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Web3.0环境下云计算技术的出现,改变了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学科馆员模式的兴起,成为适应新时代图书馆服务职能转变的必然趋势。本文以贵阳学院图书馆的发展为例,阐述了学科馆员的内涵和工作职责,以及学科馆员发展优势和障碍,以便很好的开展高校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趋势;障碍
进入21世纪,高校图书馆面临着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严峻考验:学科发展日新月异,云计算技术与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文献信息数量剧增,广大师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更加专业化、个性化。图书馆服务重心必将从一次性文献服务转向学科专业化的文献信息服务。新形势下,学科馆员模式的出现给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使得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变得更加完善,读者也开始倾向这种服务方式。学科馆员又称学科专家,一般是指既有图书馆情报专业的学科背景,又具备某一学科专业知识,在高校各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能够在该学科领域为师生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员。学科馆员的引入反映了中国高校图书馆服务观念的重大转变,图书馆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变为在网络基础上将用户与专家和学科专门知识联系起来的一种问答式服务。
一、高校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
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模式建立的时间不长。在1998年,由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推行,而后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大学图书馆相继开展。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履行的工作职责大致相同,服务对象主要面对院、系学科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学科馆员的主要职责归纳为两个方面;专业参考咨询和院系联络。专业参考咨询是指向读者提供咨询建议、数据库检索、参考资源建设以及读者使用指导;而院系联络是指与各院、系、教研室建立交流沟通机制,主动了解学科信息需求,有针对性的改进图书馆工作,院系联络在这两种职责中是核心职责。在Web3.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应履行的工作职责包括:
1.熟悉本校图书馆有关专业学科的馆藏资源建设情况,负责制定或参与相关学科馆藏资源的发展计划。参与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的选择和评介,为读者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提供咨询帮助。
2.开展全方位的读者教育。学科馆员组织的各种读者教育活动,不仅要介绍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还要介绍对口学科的其他文献收藏机构的资源和相关网络信息资源,使他们能够合理合法地索取所需信息。以贵阳学院图书馆为例,我馆为读者提供了图书馆数字信息的培训讲座,也组织校内读者进行资源检索技能培训,开展读者座谈会和读者问卷调查,了解读者对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和服务评价,对资源的认识和需求,使用资源的方式和倾向。同时,还提供咨询服务,包括电话咨询,面对面咨询,Email咨询等更好为读者服务。
3.咨询服务的多渠道探索和深层次开发。学科馆员除担当传统咨询服务中图书馆员的职责外,还应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承担起网络咨询服务的职责。着重跟踪对口专业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对热点问题及代表论著、新观点等进行搜集并分析研究,做出知识性的评价,编制二、三次文献,为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参考;应全面搜集、鉴别和整理相关学科的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为用户提供学科性专业信息资源导航。
4.注重与院系之间的沟通协调。学科馆员应与对口院校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参加有关的院系会议,主动了解院系教学、学术红队及科研进展情况,听取他们对图书馆资源的建设及对学科信息服务的要求,结合实际需要确定资源的整合动向。
二、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模式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模式可以使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建立在一个以人为本,尊重专业技术人才的良好氛围中,拓展服务空间,提升服务质量;也可以使图书馆真正融入到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中来,为教学和科研更好服务,最大程度发挥人才资源的优势。因此,以战略发展的眼光来看,建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模式必将对高校的健康发展长期有益。
1.有利于提高各类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学科馆员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和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向有科研和教学要求的师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源服务,并能从海量的馆藏文献资源中快速提取有价值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类,从而形成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供读者利用。及时向广大师生通报,宣传图书馆新增加的文献资源和专业服务、促进对图书馆资源和专业服务的充分利用。我馆参考咨询部近年了也开展了相关服务,一些学科馆员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生态与环境科学系对接,为其提供国家以及省级课题的项目的信息支撑,包括有关课题的各种数据资源,最新发展前沿,国内外研究状况等,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院系的科研成果发展提供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有利于服务的个性化和人性化
互联网的发展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使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获取所需信息变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读者需求将发生巨大变化。在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中主要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由于教学科研任务重,时间紧,他们都希望能通过图书馆的专业服务来快捷方便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而且要求所提供的服务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咨询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不再是“人找信息”,而是以“信息找人”为原则。因此,学科馆员模式就是一种为高校师生“量身定做”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3.有利于为对口院系提供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情况
