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冠疫情爆发的一个月后,其确诊病例已超“非典”疫情全部确诊数和死亡病例。新冠疫情的蔓延对“丝绸之路”的开展将会成为了多方关注的热点之一。短期看,疫情难免会带来不利影响,但“丝绸之路”是项“世纪工程”,在开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各类风险挑战。期间,中国需要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大协调,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丝绸之路”,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疫情的影响下,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步伐可能放缓,但长远看,丝绸之路的未来发展依然向好。本文分析了新冠疫情对丝绸之路周边主要国家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并且在政策层面、经济层面和金融层面提出了稳定经济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冠疫情;丝绸之路;影响
1.新冠疫情对丝绸之路主要国家的影响
1.1疫情对中国的影响
1.1.1疫情对中国总体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劳动力、资金、信息等要素在各个国家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致使疫情造成的社会影响远超过其经济损失。自2019年12月疫情在武汉暴发以来,迅速扩散至全国。此次疫情暴发突然、传播广泛,且适逢春运和春节假期两大人口流动高峰期,直接影响住宿、餐饮、娱乐及旅游等以消费为主的服务业,给近期经济稳定发展带来压力。为积极响应国家防控疫情举措,各个省份均推迟复工复产时间,致使我国劳动力闲置、企业订单积压,乃至对出口进口等均造成一定的冲击。
1.1.2新冠疫情对中国行业的影响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经济上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餐饮、旅游、交运、影视等服务业因人口聚集型的特性受到直接冲击,其他行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但并非所有的领域都是是负面影响,在某些领域是有正面影响的。
疫情对中国餐饮业的影响。疫情爆发之际,也是春节假期拉动餐饮消费增长之时,但人们受隔离防控限制影響,餐饮业损失惨重。疫情对餐饮和零售业的打击,还体现在店面租金、人力和存货等成本方面,将对企业资金链和偿付能力产生明显影响。
疫情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春节是群众出游旅行的黄金时段,原先预计2020年春节假期将有4亿人次出游,30%的游客选择在除夕之前出发,但伴随着疫情愈演愈烈,群众被限制,许多名宿酒店被迫停止营业。出行的交通工具大多停运,所有的景区都关门大吉。
疫情对中国制造行业的影响。新冠疫情会影响制造业的生产进度,将拖累全年产量和销售,进而阻碍全球相关产业链的正常运营。为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除了支持抗击疫情的工厂外,其余工厂复工一度延迟,故其他制造业、房地产等大部分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一度停滞。
新冠疫情对中国信息技术、卫生医疗及科研技术行业的影响。疫情带来的影响也并非全负面的,除以上遭受损失的行业,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网络和物流等行业有发展趋势。从抗击新冠疫情至今,对医用防护用品、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的需求激增,这使相关行业短期内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疫情过后,民众对卫生、医疗和健康等方面更重视,这为未来医疗相关行业的发展营造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由于各地推迟开学复工的时间,大批量教育和工作转移至线上进行,学习、办公的网络模式成了隔离防控的最佳途径。
1.2疫情对中东的影响
1.2.1疫情对中国在中东投资活动的影响
中国与中东国家历来互帮互助。进入21世纪后,双方更是加强合作,协同发展,实现共赢。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几乎所有国家、所有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疫情何时结束充满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加剧了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深度、规模和持续时间。中东地区受到疫情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能源、旅游、航空、商贸等领域首当其冲。随着疫情蔓延,以及其对经济影响越来越大,疫情对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投融资活动的影响由间接变为直接。
中国在中东的重大项目受到全球贸易链、产业链中断的影响。东道国为防控疫情采取“网格化”限制措施,实施人员流动限制、边境管控、旅游禁令、停工停产,都会影响中资企业和项目建设经营。疫情初期,国内任何原材料、设备供应延迟都对海外项目造成严重打击,出现成本增加的问题。当前,疫情导致全球经济收缩,对全球上中下游全产业链造成二次冲击,如果是外贸出口型企业,有可能因为进口国停工停产,出现订单退单撤单的问题。
2.疫情下中国“丝绸之路”建设的应对策略
2.1企业应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实现投融资多元化为应对疫情
中国在中东的投资项目如果出现因疫情导致项目投资成本增加,而且项目的贷款银行为中资银行或其海外分支机构,企业可以利用此类政策导向与中资贷款银行协商,适当延长贷款还款期限,争取更优惠的金融支持。中东地区也出台了许多救市措施,当地中资企业应了解相关情况,获得与中方企业有利的优惠政策。中资企业应充分掌握东道国应对疫情的政策、管控措施,及时与东道国沟通,尽最大可能降低损失。中资企业还应充分利用信用保险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做好融资预案和融资风险评估,建立科学缜密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免资金成本上升和融资链断裂影响企业海外项目进展。
2.2全球经济复苏需各国协调经济金融政策
疫情是对全球治理体系和各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重大考验,应对这样的非传统安全挑战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中国应该在防控疫情的共同斗争中,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给予中东地区实实在在的帮助,扩大医疗卫生方面的援助与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来看,丝绸之路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与中国应对经济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由制造转向创造的中国梦不谋而合。政府发挥宏观指导作用;中国企业做好功课和风险防范工作;政府、企业和智库加强合作,共同服务于“丝绸之路”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宗胜,赵源,杨希雷.“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正经受疫情严重考验[J].国际融资,2020(06):33-36.
