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高校不光需要肩负教育和科研的功能,还是地域性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教育的变革和招生规模的扩大,促使很多高校都决定在原址改建或者用建设新校区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很多校园景观有着承载校园文化和精神的作用,所以目前关于校园景观改造的研究是比较热门的。本文主要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了校园景观改造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校园;景观;改造
一、高校校园景观改造手法宏观层面
1.高校校園绿地系统规划
高校的校园是独立存在于城市中的一个小的社会结构,有着传统聚落特点的空间环境。但是高校的环境主要是表现了校园文化和精神。高校的绿地系统规划在整个校园景观规划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校园景观规划的框架,它能够塑造良好的校园形象、校园文化。所以,在完善校园绿地系统规划之下进行景观设计是非常必要的。通过高校绿地系统规划体系的合理设计,能够有效对校园不同区域之间的绿地景观进行规划和主题的设计,这样进行的景观改造更有说服力,也更加符合校园的规划与发展。
2.高校校园的布局模式
当前的校园是社会与城市的缩影,其景观的设计也与城市相近,所以,高校校园的设计理念、方法和构成要素跟城市空间是相同的。一般来说,校园的景观主要可以分为点、线、面三种模式。点是指节点景观,例如校园广场、小花园、建筑中庭等;线是指道路的绿化或者是线性绿化,构成布局的基本框架;面是指功能建筑周边的绿化,例如教学楼的周围、图书馆的周围以及体育馆的周围等等。通过灵活运用点、线、面构成空间的布局,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给师生带来轻松、愉悦的享受,呈现美好、宁静、生动而又严谨的校园氛围。
3.改造区域在校园中的位置
对于校园景观改造中占有最绝对因素的是需要改造区域在校园中的位置。所以,在尊重校园整体的布局和绿地系统的规划下,对于不同功能校园区域的景观改造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例如食堂区域的景观要以人流集散、交通便利为主,采取绿色植被或者灌木丛的设计,让空气更加清新;教学楼的景观环境以浓厚的学术或者文化氛围为主,配以植物的种植,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空间。
二、高校校园景观改造手法微观层面
1.入口空间
高校的校园景观的改造主最重视的还是在开敞空间体系的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在老校区的改造上,要充分考虑现有的景观环境的特点,灵活进行应用和创新。高校校园的开敞空间主要是由不同功能区域的空间组成的,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要将点、线、面合理联系一起,让校园空间更加具有流动性强和方便快捷的特点。
2.开敞空间
在对于开敞空间的改造上,第一步,要对需要进行改造的空间进行相关调研和实地的勘察。因为空间的位置和功能都影响了其变现的方式,所以切忌盲目追求效果,主要考虑实用性和尺度感,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第二步,对校园不同的区域确定其尺度感,以方便后面的设计。最后一步,将不同的开敞空间的尺度感进行过度,校园中都是小尺度空间会显得拘束,如果都是大尺度空间又会显得空旷。所以,高校的开敞空间的尺度感要富有变化,掌握好大小,才能够形成良好的设计感和空间布局。
3.道路系统
因为校园道路景观需求的不同,秉承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塑造舒适放松的绿化空间。道路系统的景观改造主要围绕在标识系统和道路铺装的设计上下功夫。在标识系统的设计第一考虑的就是可视性的特点,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驾驶员和行人能够在第一时间认读出来,这样能够有效保证校内交通安全和流畅。其次,将标志物与校园文化的艺术形式相结合,不但能够体现校园文化也能够体现时代感,是一种大胆的创新,有着独特的魅力。道路铺装的设计上一般将景观大道、特色路、步行小路等功能的不同在铺装上进行区分,但是主要还是采用生态环保的材料为主,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
4.植物应用
高校校园内的植物景观营造中要合理分配和使用不同种类的苗木,根据不同空间类型和节点重要性设计植被。一般对于校园主干道,中心广场等区域,可以使用规格较大的苗木形成中心的效果,跟其他空间进行合理的搭配。在植物选择方面最主要考虑还是地域性的影响,建议采用本土的植物,因为本土的植物相对稳定,而且气候适应,也同时减少了人工和经费。也需要采用少部分外来的树种,用于丰富校园景观层次和植物的种类。与此同时,植物造景要以植物生长习性为基础,因为大部分校园植物以组团群落式结构进行设计。所以一组优秀的植物景观本身一定是结构合理,能够稳定生长,并且给人舒适的感受。在设计时,了解植物的传统寓意,植物的应用与校园文化相结合,通过个性化植物搭配来呈现校园文化的意蕴。
5.水体景观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老校区的水体景观比较少,一般以植物景观为主。
