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也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指示。” 教育的基础是过去,而教育的目的是未来,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这就要求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光要掌握一些必要的事实和理论知识,更要拥有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此而言,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习体会,从马哲史学科本身出发,针对个性化、多元化学习方法的理解、学科迁移以及方法论意义等方面阐述,以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史类学科的学习有所助益。
关键词:个性化;多元化;史类学科;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287-0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个性化、创造性、多元化人才需求,使传统的学习理念无法适应当代世界的日新月异,为此,发展“个性化、多元化”学习模式顺应时代的潮流应运而生。《马哲史》课程的学习也是融合理论、思想、理念在内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在该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能动性和主观性尤为重要,学习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学习客观规律为前提;而理论联系实际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在方法论上的要求,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学习理论知识必须要学会在理论与现实的交汇处思索,才能提高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一、马哲史学科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其本身具有突出的实践性、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以及强烈的创新性,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就是指导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总结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经验的历史。而站在学习者的视角,结合课堂学习体验,从宏观维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史类课程,可得出以下特征:一是理论来源的多样性。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史,其理论基础汇集西欧各个时代思想精华,融合历史唯物主义及政治经济学等先进理论知识,吸取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代表观点,在拓宽来源广度的同时,形成特色鲜明的理论体系;二是涉及人物的复杂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史类课程的典型,其包含的思想理论复杂多样,而人作为个性的主体,自身又具有复杂性特点,二者综合串联,构成了形式多样的人物体系;三是观点演变的过程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研究马克思哲学思想脉络的学科,其发展变化具有历史性,理论往往置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中阐释,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思想萌芽,并在实践检验中不断完善,最终成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科学。
综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相关特征,应采用个性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运用表格归类法、比较分析法以及研究综述法进行辅助学习。一方面能够准确认识史类学科的灵活变化性,拓展学习研究深度;另一方面能够创新思维方式,宏观把握学科理论发展脉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马哲史学科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方法
结合《马哲史》课程的学习体验,得出以下理解:
1.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向主动探究学习
被动受控是传统学习模式的根本特征,而主动探究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自觉的、体验的、积极的、基于感性的认识活动,它是情境性、非线性的认识过程,它蕴涵丰富潜在的价值。在学习过程中,要突出自身主体地位,培养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升主体意识。在《马哲史》的学习过程中,尤其要突出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求知态度,实现学习、热情、精神一体化,使学习拥有足够的体验时间和空间,将知识真正融入心灵,促进学习目标的全面达成。
2.由个体封闭式学习转向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性活动,培养与人交流、沟通、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学习过程远远超越了只是一种个体单向认知与交流的过程,而形成一种多元互动、立体交流的过程。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个体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首先是促进师生合作,在学习中相互配合、互相砥砺、互相补充,在民主交流协商的过程中推动个性化教育的前进;其次是生生合作,互帮互学,以真诚、无私和奉献式友爱为纽带,以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互助合作、共同进步为目标。在《马哲史》的学习过程中,小组分工合作,积极配合,使学习更具团队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激发新热情、迸发新思想。
3.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向开放的网络自学
传统的课堂学习只限于课堂中师生面对面有限的同步交流,交流对象范围小。网络学习则扩大了交互性,可通过网络向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和优秀教师提出问题和请求指导,这样就使自身参与到交互协作式的学习中,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这种方法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征,促进学习者个性发展。同时,可以及时调阅网络系统中的电子文献资料库、电子图书等,如《中国知网》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网》《万方数据库》 等工具资料及有关文献资源,了解最新知识,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并根据自身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热情,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4.由片面书本学习转向全面体验学习
长期以来大家只重视学习书本知识,很少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知识,使学习失去了鲜活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欠缺迁移知识和实践能力,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现状,所以体验学习,培养自身实践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在《马哲史》的学习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讨论或发表意见,进行文献综述、论文演说等真实活动,并经由实践、体验、省思与分享,以觉察活动意义和达成学习目标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学习方法的变革,采用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网络学习法、体验学习法等先进的学习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培养自身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科学实践的能力,努力成为现代社会所需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学习方法的学科迁移与应用
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要实现“为迁移而教”,不仅要重视陈述性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迁移,更应重视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和迁移。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教是为不教”,要达到不教和摆脱教师的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习迁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结合《马哲史》学习体会,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表格归纳法