学科馆员从学科专业对口的角度,不仅要求自身能熟悉本馆有关学科专业的馆藏情况,而且要开展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的培训讲座,特别是为对口学科专业的师生提供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和服务的培训指导,及时宣传图书馆新增加的资源、服务项目以及服务措施,协助编写各类宣传材料,如读者参考资料、图书馆利用指南和电子信息资源的使用指南等。我馆在大厅设有读者新书推荐栏,定期为读者介绍新的馆藏资源和信息,还有供读者自由取阅的图书馆宣传手册与利用指南以满足读者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4.有利于不断完善学科信息网络资源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云计算技术整理有关学科的馆藏网络资源和公共网络资源,建立该学科信息资源网,并通过利用数据库技术及时地更新学科网络资源,并入全球学科资源信息网,为高校学科专业的合理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5.有利于指导学科信息资源再加工,进行相关学科专题研究与服务
学科馆员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指导用户从繁杂的知识资源中获取解决问题的知识信息,将这些知识信息融化和重组为相应的知识或解决方案,并将这些知识固化在新的产品、服务或管理机制中,即对现有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加工,服务于有针对性的需求。学科馆员不仅要积极地进行自身的科研,还要根据对口学科的科研课题,进行专题文献检索,逐步做到有针对性地为教学(下转第21页)(上接第17页)科研提供专题服务。目前我馆每年为我院科技处提供论文的代检代查服务,给全院教职工的科研工作予以实质性帮助,也是我馆年来推行学科馆员制度迈上的一步新台阶。
三、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发展障碍
1.人才障碍
学科馆员是从图书馆各个部门中选拔出来的业务精英,需要具有综合业务素质高,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强,对图书馆资源熟悉,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并具备较好的外语水平和一定的学科背景。需具备以下特征:第一,熟悉本校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第二,具有学科专业背景,有相关客户的科研能力,判断具有科研价值的课题推荐给高校师生,为其提供科研所需的文献资料;第三,工作具有积极性,善于沟通和协作,改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第四,具备Web3.0环境下云计算技术的信息检索、信息传递和信息指导能力。不难看出,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极度缺乏以上符合条件的人才精英,我们从清华大学图书馆——我国学科馆员制度的先行者和高级人才云集的图书馆中也仅能找到8名具有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负责对口联系,从这一侧面反映出高校图书馆高级人才缺乏的严峻局面。我馆既有自身学科专业背景,又有图书馆学相关经验的业务能手还很缺乏,导致很多院系的科研对接工作还无法介入参与,目前只参与了为数不多的院系的科研工作,所以高级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学科馆员制度发展的一大障碍。
2.资源障碍
学科馆员制度在高校图书馆的顺利开展必须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做支撑,它已经从过去简单的文献资料查询转向以信息化为核心来满足信息服务对读者需求的支持。这使得高校图书馆要不断要丰富自己的数据库资源,还需覆盖当今各类学科最新的国内外前沿发展动态资源,包括网络资源信息和文献资源信息。许多高校由于财力、物力等各因素限制,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目前,我馆现有数据库资源十多个,包括CNKI,维普,超星,读秀等,拥有100多万册电子图书以及电子期刊,并且所有数据资源库每年都在不断更新和建设,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需求,但还需不断充实与壮大我们的数字信息化资源为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机制障碍
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要想获得高效率化,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机制。一方面,学科馆员应实行专职化管理,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的统筹安排,同时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得到及时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的充分保障。另一方面,学科馆员的服务工作要有灵活性原则,开展服务都是基于用户的需求,包括要迎合用户的空闲时间,有时不惜加班加点,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及时有效的为用户开展服务,所以,必要的激励机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
4.认证体系障碍
目前,我国图书馆缺乏完善的认证体系对学科馆员的资格与学科馆员制度进行认证;缺少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建立相应准入制度,缺少对学科馆员的任职条件制定建立统一标准和对学科馆员制度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成果做出明确规定。许多高校图书馆虽然开展了学科馆员的服务,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制定了完善的制度,开展了特定服务,完成规定的要求,图书馆才能被认定实施了学科馆员制度。另外,缺少对学科馆员制度纳入相关的国家评估体系。在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中教育部和其它省、市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中还未涉及学科馆员制度的内容。由于缺乏政策导向和一些强制化的必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
总之,学科馆员制度的推展必将给高校图书馆带来未来发展的期望。我们只有认清形势,不断努力完善和提高我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工作计划和目标,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帮助师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全面的资源保障,提升图书馆的核心服务力,拓展图书馆未来发展空间,使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达到一个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柯平.学科馆员服务与学科馆员艺术——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实践研究之二[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5).
[2]钱智勇.学科馆员与重点学科创新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5).
[3]梁昌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及其工作职责[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3).
