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分析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sh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政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结合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模拟科学研究的情景和过程,以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活动形式。具体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围绕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展开知识建构,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交流反思、批判创新,籍此过程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发展高层次思维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为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想政治 问题探究 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192
  当前大多数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简单、乏味,而通过问题探究式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在分工中寻求合作,并在问题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能力的提升,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政治学科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出,而且被列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需实施的内容要求,这势必对我们日常教学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以上考虑,就问题探究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一、问题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问题探究式教学是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究事物、现象和观点而自主地获得科学知识并形成技能和态度的过程。问题探究式教学是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和互动
  问题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多向的开放式系统,而不是单向的封闭式灌输,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交往、教学互动,甚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位置互换来进行教学,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合理组织讨论、探究、反思、总结,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形成教学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提高
  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将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社会热点转换为问题的形式,创设一定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设计课题、收集整理资料、调查研究、交流总结等过程,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提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引导、鼓励学生开展质疑活动,从多方面来发现问题,同时还要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探究问题,允许有不同的结果出现,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从而让学生在发现中提高自己。
  (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学科一方面时代性、实践性较强,另一方面理论性较强,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就不能只局限于书本,而应该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堂是一个小实践,社会是一个大实践,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真实的情境,如:在讲到“价格的影响因素”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商贩进行交易,在实践中理解價格的涨落;讲到“公司经营”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公司的经营者,为公司的成功经营出谋划策。问题探究式教学还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如:讲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让学生进入社区进行调查,搜集资料,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高素质。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学特别强调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对基本知识的领悟和形成技能技巧: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强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人的主体性主要指:人在一切对象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出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一类特征。它是人区别于超越其他动物的标志,它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主体性,作为人类的根本特性之一,应该包括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
  独立自主性是主体自行行使和支配自己权利的意识和能力,它是人成为主体的前提和基础。集中表现为自知、自尊、自立、自强等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等。自觉能动性是主体性最基本的特性。主要指人积极自觉地认识和行动。并且以一种自觉选择与积极参与的态度主动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对学生而言,具体包括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兴趣广泛,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就感。尊人、合群,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积极创造性是一种对客观现实与自我变革的超越,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
  只有抓住这三个基本特征,我们才能在教育中切实贯彻学生主体论,使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教育。所以,在主体教育看来,学校应当不断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学校的主人、班级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育过程的主人、一切活动的主人,才能有真正的主体教育与素质教育。因此,政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构建在主体性教育理论基础上的。
  三、思想政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实施的原则
  (一)探究的主题要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实际
  “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是这次新课改中各门课程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探究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或事物创设出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或氛围,营造一个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然后,再回到社会生活中,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能力去适应生活,改善生活,为社会创造财富。因此,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内容要紧扣社会生活的脉搏。
  (二)探究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
  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问题探究,教学中,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问题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更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在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防止一部分优秀学生垄断探究活动,同时,要注意引导每一个学生都对探究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使之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与义务。当然,对于某些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学生和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还要考虑利用其他时机给予他们一定的适合其水平、需要的探究学习任务。   (三)探究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由于学生先天条件以及后天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的理解力、感悟力及探究能力等不可能是一样的,因此,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不能要求所有学生一个步调走。教师应尽量避免统一性的要求,可以根据分层次、多方位的教育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知识、素质的实际,进行合理分工和有效合作,让他们在交流合作中完成对问题的探究。通过这种特定的合作和交流形式,使各具特点的学生都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特点,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且这样的探究学习活动可以使不同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思想政治课问题探究教学的步骤