表格归纳作为学习方法中较为直观的方法,具有体系化、立体化的特征。表格法通过交叉比较的方式,按照知识的关联度将不同维度的概念相联系,可以使知识点更加明确、理解更加透彻,使知识融会贯通。表格法综合各类学科学习特点,都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习上,对于其他人文社科类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科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文献综述法
文献综述也称研究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内已有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论文。文献综述一般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以便预测发展、研究的趋势或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文献综述法对于各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首先,提高分析和综合能力。人们通常说的分析是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者各个方面,再将整体的个别特征或属性分开来进行研究,而分析互逆的思维则是综合,是把整体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将整体的个别特征或属性结合起来,从而在各个部分的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其间的联系的认识再得再到事物整体的认识。
其次,提高抽象与概括能力。抽象是抽取事物本质的属性和特征,使对事物的认识进入到理性的阶段,而概括则是将某些共同特征的事物或将某种事物已分离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和特征结合起来,其过程就是由个别到一般,即将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到同类本质事物的本质属性。我们所学习的许多课程其规律性的东西都是通过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也应该具有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再次,提高比较与分类能力。比较是确定事物不同关系的思维方式,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方式将此物与可以相联系的彼物加以对比,以确定他们之间的异同之处,分类则是根据事物的同或异将事物分别归类的思维方式,比较与分类不仅在社会实践中经常运用,而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会经常运用比较分类法,以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大学个性化发展是当今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大势所趋,是大学自治传统与学术自由的内在逻辑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故建立个性化与多元化并存的学科方法体系至关重要,对于培养和谐社会下新型“四有青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更加适应学习型社会、知识型人才的要求,是提升人才的知识贮备和能力素质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其能够进行顺利的学习迁移拓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提高学习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结果本身更为重要,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长效性,而且具有广泛的迁移作用。个性化、多元化相结合的方法是研究自然、社会事物和现象,发现规律,建立社会理论的门径,也是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殿堂的钥匙。学习方法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萍.浅谈哲学学科中的科学方法教学[J].攀登,2004,(4).
[2]罗淑云.浅论学习方法与迁移[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3]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科性质、特点和研究方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0(1).
[4]童晓晋.大字生字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学研究,2002,(6).
[5]王卫红,杨渝川.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4).
[6]朱振林.大学个性化发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
关键词:个性化;多元化;史类学科;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287-0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个性化、创造性、多元化人才需求,使传统的学习理念无法适应当代世界的日新月异,为此,发展“个性化、多元化”学习模式顺应时代的潮流应运而生。《马哲史》课程的学习也是融合理论、思想、理念在内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在该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能动性和主观性尤为重要,学习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学习客观规律为前提;而理论联系实际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在方法论上的要求,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学习理论知识必须要学会在理论与现实的交汇处思索,才能提高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一、马哲史学科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其本身具有突出的实践性、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以及强烈的创新性,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就是指导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总结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经验的历史。而站在学习者的视角,结合课堂学习体验,从宏观维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史类课程,可得出以下特征:一是理论来源的多样性。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史,其理论基础汇集西欧各个时代思想精华,融合历史唯物主义及政治经济学等先进理论知识,吸取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代表观点,在拓宽来源广度的同时,形成特色鲜明的理论体系;二是涉及人物的复杂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史类课程的典型,其包含的思想理论复杂多样,而人作为个性的主体,自身又具有复杂性特点,二者综合串联,构成了形式多样的人物体系;三是观点演变的过程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研究马克思哲学思想脉络的学科,其发展变化具有历史性,理论往往置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中阐释,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思想萌芽,并在实践检验中不断完善,最终成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科学。
综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相关特征,应采用个性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运用表格归类法、比较分析法以及研究综述法进行辅助学习。一方面能够准确认识史类学科的灵活变化性,拓展学习研究深度;另一方面能够创新思维方式,宏观把握学科理论发展脉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马哲史学科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方法
结合《马哲史》课程的学习体验,得出以下理解:
1.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向主动探究学习
被动受控是传统学习模式的根本特征,而主动探究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自觉的、体验的、积极的、基于感性的认识活动,它是情境性、非线性的认识过程,它蕴涵丰富潜在的价值。在学习过程中,要突出自身主体地位,培养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升主体意识。在《马哲史》的学习过程中,尤其要突出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求知态度,实现学习、热情、精神一体化,使学习拥有足够的体验时间和空间,将知识真正融入心灵,促进学习目标的全面达成。