[4]陈关兰.对西部高校建立和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0).
作者简介:廖薇(1980—),女,贵阳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文献资源建设的服务和研究。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趋势;障碍
进入21世纪,高校图书馆面临着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严峻考验:学科发展日新月异,云计算技术与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文献信息数量剧增,广大师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更加专业化、个性化。图书馆服务重心必将从一次性文献服务转向学科专业化的文献信息服务。新形势下,学科馆员模式的出现给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使得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变得更加完善,读者也开始倾向这种服务方式。学科馆员又称学科专家,一般是指既有图书馆情报专业的学科背景,又具备某一学科专业知识,在高校各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能够在该学科领域为师生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员。学科馆员的引入反映了中国高校图书馆服务观念的重大转变,图书馆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变为在网络基础上将用户与专家和学科专门知识联系起来的一种问答式服务。
一、高校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
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模式建立的时间不长。在1998年,由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推行,而后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大学图书馆相继开展。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履行的工作职责大致相同,服务对象主要面对院、系学科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学科馆员的主要职责归纳为两个方面;专业参考咨询和院系联络。专业参考咨询是指向读者提供咨询建议、数据库检索、参考资源建设以及读者使用指导;而院系联络是指与各院、系、教研室建立交流沟通机制,主动了解学科信息需求,有针对性的改进图书馆工作,院系联络在这两种职责中是核心职责。在Web3.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应履行的工作职责包括:
1.熟悉本校图书馆有关专业学科的馆藏资源建设情况,负责制定或参与相关学科馆藏资源的发展计划。参与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的选择和评介,为读者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提供咨询帮助。
2.开展全方位的读者教育。学科馆员组织的各种读者教育活动,不仅要介绍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还要介绍对口学科的其他文献收藏机构的资源和相关网络信息资源,使他们能够合理合法地索取所需信息。以贵阳学院图书馆为例,我馆为读者提供了图书馆数字信息的培训讲座,也组织校内读者进行资源检索技能培训,开展读者座谈会和读者问卷调查,了解读者对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和服务评价,对资源的认识和需求,使用资源的方式和倾向。同时,还提供咨询服务,包括电话咨询,面对面咨询,Email咨询等更好为读者服务。
3.咨询服务的多渠道探索和深层次开发。学科馆员除担当传统咨询服务中图书馆员的职责外,还应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承担起网络咨询服务的职责。着重跟踪对口专业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对热点问题及代表论著、新观点等进行搜集并分析研究,做出知识性的评价,编制二、三次文献,为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参考;应全面搜集、鉴别和整理相关学科的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为用户提供学科性专业信息资源导航。
4.注重与院系之间的沟通协调。学科馆员应与对口院校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参加有关的院系会议,主动了解院系教学、学术红队及科研进展情况,听取他们对图书馆资源的建设及对学科信息服务的要求,结合实际需要确定资源的整合动向。
二、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模式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模式可以使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建立在一个以人为本,尊重专业技术人才的良好氛围中,拓展服务空间,提升服务质量;也可以使图书馆真正融入到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中来,为教学和科研更好服务,最大程度发挥人才资源的优势。因此,以战略发展的眼光来看,建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模式必将对高校的健康发展长期有益。
1.有利于提高各类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学科馆员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和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向有科研和教学要求的师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源服务,并能从海量的馆藏文献资源中快速提取有价值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类,从而形成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供读者利用。及时向广大师生通报,宣传图书馆新增加的文献资源和专业服务、促进对图书馆资源和专业服务的充分利用。我馆参考咨询部近年了也开展了相关服务,一些学科馆员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生态与环境科学系对接,为其提供国家以及省级课题的项目的信息支撑,包括有关课题的各种数据资源,最新发展前沿,国内外研究状况等,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院系的科研成果发展提供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有利于服务的个性化和人性化
互联网的发展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使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获取所需信息变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读者需求将发生巨大变化。在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中主要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由于教学科研任务重,时间紧,他们都希望能通过图书馆的专业服务来快捷方便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而且要求所提供的服务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咨询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不再是“人找信息”,而是以“信息找人”为原则。因此,学科馆员模式就是一种为高校师生“量身定做”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3.有利于为对口院系提供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情况
