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视域下冯小刚电影的“身份”表征谱系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o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冯小刚电影内蕴着时代文化的社会变迁,类型塑造的自反性尝试,同時,在其电影语言的影像化表征系统背后也渗透出流变而恒常的“身份”谱系意义建构策略。本文将主要从身份流变的叩问、主体性的再生产以及自我定位的迷思三个方面深入探究消费文化视域观照下,冯小刚电影的意义表征谱系呈现路径。
  【关键词】 冯小刚电影;身份;话语;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8-0073-02
  冯小刚导演贺岁电影《只有芸知道》一周累计票房1.5亿左右,距离冯小刚导演的预期值尚有很大差距,而观众的评价也未尽如人意。
  《只有芸知道》的尴尬处境,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冯小刚电影文本制作系统的意义指向问题。当然,近年来冯小刚导演不断尝试突破自我的反类型化影像探索,但不论是早期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带有浓郁小品式风格的喜剧体样;还是《集结号》《一九四二》等思索浩瀚历史时空感的民族叙事文类;抑或当下的《芳华》《只有芸知道》等关注社会文化移变潮流中的个体命运书写,人物的身份追问与话语的表征指向仍然是冯小刚电影商业化运营思维下的不变能指。因此,影像文本的意涵表征与意指实践若总是疏离于扎实的文本叙事规则,明确的意义层维揭示,单纯商业资本的力量在文本的游移之间势必会引发观众的口碑反噬,这一特点在冯小刚电影的“身份”谱系构建中尤为凸显。
  一、身份流变的叩问:男性话语置换性别修辞
  正如索绪尔所言,语言借由表征阐释了社会意义。“意义以我们永远无法事先预料的形式通过语言而产生出来,而意义的‘滑动’,是不会止息的。”①同样,在冯小刚的电影释义体系中,意义的滑动表征为类型摸索的反式动能表达与社会文化背景的迁移,而意义的彰显则是通过影像语言—— “身份”来显现的。
  (一)角色身份的流变——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冯小刚导演早期的作品,普遍呈现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转型躁动发展阶段,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图景,这与冯小刚的影像系统相互关联生产出了冯小刚贺岁片的喜剧性意义。需要确认的一点是,这种铁打的小市民形象身份,与大众文化合谋共同生产影像意义的输出模式是从属于现代主义的表征方式。
  然而,21世纪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的大肆蔓延使得冯小刚电影曾经的文化表达模式受到时代冲击,影像的意义表达与商业目的的融合需要全新的制作策略,同时,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下“身份”的相对确定与意义的稳定传达在此都被不同程度的消减化了。
  消费主义裹挟而来的后现代文化气氛,也使得冯小刚影片中的人物身份不断发生裂变。而《芳华》《只有芸知道》更像是熟稔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工业规则之下的时宜范式,与时代需求、大众审美最好的和解之道。以消逝的英雄梦想、逝去的纯真年代、定格的美好爱情之名,冯小刚导演重新塑造了其影片中的“怀旧身份”角色。
  (二)女性意识的被涤荡——男性话语权威消解性别修辞
  在女性主义的观点看来,“社会性别是一种获得的地位,这一地位是通过心理、文化和社会手段建构的,社会性别应被定义为‘性别的社会关系的产物’。”②从这个角度而言,冯小刚电影中的男性社会性别身份以内在化的话语体系力量置换了源文本中的女性生理性别的生命直觉,这种置换的形式隐秘且符合了大众文化的商业娱乐精神,在流畅的镜头影像背后是男性话语权威的不断被强化。
  《芳华》中的刘峰,一个雷锋式的标兵人物,在影像中刘峰的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俨然不是单纯的道德式宣扬,而是带有了更丰富的社会性别身份力量的符号题旨。而《只有芸知道》更像是《芳华》的现代化阐述版本。支离破碎的文本情节与略显唐突的叙事线索,并未影响男性身份的建构与话语权威的导向。相比爱情的镜语表达,更值得注意的是隋东风以男性话语权威的绝对领导力量主导爱情的走势,拯救不幸的女孩,帮助女性完成她未完成的生命理想。
  不论是《芳华》,还是《只有芸知道》,源文本中的女性意识被涤荡,身体叙事所呈现出的女性自我体察的意义遭到反拨,性别修辞的宏观历史语境表达于“此在”之处被消解化、平面化,女性角色身份依旧是商业化影像生产体系中的“被凝视者”。与此相对,男性身份系统的表层流变,却依然内隐着男性话语的绝对权威,这种性别话语修辞的不平衡指涉了影像文本间的身份暧昧与身份追问,语义的模糊再次指向了冯小刚电影身份话语的权威地位在不同文本间性的子文本之间自由游走的特性,但同时这也影响着冯小刚导演的“身份”系统图式的文本构建与意义输出。
