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008
心衰是多种心脏病终末期的表现,作为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脏病,是危害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出现心衰后,治疗不及时或者是疗效不当,心衰的症状会逐渐地加重,最终可能会导致全身血液循环异常,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近年来人口老年化的不断加剧,加上现代人普遍不重视对身体的养护,在快节奏生活下造成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的不健康,不良膳食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活压力引发情绪失调等种种因素,使得心衰的发病概率逐步上涨,因此研究心衰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对于社会来说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心衰的概念、心衰的病因以及心衰的治疗方法展开介绍。
1 心衰的概念和病因
心衰也被称为心力衰竭,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发生异常,使得静脉系统血液发生淤积,所引发的心脏循环障碍,继而发生的一种疾病。心衰可以分成左心衰和右心衰,还有全心衰。左心衰就是指心力衰竭,主要是左室功能的异常。右心衰是指心率衰竭,主要是右心功能的异常。全心衰就是左心和右心功能都出现异常,常常是左心功能异常在先,到后期就发展为左心和右心功能都受到影响。左心功能不全也就是左心衰,又分成泵功能不行和舒张功能不行。舒张功能不全主要的表现为舒张障碍、舒张受影响,而收缩功能没有受影响,也叫作收缩功能保全的舒張功能不全。收缩功能不全是指心脏收缩的功能射血的泵功能有问题,叫作左心的收缩功能不全。
而老年人心功能不全,主要症状包括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引起左心功能衰竭及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的右心衰。其中左心衰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如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以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咳嗽、咳痰、咯血、咳粉红色泡沫痰、乏力、疲倦、少尿及肾功能损害。体征主要表现为双肺湿性啰音。右心衰主要表现为胃肠及肝淤血所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如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不同程度水肿。右心衰体征可以出现颈部静脉充盈和怒张。右心竭时,右心排血量减少,因此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肺淤血症状反而减轻。扩张型心肌病等患者表现为全心衰,肺淤血症状并不严重。
心衰的发生与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密切的联系,只要能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的疾病、造成心脏功能下降的因素都是心衰的病因,同时过度肥胖以及代谢功能异常的人群,也容易引发心衰。临床一般分为慢性心衰与急性心衰两种类型,心衰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急性心衰有引发猝死的风险,其患者的死亡率相当高;而慢性心衰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严重时同样会引发急性心衰,需要尽早地进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危及患者的生命。
心衰在中医学中类属“心痹” “怔忡”“心水”以及“心悸”等范畴,其最基本的病机是真阳虚衰,元气不足,水饮停留,即以心气阳虚为本,主要分为心气不足型、气虚血瘀型、脾肾阳虚型以及痰盂走肺型四种类型。在临床上心衰的患者在西药治疗不佳时,会选择中医治疗或者综合治疗的方式,一些中草药的配伍对心衰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以作为该病的辅助治疗方式,而治疗上需要辨证施治。
2 心衰的治疗
心衰是由心脏病变或长期的心室负荷过重,而导致的心脏疾病,因此治疗心衰最好的办法首先是预防。对于存在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需要提前对心衰进行预防,通过调理日常的生活作息与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肥胖,需适当地进行运动锻炼,养成健康的日常饮食,限制生冷、油腻以及辛辣类的刺激性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禁烟禁酒,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乐观开朗的心态,通过及早认识到心衰的严重性,通过生活调理来避免该病的发生。
一旦已经发生心衰,需根据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两种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若是急性心力衰竭,需进行及时的抢救,由于心衰是突发,患者的泵功能衰减,需要强调强心、利尿、扩血管,并同时辅以吸氧,使患者很快能够缓解症状。在急性心衰抢救成功,大部分患者会变成慢性心衰,而对于慢性心衰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在药物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使用药物,从而避免引发多种并发症,进而危害到患者的生命。慢性心衰需要通过利尿的治疗来减轻患者的症状,减少心脏负荷,缓解症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还有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这些药物对于远期维护心脏功能有帮助。
中医对于心衰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辨证治疗:针对心气不足型,由于患者会出现心悸、气短、乏力、头晕以及盗汗等症状,常采用葶苈生脉五苓散进行加减治疗;针对气虚血瘀型,患者除心慌、胸闷以及气短的症状外,伴有口唇青紫、咳嗽、气喘,因此常采用血府逐瘀汤和四逆散进行加减治疗;针对脾肾阳虚型,患者以胃寒、少尿、咳嗽、气喘以及面色苍白症状为主,常采用真武汤进行加减治疗;针对痰盂走肺型,患者以泡沫样痰、心慌、气短以及憋闷的症状为主,常采用葶苈大枣泻肺汤进行加减治疗。
近年来临床上对于心衰患者,往往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在采用西药对症治疗的同时,再辅以中药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调理,相比单一的治疗方式,对于心衰患者的整体疗效更加显著。而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同样也需要搭配生活上的调理,还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进行适当的生活管理、禁烟禁酒、控制饮食,并在身体允许下通过康复训练来提高身体质量,从而加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 结束语
