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发展,中职学校已经全面进入了教学改革阶段。数学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也是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在中职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弱,对数学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没有用。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问题的关键,将数学史融入到中职数学教学中可以促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数学史;学习兴趣;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中职数学教学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动气,树立良好的学习目标,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史引入到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解决当前中职数学教学中的难题,同时还以通过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为中职数学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一)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
目前,大部分的中职学校中的学生都缺少明确的学习动机,许多学生在进入学生之后认为自己之所以选择来到中职学校是因为迫于家庭压力,没有办法才过来“混日子”的;大部分学生想混个毕业证就行了,学不学习的无所谓;还有一部分学生为了来到中职学校学习一门技术,以后找个工作上班,忽略文化知识的学习。这种现状导致许多中职学生没有学习动机,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学习,对于学习只有不求上进的学习态度。
(二)基础知识薄弱
大部分的中职学生缺乏基础文化知识,学习成绩不好。尤其是学习数学,对于中职学生来講简直就是学习“火星文”,学生完全听不懂教师讲的教学内容,长久下来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的逃避心理,甚至是厌学心理。
二、中职院校数学教师教学现状
许多中职教师由于缺少教学热情,自然也没有备课热情,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单方面的为学生灌输知识,也不管学生有没有学习兴趣,一味的给学生传递知识,学生长期在被动的接受数学知识,导致没有学习兴趣,产生的厌烦心理。而且,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课堂氛围枯燥无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学生的兴趣养成,没有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课堂中的情绪表现,导致学生不想学习数学,甚至认为睡觉也比学习数学好。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死板,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忽略了学生实践活动,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不能紧密的联系起来,学生听课就像“听天书”一样,这种教学模式并不符合中职学校教学需求。总之,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数学教师不能好好教学,学生不能好好学习,一直陷入一个不良的恶性循环中。
三、数学史对中职数学教学的影响
(一)以数学史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不能将数学教学局限于数学知识的传递,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感。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足以谱写一篇民族壮丽的是个,其中数学史蕴含着古人智慧的结晶,教师将数学史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比如: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等都比欧洲国家早1000多年;《周易算经》中的勾股定理比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要早至少500年的历史;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发起的优选法被广泛的应用到科学实验和生产中;祖冲之的儿子算出了球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成功的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此后被数学家定位“陈氏定理”,这也是“筛法”的关辉顶点,英国数学家赞扬陈景润说:“你移动了群山。”这只是我国数学史上一部分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我国数学研究发展,还为中国的历史文明增添了光彩。
(二)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知识论的观点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数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还能对余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的学科,其逻辑严密,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庞大的知识体系,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告诉人们: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条件,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鞥引起质变。比如数列极限的定义,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对于学生而言“极限”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对于极限思想又比较熟悉,因为学生之前削骨这些内容。再比如,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为了计算圆的周长采用了“割圆术”,他首先作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再作圆的内接正十二边形,内接正二十四边形,内接正四十八边形等等,当边数的无限增加时,这一串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无限接近于一个常数于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常数就是该圆的周长。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三)以数学史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畅游于数学知识的海洋
目前,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学生成为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的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教学情境需要贴近学生数学的生活,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让数学史成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切实的爱上学习。
结束语:
将数学史融入到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感受数学的魅力,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超,陆书环,赵海峰.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历史问题的教学价值[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7(06):64.
[2]张楠,罗增儒.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6(03):442.
[3]李明振,庞坤.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教材的原则方式与问题[J].数学通报.2006(03):97.
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 300381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数学史;学习兴趣;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中职数学教学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动气,树立良好的学习目标,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史引入到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解决当前中职数学教学中的难题,同时还以通过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为中职数学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一)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
目前,大部分的中职学校中的学生都缺少明确的学习动机,许多学生在进入学生之后认为自己之所以选择来到中职学校是因为迫于家庭压力,没有办法才过来“混日子”的;大部分学生想混个毕业证就行了,学不学习的无所谓;还有一部分学生为了来到中职学校学习一门技术,以后找个工作上班,忽略文化知识的学习。这种现状导致许多中职学生没有学习动机,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学习,对于学习只有不求上进的学习态度。
(二)基础知识薄弱
大部分的中职学生缺乏基础文化知识,学习成绩不好。尤其是学习数学,对于中职学生来講简直就是学习“火星文”,学生完全听不懂教师讲的教学内容,长久下来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的逃避心理,甚至是厌学心理。
二、中职院校数学教师教学现状
许多中职教师由于缺少教学热情,自然也没有备课热情,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单方面的为学生灌输知识,也不管学生有没有学习兴趣,一味的给学生传递知识,学生长期在被动的接受数学知识,导致没有学习兴趣,产生的厌烦心理。而且,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课堂氛围枯燥无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学生的兴趣养成,没有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课堂中的情绪表现,导致学生不想学习数学,甚至认为睡觉也比学习数学好。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死板,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忽略了学生实践活动,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不能紧密的联系起来,学生听课就像“听天书”一样,这种教学模式并不符合中职学校教学需求。总之,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数学教师不能好好教学,学生不能好好学习,一直陷入一个不良的恶性循环中。
三、数学史对中职数学教学的影响
(一)以数学史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不能将数学教学局限于数学知识的传递,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感。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足以谱写一篇民族壮丽的是个,其中数学史蕴含着古人智慧的结晶,教师将数学史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比如: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等都比欧洲国家早1000多年;《周易算经》中的勾股定理比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要早至少500年的历史;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发起的优选法被广泛的应用到科学实验和生产中;祖冲之的儿子算出了球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成功的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此后被数学家定位“陈氏定理”,这也是“筛法”的关辉顶点,英国数学家赞扬陈景润说:“你移动了群山。”这只是我国数学史上一部分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我国数学研究发展,还为中国的历史文明增添了光彩。
(二)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知识论的观点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数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还能对余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的学科,其逻辑严密,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庞大的知识体系,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告诉人们: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条件,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鞥引起质变。比如数列极限的定义,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对于学生而言“极限”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对于极限思想又比较熟悉,因为学生之前削骨这些内容。再比如,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为了计算圆的周长采用了“割圆术”,他首先作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再作圆的内接正十二边形,内接正二十四边形,内接正四十八边形等等,当边数的无限增加时,这一串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无限接近于一个常数于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常数就是该圆的周长。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三)以数学史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畅游于数学知识的海洋
目前,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学生成为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的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教学情境需要贴近学生数学的生活,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让数学史成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切实的爱上学习。
结束语:
将数学史融入到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感受数学的魅力,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超,陆书环,赵海峰.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历史问题的教学价值[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7(06):64.
[2]张楠,罗增儒.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6(03):442.
[3]李明振,庞坤.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教材的原则方式与问题[J].数学通报.2006(03):97.
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 30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