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中的想象力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n613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招徕定价、撇脂定价、声望定价……在纷繁复杂的价格大战中,还有哪些新的玩法?
  
  招徕定价:一元地摊价的背后
  
  招徕定价又称特价商品定价,是一种有意将少数商品降价以招徕顾客的定价方式。近段时间,部分家乐福门店对外高调宣布,推出家乐福进入中国14年来最大力度的促销活动,百余种商品将以1元左右价格出售。在“负毛利”背后,家乐福真在赔本赚吆喝?表面上看,家乐福亏本了,但是在纷繁复杂的促销规则后,家乐福的总利润却大大提升了。作为最吸引客流的生鲜、大众消费品部分,家乐福通常打出“负毛利”,然而只占20%销售额的百货和纺织部分,才是利润的大头。
  
  撇脂定价:柯达走进日本
  
  柯达公司生产的彩色胶片在70年代初突然宣布降价,挤垮了许多同行,柯达公司甚至垄断了彩色胶片市场的90%。到了80年代中期,日本胶片市场却被富士所垄断,富士胶片压倒了柯达胶片。对此,柯达公司进行了细心的研究,发现日本人对商品普遍存在重质而不重价的倾向,于是制定高价政策打响牌子,进而实施与富士竞争的策略。柯达在日本专门以高出富士50%的价格推销胶片。经过5年的努力和竞争,柯达在日本成为与富士平起平坐的企业。
  
  销售时间差别定价:蒙玛无积压
  
  企业对于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甚至不同钟点的产品或服务可以分别制订不同的价格。蒙玛公司在意大利以无积压商品而闻名,其秘诀之一就是对时装分多段定价。它规定新时装上市,以3天为一轮,凡一套时装以定价卖出,每隔一轮按原价削10%,以此类推,那么到10轮(一个月)之后,蒙玛公司的时装价就削到了只剩35%左右的成本价了。这时蒙玛公司就以成本价售出。时装上市还仅一个月,价格已跌到1/3,当然一卖即空。蒙玛公司最后结算,赚钱比其他时装公司多,又没有积货的损失。
  
  声望定价:从不降价的金利来
  
  消费者一般都有求名望的心理,根据这种心理行为,企业将有声望的商品制订比市场同类商品价高的价格,即为声望定价策略。金利来领带一上市就以优质、高价定位,对有质量问题的金利来领带他们决不上市销售,更不会降价处理。此举给消费者这样的信息,即金利来领带绝不会有质量问题,低价销售的金利来绝非真正的金利来产品。从而极好地维护了金利来的形象和地位。
  
  折扣定价:美佳西妙方
  
  折扣营销定价策略是通过减少一部分价格以争取顾客的策略。日本东京银座美佳西服店为了销售商品采用了一种折扣销售方法,颇获成功:第一天打九折,第二天打八折,第三、四天打七折,第五、六天打六折,以此类推。结果是,第一、二天顾客不多,来者多半是来看热闹的。第三、四天人渐渐多起来,第五、六天打六折时,顾客像潮水般地涌向柜台争购。以后连日爆满,没到一折售货日期,商品早已售缺。
  
