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报 第11卷 总目录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sve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于1983年7—8月,1985年8—10月期间,在中国科学院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进行。应用概率分布的方法研究小哺乳动物的种群空间格局,取得了与实际观察相吻合的结果。这项工作将为定量描述哺乳动物种群数量的空间配置做出尝试。 主要结果为: 1.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以下简称鼢鼠,鼠兔)的空间格局适合负二项分布,截尾负二项分布。 2.鼢鼠在空间的聚集强度高于鼠兔。 3.鼢鼠在高寒草甸和灌丛中的聚
期刊
本文采用Iwao(1968—1977)的m~*-m回归方法测定了矢尖蚧及其主要天敌——二双斑唇瓢虫、日本方头甲和矢尖蚧蚜小蜂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矢尖蚧及其主要天敌均为聚集分布;空间结构均为疏松的个体群存在;个体群的分布是聚集的,个体群内的分布是随机的。比较了矢尖蚧及其主要天敌在柑桔树冠不同部位的聚集程度、矢尖蚧、二双斑唇瓢虫和矢尖蚧蚜小蜂均以上部—中部外层的聚集程度较大,日本方头甲以下部—中部内层
期刊
利用苦苣菜蚜-苦苣菜蚜茧蜂混合种群系统模拟模型,通过改变种群参数、初始虫量和温度条件,探讨了蚜茧蜂产卵选择寄主龄期特性对整个种群系统行为的影响,并比较了这一特性与蜂产卵量两者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蜂产卵对寄主龄期选择特性的改变可明显改变其对蚜虫种群增长影响的程度,当产卵选择特性改变,产卵量在多数情况下必须要大幅度直至成倍的增减,才能补偿其对蚜虫种群的控制作用。不过,当蜂产卵嗜好三龄、二龄、四龄若
期刊
本文根据前齿肖蛸(Tetragnatha praedonia)在20℃、23℃、26℃、29℃、32℃和35℃6种恒温条件下的发育历期、幼蛛存活率、成蛛产卵率、产卵量和孵化率组建了前齿肖蛸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种群增长表。结果表明前齿肖蛸在所试验的6种恒温条件下其种群数量可保持上升趋势,其中以在29℃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繁殖一代种群数量可增加74.28倍;以在20℃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最慢,
期刊
本文提出了双向平衡原理的系统调控方法,同时对半干旱区的山西省临猗县的作物布局结构调整进行了实例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对建立良好的农作物生产生态体系、增强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县内部活力、加快商品粮棉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速度都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臭氧(O_3)是一种严重危害植物生长的大气污染物。1956年Erikson和Wedding曾研究了O_3对浮萍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后人们又开展了O_3对植物光合速率等多方面影响的研究,探讨了O_3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机理,但对受到O_3抑制后,植物光合强度的恢复与减少植物受O_3危害的防护剂的效应较少注意。 本文主要报道了O_3对蚕豆叶净光合强度的影响及恢复情况,应用了一种新型生长调节剂Mefluid
期刊
本文研究了温度对二双斑唇瓢虫发育和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双斑唇瓢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8—23℃,临界最低温度为5℃左右,临界最高温度为38—41℃。在17—31℃温度范围内,以25℃的存活率最高,以31℃的存活率最低。越冬成虫的抗寒性较强,1985年越冬期间的过冷点温度平均为-4.26—-5.6℃。测得在室温下二双斑唇瓢虫的内禀增长率(r)为0.0402,周限增长率(λ)为1.0410,净增
期刊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地区天然割草场割草对生物量、植物含N量及对土壤水分、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割草的影响下,群落地上生物量和密度逐年波动式地下降,优良牧草的比例减少,杂类草增加。群落的地下生物量也下降。一些生态因子如土壤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含量也受到割草的影响。根据对单位面积上的储N量变化分析,提出最适割草时期(8月中旬)和合理的轮割制度(割一年休一年)。
期刊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原产墨西哥,是一种多年生浅根恶性草本植物,约在本世纪40—50年代由缅、越边境传入我国,现在我国云南南部已大面积地蔓延,严重地危及着农、林、牧业的发展及山地的合理利用。 泽兰实蝇(Procecidochares utilis Stone)是紫茎泽兰重要的专食性天敌,可有效地抑制紫茎泽兰的生
期刊
作为次级代谢产物的类黄酮在互花米草体内含量较丰富,江苏滨海废黄河口互花米草草场10月份草中含量最高,仅水提即可达6‰以上。互花米草类黄酮(TFS)的积累受生长季节、周围环境因子等的影响。TFS的积累与初级生产呈正相关,在~(14)C标记同化物的过程中发现,同化作用1小时后即有相当量的TFS产生,其比强高达10x10~6cpm/100mg以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