  探究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包括以下几个具体实施步骤: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分析交流——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一)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探究式教学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或由学生提供适当且真实的情境,通过特定情境的体验,吸引学生对特定问题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热情,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分析交流、总结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来感知问题,他们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联想、演绎等逻辑思维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究时,可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以提高。由于学生受到学习经验、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局限,难免有失误和偏差,教师应及时予以总结评价,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如在学习《认清基本国策》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分别谈谈自己对祖国有哪些了解?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是什么?然后根据大家提供的信息进行充分交流。最后,再引导他们总结出我国的基本国策。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并引导他们深入地进行问题探究,使之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唤起主体意识,从而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义,课堂的主人。
  (三)拓展延伸,深入探究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通過分析、讨论、归纳得出结论后,课堂探究过程不能到此为止,结论的得出,并不代表着探究过程的完结。高明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运用结论去联系实际,说明现实问题,举一反三,把问题探究的教学与学习推向高潮或更高的台阶。如在学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时,学生比较关心什么是中华文化呢?什么是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如何去传承民族精神?什么叫“中国脊梁”?这些在书上虽然有,但不详细。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作为学生课外继续探究的课题,让他们自己收集信息。这样就将探究活动延伸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探究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关于思想政治课问题探究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一)精选教学方式,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要使用问题探究式教学,首先要选择探究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像概念、名称、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的知识以及受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资源物质条件的限制,不宜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内容,就不需要使用。比如,什么是公民?什么是法律?以及“三个代表”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影响等。因此,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选择难度适当、能引起兴趣、具有可操作性和探究价值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激励学生的探究活动,以达到探究式教学所追求的课堂状态。实践证明,这种探究符合教学目标,切合教学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探究价值,从而用理论指导了学生的实践活动。
  (二)充分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力求主导与主体的统一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新课改的目标明确指出,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即我们的课堂教学始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在问题探究式教学中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调动学生的能动参与意识。要看到学生既是受教育者,更是探究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学习、探究,来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如讲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教师可以首先布置几道调查题:(1)我国的农业生产中,最广泛使用的是哪些生产工具?(2)2004年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多少?和美国、日本相比又如何?(3)你的家庭成员(祖父母、父母等)的文化程度怎样(最后全班汇总统计)?接着请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最后对自己的调查分析写出相应的对策。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来源于实践,而用于实践又是我们学习这一门课的最终目标。因此,在问题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与时俱进,引导学生从对现实的理解和把握中去提高对理论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探究、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理论才能活学活用,探究式教学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比如,讲授《依法保护人类共有家园》时,教师可以选择“我与学校环境”这一角度,让学生从四个方面探究:(1)学校及其周围存在哪些环境问题?(2)这些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3)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些环境问题?(4)创建美好的校园环境,你能做哪些实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使学生运用所学书本知识,善于发现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既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四)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哲理性
  这样的探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了深刻的哲理,情感得到升华,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运用的时间还不长,但它正在改变着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新课改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笔者认为在问题探究式教学中,还应讲究课堂的趣味性、哲理性。如运用小品、漫话、故事会、歌曲、游戏等各种方式,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充满趣味的教学情景中,然后根据内容进行探究,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充满趣味的探究中融入了哲理,既深入浅出,又乐于为学生接受。比如,在讲授初一《自我新认识》时,我们可以从教材在中的小故事入手,创识了教学的情境。然后从四个方面去探究:(1)论美——认识美:从教材中的故事和残奥会运动员的事迹中感受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辩证关系。(2)寻美——拥抱美:寻找身边你认为美的人和事,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探讨中学生的美应该是怎样的美。(3)求美——创造美:进行自我认识:发现优点——美,找出缺点——不美,发扬优点——保持美,改正缺点——创造美。(4)颂美——奉献美:欣赏着感人的画面,聆听着动人的音乐,师生在MTV《歌声与微笑》(多媒体课件)那优美的旋律中同唱道:“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以此结束新课。这样的探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了深刻的哲理,情感得到升华,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心灵沟通相互协作
  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首先是体现在人格上的平等,其次是在学问上的平等。虽然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在一般情况下要强于学生,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教学相长,做到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和高效的必要保证——因为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下进行的。现实的师生关系中往往出现不平等现象,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民主权利。
  以往的政治课多是呆板的、枯燥乏味的一言堂。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对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摆正教师的课堂位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形成师生民主、和谐、平等的关系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意识有目的地安排一些课前预习,如在学习《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这一课时,布置学生课前调查学校和班级辍学的学生情况,了解其原因,找出对策,写出调查报告。授课后,又留下发挥题:你的理想是什么?学习本课后,你打算如何实现你的理想?学生们都开始畅所欲言,对未来怀着无限的憧憬。
  (六)优化教学环境,创设自主的学习氛围
  当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过渡到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进而成为学生活动的激励者时,一种平等、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开始形成。在班级布置上,巧用条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激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雅致,“你准备好了吗”的提醒,“你能行”、“你最棒”的激励,都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大胆质疑,勇于求异,敢于争辩。学生能够自主创新学习,积极地探索分析问题,进行比较、联想与归纳,达到解疑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创造,善于发现身边的问题,把问题提出来,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努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谐高效的课堂,首先应该是“以学为主”的课堂,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探究的场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绝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尽可能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正真成为问题探究教学中的主人。
  (七)巧妙创设问题情境