所以对于高校老校区水体景观的改造以采用修补完善的手法为主,不适合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这样不利于校园日常的生活。对于大面积的水域应该进行定期清理,还要注重对驳岸的修复工作,大面积的水域能够反射出校园的空间,丰富了校园的视觉效果和美感;线性的景观设计要顺着水流的方向将校园其他的景观融为一体,形成整体的效果;点状的景观设计因为范围比较小,水也无法流动,所以要勤更换。
6.景观小品
对景观小品位置进行合理布局和调整。主要的设计原理是通过合理的对景观小品的布局和设计,能够满足不同人们的使用需求。例如学生宿舍区域应当设计休闲景观小品和公共服务性小品,为学生的生活提供方便和快捷;教学区域应当设计校园文化的雕塑或者是校友赠送的石碑等,都能让学生们感受浓厚的校园文化精神。同时,要注重对老校区的景观小品的维护和更新。在长期的风吹日晒中,景观小品也受到了腐蚀,所以定期要对他们进行维护和修复。例如灯具、座椅、垃圾箱等小品应当定期检查更新,雕塑和石碑类的小品定期进行清理和维修,这样才能够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
7.文化内涵改造
校园内的景观小品的取材丰富多样,可以对高校的历史、人物、精神、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进行挖掘,将这些元素融入到景观小品的设计中,将景观小品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赵丹.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改造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8.
[2]张明莹. 论校园景观改造设计的叙事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
[3]汪赛群. 基于传承与共生理念的高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
[4]白雪.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校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5.
[5]宫铭. 高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作者简介:
杜雨繁(1999-1),女,汉族,黑龙江,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艺术设计学院,17级在读本科生,专业:环境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老师:李静(1977),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沈阳化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
【关键词】校园;景观;改造
一、高校校园景观改造手法宏观层面
1.高校校園绿地系统规划
高校的校园是独立存在于城市中的一个小的社会结构,有着传统聚落特点的空间环境。但是高校的环境主要是表现了校园文化和精神。高校的绿地系统规划在整个校园景观规划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校园景观规划的框架,它能够塑造良好的校园形象、校园文化。所以,在完善校园绿地系统规划之下进行景观设计是非常必要的。通过高校绿地系统规划体系的合理设计,能够有效对校园不同区域之间的绿地景观进行规划和主题的设计,这样进行的景观改造更有说服力,也更加符合校园的规划与发展。
2.高校校园的布局模式
当前的校园是社会与城市的缩影,其景观的设计也与城市相近,所以,高校校园的设计理念、方法和构成要素跟城市空间是相同的。一般来说,校园的景观主要可以分为点、线、面三种模式。点是指节点景观,例如校园广场、小花园、建筑中庭等;线是指道路的绿化或者是线性绿化,构成布局的基本框架;面是指功能建筑周边的绿化,例如教学楼的周围、图书馆的周围以及体育馆的周围等等。通过灵活运用点、线、面构成空间的布局,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给师生带来轻松、愉悦的享受,呈现美好、宁静、生动而又严谨的校园氛围。
3.改造区域在校园中的位置
对于校园景观改造中占有最绝对因素的是需要改造区域在校园中的位置。所以,在尊重校园整体的布局和绿地系统的规划下,对于不同功能校园区域的景观改造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例如食堂区域的景观要以人流集散、交通便利为主,采取绿色植被或者灌木丛的设计,让空气更加清新;教学楼的景观环境以浓厚的学术或者文化氛围为主,配以植物的种植,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空间。
二、高校校园景观改造手法微观层面
1.入口空间
高校的校园景观的改造主最重视的还是在开敞空间体系的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在老校区的改造上,要充分考虑现有的景观环境的特点,灵活进行应用和创新。高校校园的开敞空间主要是由不同功能区域的空间组成的,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要将点、线、面合理联系一起,让校园空间更加具有流动性强和方便快捷的特点。
