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殿甫,这位见证了中国电视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老电子”,作为中国三大彩电龙头企业之一的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在2005年几乎所有的演讲中都这样说:第三次电视产业革命已经酝酿,中国即将迈进一个数字化的电视时代。
一位年逾七十的职业经理人,依然是踌躇满志。
在年终岁尾的这段时间里,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创维,00751,HK)董事局主席王殿甫谈的最多话题就是中国的电视革命。
他的观点很鲜明:“国家应效仿当年扶持国产彩管、玻壳企业的做法,出资帮助国产彩电企业投建面板生产线。”并称创维、TCL、长虹与康佳四巨头高层已达成初步意向,将联合建造一家液晶面板生产厂。
第三次革命蓄势待发
在王殿甫看来,整个电视产业已发生了转变:首先是模拟转向数字化,推动了3C融合、TV和IT产业的结合,数字地球、数字国家、数字城市、数字家庭都将变成现实;第二是CRT(显像管)转向平板电视,彩电更薄、更轻、更环保健康;第三是单向收视转向互动点播。电视变成家庭智能显示终端,可以实现即时通讯、视频通话、玩电子游戏。
但是,中国具备了第三次电视产业革命的条件了吗?王殿甫认为,中国已成为全球彩电生产销售第一大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中国已经建立了以整机为主体、以关键配套件为支撑的比较完整的彩电工业体系,积累了第三次革命的坚实基础。
事实上,数据证明了这种判断。2004年,全球彩电销量约为1.33亿台,中国占55%。产量过百万台的企业有13家,其中TCL、创维、长虹、康佳四强的产量都超过800万台。
“尤其是2004年中国电子百强企业排序前10位中,有5家都是彩电企业。其中,在04/05财政年度,创维数码控股公司更以104.66亿港元的营业额和4.03亿港元的纯利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6%和17.8%。”
据介绍,近几年来,大中型彩电企业均建立了研发中心,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不断提高;生产力已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品种规格基本系列化;液晶(LCD)、等离子(PDP)、光显(DLP)等新品迭出,正快速进入百姓家庭。2005年,从元旦到国庆节,创维平板电视销量就增长了7倍,2005年全球平板电视产量达到1600万台。
王殿甫预测说,今年将达到2500万台,2008年将达到4000万台,2010年可达到6000万台,将占全年营业收入的70%。
“缺芯少魂”成产业难题
然而,对于未来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事实远未如王殿甫意料的那么乐观。
摆在他面前的有三大课题:一是如何抓住数字化、信息化机遇;二是如何发挥现有彩电工业生产能力和比较优势,提升民族彩电品牌知名度;三是3C部门如何有效结合,共同延伸产业链。
虽然在2005年上半年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分别销售了37万台和20万台,销售额分别是35亿元和41亿元,分别增长了370%和207%。但这种爆炸式的增长数字并没有给国内的平板电视企业带来利润的增长。
此时,由于中国的材料技术产业落后,许多核心产业的高新材料、设备和技术,均需从外国“输血”进口,造成中国本土企业贡献率仅有26%,而外资企业产值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3%;在平板显示行业,发达国家更是赚取了液晶电视产品利润的80%~90%,而由于此类半成品全部需要进口,使得在中国生产的液晶电视,其价值的80%以上发生在国外。
在王殿甫看来,尽管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但中国企业付出的是技术上和产品质量上的落后,利润微乎其微甚至亏本,外资品牌销售份额少却攫取着高额利润,造成了中国电视机企业始终处于科技产业的末端,国家资本迅速外流。
对此,王殿甫建议,中国电视产业40年发展历史和创维17年成长历程表明,面对机遇、迎接挑战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不断创新。创维从一个生产电视遥控器的小厂,成长为产品销售量居行业前端的彩电企业,主要原因就是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
据王殿甫介绍,当彩电市场供过于求时,创维提前研制生产了100HZ的数码技术;之后,推出逐行扫描的纯平电视;接着推出中国第一高清电视;现在正在掀起“平板风暴”,而且推出了V12(改善图像的12项技术)等,填补了国家空白。近年,创维累计创造了200多项专利技术,创维研究院成为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初步形成了自主技术创新体系。
“我们的经验和教训都表明,要改变中国电视产业‘缺芯少魂’的现状,只有靠核心技术的创新,从硬件到软件、从产品专利到产业标准进行系统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建立自主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进行国际化的合作。”
如何打响未来电视产业革命?
