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越发严重,因非道路移动机械本身的流动性极强,所以监管难度较大,在国内许多城市,非道路移动机械已经成为主要的污染源,然而我国目前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管理,以及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的治理仍旧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基于此,为给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的防治提供可靠参考,下文立足于我国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现状,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方法进行详尽论述,以期为我国环保事业发展尽一份微不足道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环境管理;防治对策
非道路移动机械是工程建设、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在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的背景下,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使用越发频繁,在许多城市中,都可看到非道路移动机械在街道自由穿行的现象。相较于家用汽车、运输汽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管控并不严格,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的污染更为严重,如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颗粒物等,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光化学烟雾,甚至形成雾霾天气。2018年伊始,环保部出台了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技术征求函,意味着我国正式将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的防治纳入战略规划中,但目前对于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的控制方法还不成体系,还需要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控制进行探究。
一、我国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现状
(一)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地非道路移动机械保有量持续提升,在城市化建设、农业机械化的背景下,各地持续购入非道路移动机械,全年流动交叉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其使用率平均在75%-95%,其中以装载机、自卸车、挖掘机、叉车、压路机、拖拉机为主要非道路移动机械。截止到2018年,工程机械根据协会的数据统计,工程机械和机动车的保有量达到七百多万、机动车数量为3.1亿,其中汽车数量为2.1亿,虽然从数量上看,非道路移动机械和汽车数量仍旧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从排放上来看,非道路移动机械的颗粒排放、氮氧化合物排放远远高于普通机动车。根据单位面积来计算非道路移动机械,一个普通规模的二级城市,若城市的面积为2750平方千米左右,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准许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可大致计算出几種常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污染排放量(可见表1)[1] 。
(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理情况
近些年,我国越发重视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的管理,自2016年起,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环境保护部门出台了《关于实施国家第三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从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放限制上进行了限制。同时在2018年2月22日公布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了第四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根据其中的内容。各地也在相关规范、要求下,开始逐步推行非道路移动机械上牌工作、摸底清查工作[2-3]。从整个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理体系我们可看到,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的管理目前仅仅停留在“限制”层面上,缺少具体的管理条款、措施方法。并且,非道路移动机械应用在各行各业,叉车、拖拉机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在各行各业交叉使用,设备的流动性极强,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监管尚无统一的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方法粗放。另外,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情况的全面摸底排查也难以展开,有相当一部分非道路移动机械因年久失修或者故障,导致污染排放量增加,而这种情况也相对难以监管。
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对策
(一)完善规章制度
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各行业交叉使用的情况,应该规定非道路移动机械具体的行政主管部门,针对各行业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使用情况,出台相应的机械造影规定、排放规定。因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建设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以中央出台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理条例为指导,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具体的污染检测方法、管理方法。在具体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理权责划分方面,应该构成一个由政府部门主导,社会监督辅助,多部门协作的综合管理机制,同时加强污染检测的装备配置,完善管理人员配置。另外,非道路移动机械上牌应该进一步提高普及效率,从“牌照”入手实现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规范化管理[4] 。
(二)严格管理过程
一是要严格落实备案登记管理制度,针对无备案、无登记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应该找到责任人严格处理,在明确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用途上,摸清地区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保有量,建立台账,实现静态、动态的综合监管。在住建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农业部门的共同监督管理下,保证地区内非道路移动机械均通过备案才能够使用,同时由街道办、社会机构等,协同监督。
二是要规范标志管理,针对禁止使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区域,必须要完善设备标识,同时完善地区内部的监控、管理设施,以掌握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具体使用位置,避免非道路移动机械在城市街道非法穿行[5] 。
三是在强化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日常性检查,利用实时排放检测技术,实现对排气污染物的监控,提高对高污染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淘汰力度。同时可参考地区空气质量改善经验以及做法,限制不同排放等级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作业范围,以在保证城市化建设稳步推进的基础上,控制地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
(三)提高执法力度
执法力度的提升是提高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理有效性的基础,应该积极落实“深入检查”,监管人员深入建筑工地、物流园区等,排查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情况,同时积极落实宣传教育,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的法治观念,促使企业、个人加速淘汰老旧非道路移动机械的速度。另外,需要在法律层面上,进一步细化、完善非道路移动机械非法使用的惩罚条例,真正让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理做到有法可依[6] 。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非道路移动机械在城市化建设、农业发展、物流产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非道路移动机械带来的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也较为严重,当下的任务应该是提高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的规范性,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完善等层面上采取措施,从而构建出一个完善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诗苑,宋鹏飞,张瑜,等.非道路移动式机械用柴油机排放控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5):1033.
[2] 刘士光.非道路移动机械动力排放污染的控制和治理途径[J].数字化用户,2019(19):198.
[3] 谷飞.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的控制和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129-130.
[4] 王琦,孟茜.乌鲁木齐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9(11):250.
