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上去很美。”
这话听起来容易,做起来相当不容易。且不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光是一个“看”字就有很多门道。近期故宫开门放宝,有人排了十个小时队,就是为亲睹一下《清明上河图》是如何的宝贝,看过之后有人觉得不虚此行,有人感觉不过如此。
藏宝天下最多的故宫,每天涌入8万人,大多数人怀抱着一肚子对皇帝老儿的想象而来,看见“金銮殿”远没有戏文里的富丽堂皇,恐怕失望者要居多。很少听说故宫去了又去的人,倒是有不少人长城去了又去。
这很正常,美不是那么容易看到的。
譬如说在《清明上河图》的旁边,还放着更为宝贝的《五牛图》,排着长队的人明显就没有那么多了。对不谙书画的人来说,《石渠宝笈》里的大多精品几如对牛弹琴,但对中国字画爱好者们来说,那是一等一的精神食粮,美得不可言说。于古建筑爱好者而言,则宫殿里的重檐要远胜苏东坡的书法,但故宫门前的石狮子,天安门楼前的华表,除成了自拍及他拍的照片里最多见的背景外,有几人会多看两眼。
人们常说故宫,其实这是一个简称。“故宫博物院”,省去的后三个字才是精神所在。
要想看得出美,博物馆是一个极好的去处,现时各地的博物馆大多免费开放,人们有机会把昔日精英阶层才能欣赏到的东西一睹为快。见多识广,过去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则百度谷歌飞机高铁,速度上来说远超以往,但是精深上来说,则是稀松平常。“博物馆”这种高大上的所在,越来越需要接地气了。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宁愿排队也要进博物馆的原因所在。世上可能有无数的蒙娜丽莎,但只有卢浮宫那幅才会令世界各地的发烧友们心甘情愿地排队等候。
这种公共文化的教育,与这个时代的渴求颇为吻合。
创造物质财富易,创造精神财富难。新一代教育的“真善美”从哪里着手?因为“美”的东西,必须有引导者,有长期的熏陶与鉴赏,才会看出来“美”在哪里。比如唐宋元明清那几代的风尚文化,就在博物馆里陈列展出,但倘若没有传统的延续、没有文化的加持,谁能知道一字一画、一物一器里的“美”在何方?
今天的器物也许就是明天的文物,今天的中国制造也许就是明天的传统文化承载体。上一个三十年人们为创造这个时代的财富孜孜不倦;但未来的三十年,我们能否为创造这个时代的文明孜孜以求。
倘若没有那么多的博物馆,也没有那么多的四合院,那么现在钢筋水泥的三居室里边,应该存储一些什么留给我们的后代,或者说创造一些什么留给我们的子孙?希望不会是一摞又一摞的硬盘,那看上去并不美。
这话听起来容易,做起来相当不容易。且不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光是一个“看”字就有很多门道。近期故宫开门放宝,有人排了十个小时队,就是为亲睹一下《清明上河图》是如何的宝贝,看过之后有人觉得不虚此行,有人感觉不过如此。
藏宝天下最多的故宫,每天涌入8万人,大多数人怀抱着一肚子对皇帝老儿的想象而来,看见“金銮殿”远没有戏文里的富丽堂皇,恐怕失望者要居多。很少听说故宫去了又去的人,倒是有不少人长城去了又去。
这很正常,美不是那么容易看到的。
譬如说在《清明上河图》的旁边,还放着更为宝贝的《五牛图》,排着长队的人明显就没有那么多了。对不谙书画的人来说,《石渠宝笈》里的大多精品几如对牛弹琴,但对中国字画爱好者们来说,那是一等一的精神食粮,美得不可言说。于古建筑爱好者而言,则宫殿里的重檐要远胜苏东坡的书法,但故宫门前的石狮子,天安门楼前的华表,除成了自拍及他拍的照片里最多见的背景外,有几人会多看两眼。
人们常说故宫,其实这是一个简称。“故宫博物院”,省去的后三个字才是精神所在。
要想看得出美,博物馆是一个极好的去处,现时各地的博物馆大多免费开放,人们有机会把昔日精英阶层才能欣赏到的东西一睹为快。见多识广,过去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则百度谷歌飞机高铁,速度上来说远超以往,但是精深上来说,则是稀松平常。“博物馆”这种高大上的所在,越来越需要接地气了。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宁愿排队也要进博物馆的原因所在。世上可能有无数的蒙娜丽莎,但只有卢浮宫那幅才会令世界各地的发烧友们心甘情愿地排队等候。
这种公共文化的教育,与这个时代的渴求颇为吻合。
创造物质财富易,创造精神财富难。新一代教育的“真善美”从哪里着手?因为“美”的东西,必须有引导者,有长期的熏陶与鉴赏,才会看出来“美”在哪里。比如唐宋元明清那几代的风尚文化,就在博物馆里陈列展出,但倘若没有传统的延续、没有文化的加持,谁能知道一字一画、一物一器里的“美”在何方?
今天的器物也许就是明天的文物,今天的中国制造也许就是明天的传统文化承载体。上一个三十年人们为创造这个时代的财富孜孜不倦;但未来的三十年,我们能否为创造这个时代的文明孜孜以求。
倘若没有那么多的博物馆,也没有那么多的四合院,那么现在钢筋水泥的三居室里边,应该存储一些什么留给我们的后代,或者说创造一些什么留给我们的子孙?希望不会是一摞又一摞的硬盘,那看上去并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