心衰属于生活中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该病病情危急,严重者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需根据具体的心衰类型,及早地进行对症治疗,并通过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式,再辅以良好的生活干预,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衰是多种心脏病终末期的表现,作为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脏病,是危害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出现心衰后,治疗不及时或者是疗效不当,心衰的症状会逐渐地加重,最终可能会导致全身血液循环异常,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近年来人口老年化的不断加剧,加上现代人普遍不重视对身体的养护,在快节奏生活下造成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的不健康,不良膳食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活压力引发情绪失调等种种因素,使得心衰的发病概率逐步上涨,因此研究心衰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对于社会来说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心衰的概念、心衰的病因以及心衰的治疗方法展开介绍。
1 心衰的概念和病因
心衰也被称为心力衰竭,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发生异常,使得静脉系统血液发生淤积,所引发的心脏循环障碍,继而发生的一种疾病。心衰可以分成左心衰和右心衰,还有全心衰。左心衰就是指心力衰竭,主要是左室功能的异常。右心衰是指心率衰竭,主要是右心功能的异常。全心衰就是左心和右心功能都出现异常,常常是左心功能异常在先,到后期就发展为左心和右心功能都受到影响。左心功能不全也就是左心衰,又分成泵功能不行和舒张功能不行。舒张功能不全主要的表现为舒张障碍、舒张受影响,而收缩功能没有受影响,也叫作收缩功能保全的舒張功能不全。收缩功能不全是指心脏收缩的功能射血的泵功能有问题,叫作左心的收缩功能不全。
而老年人心功能不全,主要症状包括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引起左心功能衰竭及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的右心衰。其中左心衰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如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以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咳嗽、咳痰、咯血、咳粉红色泡沫痰、乏力、疲倦、少尿及肾功能损害。体征主要表现为双肺湿性啰音。右心衰主要表现为胃肠及肝淤血所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如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不同程度水肿。右心衰体征可以出现颈部静脉充盈和怒张。右心竭时,右心排血量减少,因此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肺淤血症状反而减轻。扩张型心肌病等患者表现为全心衰,肺淤血症状并不严重。
心衰的发生与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密切的联系,只要能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的疾病、造成心脏功能下降的因素都是心衰的病因,同时过度肥胖以及代谢功能异常的人群,也容易引发心衰。临床一般分为慢性心衰与急性心衰两种类型,心衰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急性心衰有引发猝死的风险,其患者的死亡率相当高;而慢性心衰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严重时同样会引发急性心衰,需要尽早地进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危及患者的生命。
心衰在中医学中类属“心痹” “怔忡”“心水”以及“心悸”等范畴,其最基本的病机是真阳虚衰,元气不足,水饮停留,即以心气阳虚为本,主要分为心气不足型、气虚血瘀型、脾肾阳虚型以及痰盂走肺型四种类型。在临床上心衰的患者在西药治疗不佳时,会选择中医治疗或者综合治疗的方式,一些中草药的配伍对心衰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以作为该病的辅助治疗方式,而治疗上需要辨证施治。
2 心衰的治疗
心衰是由心脏病变或长期的心室负荷过重,而导致的心脏疾病,因此治疗心衰最好的办法首先是预防。对于存在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需要提前对心衰进行预防,通过调理日常的生活作息与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肥胖,需适当地进行运动锻炼,养成健康的日常饮食,限制生冷、油腻以及辛辣类的刺激性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禁烟禁酒,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乐观开朗的心态,通过及早认识到心衰的严重性,通过生活调理来避免该病的发生。
一旦已经发生心衰,需根据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两种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若是急性心力衰竭,需进行及时的抢救,由于心衰是突发,患者的泵功能衰减,需要强调强心、利尿、扩血管,并同时辅以吸氧,使患者很快能够缓解症状。在急性心衰抢救成功,大部分患者会变成慢性心衰,而对于慢性心衰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在药物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使用药物,从而避免引发多种并发症,进而危害到患者的生命。慢性心衰需要通过利尿的治疗来减轻患者的症状,减少心脏负荷,缓解症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还有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这些药物对于远期维护心脏功能有帮助。
中医对于心衰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辨证治疗:针对心气不足型,由于患者会出现心悸、气短、乏力、头晕以及盗汗等症状,常采用葶苈生脉五苓散进行加减治疗;针对气虚血瘀型,患者除心慌、胸闷以及气短的症状外,伴有口唇青紫、咳嗽、气喘,因此常采用血府逐瘀汤和四逆散进行加减治疗;针对脾肾阳虚型,患者以胃寒、少尿、咳嗽、气喘以及面色苍白症状为主,常采用真武汤进行加减治疗;针对痰盂走肺型,患者以泡沫样痰、心慌、气短以及憋闷的症状为主,常采用葶苈大枣泻肺汤进行加减治疗。
近年来临床上对于心衰患者,往往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在采用西药对症治疗的同时,再辅以中药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调理,相比单一的治疗方式,对于心衰患者的整体疗效更加显著。而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同样也需要搭配生活上的调理,还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进行适当的生活管理、禁烟禁酒、控制饮食,并在身体允许下通过康复训练来提高身体质量,从而加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 结束语
心衰属于生活中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该病病情危急,严重者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需根据具体的心衰类型,及早地进行对症治疗,并通过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式,再辅以良好的生活干预,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