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引言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上海回应城市睿智转型需求与市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项有力举措,是在城市空间发展动力由“生产驱动”转向“生活驱动”、发展模式由外延增长转向内生发展背景下的一次积极探索。回溯这一社会治理和公共资源基础配置单元的概念源起,早已跳脱出单居住功能的束缚,融入时空结合与规划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向微城市体系的复合化定位转型~1。2014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着眼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引言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上海回应城市睿智转型需求与市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项有力举措,是在城市空间发展动力由“生产驱动”转向“生活驱动”、发展模式由外延增长转向内生发展背景下的一次积极探索。回溯这一社会治理和公共资源基础配置单元的概念源起,早已跳脱出单居住功能的束缚,融入时空结合与规划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向微城市体系的复合化定位转型~1。2014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着眼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希望通过对社区管理机制的变革来提升基层建设的公平度与包容性。在同年举办的首届“世界城市日”,上海率先提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并纳入到《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
其他文献
面积问题往往形式多样,灵活多变,难度较大,一直是中考的热点。针对一个具体的面积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拓展运用,有助于学生掌握该类问题的本质,学会通性通法。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加强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思政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既存在机遇,也面临一些困境。针对现状,文章提出了以下三个建议:以生为本,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立足根本,着力提升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课程思政意识;加强常规管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期为一线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15分钟生活圈作为人们触及社区公共设施的空间网络,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测度历史城区居民15分钟生活圈及共享程度、社区公共设施空间布局及服务便利性,以及将15分钟生活圈与历史资源空间进行叠合分析等,多维度深入认知历史城区15分钟生活圈的空间特征,并以南京城南历史城区双塘街道为例,根据分析结果从历史城区日常生活空间价值的新认识和延续、历史地段生活圈提升、促进历史资源和生活圈空间融合3个方面提出针对
立足生活圈的视角,采用核密度和网络分析法探究合肥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格局及供给水平,剖析各类设施与人口分布之间的匹配性,并提出设施配置的规划路径。研究表明:(1)各类设施呈现出“核心—边缘”的分布形态,圈层分布的分化特征突出。区际及不同类型服务设施的空间集聚水平差异明显。(2)居民点尺度下各类设施的覆盖水平整体不高,区际尺度下各类设施的覆盖范围均表现为非均衡分布格局,公共服务配置水平亟需加强。(3)
以某三甲医院净化机组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一种比较常用净化系统形式的净化机组控制要求、流程,详细阐述该系统各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其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思维以及观点看待世界,并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能力等。许多学者对于数学与核心素养的融合下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无论如何,数学素养都是建立在数学核心素养的框架之上的,需要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实现,需要在师生共同合作的教
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系统配电设计中存在的功率因数选择不合理,开关与电缆选型不当等问题,通过长期跟踪、采集资料数据,对市面上电动自行车相关产品技术参数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弄清电动自行车充电系统相关产品电气参数,方便设计人员更加合理地进行电动自行车充电系统配电设计。
<正>课前深思:“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的起始课、种子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亲历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体验“转化”思想,发展演绎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探究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等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积累经验呢?我们采用了“一案三学六环”教学模式,即以“一案”(导学案)为载体,“三学”(自主学、研展学、固拓学)为学习方式;“六环”(预习试
<正>“生活圈”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日本,其后的80-90年代引入我国;“15分钟城市”是“时间都市主义”城市规划概念之一。近年来,欧美学界受到法国社会学家Fran?ois Ascher时间城市主义(Chrono-Urbanism)理论影响,卡洛斯·莫雷诺(CarlosMoreno)于2016年提出“15分钟城市”(15-minuteCity)概念,其目标是让城市社区居民可以在步行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