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当我们冷静地审视语文课堂时,会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讲”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渐渐淡出了课堂。许多教师在课上当讲不讲,当问不问,唯恐被扣上“一言堂”和“满堂灌”的帽子;课上翻来覆去地朗读,看似热烈的讨论侵占着大量的时间;讨好的评价,不敢指出学生问题所在,生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重要环节的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毫无深度广度可言……面对上述现象,如何让教师不再谈“讲”色变?这是一个值得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
对于教师谈“讲”色变现象的理性思考
1.教师角色的错位
调查发现,教师对自己在新课堂中的角色把握有较大的错位。平等、民主不是体现在一味尊重学生甚至讨好学生,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这不是真正的民主!现在充盈课堂的“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的想法真独特”的评价,不是发自教师内心的评价。试想长此以往,孩子们生活在一种廉价的评价中,怎能有良性的发展?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他们除了喜欢听到肯定的话语之外,更渴望得到的是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科学把握“讲”的内涵,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
2.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
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是课改的方向,但是“讲”就是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吗?“讲解”等同于“灌输”吗?笔者认为,它们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这违背了教育和教学的本意,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不能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是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教材这三者的复杂相互作用中展开的统一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
3.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讲”是教的方法,“不讲”、“不教”是讲和教追求的目的和归宿。因此,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多地设计、组织学生的活动。我们了解到:教师对于自己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却“不出手”,多数是因为“心里没底,不知道该讲什么”。由此可见,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不准、理解不深是教师不敢讲的关键。
课程呼唤“讲”的理性回归
《注意讲的艺术》一文中曾指出:“教师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精读,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考证比较处给他们提示。当然,遇到实在搞不明白处,还是给他们讲解。”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老师讲、学生听这一现象,而是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听这一本质。
1.以营造“讲”的氛围为前提
在课堂上,教师要把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实,讲授法与启发式教学法并不矛盾。启发式不把学生当成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用启发式辅佐讲授法,可以避免步入“填鸭式”的误区,真正做到教学是“教”与“学”双边的共同活动。
2.以深入研读教材为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要想讲得精要,钻研教材是根本!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文本的钻研上,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备课上。
3.以适时把握“讲”的时机为关键
“体验”不到时讲。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学生要以文本为载体,引发对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品味,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验。以《麻雀》一文为例,学生在谈对“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地落在猎狗面前”一句理解时,往往忽略了句子中的“落”字。于是,老师引导学生用“飞”与“落”相比较。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一个“落”字,有的学生体会到了速度的“快而猛”;有的学生了解到老麻雀此时内心的万分焦急;有的学生感受到了老麻雀的“勇敢、坚定、果断”;有的学生被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奋不顾身的行为所感动。通过对重点字的品味,学生对“落”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解读有误时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个别学生出现了对文本价值取向的曲解与误解。以《狐狸和乌鸦》一课为例,当老师问学生学完课文有什么感想时,有的觉得乌鸦很可怜,辛辛苦苦叼来的一片又大又肥的肉却被狐狸骗走了;有的觉得狐狸太聪明了,知道乌鸦爱听好话,就一个劲儿夸乌鸦,终于达到了目的;还有的受到了教育,不要上当受骗,要经得住别人的花言巧语。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二位学生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与文本提倡的精神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背离。《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是要让学生懂得爱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因此,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并不等于要迁就学生。通过师生思想的碰撞,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研读,领会文本含蓄的正确的价值取向。
各执己见时讲。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的语文课,应该是民主的、开放的、平等的对话。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畅所欲言,意见不一,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讲的作用,使学生对事物、对人、对社会等方面的认识更全面、更准确。教师在教学《七色花》一文时,幸运女孩珍妮用七色花做了七件事,在讨论这七片花瓣有无意义时,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认为花瓣能让心爱的花瓶复原有意义;有的认为花瓣能让玩具铺天盖地飞来,满足孩子玩的天性有意义……这时教师顺势而导:哪一片花瓣做的事最有意义?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做的事最有意义,它的意义在于帮助别人获得快乐。由此可见,“放得开”,让学生自由讨论是课堂上教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表现,但是还要“收得拢”,让课堂教学进程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
