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及其在刑法上的意义,是刑法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执法工作中能否正确地认定犯罪和适用刑法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具体实例详细阐述了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区别及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作用在在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定罪、量刑等三个方面的主要表现,便于有效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从而更好地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光荣任务。
【关键词】犯罪目的犯罪动机刑法应用意义
要正确审理一个案件,解决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等问题,必须依照我国新刑法的规定研究犯罪的构成。犯罪的构成是犯罪成立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原理在实际问题上的具体运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刑法理论界对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识和掌握犯罪目的与动机及其在刑法应用上的意义等重要问题的看法不一。笔者根据党的十七大以来关于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精神及新刑法的要求,结合现实中的有关问题和案例对犯罪的目的与动机及其在刑法中的意义作一些探讨。
一
《现代汉语词典》对“目的”和“动机”有如下释义:“目的是人想要达到的结果”,“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行为的念头”。根据目的与动机的这一词义和犯罪的理论,对犯罪的目的与动机作可作如下表述:
所谓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活动,是犯罪结果在犯罪人主观上表现。也就是以观念形态预先存在于犯罪人大脑中的犯罪行为所预期达到的结果。犯罪目的的内容是结果,但目的不等于结果。它属于犯意形成后的思想活动,从犯罪目的实际上讲,有两种意义上的目的。第一种意义的目的,是指直接故意中的意志因素,即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直接造成危害结果的希望,如实施直接故意杀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这就是行为人的犯罪目的。第二种意义的目的,指在故意犯罪中,行为人通过实现行为的直接危害结果后,所进一步追求某种非法利益或结果。如刑法分则所规定的,非法占有的目的,牟利为目的等。显然,两种意义的目的,后一种比前一种更有复杂,更为深远。
所谓犯罪动机,是指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内心起因或者内心冲动。这种内心起因或内心冲动是使犯罪人形成和实现犯罪目的的内在推动力量。它反映了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因素而实施犯罪行为。他属于犯罪以前的思想活动,是犯罪主观方面的一个因素。产生犯罪动机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为人内在的需要和愿望,二是外界的诱因与刺激。所以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犯罪动机是推动和促进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是由犯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当犯罪人与需要的愿望与客观世界中的具体对象相联系的时候便会产生出犯罪动机。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违法性,也就是说,有的犯罪动机都含有非法的目的,都是为一定犯罪目的服务的。犯罪动机形成的过程是一个矛盾斗争的过程,当犯罪人非法欲望占主导地位时,犯罪人就必然会产生犯罪动机,因此,犯罪动机是犯罪人心理结构的重要成分。
犯罪动机支配犯罪行为,犯罪行为表现犯罪目的,同一犯罪目的可以由某种动机引起。同一犯罪动机,可以追求不同的犯罪目的。二者有客观的联系,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都是行为人主观方面的思想活动,都是通过犯罪行为表现出来,都反映出行为人的某种需要,有时二者甚至是一致的,这是二者的共性表现。有犯罪目的,就必须有犯罪动机,有了一定犯罪动机,就会促使犯罪人去追求一定的犯罪目的。但是二者又有区别,动机产生在前,目的产生于后,动机回答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动因何在,目的回答行为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发生的结果是什么;动机不以危害结果为内容,目的一般以危害结果为内容;同一性质的犯罪动机可以是多种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不同性质的犯罪,目的不相同,但动机可以相同。因此,犯罪动机是促使犯罪形成的重要因素,属于犯罪形成以前的思想活动,而犯罪的目的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所追求的结果,属于犯罪形成以后的思想活动。