  二、主体性的再生产:怀旧情绪置换历史谱系
  从福柯的理论来看,“话语本身就是各种主体-位置,也就是说与知识和实践的各种特定形式有关的中介和身份的特定位置的承担者。”③不难看出,以文化研究的维度观照冯小刚电影影像意义的生产实践,“身份”系统暗含着权力与话语的阐述,而话语的语义流通与“身份”的确认便是透过主体来彰显的。
  (一)男性主体性的再生产——身份移变中的互文运作
  不难看出,冯小刚电影中的人物“身份”在历经时代文化的审美变迁的大背景之下依稀印刻着最初的“顽主”印象,而这其实也是冯小刚电影文本的话语构成体系。正如福柯所说,“以更具历史特殊性的眼光,将知识的储存形式看成是植根于诸特定语境和历史中的。分析各种特定的文本和表象,更倾向于分析一个文本或一种实践所隶属的整个话语构成体。” ④
  (二)女性身份的被建构——隐喻符号与怀旧精神
  《只有芸知道》中含有大量的隐喻段落,女主角芸的形象通过鲸鱼、树和狗的隐喻符号排序,拼贴出现代爱情读解中的女性安全感的缺失与自我身份的找寻的深层涵义,更揭示出大众文化生产模式中爱情文本的古老叙事机制与传播策略。   当历史的、过往的、青春的成为一种进入文化工業体系的隐喻符号,“怀旧”便成为了文化消费合理而又隐蔽的通道,在这里,怀旧本就意指了一种大众文本的吸引力规则。所以,在影像的意义系统之中,不论是隐喻的镜头符号所组成的符码意指功能,还是由此延伸而来的怀旧精神的被表征,无一不指向了一种主体性情绪的培养与消费。女性身份的被塑造,通过隐喻与怀旧,在冯小刚的电影时空中承担起了情绪与情感的再生成角色,同时佐证着男性主体身份的位置,而又通向消费主义的运作流程。
  三、自我定位的迷思:美图逻辑下的文化消费机制
  从《芳华》到《只有芸知道》,冯小刚导演用爱情祭奠延续了时代缅怀的主体性情绪再造模式,而这背后的主体力量都可以定义为一种怀旧精神的美图逻辑。正如有学者所说,“怀旧影像的美图逻辑是一种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观赏机制,对‘过去’的包装与提纯令观众在‘Yesterday Once More’中暂时忘却现实中的失意、失落。”⑤然而,这种怀旧影像的被生产在附和了大众的审美口味之余,却并未告知历史的本然与未来的趋向,怀旧主义精神下的消费机制完美的促进大众消费了有关过去的美好影像,却也在文化消费机制的链条上留下了大众文化文本层次的意义破碎。
  在冯小刚导演的影像表征系统中,我们看到了这种文化消费机制模式影响下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个体身份与历史谱系的暧昧互动。在这些影像里,社会时代的宏大历史变迁表述被抽离了,取而代之以个体小人物的命运与经历来转述。因此,“身份”系统的话语阐释在冯小刚电影的意义表征谱系中便成为了一种格外重要的意指符号。然而,从《芳华》的不明所以高票房率,到《只有芸知道》的票房走势低迷局面也不难发现,这一以个体“身份”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相互链接的文化生产模式并没有呈现出良好的共生发展状态,其实这也是冯小刚导演在不断反类型化探索中,其影像意义迷离、断裂感突显的一个重要原因。影像系统中的“身份”表征谱系只有表层的社会身份移变,却未见文化意义的“身份”突破,这种分裂的影像文化再生产势必会削弱了文本的思考力与批判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大众文本被消费过程中的理解障碍。
  为了打破这种“身份”谱系书写的困境,《芳华》与《只有芸知道》开始寻求怀旧主义的精神宣泄。经由青春的符号、爱情的纯美等表征策略,试图寻找到与大众文化消费市场选择之间的合谋点。如果说《芳华》用那个逝去的青春年代恰好撩动了大众的审美痛点,那么《只有芸知道》的唯美爱情想象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这种美图逻辑的景观化扩张背后是时代思考力、批判性的逐渐被消弭,怀旧过后却依然未谈当下。因此,这也是《只有芸知道》口碑差强人意的原因之一。
  注释:
  ①③④(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出版社,2013年7月版,第51页,第453页,第76页。
  ②刘霓:《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⑤叶航:《性别修辞与历史话语:海外华文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现代传播》2019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李道新.显影于历史并执念于和解——《芳华》与当代中国电影的文化症候[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1).