[5] 李钦.浅谈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难点与对策[J].科技风,2019(20):157-158.
[6] 唐双娥.我国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污申报制度的几个问题探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9(1):1-4,72.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环境管理;防治对策
非道路移动机械是工程建设、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在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的背景下,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使用越发频繁,在许多城市中,都可看到非道路移动机械在街道自由穿行的现象。相较于家用汽车、运输汽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管控并不严格,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的污染更为严重,如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颗粒物等,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光化学烟雾,甚至形成雾霾天气。2018年伊始,环保部出台了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技术征求函,意味着我国正式将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的防治纳入战略规划中,但目前对于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的控制方法还不成体系,还需要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控制进行探究。
一、我国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现状
(一)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地非道路移动机械保有量持续提升,在城市化建设、农业机械化的背景下,各地持续购入非道路移动机械,全年流动交叉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其使用率平均在75%-95%,其中以装载机、自卸车、挖掘机、叉车、压路机、拖拉机为主要非道路移动机械。截止到2018年,工程机械根据协会的数据统计,工程机械和机动车的保有量达到七百多万、机动车数量为3.1亿,其中汽车数量为2.1亿,虽然从数量上看,非道路移动机械和汽车数量仍旧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从排放上来看,非道路移动机械的颗粒排放、氮氧化合物排放远远高于普通机动车。根据单位面积来计算非道路移动机械,一个普通规模的二级城市,若城市的面积为2750平方千米左右,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准许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可大致计算出几種常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污染排放量(可见表1)[1] 。
(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理情况
近些年,我国越发重视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的管理,自2016年起,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环境保护部门出台了《关于实施国家第三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从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放限制上进行了限制。同时在2018年2月22日公布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了第四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根据其中的内容。各地也在相关规范、要求下,开始逐步推行非道路移动机械上牌工作、摸底清查工作[2-3]。从整个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理体系我们可看到,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的管理目前仅仅停留在“限制”层面上,缺少具体的管理条款、措施方法。并且,非道路移动机械应用在各行各业,叉车、拖拉机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在各行各业交叉使用,设备的流动性极强,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监管尚无统一的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方法粗放。另外,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情况的全面摸底排查也难以展开,有相当一部分非道路移动机械因年久失修或者故障,导致污染排放量增加,而这种情况也相对难以监管。
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对策
(一)完善规章制度
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各行业交叉使用的情况,应该规定非道路移动机械具体的行政主管部门,针对各行业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使用情况,出台相应的机械造影规定、排放规定。因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建设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以中央出台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理条例为指导,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具体的污染检测方法、管理方法。在具体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理权责划分方面,应该构成一个由政府部门主导,社会监督辅助,多部门协作的综合管理机制,同时加强污染检测的装备配置,完善管理人员配置。另外,非道路移动机械上牌应该进一步提高普及效率,从“牌照”入手实现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规范化管理[4] 。
(二)严格管理过程
一是要严格落实备案登记管理制度,针对无备案、无登记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应该找到责任人严格处理,在明确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用途上,摸清地区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保有量,建立台账,实现静态、动态的综合监管。在住建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农业部门的共同监督管理下,保证地区内非道路移动机械均通过备案才能够使用,同时由街道办、社会机构等,协同监督。
二是要规范标志管理,针对禁止使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区域,必须要完善设备标识,同时完善地区内部的监控、管理设施,以掌握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具体使用位置,避免非道路移动机械在城市街道非法穿行[5] 。
三是在强化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日常性检查,利用实时排放检测技术,实现对排气污染物的监控,提高对高污染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淘汰力度。同时可参考地区空气质量改善经验以及做法,限制不同排放等级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作业范围,以在保证城市化建设稳步推进的基础上,控制地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
(三)提高执法力度
执法力度的提升是提高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理有效性的基础,应该积极落实“深入检查”,监管人员深入建筑工地、物流园区等,排查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情况,同时积极落实宣传教育,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的法治观念,促使企业、个人加速淘汰老旧非道路移动机械的速度。另外,需要在法律层面上,进一步细化、完善非道路移动机械非法使用的惩罚条例,真正让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理做到有法可依[6] 。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非道路移动机械在城市化建设、农业发展、物流产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非道路移动机械带来的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也较为严重,当下的任务应该是提高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的规范性,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完善等层面上采取措施,从而构建出一个完善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诗苑,宋鹏飞,张瑜,等.非道路移动式机械用柴油机排放控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5):1033.
[2] 刘士光.非道路移动机械动力排放污染的控制和治理途径[J].数字化用户,2019(19):198.
[3] 谷飞.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的控制和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129-130.
[4] 王琦,孟茜.乌鲁木齐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9(11):250.
[5] 李钦.浅谈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难点与对策[J].科技风,2019(20):157-158.
[6] 唐双娥.我国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污申报制度的几个问题探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9(1):1-4,72.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