在未来电视产业的营销战略方面,王殿甫特别提到要从“红海战略”转向“蓝海战略”。“红海战略”,就是盯住竞争对手,在竞争中取胜的战略;“蓝海战略”,就是甩开竞争对手,挖掘潜在市场,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王殿甫说,“蓝海战略”核心的两个推动引擎是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中国有近4亿台电视,近期有1/3要更新换代,彩电企业的策略就是要引导好消费者。从全球来看,尽管平板电视需求量增长很快,但CRT高清数字电视在近3-5年内,在销量上还将占优势。
“当前走向数字电视时代,商用和集团需求量越来越大,这片用户的绝大部分是‘蓝海’,要搞直销。戴尔的成功,除了在线定制策略外,还在于集团客户的开发。”王殿甫表示,与大型家电连锁商建立战略联盟已形成气候,但要反对“价格大战”,无序竞争,建立一种和谐、规范的市场秩序。
对于中国电视产业技术的突破,王殿甫还强调,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扶持国家级的创新体系,支持核心技术项目的发展,都是决定品牌战略的关键。他同时认为,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在数字化时代,更需要团队精神、创业精神和系统思维精神。
王殿甫分析说,电视产业第三次革命还可能带来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组织方式的根本性变化。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多样性,使得单一的企业独立构造技术体系,并成功推广应用越来越困难。因此,必须建立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共同推进新技术的标准化和开发工作:一是业界的横向联合,二是业内的上下游联合,三是工商联合。
“在CRT时代,7大彩管厂、8大玻壳厂之所以能迅速启动,全面部署元器件项目,就是因为国家通过直接出资或发放银行贷款的形式帮助它们购买国外技术,组建合资企业。”王殿甫回忆称,“为创造一个完整涵盖上下游的CRT产业链,国家当时总共投入了200亿美元。但这个产业后来回报给国家的贡献额是8000亿美元!”
“对于这样的成功经验,平板时代理应借鉴甚至复制。”王殿甫表示,“因为惟有国家、地方、企业三方同时出资,才能切实保证与国外企业合作引进生产线的充足资本,推动企业从后工序向前工序发展。”
王殿甫认为,CRT四巨头其实是愿意联手合资建立一家液晶面板生产厂的。“但前提是国家一定要给支持、给政策、给资金,最近我也一直在为这个事情奔波。”而让王殿甫颇感欣慰的是,据一政府部门相关人士向其透露,信息产业部部已将平板电视核心技术的引进作为重大工程项目列入“十一五”立项计划,上报国家。
我国电视业的三次革命
我国电视产业第一次革命发生在1950年代末,中国第一套黑白电视发射设备和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的诞生,结束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历史;第二次是在建国十周年之际,我国成功研制第一套彩色电视发射设备和第一台彩色电视机,人们走进彩色模拟电视时代。今天,中国电视产业正在进行第三次革命,即将迈进一个数字化电视时代。
有关王殿甫
1935年生于辽宁省,在电子行业打拼40余年。王殿甫曾任原电子工业部办公厅主任、北京广播器材厂高级工程师和厂长、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总经济师。最值得一提的经历是,王殿甫于1993年在深圳赛格集团濒临解体时就任董事长,当时赛格亏损达到1.1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113%。他上任后对赛格进行了存量资产的盘活,使赛格度过了财务危机,而且成功安排赛格与日立、三星成立合资企业。王殿甫还曾任职深圳电子商会会长和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2004年12月,王殿甫担任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CEO,负责执行集团的业务及企业策略,并且全面监察及管理集团营运,年薪100万港元。2005年1月,王殿甫被选为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
一位年逾七十的职业经理人,依然是踌躇满志。
在年终岁尾的这段时间里,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创维,00751,HK)董事局主席王殿甫谈的最多话题就是中国的电视革命。
