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改革中合约安排的四要素

来源 :经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P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张五常先生的由产权、交易费用、风险规避三要素构筑的佃农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了激励要素从而构成新的合约理论,接着又循着德姆 塞茨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三次法律修正的逻辑,创新性地提出第四次法律修正,然后,作者以上述理论框架为工具,系统地剖析了国企改革中合约安排的演进的内在逻辑,最后指出了国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实行以经理人员股权激励和员工有效持股计划为核心的股份公司制度。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选择某省会城市1999-2001年家计调查中家庭食品消费的平行面数据,对消费习惯形成模型进行估测,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对食品消费具有显著作用,且家庭财产对居民食品消费习惯的形成作用不大。本文第一部分介绍本研究采用的消费习惯形成模型,第二部分是数据选择与估算介绍;第三部分对消费习惯形成经济计量模型估算结果分析,最后是研究结论。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认为,当放弃了“科斯企业边界理论”中的两个并未言明的假设后,现实中的古典企业并存在着两重清晰的边界,一是法定边界,二是契约边界,而契约边界的相互交叉是一种经济常态。随后,随着“经济革命”的出现,公司制企业又出现了经营边界和治理边界,最后,根据公司的四重边界的性质,本文论证了谁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并提出公司治理存在着三层结构。
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私有产权导致无法避免的 持续性失业,失业存在下的均衡是制度性结果,仅仅出自于供求关系的变革无法解决市场背后的矛盾,形成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瓶颈。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表明,资本深化和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产生不利影响,选择符合发展中国家资源特征的劳动密集技术进步,可以实现剩余劳动人口和新增人口的就业和经济的顺利发展。两极分化和贫困人口的增加是社会政治动荡的温床,消灭贫困不仅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发展的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