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ST2与左心衰竭致肺高血压相关性分析

来源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左心衰竭致肺高血压(PH)患者血清可溶性ST2(sST2)水平与超声心动图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之间的关系。

方法

入选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确诊为左心衰竭伴或不伴PH患者。根据PASP水平将患者分为不合并PH组(PASP≤35 mmHg,1 mmHg=0.133 kPa)与合并PH组(PASP>35 mmHg),后者又分为轻度PH组(PASP 36~50 mmHg)和中重度PH组(PASP>50 mmHg)。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PASP与血清sST2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血清sST2对PH的预测价值。

结果

本研究入选患者116例,合并PH患者90例。合并PH组血清sST2水平明显高于不合并PH组(P<0.01),中重度PH组血清sST2水平明显高于轻度PH组(P<0.01),两组患者血清sST2水平均明显高于不合并PH组(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ST2与PASP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r=0.629,P<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ST2是PASP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ST2是PH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比值比1.048,95%可信区间1.015~1.082,P<0.01)。

结论

左心衰竭致PH患者血清sST2水平显著高于不合并PH患者。血清sST2与PASP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是PH的独立预测因素。

其他文献
β受体阻滞剂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标准治疗药物之一,但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是否使用β受体阻滞剂尚存在争议。本文对于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使用时机、使用策略、不良反应等进行总结,有利于临床医生更规范用药,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
CD147是广泛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的一种跨膜糖蛋白,隶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通过与多种因子结合,广泛参与体内正常的生理代谢和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最新研究发现,CD147分子在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慢性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其涉及到的信号通路可促进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而抑制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可以改善症状,发挥心血管保护功能,由此可见,CD147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潜在的治
目的调查我国单中心住院围产期心肌病(PPCM)患者左心室逆重构(LVRR)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入选2006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和产科病房住院且临床诊断为PPCM患者,入院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0 mm。患者出院后随访至少6个月以调查LVRR发生率,LVRR定义为随访时LVEF较基线升高≥10%且随访时LVE
典型铁过载心肌病一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探讨铁过载心肌病的诊疗思路。
本文报告一例两次接受心脏移植术,两次心脏病理结果均为巨细胞心肌炎,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
目的研究入院休克指数(SI)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及长期心力衰竭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5月至2015年9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根据入院时SI分为高SI组(SI>0.7)和低SI组(SI≤0.7),SI定义为入院时心率(次/min)与收缩压(mmHg)的比值。存活出院患者由门诊或电话随访至2
目的评价不同的抗栓治疗方案对缺血性心肌病(ICM)伴左心室附壁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心腔内血栓形成患者中筛选符合入选标准的ICM伴左心室附壁血栓的患者48例,根据患者接受的抗栓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华法林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23例),利伐沙班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11例)和华法林治疗组(14例)。研究终点包括治疗3
目的研究血清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steine-rich protein 61,CYR61)在高龄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6月至2017年9月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年龄≥70岁的AHF患者128例,测定其入院时血清CYR61水平,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CYR61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随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
目的了解导致淋巴瘤患者死亡的心血管病特点,探讨心血管病对淋巴瘤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99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 200例淋巴瘤患者的基本资料,筛选出已经死亡并且死亡原因已知的患者。收集该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和死亡信息。依据根本死因判定,分析其中死于心血管病的患者特点。结果在1 173例死亡的淋巴瘤患者中,死于淋巴瘤原发疾病935例(79.7%),死于第二原发肿瘤
目的探讨血清亲环素A(CyPA)、褪黑素(MLT)水平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诊于山东省胸科医院心内科门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7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合并左心室肥厚组[LVH(+)]组]150例和不合并左心室肥厚组[LVH(-)]120例;另选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CyPA、MLT、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