□编辑 王宇华
对于教师谈“讲”色变现象的理性思考
1.教师角色的错位
调查发现,教师对自己在新课堂中的角色把握有较大的错位。平等、民主不是体现在一味尊重学生甚至讨好学生,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这不是真正的民主!现在充盈课堂的“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的想法真独特”的评价,不是发自教师内心的评价。试想长此以往,孩子们生活在一种廉价的评价中,怎能有良性的发展?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他们除了喜欢听到肯定的话语之外,更渴望得到的是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科学把握“讲”的内涵,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
2.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
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是课改的方向,但是“讲”就是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吗?“讲解”等同于“灌输”吗?笔者认为,它们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这违背了教育和教学的本意,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不能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是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教材这三者的复杂相互作用中展开的统一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
3.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讲”是教的方法,“不讲”、“不教”是讲和教追求的目的和归宿。因此,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多地设计、组织学生的活动。我们了解到:教师对于自己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却“不出手”,多数是因为“心里没底,不知道该讲什么”。由此可见,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不准、理解不深是教师不敢讲的关键。
课程呼唤“讲”的理性回归
《注意讲的艺术》一文中曾指出:“教师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精读,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考证比较处给他们提示。当然,遇到实在搞不明白处,还是给他们讲解。”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老师讲、学生听这一现象,而是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听这一本质。
1.以营造“讲”的氛围为前提
在课堂上,教师要把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实,讲授法与启发式教学法并不矛盾。启发式不把学生当成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用启发式辅佐讲授法,可以避免步入“填鸭式”的误区,真正做到教学是“教”与“学”双边的共同活动。
2.以深入研读教材为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要想讲得精要,钻研教材是根本!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文本的钻研上,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备课上。
3.以适时把握“讲”的时机为关键
“体验”不到时讲。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学生要以文本为载体,引发对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品味,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验。以《麻雀》一文为例,学生在谈对“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地落在猎狗面前”一句理解时,往往忽略了句子中的“落”字。于是,老师引导学生用“飞”与“落”相比较。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一个“落”字,有的学生体会到了速度的“快而猛”;有的学生了解到老麻雀此时内心的万分焦急;有的学生感受到了老麻雀的“勇敢、坚定、果断”;有的学生被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奋不顾身的行为所感动。通过对重点字的品味,学生对“落”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解读有误时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个别学生出现了对文本价值取向的曲解与误解。以《狐狸和乌鸦》一课为例,当老师问学生学完课文有什么感想时,有的觉得乌鸦很可怜,辛辛苦苦叼来的一片又大又肥的肉却被狐狸骗走了;有的觉得狐狸太聪明了,知道乌鸦爱听好话,就一个劲儿夸乌鸦,终于达到了目的;还有的受到了教育,不要上当受骗,要经得住别人的花言巧语。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二位学生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与文本提倡的精神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背离。《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是要让学生懂得爱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因此,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并不等于要迁就学生。通过师生思想的碰撞,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研读,领会文本含蓄的正确的价值取向。
各执己见时讲。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的语文课,应该是民主的、开放的、平等的对话。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畅所欲言,意见不一,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讲的作用,使学生对事物、对人、对社会等方面的认识更全面、更准确。教师在教学《七色花》一文时,幸运女孩珍妮用七色花做了七件事,在讨论这七片花瓣有无意义时,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认为花瓣能让心爱的花瓶复原有意义;有的认为花瓣能让玩具铺天盖地飞来,满足孩子玩的天性有意义……这时教师顺势而导:哪一片花瓣做的事最有意义?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做的事最有意义,它的意义在于帮助别人获得快乐。由此可见,“放得开”,让学生自由讨论是课堂上教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表现,但是还要“收得拢”,让课堂教学进程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
□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