在司法实际中,目的和动机是往往容易混淆的,有的把目的当成动机,但更多的是把动机当成目的。如以下案例:
被告李××因做生意无本钱,向石油工人杨××借款玖佰元,双方商定当月底还,并立字为据。当月底杨××向李××讨债,李因生意亏本无钱还债,要求下月再还,杨亦同意。李××回家后,想到无钱还债,便产生了夺回借据了却债务的恶念。次日,李假借称给杨找了一个恋爱对象,叫杨去女方看人,将杨骗至荒山上,趁天黑和杨不备之机,从地上拾起一块约七公斤重的石头,猛力砸向杨的头部,杨在挣扎中将李手中的石头打落在地,哀求李不要再打,并表示不再收借款,而李仍不罢手,继续用手中的一号电筒朝杨的头部一阵乱砸,致使杨昏倒在地,李以为杨已死,从杨上衣袋里搜走借据,又从另外一衣袋内搜现金八十三元。而后将杨的“尸体”推下越三米高的石岩,即逃离现场。案破后,李××交代杀人目的是为了了却债务。其实,这个案例的案情清楚表明,夺回借据了却债务是促使李××决意犯罪意识上的起因,李××通过犯罪行为希望得到的结果是剥夺杨××的生命权利。然而在审理该案时,有的同志就认为李××的目的是夺回借据,构成抢劫罪,这就把动机当成了目的。其他不论,单从主观方面分析,如果说李××的目的是夺回借据了却债务的话,那么杨××哀求不要再打,并表示不再收借款时,李××就应罢手。同时,当李××认为被害人已“死”,从被害人杨××身上搜走借据之后,李××就再不必要将杨××的“尸体”推下三米高的石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这个案例可见,如果把动机当成目的,就会造成图财杀人的目的,不是剥夺他人生命而图财,因发兽性强奸妇女的目的不是侵犯人身权利而是求欲,因贪生怕死而叛国的目的不是背叛祖国而是求生等等。
综上所述,虽然犯罪的动机与犯罪的目的密切联系,相互作用,但要注意目的与动机的明显区别,特别是在司法实际操作中不能混为一谈。因为动机是目的内在起因,目的是动机的具体指向。
二
当前对于如何认识和掌握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倾向。有的人认为犯罪的目的和动机是犯罪分子的主观心理活动,难以捉摸,只要犯罪人不供述,就无法查明,为此提出在考察犯罪时,应放弃考察犯罪的目的和动机,而用刑讯来逼取口供。这些都是不可取的。研究认定犯罪和适用刑罚都应以研究犯罪构成为基础。犯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求的总合。犯罪的目的与动机是犯罪分子的两个主观因素。因此,犯罪的目的与动机在我国犯罪构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犯罪的目的与犯罪动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定罪、量刑等三个方面,只不过二者在作用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
首先,犯罪目的是正确认定罪与非罪的重要依据。例如新刑法关于伪造有价证卷罪、赌博罪,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罪等,法律明确规定要以“营利为目的”才能构成犯罪。这些特定的犯罪目的就是构成这些犯罪主观方面的必要条件,它也就成了划分罪与非罪的标准。犯罪的动机对某些犯罪的成立也有一定影响。犯罪动机是犯罪情节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刑法规定的不少犯罪以情节是否严重、是否恶劣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线,因此犯罪动机必然要影响到某些犯罪的成立。如刑法的“走私罪”、“偷税抗税罪”、“侮辱罪与诽谤罪”、“流氓罪”、“泄漏国家机密罪”等都是以情节严重、情节恶劣作为构成犯罪的必备条件。作为重要犯罪情节之一的犯罪动机,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条件下影响着定罪的问题。对于一个具体案子来说,如果不具有法律规定的某种目的,那么这种犯罪就不能成立。所以,犯罪目的決定犯罪性质,行为的卑劣反映目的的歹毒,犯罪动机是影响定罪的重要依据。
其次,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对于划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起重要作用。在许多情况下,犯罪目的不同、行为的性质就不同,因而罪名也就不同。如同样是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如果出于出卖的目的,就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如果没有这种目的,则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此外,犯罪目的还具有直接区分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的作用。过失犯罪是无犯罪目的犯罪。