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文阅读的教学与考试多年来一直出现教考两张皮的尴尬现象。如何在教材与考试之间找到突破点?一言以蔽之,“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用实教材,找准问题的生发点和契合点,将现代文阅读应有的各项能力要求渗透到教材学习中去。以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为经,将其贯穿现代文阅读的全程;以培养学生整体意识、文体意识、主体意识、语境意识、语言意识和文眼意识等良好的阅读意识为纬,将其渗透到各种文体教学中。
【关键词】高中学生 现代文 阅读能力
现代文阅读近年来在各省市高考试卷中的比例大致占20%,这个数字不容忽视。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已成为高考语文最具区分度的一个大题。从学生的实际看,现代文阅读的得分率在各大题中一直偏低,平均得分率一般在50%左右。高中语文课本中《说明》指出:“应力求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提高语文水平。”若能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用实教材,找准问题的生发点和契合点,将现代文阅读应有的各项能力要求渗透到教材学习中去,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
如何用活教材?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一、以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为经,将其贯穿现代文阅读的全程
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从表面上看只不过若干考点之一,然而细察各个考点、各种题型,筛选并整合信息乃是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的核心与本质。
《我与地坛》(节选)第一部分着重表现地坛对“我”生活、生命的影响与启迪。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以“‘我’为什么要去地坛”切入。学生反复阅读,逐段筛选,找出关键的语句,最终归纳出“近”“怜”“逃”“思”“恋”五个关键词,这也正体现了“我”对地坛感情的逐渐深入。
二、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为纬,将其渗透到各种文体教学中
如何迅速读懂一片文章?如何正确地筛选整合信息?如何合理地组织答案?结合教学实践,我以为有几种意识是必备的,并且应当大力强化的。
1.整体意识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而现在的考试也越来越侧重对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考察。整体意识就是从大处着眼,通盘考虑,将文章诸多相关信息整合起来,从总体上对文章的结构思路和主旨有一个初步感知。
整体把握文章,至少应该从对文章结构思路和主旨两个方面入手。
从结构思路看,我们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感知课文结构特点,让学生更迅速地提纲挈领地抓住文章的要害。如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联类引申,采用九个故事九种人的并列式结构。
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2.文体意识
不同体裁样式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就“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来看,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文体特点对文章内容作具体分析。议论文要分析其论点和分论点,一般来说,这就是作者要阐述的观点。对记叙文,要着重分析作者写了什么人,记叙了什么事,赞扬了什么精神,讽刺了什么对象,鞭挞了什么性格,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抒情类文章,一般是通过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分析它描写了什么景物,流露了什么情感,阐发了什么哲理,从中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文学作品的阅读就应牢牢把握其形象性特征。作者将抽象的情感或哲理转化为某种形象,读者须发挥想象和联想,将其还原为抽象。就宏观着眼,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要有这种意识。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中,“海棠花”是形象,“美”是抽象,教学中,要让学生透过海棠、宗达的小狗、京都的晚霞和岚山等多种形象来把握作者对美的理性思考。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中的“牡丹”,季羡林《清塘荷韵》中的“荷”都已成为了某种哲理的载体。
3.语言意识
前文讲到提取文中重要信息,这些重要信息往往在语言上是有标志的。如果能从语言入手,抓住文中的重要语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些往往有提示作用或总括作用的首句、能点明主旨的中心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警句、能明显表达作者感情或观点的句子以及矛盾句、修辞句等都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语句。
《<呐喊>自序》开篇就写“梦”,这个“梦”就是理清作者思想发展历程的一把钥匙。《我与地坛》后半部分,写母亲对儿子的爱是重点,而文中“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着光阴的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就是对母亲形象精炼的概括。
4.主体意识
主体与客体是一组相对的概念。文中陈述的主要对象、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主体,引用的事例或用来比照映衬的事物便是客体。分析客体的作用,要以主体为中心,看客体如何为主体服务的。比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中,荔枝的特点是主体,引述的诗文典故是客体。引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并非讽刺唐玄宗的劳民伤财,而是要表现荔枝的不易贮藏。
5.语境意识
语境决定了哪些词语、句子、语段是关键的,哪些是次要的。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来描述:现代文阅读的所有考点都是针对文章内容来设置的,回答这些问题都必须以上下文为依据,将题目回到原文上去。即便是那种开放性极强的题目,答案在也隐含在文中。所以要求学生要注意解读文本,把握文中提供的语境。语境分析法是在信息筛选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鉴别和评价,它是理解或赏析文本的根本。2005年全国高考现代文《一日的春光》要求说出“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中“吞咽”的所蕴含的感情。很多考生答为“喜爱之情”,其实这和“寒冬中对春天的强烈期盼之情”相去甚远,主要是没有抓住句中“去年冬末”这一重要信息。
6.文眼意识
“文眼”是诗文中那些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或脉络层次的关键词句。它往往是作者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观察的出发点、选材的侧重点、内容的核心点、结构的衔接点、情感的升华点、思想的闪光点、主题的凝聚点。它像一个人心灵的窗户,透过它可窥视文章全部的内在气韵的律动,映照出整个作品的精神风貌。
《荷塘月色》中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堪称文眼,它是理解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的一种淡淡的哀愁的一把钥匙;《故都的秋》中“清、静、悲凉”就是文章情感的凝聚点。教学梁实秋的《雅舍》时,我让学生找出文眼,从建造简陋、环境荒凉和陈设简朴的不“雅”中品味出具有幽极的月夜之趣、情真的友访之趣、朦胧的细雨之趣、不俗的陈设之趣和自由的写作之趣的“雅”来。