他的观点很鲜明:“国家应效仿当年扶持国产彩管、玻壳企业的做法,出资帮助国产彩电企业投建面板生产线。”并称创维、TCL、长虹与康佳四巨头高层已达成初步意向,将联合建造一家液晶面板生产厂。
第三次革命蓄势待发
在王殿甫看来,整个电视产业已发生了转变:首先是模拟转向数字化,推动了3C融合、TV和IT产业的结合,数字地球、数字国家、数字城市、数字家庭都将变成现实;第二是CRT(显像管)转向平板电视,彩电更薄、更轻、更环保健康;第三是单向收视转向互动点播。电视变成家庭智能显示终端,可以实现即时通讯、视频通话、玩电子游戏。
但是,中国具备了第三次电视产业革命的条件了吗?王殿甫认为,中国已成为全球彩电生产销售第一大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中国已经建立了以整机为主体、以关键配套件为支撑的比较完整的彩电工业体系,积累了第三次革命的坚实基础。
事实上,数据证明了这种判断。2004年,全球彩电销量约为1.33亿台,中国占55%。产量过百万台的企业有13家,其中TCL、创维、长虹、康佳四强的产量都超过800万台。
“尤其是2004年中国电子百强企业排序前10位中,有5家都是彩电企业。其中,在04/05财政年度,创维数码控股公司更以104.66亿港元的营业额和4.03亿港元的纯利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6%和17.8%。”
据介绍,近几年来,大中型彩电企业均建立了研发中心,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不断提高;生产力已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品种规格基本系列化;液晶(LCD)、等离子(PDP)、光显(DLP)等新品迭出,正快速进入百姓家庭。2005年,从元旦到国庆节,创维平板电视销量就增长了7倍,2005年全球平板电视产量达到1600万台。
王殿甫预测说,今年将达到2500万台,2008年将达到4000万台,2010年可达到6000万台,将占全年营业收入的70%。
“缺芯少魂”成产业难题
然而,对于未来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事实远未如王殿甫意料的那么乐观。
摆在他面前的有三大课题:一是如何抓住数字化、信息化机遇;二是如何发挥现有彩电工业生产能力和比较优势,提升民族彩电品牌知名度;三是3C部门如何有效结合,共同延伸产业链。
虽然在2005年上半年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分别销售了37万台和20万台,销售额分别是35亿元和41亿元,分别增长了370%和207%。但这种爆炸式的增长数字并没有给国内的平板电视企业带来利润的增长。
此时,由于中国的材料技术产业落后,许多核心产业的高新材料、设备和技术,均需从外国“输血”进口,造成中国本土企业贡献率仅有26%,而外资企业产值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3%;在平板显示行业,发达国家更是赚取了液晶电视产品利润的80%~90%,而由于此类半成品全部需要进口,使得在中国生产的液晶电视,其价值的80%以上发生在国外。
在王殿甫看来,尽管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但中国企业付出的是技术上和产品质量上的落后,利润微乎其微甚至亏本,外资品牌销售份额少却攫取着高额利润,造成了中国电视机企业始终处于科技产业的末端,国家资本迅速外流。
对此,王殿甫建议,中国电视产业40年发展历史和创维17年成长历程表明,面对机遇、迎接挑战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不断创新。创维从一个生产电视遥控器的小厂,成长为产品销售量居行业前端的彩电企业,主要原因就是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
据王殿甫介绍,当彩电市场供过于求时,创维提前研制生产了100HZ的数码技术;之后,推出逐行扫描的纯平电视;接着推出中国第一高清电视;现在正在掀起“平板风暴”,而且推出了V12(改善图像的12项技术)等,填补了国家空白。近年,创维累计创造了200多项专利技术,创维研究院成为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初步形成了自主技术创新体系。
“我们的经验和教训都表明,要改变中国电视产业‘缺芯少魂’的现状,只有靠核心技术的创新,从硬件到软件、从产品专利到产业标准进行系统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建立自主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进行国际化的合作。”
如何打响未来电视产业革命?