2.开敞空间
在对于开敞空间的改造上,第一步,要对需要进行改造的空间进行相关调研和实地的勘察。因为空间的位置和功能都影响了其变现的方式,所以切忌盲目追求效果,主要考虑实用性和尺度感,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第二步,对校园不同的区域确定其尺度感,以方便后面的设计。最后一步,将不同的开敞空间的尺度感进行过度,校园中都是小尺度空间会显得拘束,如果都是大尺度空间又会显得空旷。所以,高校的开敞空间的尺度感要富有变化,掌握好大小,才能够形成良好的设计感和空间布局。
3.道路系统
因为校园道路景观需求的不同,秉承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塑造舒适放松的绿化空间。道路系统的景观改造主要围绕在标识系统和道路铺装的设计上下功夫。在标识系统的设计第一考虑的就是可视性的特点,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驾驶员和行人能够在第一时间认读出来,这样能够有效保证校内交通安全和流畅。其次,将标志物与校园文化的艺术形式相结合,不但能够体现校园文化也能够体现时代感,是一种大胆的创新,有着独特的魅力。道路铺装的设计上一般将景观大道、特色路、步行小路等功能的不同在铺装上进行区分,但是主要还是采用生态环保的材料为主,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
4.植物应用
高校校园内的植物景观营造中要合理分配和使用不同种类的苗木,根据不同空间类型和节点重要性设计植被。一般对于校园主干道,中心广场等区域,可以使用规格较大的苗木形成中心的效果,跟其他空间进行合理的搭配。在植物选择方面最主要考虑还是地域性的影响,建议采用本土的植物,因为本土的植物相对稳定,而且气候适应,也同时减少了人工和经费。也需要采用少部分外来的树种,用于丰富校园景观层次和植物的种类。与此同时,植物造景要以植物生长习性为基础,因为大部分校园植物以组团群落式结构进行设计。所以一组优秀的植物景观本身一定是结构合理,能够稳定生长,并且给人舒适的感受。在设计时,了解植物的传统寓意,植物的应用与校园文化相结合,通过个性化植物搭配来呈现校园文化的意蕴。
5.水体景观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老校区的水体景观比较少,一般以植物景观为主。
所以对于高校老校区水体景观的改造以采用修补完善的手法为主,不适合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这样不利于校园日常的生活。对于大面积的水域应该进行定期清理,还要注重对驳岸的修复工作,大面积的水域能够反射出校园的空间,丰富了校园的视觉效果和美感;线性的景观设计要顺着水流的方向将校园其他的景观融为一体,形成整体的效果;点状的景观设计因为范围比较小,水也无法流动,所以要勤更换。
6.景观小品
对景观小品位置进行合理布局和调整。主要的设计原理是通过合理的对景观小品的布局和设计,能够满足不同人们的使用需求。例如学生宿舍区域应当设计休闲景观小品和公共服务性小品,为学生的生活提供方便和快捷;教学区域应当设计校园文化的雕塑或者是校友赠送的石碑等,都能让学生们感受浓厚的校园文化精神。同时,要注重对老校区的景观小品的维护和更新。在长期的风吹日晒中,景观小品也受到了腐蚀,所以定期要对他们进行维护和修复。例如灯具、座椅、垃圾箱等小品应当定期检查更新,雕塑和石碑类的小品定期进行清理和维修,这样才能够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
7.文化内涵改造
校园内的景观小品的取材丰富多样,可以对高校的历史、人物、精神、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进行挖掘,将这些元素融入到景观小品的设计中,将景观小品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赵丹.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改造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8.
[2]张明莹. 论校园景观改造设计的叙事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
[3]汪赛群. 基于传承与共生理念的高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
[4]白雪.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校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5.
[5]宫铭. 高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作者简介:
杜雨繁(1999-1),女,汉族,黑龙江,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艺术设计学院,17级在读本科生,专业:环境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老师:李静(1977),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沈阳化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