以上所述,仅就如何利用教材而言,在应对考试时,还要强化学生的文本意识、审题意识、分条表述意识、规范答题意识等。只要教师能在教材与考试之间找到契合点,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再辅以精当的练习,定能起到举一反三、以一计十的良好效果,现代文阅读教学将不再尴尬。
【关键词】高中学生 现代文 阅读能力
现代文阅读近年来在各省市高考试卷中的比例大致占20%,这个数字不容忽视。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已成为高考语文最具区分度的一个大题。从学生的实际看,现代文阅读的得分率在各大题中一直偏低,平均得分率一般在50%左右。高中语文课本中《说明》指出:“应力求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提高语文水平。”若能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用实教材,找准问题的生发点和契合点,将现代文阅读应有的各项能力要求渗透到教材学习中去,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
如何用活教材?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一、以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为经,将其贯穿现代文阅读的全程
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从表面上看只不过若干考点之一,然而细察各个考点、各种题型,筛选并整合信息乃是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的核心与本质。
《我与地坛》(节选)第一部分着重表现地坛对“我”生活、生命的影响与启迪。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以“‘我’为什么要去地坛”切入。学生反复阅读,逐段筛选,找出关键的语句,最终归纳出“近”“怜”“逃”“思”“恋”五个关键词,这也正体现了“我”对地坛感情的逐渐深入。
二、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为纬,将其渗透到各种文体教学中
如何迅速读懂一片文章?如何正确地筛选整合信息?如何合理地组织答案?结合教学实践,我以为有几种意识是必备的,并且应当大力强化的。
1.整体意识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而现在的考试也越来越侧重对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考察。整体意识就是从大处着眼,通盘考虑,将文章诸多相关信息整合起来,从总体上对文章的结构思路和主旨有一个初步感知。
整体把握文章,至少应该从对文章结构思路和主旨两个方面入手。
从结构思路看,我们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感知课文结构特点,让学生更迅速地提纲挈领地抓住文章的要害。如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联类引申,采用九个故事九种人的并列式结构。
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2.文体意识
不同体裁样式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就“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来看,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文体特点对文章内容作具体分析。议论文要分析其论点和分论点,一般来说,这就是作者要阐述的观点。对记叙文,要着重分析作者写了什么人,记叙了什么事,赞扬了什么精神,讽刺了什么对象,鞭挞了什么性格,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抒情类文章,一般是通过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分析它描写了什么景物,流露了什么情感,阐发了什么哲理,从中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文学作品的阅读就应牢牢把握其形象性特征。作者将抽象的情感或哲理转化为某种形象,读者须发挥想象和联想,将其还原为抽象。就宏观着眼,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要有这种意识。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中,“海棠花”是形象,“美”是抽象,教学中,要让学生透过海棠、宗达的小狗、京都的晚霞和岚山等多种形象来把握作者对美的理性思考。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中的“牡丹”,季羡林《清塘荷韵》中的“荷”都已成为了某种哲理的载体。
3.语言意识
前文讲到提取文中重要信息,这些重要信息往往在语言上是有标志的。如果能从语言入手,抓住文中的重要语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些往往有提示作用或总括作用的首句、能点明主旨的中心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警句、能明显表达作者感情或观点的句子以及矛盾句、修辞句等都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语句。
《<呐喊>自序》开篇就写“梦”,这个“梦”就是理清作者思想发展历程的一把钥匙。《我与地坛》后半部分,写母亲对儿子的爱是重点,而文中“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着光阴的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就是对母亲形象精炼的概括。
4.主体意识
主体与客体是一组相对的概念。文中陈述的主要对象、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主体,引用的事例或用来比照映衬的事物便是客体。分析客体的作用,要以主体为中心,看客体如何为主体服务的。比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中,荔枝的特点是主体,引述的诗文典故是客体。引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并非讽刺唐玄宗的劳民伤财,而是要表现荔枝的不易贮藏。
5.语境意识
语境决定了哪些词语、句子、语段是关键的,哪些是次要的。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来描述:现代文阅读的所有考点都是针对文章内容来设置的,回答这些问题都必须以上下文为依据,将题目回到原文上去。即便是那种开放性极强的题目,答案在也隐含在文中。所以要求学生要注意解读文本,把握文中提供的语境。语境分析法是在信息筛选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鉴别和评价,它是理解或赏析文本的根本。2005年全国高考现代文《一日的春光》要求说出“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中“吞咽”的所蕴含的感情。很多考生答为“喜爱之情”,其实这和“寒冬中对春天的强烈期盼之情”相去甚远,主要是没有抓住句中“去年冬末”这一重要信息。
6.文眼意识
“文眼”是诗文中那些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或脉络层次的关键词句。它往往是作者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观察的出发点、选材的侧重点、内容的核心点、结构的衔接点、情感的升华点、思想的闪光点、主题的凝聚点。它像一个人心灵的窗户,透过它可窥视文章全部的内在气韵的律动,映照出整个作品的精神风貌。
《荷塘月色》中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堪称文眼,它是理解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的一种淡淡的哀愁的一把钥匙;《故都的秋》中“清、静、悲凉”就是文章情感的凝聚点。教学梁实秋的《雅舍》时,我让学生找出文眼,从建造简陋、环境荒凉和陈设简朴的不“雅”中品味出具有幽极的月夜之趣、情真的友访之趣、朦胧的细雨之趣、不俗的陈设之趣和自由的写作之趣的“雅”来。
以上所述,仅就如何利用教材而言,在应对考试时,还要强化学生的文本意识、审题意识、分条表述意识、规范答题意识等。只要教师能在教材与考试之间找到契合点,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再辅以精当的练习,定能起到举一反三、以一计十的良好效果,现代文阅读教学将不再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