因此,凡是有犯罪目的犯罪,应属于故意犯罪,而不应属于过失犯罪。如果把有犯罪目的的犯罪认定为过失犯罪那就大错特错了。但是,必须明确,不能反推过来认为凡是无犯罪目的的犯罪都是过失犯罪。因为除过失犯罪是无犯罪目的犯罪外,间接故意犯罪也是无犯罪目的的犯罪。这是指行为人放任发生的那种危害结果不是他的希望或追求的结果而言的,也不是指行为人放任某种危害结果发生而追求的他种目的而言的(因为间接故意行为人追求的他种目的中,有时包括有犯罪的目的)。正因为间接故意犯罪是无犯罪目的犯罪,所以它还可以起到区分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的作用。如在区别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时,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行为人有无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在某些情况下犯罪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犯罪目的,还可以揭示犯罪性质,会影响到此罪与彼罪的区分。如同属于造成一般伤害的场合,如果行为人处于流氓动机,应定为流氓罪,而不应为故意伤害罪。又如同处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场合,出于流氓动机的,可定流氓罪,出于其他个人动机的,则应定毁坏公私财物罪。
再次则表现为在量刑方面的意义。由于犯罪目的有着决定犯罪性质,影响犯罪成立的重要作用,因此,犯罪目的决定和影响的犯罪性质严重,处刑也就重,决定和影响的犯罪性质轻,处刑就轻。从这个意义上讲,犯罪目的对量刑轻重有着积极的作用。犯罪动机对量刑非常有意义,犯罪动机反映犯罪人主观恶性的深浅及其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也正是由于这些情况的不同,因而适用刑罚的轻重也有所不同。例如实施同样的资窃行为,一个出于追求腐化堕落生活的动机,一个出于解决家庭困难的动机,显然前者的社会危害性程度比后者大,因此,在量刑时,应当考虑犯罪的动机。
总之,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及其在刑法上的意义,是刑法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执法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观罪过与客观行为的辨证统一,是我们在实践中能否正确地认定犯罪和适用刑法的重要问题。因此认真学习研究,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实践检验,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掌握具体案件的犯罪目的和动机,有利于分清罪于非罪,此罪与彼罪,重罪与清罪的界限,并能有效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从而更好地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努力建设社会主義法制国家的光荣任务。
【关键词】犯罪目的犯罪动机刑法应用意义
要正确审理一个案件,解决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等问题,必须依照我国新刑法的规定研究犯罪的构成。犯罪的构成是犯罪成立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原理在实际问题上的具体运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刑法理论界对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识和掌握犯罪目的与动机及其在刑法应用上的意义等重要问题的看法不一。笔者根据党的十七大以来关于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精神及新刑法的要求,结合现实中的有关问题和案例对犯罪的目的与动机及其在刑法中的意义作一些探讨。
一
《现代汉语词典》对“目的”和“动机”有如下释义:“目的是人想要达到的结果”,“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行为的念头”。根据目的与动机的这一词义和犯罪的理论,对犯罪的目的与动机作可作如下表述:
所谓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活动,是犯罪结果在犯罪人主观上表现。也就是以观念形态预先存在于犯罪人大脑中的犯罪行为所预期达到的结果。犯罪目的的内容是结果,但目的不等于结果。它属于犯意形成后的思想活动,从犯罪目的实际上讲,有两种意义上的目的。第一种意义的目的,是指直接故意中的意志因素,即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直接造成危害结果的希望,如实施直接故意杀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这就是行为人的犯罪目的。第二种意义的目的,指在故意犯罪中,行为人通过实现行为的直接危害结果后,所进一步追求某种非法利益或结果。如刑法分则所规定的,非法占有的目的,牟利为目的等。显然,两种意义的目的,后一种比前一种更有复杂,更为深远。
