无论是小学、中学、 高中,教师都必须转变单纯的传授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务必加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学生以下能力的培养。  一、阅读能力:  新课标指出:读书中悟知,悟中明理。好书如同挚友,在
期刊
摘要:区域是位于地球表层的具有一定范围界线的地域空间,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综合体。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其强调对“人地关系”的研究。他不仅揭示地理环境本身的自然特征,而且考虑社会、经济、历史因素,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区域地理是初中地理的重点内容。因此,如何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整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好、学好初中区域地理,是每个地理教师必须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区域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如果脱离时代内容和特征,那将是一潭死水和空洞的说教,自然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的理性思维日趋成熟,他们渴望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总之,结合政治课堂教学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激发兴趣 结合实际 幽默    爱因斯坦说过:“兴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上,朗读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显得更为重要和不容忽视。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通过声音加工成生动活泼的口语,是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语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文章,感悟文章,理解文章。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朗读指导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期刊
听是人类真实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也是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之一,《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提高英语听力技能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促使“外国人听不懂、中国人弄不明白”的应试英语走向真实情境并加以应用的今天则更具重要意义。  一、把脉问诊,切准问题所在,知己识底方能战无不胜。  
期刊
摘要: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来理解的。按这种解释,数学活动教学所关心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去研究不同水平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   关键词:数学 活动 教学 积极性    数学活动的教学实质上是积极性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极为重要。一般来说,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方法的直观性、趣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综合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本文对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阅读教学;语文;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纠正过去专注经典、以本为本的阅读倾向,注重选择开阔学生视野的阅读内容,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形成阅读的大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