2.由个体封闭式学习转向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性活动,培养与人交流、沟通、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学习过程远远超越了只是一种个体单向认知与交流的过程,而形成一种多元互动、立体交流的过程。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个体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首先是促进师生合作,在学习中相互配合、互相砥砺、互相补充,在民主交流协商的过程中推动个性化教育的前进;其次是生生合作,互帮互学,以真诚、无私和奉献式友爱为纽带,以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互助合作、共同进步为目标。在《马哲史》的学习过程中,小组分工合作,积极配合,使学习更具团队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激发新热情、迸发新思想。
3.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向开放的网络自学
传统的课堂学习只限于课堂中师生面对面有限的同步交流,交流对象范围小。网络学习则扩大了交互性,可通过网络向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和优秀教师提出问题和请求指导,这样就使自身参与到交互协作式的学习中,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这种方法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征,促进学习者个性发展。同时,可以及时调阅网络系统中的电子文献资料库、电子图书等,如《中国知网》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网》《万方数据库》 等工具资料及有关文献资源,了解最新知识,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并根据自身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热情,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4.由片面书本学习转向全面体验学习
长期以来大家只重视学习书本知识,很少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知识,使学习失去了鲜活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欠缺迁移知识和实践能力,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现状,所以体验学习,培养自身实践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在《马哲史》的学习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讨论或发表意见,进行文献综述、论文演说等真实活动,并经由实践、体验、省思与分享,以觉察活动意义和达成学习目标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学习方法的变革,采用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网络学习法、体验学习法等先进的学习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培养自身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科学实践的能力,努力成为现代社会所需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学习方法的学科迁移与应用
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要实现“为迁移而教”,不仅要重视陈述性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迁移,更应重视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和迁移。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教是为不教”,要达到不教和摆脱教师的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习迁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结合《马哲史》学习体会,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表格归纳法
表格归纳作为学习方法中较为直观的方法,具有体系化、立体化的特征。表格法通过交叉比较的方式,按照知识的关联度将不同维度的概念相联系,可以使知识点更加明确、理解更加透彻,使知识融会贯通。表格法综合各类学科学习特点,都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习上,对于其他人文社科类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科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文献综述法
文献综述也称研究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内已有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论文。文献综述一般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以便预测发展、研究的趋势或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文献综述法对于各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首先,提高分析和综合能力。人们通常说的分析是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者各个方面,再将整体的个别特征或属性分开来进行研究,而分析互逆的思维则是综合,是把整体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将整体的个别特征或属性结合起来,从而在各个部分的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其间的联系的认识再得再到事物整体的认识。
其次,提高抽象与概括能力。抽象是抽取事物本质的属性和特征,使对事物的认识进入到理性的阶段,而概括则是将某些共同特征的事物或将某种事物已分离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和特征结合起来,其过程就是由个别到一般,即将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到同类本质事物的本质属性。我们所学习的许多课程其规律性的东西都是通过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也应该具有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再次,提高比较与分类能力。比较是确定事物不同关系的思维方式,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方式将此物与可以相联系的彼物加以对比,以确定他们之间的异同之处,分类则是根据事物的同或异将事物分别归类的思维方式,比较与分类不仅在社会实践中经常运用,而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会经常运用比较分类法,以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大学个性化发展是当今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大势所趋,是大学自治传统与学术自由的内在逻辑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故建立个性化与多元化并存的学科方法体系至关重要,对于培养和谐社会下新型“四有青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更加适应学习型社会、知识型人才的要求,是提升人才的知识贮备和能力素质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其能够进行顺利的学习迁移拓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提高学习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结果本身更为重要,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长效性,而且具有广泛的迁移作用。个性化、多元化相结合的方法是研究自然、社会事物和现象,发现规律,建立社会理论的门径,也是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殿堂的钥匙。学习方法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萍.浅谈哲学学科中的科学方法教学[J].攀登,2004,(4).
[2]罗淑云.浅论学习方法与迁移[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3]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科性质、特点和研究方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0(1).
[4]童晓晋.大字生字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学研究,2002,(6).
[5]王卫红,杨渝川.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4).
[6]朱振林.大学个性化发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