所谓犯罪动机,是指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内心起因或者内心冲动。这种内心起因或内心冲动是使犯罪人形成和实现犯罪目的的内在推动力量。它反映了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因素而实施犯罪行为。他属于犯罪以前的思想活动,是犯罪主观方面的一个因素。产生犯罪动机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为人内在的需要和愿望,二是外界的诱因与刺激。所以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犯罪动机是推动和促进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是由犯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当犯罪人与需要的愿望与客观世界中的具体对象相联系的时候便会产生出犯罪动机。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违法性,也就是说,有的犯罪动机都含有非法的目的,都是为一定犯罪目的服务的。犯罪动机形成的过程是一个矛盾斗争的过程,当犯罪人非法欲望占主导地位时,犯罪人就必然会产生犯罪动机,因此,犯罪动机是犯罪人心理结构的重要成分。
犯罪动机支配犯罪行为,犯罪行为表现犯罪目的,同一犯罪目的可以由某种动机引起。同一犯罪动机,可以追求不同的犯罪目的。二者有客观的联系,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都是行为人主观方面的思想活动,都是通过犯罪行为表现出来,都反映出行为人的某种需要,有时二者甚至是一致的,这是二者的共性表现。有犯罪目的,就必须有犯罪动机,有了一定犯罪动机,就会促使犯罪人去追求一定的犯罪目的。但是二者又有区别,动机产生在前,目的产生于后,动机回答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动因何在,目的回答行为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发生的结果是什么;动机不以危害结果为内容,目的一般以危害结果为内容;同一性质的犯罪动机可以是多种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不同性质的犯罪,目的不相同,但动机可以相同。因此,犯罪动机是促使犯罪形成的重要因素,属于犯罪形成以前的思想活动,而犯罪的目的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所追求的结果,属于犯罪形成以后的思想活动。
在司法实际中,目的和动机是往往容易混淆的,有的把目的当成动机,但更多的是把动机当成目的。如以下案例:
被告李××因做生意无本钱,向石油工人杨××借款玖佰元,双方商定当月底还,并立字为据。当月底杨××向李××讨债,李因生意亏本无钱还债,要求下月再还,杨亦同意。李××回家后,想到无钱还债,便产生了夺回借据了却债务的恶念。次日,李假借称给杨找了一个恋爱对象,叫杨去女方看人,将杨骗至荒山上,趁天黑和杨不备之机,从地上拾起一块约七公斤重的石头,猛力砸向杨的头部,杨在挣扎中将李手中的石头打落在地,哀求李不要再打,并表示不再收借款,而李仍不罢手,继续用手中的一号电筒朝杨的头部一阵乱砸,致使杨昏倒在地,李以为杨已死,从杨上衣袋里搜走借据,又从另外一衣袋内搜现金八十三元。而后将杨的“尸体”推下越三米高的石岩,即逃离现场。案破后,李××交代杀人目的是为了了却债务。其实,这个案例的案情清楚表明,夺回借据了却债务是促使李××决意犯罪意识上的起因,李××通过犯罪行为希望得到的结果是剥夺杨××的生命权利。然而在审理该案时,有的同志就认为李××的目的是夺回借据,构成抢劫罪,这就把动机当成了目的。其他不论,单从主观方面分析,如果说李××的目的是夺回借据了却债务的话,那么杨××哀求不要再打,并表示不再收借款时,李××就应罢手。同时,当李××认为被害人已“死”,从被害人杨××身上搜走借据之后,李××就再不必要将杨××的“尸体”推下三米高的石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这个案例可见,如果把动机当成目的,就会造成图财杀人的目的,不是剥夺他人生命而图财,因发兽性强奸妇女的目的不是侵犯人身权利而是求欲,因贪生怕死而叛国的目的不是背叛祖国而是求生等等。
综上所述,虽然犯罪的动机与犯罪的目的密切联系,相互作用,但要注意目的与动机的明显区别,特别是在司法实际操作中不能混为一谈。因为动机是目的内在起因,目的是动机的具体指向。
二
当前对于如何认识和掌握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倾向。有的人认为犯罪的目的和动机是犯罪分子的主观心理活动,难以捉摸,只要犯罪人不供述,就无法查明,为此提出在考察犯罪时,应放弃考察犯罪的目的和动机,而用刑讯来逼取口供。这些都是不可取的。研究认定犯罪和适用刑罚都应以研究犯罪构成为基础。犯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求的总合。犯罪的目的与动机是犯罪分子的两个主观因素。因此,犯罪的目的与动机在我国犯罪构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犯罪的目的与犯罪动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定罪、量刑等三个方面,只不过二者在作用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