  在思想政治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非常重要。然而,究竟如何开发问题情境的原材料,进而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容回避的问题。通过梳理,笔者发现了思想政治探究式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来源,具体如下。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只有围绕教学内容的情境创设才是有效”。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深度的挖掘思想政治课本中的教材资源,充分运用教材所呈现的文字、图片、数字、资料选摘等丰富的感性材料,筛选出与教材的重难点知识紧密相关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背景材料,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有效过渡与衔接,同时紧扣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和学习能力。
  “思政课教内容来源于现实,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能与时事热点问题挂钩,是对时事热点问题的抽象反映”。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必须具有时事政治的敏锐性,及时关注最新的时政热点与国内外重大事件,同时又要善于巧妙地运用时政热点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此外,在搜集和整理时政热点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各种媒介,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筛选出恰当的问题素材,进而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结合时政热点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更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效果,就必须使思想政治课堂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善于从生活原型中寻找合适的素材作为教材的切入点”。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认知冲突,充分利用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困惑、情感经历中的冲突,以及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迷茫等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且抽象性比较高的学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问题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必须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在课堂中介绍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为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历史事件和民间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化难为易,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并充分体现问题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思想政治课堂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占据基础性地位,问题情境创设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探究式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为了有效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教师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更要考虑学生的潜能和发展的最大效果,即要将问题置于学生学习的边缘区,也就是‘最近发展区’”。可以说,难易适中的问题情境是引起学生探究,活跃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努力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过于简单,就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相反,问题情境创设难度过高,学生会感到力不能及,失去探究的兴趣。总之,在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艺术,创设出合适的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问题情境的创设绝对不能华而不实,甚至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好的情境要贴近现实、贴近学生,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和生活经验出发,依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否则脱离生活的情境终将使学习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终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只有具备一定的真实性,才能使学生信服,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真实生活素材创设的问题情境,因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找到探究新知的路径。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的情境创设,不单纯是教师把已拟置好的情境机械地呈现给学生的过程,而要注意把学生作为整个课堂教学情境的一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在问题探究式学习时,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探究的问题上。这样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探究和求知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课堂教学。
  在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必须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开展问题探究式教学活动时,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从而使他们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最终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获得一定的进步。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六、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突出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注重知识传授,更重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实质,是将科学研究领域的探究方法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探究式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从亲身经历中获得知识;注重收集证据及由证据到结论的推理与思维;注重学生间的分工与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张连伟.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2015(06)
  [2]王小玉.浅谈探究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新课程中的运用[J].中學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18)
  [3]韦诗业.基于新媒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5(17)
  [4]赵丹.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02)
  [5]郭春花.浅析探究式教学法中的激趣法在高中思想政治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74)
  [6]师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金田.2014(04)
  [7]严久华.高中思想政治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文理导航(上旬).2013(12)
  [8]徐宝铮.高中思想政治情境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3(23)
  [9]贾洪鉴.浅谈探究式学习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企业导报.2012(23)
  [10]白冰,陆喜培.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11]王利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及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12]王兰洲.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13]张雪梅.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9
其他文献
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动态性、多样性、开放性的特点,开发利用网络信息应当遵守针对性原则、精确性原则、时效性原则、连续性原则、选择性原则、多元化原则,网络信息服务形式应多
粮油质量检验关系着国家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当前我国粮油质检工作面临着最佳的发展机遇与更为严峻的挑战,要充分重视粮油质量检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积极寻
【摘 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科技日益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尤其在教育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知识整合到一起,以使学生能得到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
【摘 要】繁荣乡村美术活动,开展文化扶贫工作,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发挥文化的“扶志”“扶智”作用,既是建设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举措。  【关键词】繁荣乡村美术活动 文化扶贫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186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所
【摘 要】当前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为农村教师与民族地区教师,但在这有序培训的背后,不少培训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基于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培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培训效率。  【关键词】教师培训 问题 对策 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195  为了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各省市开展了一系
变频器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一是根据要求调速,二是节能。通过对变频器在冷却水泵电机中节能应用的研究,结合其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就其产生的节能效果、电机及水泵使用寿命及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