在未来电视产业的营销战略方面,王殿甫特别提到要从“红海战略”转向“蓝海战略”。“红海战略”,就是盯住竞争对手,在竞争中取胜的战略;“蓝海战略”,就是甩开竞争对手,挖掘潜在市场,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王殿甫说,“蓝海战略”核心的两个推动引擎是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中国有近4亿台电视,近期有1/3要更新换代,彩电企业的策略就是要引导好消费者。从全球来看,尽管平板电视需求量增长很快,但CRT高清数字电视在近3-5年内,在销量上还将占优势。
“当前走向数字电视时代,商用和集团需求量越来越大,这片用户的绝大部分是‘蓝海’,要搞直销。戴尔的成功,除了在线定制策略外,还在于集团客户的开发。”王殿甫表示,与大型家电连锁商建立战略联盟已形成气候,但要反对“价格大战”,无序竞争,建立一种和谐、规范的市场秩序。
对于中国电视产业技术的突破,王殿甫还强调,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扶持国家级的创新体系,支持核心技术项目的发展,都是决定品牌战略的关键。他同时认为,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在数字化时代,更需要团队精神、创业精神和系统思维精神。
王殿甫分析说,电视产业第三次革命还可能带来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组织方式的根本性变化。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多样性,使得单一的企业独立构造技术体系,并成功推广应用越来越困难。因此,必须建立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共同推进新技术的标准化和开发工作:一是业界的横向联合,二是业内的上下游联合,三是工商联合。
“在CRT时代,7大彩管厂、8大玻壳厂之所以能迅速启动,全面部署元器件项目,就是因为国家通过直接出资或发放银行贷款的形式帮助它们购买国外技术,组建合资企业。”王殿甫回忆称,“为创造一个完整涵盖上下游的CRT产业链,国家当时总共投入了200亿美元。但这个产业后来回报给国家的贡献额是8000亿美元!”
“对于这样的成功经验,平板时代理应借鉴甚至复制。”王殿甫表示,“因为惟有国家、地方、企业三方同时出资,才能切实保证与国外企业合作引进生产线的充足资本,推动企业从后工序向前工序发展。”
王殿甫认为,CRT四巨头其实是愿意联手合资建立一家液晶面板生产厂的。“但前提是国家一定要给支持、给政策、给资金,最近我也一直在为这个事情奔波。”而让王殿甫颇感欣慰的是,据一政府部门相关人士向其透露,信息产业部部已将平板电视核心技术的引进作为重大工程项目列入“十一五”立项计划,上报国家。
我国电视业的三次革命
我国电视产业第一次革命发生在1950年代末,中国第一套黑白电视发射设备和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的诞生,结束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历史;第二次是在建国十周年之际,我国成功研制第一套彩色电视发射设备和第一台彩色电视机,人们走进彩色模拟电视时代。今天,中国电视产业正在进行第三次革命,即将迈进一个数字化电视时代。
有关王殿甫
1935年生于辽宁省,在电子行业打拼40余年。王殿甫曾任原电子工业部办公厅主任、北京广播器材厂高级工程师和厂长、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总经济师。最值得一提的经历是,王殿甫于1993年在深圳赛格集团濒临解体时就任董事长,当时赛格亏损达到1.1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113%。他上任后对赛格进行了存量资产的盘活,使赛格度过了财务危机,而且成功安排赛格与日立、三星成立合资企业。王殿甫还曾任职深圳电子商会会长和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2004年12月,王殿甫担任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CEO,负责执行集团的业务及企业策略,并且全面监察及管理集团营运,年薪100万港元。2005年1月,王殿甫被选为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