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不断改革,其目的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意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1985年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已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素质教育是在新形势下改变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针对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学校体育要从重视体质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教育思想的重要改革。而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是说,体育教学不仅要重视发展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体质和体能,更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及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有效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新世纪的人才素质,因而,在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体育教学中应强化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应试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则是客体教育观向主体教育观的转变。因此,体育教学中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宗旨来组织,才能培养自觉性和创造性的人才。主体性在这具有两层的含义:一是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学生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应具有的主体性,包括学生在自主地接受知识和学生主动
  地适应教师;二是指体育教师教育的主体性,即教育应以培养主体性的人为根本宗旨,即包括教师创造性地加工教学信息,又包括教师主动地适应学生。
  
  二、结合体育教学内容突出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包括体育理论课和实践课,在理论教学中,通过体育知识传授,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体育科学知识,懂得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意义,自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体育的意识,同时尽可能结合实际,介绍我国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精神,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实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运动员为国争光情境,激发起学生爱国主义的热情,自觉参加锻炼。
  另一方面,实践课的内容,教师可结合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体质同时有效实行素质教育,如田径项目有跑!跳!投,特别是长跑项目,更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意志品质,另外可根据教材的性质不同,更多选用比赛和游戏方法,让学生参与比赛和组织工作,这不但可培养竞争意识,而且提高了某些能力素质,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计划,合理安排,相信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练习,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教学形式上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与其它教育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能力程度不同,其生理!心理及运动机能方面,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各自个性的发展,分别加以区别对待,在教法的设计上,要注意多样性与灵活性,明确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不能只管教,要以学生认识教材内容的规律特点为主,因人而异,合理安排教学的步骤,从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条件出发,创造出不同特色,体现素质教育功效的体育课模式,促使教学内容丰富,师生关系融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在学生较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个性发展,有选择地进行适合自己运动内容,不断完善和完美学生个性发展。
  
  四、教学中应重视思想品质培养
  
  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培养各种思想品质。就教学内容而言,许多内容多有针对性项目可选:只要从学生需要出发,教学中可选择带有明确规则的游戏或竞赛活动,以发展学生遵守规则!公平竞争!不断进取的精神;也可选择娱乐性!集体性的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情感!性格!人际关系及团结协作的品质,也可选择韵律感强,节奏鲜明的练习,发挥学生美感的情操;还可选择时间较长,难度较大或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练习,发展学生勇敢顽强,不怕困难,教于拼搏的意志品质等。现只要我们努力去做,精心选择,要培养好学生各种思想品质,不是一件十分难办的事。
  
  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由于时代生活节奏日渐加快,工作中竞争越加激烈,或多或少会给人们生活与工作带来一定压力,造成紧张心理负担。在紧张的心理危机出现时候,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不能不断保持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生理和心理平衡就会被打破,就会出现身体恍惚!身体不适!甚至导致疾病,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宣传,预防不良心理健康的产生。
  
  六、结语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德、智、体能诸方面生动活泼发展,是当前改革的主旋律,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摆脱传统教育观念束缚,在学校教学中对初中生进行素质教育,利用校本资源,运用各种方式努力培养,不断实践,使受教育者的先天潜能和后天个性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与完善,必定会培养出21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
  (广昌一中)
其他文献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情感是这门艺术的核心。情感是人们对客体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映。在当今社会,良好的情感,不仅促使人们健康生活、和谐交际、调适心情,更能促进人格魅力的形成,使人有尊严地生活。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叶圣陶语)文章是作者情动于衷,溢于言表的产物。如果不能领会文章的感情,就不能所真正读懂了文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不应该
期刊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它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感动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时刻。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感动来自于互动,互动必然滋生感动。感动让教师更加热爱教学,更愿倾注心血和
期刊
我校教育之所以在较长的时期内坚挺不衰,除因为 “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环境优良、政府思路新颖、教师工作扎实”外,如果从学校内部找原因,可能主要表现在管理方面。管理上做到“四抓四不”,即:抓机制,不留缺漏;抓目标,不留情面;抓协作,不孤军奋战。    一、建立良好的内部机制,管理上不留漏洞     1.建立教师竞争上岗机制。当前,在学校管理中,最难的是教师人事管理;教师人事管理中,最难的是教师的岗位聘用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即人人数学观,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承认差异才能结合实际,承认差异才能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他的才能,获得他应该得到且能够得到的数学知识。遵循这一教学新理念,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一些探索。
期刊
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强调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就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认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所谓实践能力就是指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或对自身实践活
期刊
从教多年来,我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认识能力低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以学生乐学为出发点,改革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积累了点滴经验。  一、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是现代教育的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要从知识人才的培养转变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改变传统的教法,把教与学两类活
期刊
迄今为止,中外文明的最高思维成果主要集中在人文科学的经典名著上。阅读这些名著不独养眼,更在养心,养性。如果在历史课堂中恰当运用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教学,更可以起到语文教学中起不到的作用。如果坚持下去,对学生养成教育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学习中,由于教材的编写特点,使得本该趣味横生的历
期刊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文章的阅读。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这样说:“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可见,阅读对于语文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又不能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初中三年时间,学生学到的课文不下150篇,然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却不见提高。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感到困惑,深思。笔者觉得其根源在于语文教学的
期刊
摘要:“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教学模式”,确定问题是前提,合作探究是关键,分享吸纳是目标。  关键词:问题 探究 吸纳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较原来的课程有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教师如何适应这个变革,如何在变革中使自己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实施新的课程,是当前殛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对于如何运用“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教学模
期刊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自学”不是指广义的“自己学习”,而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也就是说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自愿地学、主动地学,而不是在教师、家长的逼迫下,为应付考试而被动地学。一个学生不会独立自主地学习,不会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就不能吸收并消化教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并把他们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反之,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就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加快学生掌握知识、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