首先,犯罪目的是正确认定罪与非罪的重要依据。例如新刑法关于伪造有价证卷罪、赌博罪,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罪等,法律明确规定要以“营利为目的”才能构成犯罪。这些特定的犯罪目的就是构成这些犯罪主观方面的必要条件,它也就成了划分罪与非罪的标准。犯罪的动机对某些犯罪的成立也有一定影响。犯罪动机是犯罪情节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刑法规定的不少犯罪以情节是否严重、是否恶劣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线,因此犯罪动机必然要影响到某些犯罪的成立。如刑法的“走私罪”、“偷税抗税罪”、“侮辱罪与诽谤罪”、“流氓罪”、“泄漏国家机密罪”等都是以情节严重、情节恶劣作为构成犯罪的必备条件。作为重要犯罪情节之一的犯罪动机,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条件下影响着定罪的问题。对于一个具体案子来说,如果不具有法律规定的某种目的,那么这种犯罪就不能成立。所以,犯罪目的決定犯罪性质,行为的卑劣反映目的的歹毒,犯罪动机是影响定罪的重要依据。
其次,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对于划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起重要作用。在许多情况下,犯罪目的不同、行为的性质就不同,因而罪名也就不同。如同样是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如果出于出卖的目的,就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如果没有这种目的,则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此外,犯罪目的还具有直接区分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的作用。过失犯罪是无犯罪目的犯罪。因此,凡是有犯罪目的犯罪,应属于故意犯罪,而不应属于过失犯罪。如果把有犯罪目的的犯罪认定为过失犯罪那就大错特错了。但是,必须明确,不能反推过来认为凡是无犯罪目的的犯罪都是过失犯罪。因为除过失犯罪是无犯罪目的犯罪外,间接故意犯罪也是无犯罪目的的犯罪。这是指行为人放任发生的那种危害结果不是他的希望或追求的结果而言的,也不是指行为人放任某种危害结果发生而追求的他种目的而言的(因为间接故意行为人追求的他种目的中,有时包括有犯罪的目的)。正因为间接故意犯罪是无犯罪目的犯罪,所以它还可以起到区分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的作用。如在区别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时,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行为人有无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在某些情况下犯罪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犯罪目的,还可以揭示犯罪性质,会影响到此罪与彼罪的区分。如同属于造成一般伤害的场合,如果行为人处于流氓动机,应定为流氓罪,而不应为故意伤害罪。又如同处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场合,出于流氓动机的,可定流氓罪,出于其他个人动机的,则应定毁坏公私财物罪。
再次则表现为在量刑方面的意义。由于犯罪目的有着决定犯罪性质,影响犯罪成立的重要作用,因此,犯罪目的决定和影响的犯罪性质严重,处刑也就重,决定和影响的犯罪性质轻,处刑就轻。从这个意义上讲,犯罪目的对量刑轻重有着积极的作用。犯罪动机对量刑非常有意义,犯罪动机反映犯罪人主观恶性的深浅及其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也正是由于这些情况的不同,因而适用刑罚的轻重也有所不同。例如实施同样的资窃行为,一个出于追求腐化堕落生活的动机,一个出于解决家庭困难的动机,显然前者的社会危害性程度比后者大,因此,在量刑时,应当考虑犯罪的动机。
总之,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及其在刑法上的意义,是刑法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执法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观罪过与客观行为的辨证统一,是我们在实践中能否正确地认定犯罪和适用刑法的重要问题。因此认真学习研究,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实践检验,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掌握具体案件的犯罪目的和动机,有利于分清罪于非罪,此罪与彼罪,重罪与清罪的界限,并能有效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从而更好地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努力建设社会主義法制国家的光荣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