[2]周密.第三方市场合作:资源协同整合后的三优选择[J].国际工程与劳务,2020(06):18-21.
[3]赵明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一带一路”[J].世界知识,2020(09):58-59.
关键词:新冠疫情;丝绸之路;影响
1.新冠疫情对丝绸之路主要国家的影响
1.1疫情对中国的影响
1.1.1疫情对中国总体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劳动力、资金、信息等要素在各个国家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致使疫情造成的社会影响远超过其经济损失。自2019年12月疫情在武汉暴发以来,迅速扩散至全国。此次疫情暴发突然、传播广泛,且适逢春运和春节假期两大人口流动高峰期,直接影响住宿、餐饮、娱乐及旅游等以消费为主的服务业,给近期经济稳定发展带来压力。为积极响应国家防控疫情举措,各个省份均推迟复工复产时间,致使我国劳动力闲置、企业订单积压,乃至对出口进口等均造成一定的冲击。
1.1.2新冠疫情对中国行业的影响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经济上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餐饮、旅游、交运、影视等服务业因人口聚集型的特性受到直接冲击,其他行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但并非所有的领域都是是负面影响,在某些领域是有正面影响的。
疫情对中国餐饮业的影响。疫情爆发之际,也是春节假期拉动餐饮消费增长之时,但人们受隔离防控限制影響,餐饮业损失惨重。疫情对餐饮和零售业的打击,还体现在店面租金、人力和存货等成本方面,将对企业资金链和偿付能力产生明显影响。
疫情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春节是群众出游旅行的黄金时段,原先预计2020年春节假期将有4亿人次出游,30%的游客选择在除夕之前出发,但伴随着疫情愈演愈烈,群众被限制,许多名宿酒店被迫停止营业。出行的交通工具大多停运,所有的景区都关门大吉。
疫情对中国制造行业的影响。新冠疫情会影响制造业的生产进度,将拖累全年产量和销售,进而阻碍全球相关产业链的正常运营。为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除了支持抗击疫情的工厂外,其余工厂复工一度延迟,故其他制造业、房地产等大部分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一度停滞。
新冠疫情对中国信息技术、卫生医疗及科研技术行业的影响。疫情带来的影响也并非全负面的,除以上遭受损失的行业,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网络和物流等行业有发展趋势。从抗击新冠疫情至今,对医用防护用品、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的需求激增,这使相关行业短期内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疫情过后,民众对卫生、医疗和健康等方面更重视,这为未来医疗相关行业的发展营造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由于各地推迟开学复工的时间,大批量教育和工作转移至线上进行,学习、办公的网络模式成了隔离防控的最佳途径。
1.2疫情对中东的影响
1.2.1疫情对中国在中东投资活动的影响
中国与中东国家历来互帮互助。进入21世纪后,双方更是加强合作,协同发展,实现共赢。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几乎所有国家、所有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疫情何时结束充满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加剧了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深度、规模和持续时间。中东地区受到疫情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能源、旅游、航空、商贸等领域首当其冲。随着疫情蔓延,以及其对经济影响越来越大,疫情对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投融资活动的影响由间接变为直接。
中国在中东的重大项目受到全球贸易链、产业链中断的影响。东道国为防控疫情采取“网格化”限制措施,实施人员流动限制、边境管控、旅游禁令、停工停产,都会影响中资企业和项目建设经营。疫情初期,国内任何原材料、设备供应延迟都对海外项目造成严重打击,出现成本增加的问题。当前,疫情导致全球经济收缩,对全球上中下游全产业链造成二次冲击,如果是外贸出口型企业,有可能因为进口国停工停产,出现订单退单撤单的问题。
2.疫情下中国“丝绸之路”建设的应对策略
2.1企业应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实现投融资多元化为应对疫情
中国在中东的投资项目如果出现因疫情导致项目投资成本增加,而且项目的贷款银行为中资银行或其海外分支机构,企业可以利用此类政策导向与中资贷款银行协商,适当延长贷款还款期限,争取更优惠的金融支持。中东地区也出台了许多救市措施,当地中资企业应了解相关情况,获得与中方企业有利的优惠政策。中资企业应充分掌握东道国应对疫情的政策、管控措施,及时与东道国沟通,尽最大可能降低损失。中资企业还应充分利用信用保险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做好融资预案和融资风险评估,建立科学缜密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免资金成本上升和融资链断裂影响企业海外项目进展。
2.2全球经济复苏需各国协调经济金融政策
疫情是对全球治理体系和各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重大考验,应对这样的非传统安全挑战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中国应该在防控疫情的共同斗争中,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给予中东地区实实在在的帮助,扩大医疗卫生方面的援助与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来看,丝绸之路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与中国应对经济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由制造转向创造的中国梦不谋而合。政府发挥宏观指导作用;中国企业做好功课和风险防范工作;政府、企业和智库加强合作,共同服务于“丝绸之路”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宗胜,赵源,杨希雷.“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正经受疫情严重考验[J].国际融资,2020(06):33-36.
[2]周密.第三方市场合作:资源协同整合后的三优选择[J].国际工程与劳务,2020(06):18-21.
[3]赵明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一带一路”[J].世界知识,2020(0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