学科馆员从学科专业对口的角度,不仅要求自身能熟悉本馆有关学科专业的馆藏情况,而且要开展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的培训讲座,特别是为对口学科专业的师生提供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和服务的培训指导,及时宣传图书馆新增加的资源、服务项目以及服务措施,协助编写各类宣传材料,如读者参考资料、图书馆利用指南和电子信息资源的使用指南等。我馆在大厅设有读者新书推荐栏,定期为读者介绍新的馆藏资源和信息,还有供读者自由取阅的图书馆宣传手册与利用指南以满足读者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4.有利于不断完善学科信息网络资源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云计算技术整理有关学科的馆藏网络资源和公共网络资源,建立该学科信息资源网,并通过利用数据库技术及时地更新学科网络资源,并入全球学科资源信息网,为高校学科专业的合理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5.有利于指导学科信息资源再加工,进行相关学科专题研究与服务
学科馆员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指导用户从繁杂的知识资源中获取解决问题的知识信息,将这些知识信息融化和重组为相应的知识或解决方案,并将这些知识固化在新的产品、服务或管理机制中,即对现有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加工,服务于有针对性的需求。学科馆员不仅要积极地进行自身的科研,还要根据对口学科的科研课题,进行专题文献检索,逐步做到有针对性地为教学(下转第21页)(上接第17页)科研提供专题服务。目前我馆每年为我院科技处提供论文的代检代查服务,给全院教职工的科研工作予以实质性帮助,也是我馆年来推行学科馆员制度迈上的一步新台阶。
三、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发展障碍
1.人才障碍
学科馆员是从图书馆各个部门中选拔出来的业务精英,需要具有综合业务素质高,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强,对图书馆资源熟悉,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并具备较好的外语水平和一定的学科背景。需具备以下特征:第一,熟悉本校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第二,具有学科专业背景,有相关客户的科研能力,判断具有科研价值的课题推荐给高校师生,为其提供科研所需的文献资料;第三,工作具有积极性,善于沟通和协作,改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第四,具备Web3.0环境下云计算技术的信息检索、信息传递和信息指导能力。不难看出,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极度缺乏以上符合条件的人才精英,我们从清华大学图书馆——我国学科馆员制度的先行者和高级人才云集的图书馆中也仅能找到8名具有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负责对口联系,从这一侧面反映出高校图书馆高级人才缺乏的严峻局面。我馆既有自身学科专业背景,又有图书馆学相关经验的业务能手还很缺乏,导致很多院系的科研对接工作还无法介入参与,目前只参与了为数不多的院系的科研工作,所以高级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学科馆员制度发展的一大障碍。
2.资源障碍
学科馆员制度在高校图书馆的顺利开展必须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做支撑,它已经从过去简单的文献资料查询转向以信息化为核心来满足信息服务对读者需求的支持。这使得高校图书馆要不断要丰富自己的数据库资源,还需覆盖当今各类学科最新的国内外前沿发展动态资源,包括网络资源信息和文献资源信息。许多高校由于财力、物力等各因素限制,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目前,我馆现有数据库资源十多个,包括CNKI,维普,超星,读秀等,拥有100多万册电子图书以及电子期刊,并且所有数据资源库每年都在不断更新和建设,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需求,但还需不断充实与壮大我们的数字信息化资源为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机制障碍
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要想获得高效率化,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机制。一方面,学科馆员应实行专职化管理,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的统筹安排,同时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得到及时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的充分保障。另一方面,学科馆员的服务工作要有灵活性原则,开展服务都是基于用户的需求,包括要迎合用户的空闲时间,有时不惜加班加点,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及时有效的为用户开展服务,所以,必要的激励机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
4.认证体系障碍
目前,我国图书馆缺乏完善的认证体系对学科馆员的资格与学科馆员制度进行认证;缺少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建立相应准入制度,缺少对学科馆员的任职条件制定建立统一标准和对学科馆员制度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成果做出明确规定。许多高校图书馆虽然开展了学科馆员的服务,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制定了完善的制度,开展了特定服务,完成规定的要求,图书馆才能被认定实施了学科馆员制度。另外,缺少对学科馆员制度纳入相关的国家评估体系。在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中教育部和其它省、市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中还未涉及学科馆员制度的内容。由于缺乏政策导向和一些强制化的必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
总之,学科馆员制度的推展必将给高校图书馆带来未来发展的期望。我们只有认清形势,不断努力完善和提高我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工作计划和目标,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帮助师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全面的资源保障,提升图书馆的核心服务力,拓展图书馆未来发展空间,使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达到一个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柯平.学科馆员服务与学科馆员艺术——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实践研究之二[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5).
[2]钱智勇.学科馆员与重点学科创新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5).
[3]梁昌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及其工作职责[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3).
[4]陈关兰.对西部高校建立和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0).
作者简介:廖薇(1980—),女,贵阳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文献资源建设的服务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