  [2]赵勇.从小说到电影:《芳华》是怎样炼成的——兼论大众文化生产的秘密[J].文艺研究,2019,(3).
  [3](美)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要】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为语言使用的终极形式,能够以高度浓缩的状态展现该门语言的发展脉络、使用技巧、文化内涵以及相关因素。文学是通过对语言进行高度的精炼加上创作者自己的思考而产生的,要完成合格的文学作品,首先需要作者自身对于该门语言的内涵和特点有非常明确的认识,并且能够熟练使用语言,包括该门语言所含有的相应使用技巧,例如修辞艺术、不同使用环境中的使用禁忌等。为了能够与读者产生共
期刊
【摘要】 在新形势下,优秀的文化需要传承与保护,也需要创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赫哲族作为我国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又处于黑龙江的三江流域,其生活主要以捕鱼为主,形成渔猎文化。但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技艺也渐渐消失,所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传统手艺,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挖掘文化背后的深刻含义,将产品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物价交换,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赫哲族还有很多特殊文化形式,如果能够
期刊
【摘要】 艺术形式的表现与艺术品、艺术家,都与所处时期的思想史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书法也然如此,解读书法艺术本身的同时还要更深层次去探寻书法艺术的源泉。因此,研究书法不仅要研究技法,更重要的是研究技法之后的思想,從而更深层次地领悟书法思想精神,感受书法艺术经典作品的魅力。魏晋时期可谓是书法艺术的自我觉醒时代。  【关键词】 觉醒;书法思想史;魏晋时期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柳宗元宦柳诗中出现了大量植物意象,它们起到了体现与映射作者精神、情感与认知的概念隐喻功能。研究发现,这些植物意象分别反映了其对相关地理风俗的认知、对健康的渴望、对品格的坚守与对生命飘零的体验。本文运用认知隐喻理论对这些意象进行分析,挖掘其中的“柳宗元文化”内涵,促进柳州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关键词】 柳宗元;植物意象;概念隐喻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当前,自媒体、短视频等平台的传播影响力不断提升,严重挤压了广电的生存空间。因此,推动广电媒体立足自身优势,向全媒体转型势在必行。但广电媒体受运营能力不足、转型意识不强等问题影响,在全媒体转型进程中,陷入了“自建平台”与“借船出海”的现实困局。因此,广电想要适应新的媒体环境,需要践行“互联网+”思维,坚持从传媒技术、优质内容多个领域与新媒体平台深度融合,助力广电全媒体转型升级。本文以广电全
期刊
【摘要】 在这个新媒体的时代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影视行业出现突飞猛进的势头。随着当前电影技术的不断提高,电影的历程也在不断的演变,这让影视表演艺术深受大家的关注。当前所特有的时代特性让影视表演艺术慢慢的已经寻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以及在特定时期的美学特征,这让人们对此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 表演;艺术;差异;联系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纹样丰富,积累了少数民族的审美情感,具有传承和发展的价值,运用数字化浮雕进行提取、实物呈现,具有保护的意义,是研究开发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纹样的一种新方法,为应用提供了新渠道。
期刊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媒介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电视栏目也开始出现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自制网络综艺作为一种新兴的节目,正在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我国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因此不断受到冲击,面对逐渐流失的观众和市场,综艺节目需要不断对自身进行变革创新以此来适应新时代多媒体的发展。面对这一发展趋势,综艺节目搭借互联网发展的顺风车,用大数据定位观众的喜好,对栏目内容进行改进,
期刊
【摘要】 以舞蹈艺术形式与现代化的新媒体技术交互这种形式为主的艺术实践,是20世纪以来新兴的一种新媒体舞蹈的结晶之作。从其发展的艺术形式上来看,新媒体舞蹈艺术主要是通过现代化的新媒体技术和现代与后现代的舞蹈形式相结合的一种展现形式。从其实际的技术应用方面来说,新媒体舞蹈这种艺术形式是通过互联网、影视等方面的新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的艺术创作。与此同时,这种新媒体舞蹈艺术也具有传统的诸如电视剧、电影、剧场
期刊
【摘要】 以翻译目的论为研究视角,对BBC纪录片《中国的故事》中有关中国文化解说英译部分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明晰翻译目的论在此类文化负载解说词中的体现。从西方这一展现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这一视角切入,我国译者也能更好地了解西方人眼里的中华历史文化,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关键词】 目的论;《中国故事》;解说词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