  统一定价:石桥的袜子
  
  所谓统一定价,就是对不同的顾客,都实行一个价。本世纪初,日本人盛行穿布袜子,石桥便专门生产经销布袜子。当时由于大小、布料和颜色的不同,袜子的品种多达100多种,价格也是一式一价,买卖很不方便。有一次,石桥乘电车时,发现无论远近,车费一律都是0.05日元。由此他产生灵感,如果袜子都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必定能大开销路。然而,当他试行这种方法时,同行全都嘲笑他,认为如果价格一样,大家便会买大号袜子,小号的则会滞销,必赔本无疑。但石桥力排众议,仍然坚持统一定价。由于方便了买卖双方,深受顾客欢迎,布袜子的销量达到空前的数额。
其他文献
在国外遍地开花的24小时店并未在中国普及,中国大部分24小时店还处于单纯延长营业时间、力求生存的初级阶段,也有人已经开始寻找新的路径。    深夜的街道,寻常店铺漆黑一片,只有24小时店灯火通明。这时的城市,一些人早已入睡,一些人在回家的路上,而一些人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23点 快餐店    这个时候的快餐店。灯光明亮、食客络绎不绝。老板并不认为晚上和白天的生意有多大区别,做快餐就是要突出
期刊
墨菲定律: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墨菲定律”源自于一位名叫墨菲的美国上尉。因为他认为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便不经意地说了句笑话:“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后来这句话也就被延伸拓展,出现了一些其他的表达形式,比方说“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等等。  基本上
期刊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从机关退休那天是1986年1 2月9日。一个辛勤工作了一辈子的57岁女人,终于平安着陆。是出门游世界,在家享清福,还是……    三十年如一日    我今年80岁。或许我是一个老糊涂了的女人,却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商人。  20年前,在杭州做电脑生意的公司只有4家——公家3家、私人1家,我是第5家。“现在有多少家?”500家,只多不少。龙头老大姓翁,是当年的4家之一。今朝再一比,我是
期刊
采访“调光大师”是一种很特殊的体验。作为全球重要的节能灯制造商,其蛰伏行业二十年,年产能150亿元,却没有巨额银行贷款、没有国家特殊政策和资源的注入,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媒体报道——解析它,就是解析一个正在浮出水面的“谜”。  正因为没有一丝一毫的外围资料,才促使我们沿着时光轨道去破译这家企业的成长密码。于是,当轮廓渐渐清晰,“惊讶”接踵而来:  20年,作为第一批从台湾到大陆建厂的企业,伴随本土照
期刊
对于刚上任的新领导来说,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我们观察比较了在新领导岗位上做得有声有色的人和陷入困境的人,试图找出两者之间行为模式的差别。  高效的新领导有一个显著特点——非常关注结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设法取得了“速赢”,即上任后不久便对企业的成功做出了不同以往的显著贡献。而陷入困境的新领导,也是一心想取得速赢,但由于方法不当,反而欲速则不达,在追求速赢的路上掉入了以下陷阱。  陷阱一:过分关注细节
期刊
这场“国酒”与“酒王”之争,非但没有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两败俱伤,反而树立起了中国高端白酒领域的泰山北斗。      在市场份额争夺极为激烈的白酒市场,众多酒企在销量上大打出手。茅台与五粮液这对宿敌,一场接一场的大战也在所难免。不过,这场“国酒”与“酒王”之争,非但没有人们想象中的两败俱伤,反而打破了“提价使市场份额降低”的市场原理,越提价,市场份额越高。这是为什么?    领涨先锋    2008
期刊
通过宝洁的案例,可见灵活地定价、系统地运筹,不仅仅关乎一个产品的好卖与否,而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    宝洁PK联合利华:声东击西    2007年初,联合利华在中国市场推出去屑洗发水品牌清扬,目标直指宝洁的海飞丝。随后,两大日化巨头针锋相对,一系列价格杀伐手段让人眼花缭乱。  同年4月,战幕拉开,在各大零售卖场,200ml清扬定价19.70元,有意识地与相同容量和品质的宝洁产品海飞丝(价格17
期刊
这个位居广州商业圈的大型投资公司竟是未经注册的“假公司”,所号称的代理关系并不存在,所依仗的境外公司也子虚乌有,其吸纳资金却至少3000多万!  更令人恐惧的是,单广州便有此类公司数十家……    “利用‘杠杆式’交易,以一博百,低买高抛,成为财富大亨并不是梦……”在股票神话之下,有人正鼓吹着更大的外汇保证金交易神话。  所谓外汇保证金交易,是一种杠杆交易。投资人以其存于操作平台的钱作为保证金质押
期刊
从2006年开始,可口可乐在中国投入上亿资金,兴建非碳酸类饮料玻璃瓶生产线,批量生产1元钱非碳酸类饮料,将低价策略扩张至整个软饮料行业。    1元钱可以做什么?1元钱可以买1瓶可口可乐。  如今,在中国的农村、路边摊、小饭店,可口可乐1元玻璃瓶饮料随处可见。只需要1元钱,你就可以喝到传统的可口可乐,又或是可口可乐出品的其他非碳酸类饮料。  或许,你会认为可口可乐很难从低价饮料中获得收益,事实上,
期刊
与酒类产品的声望定价策略相反,IT产品往往并不具备某些“提价”的特质,难以符合消费者的心理接受度,因此在定出一个高价格时,往往很快就淹没在竞争者的洪流之中。    撇脂定价法是新产品在营销策略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指企业在产品寿命周期的投入期或成长期,利用消费者的求新、求奇心理,抓住激烈竞争尚未出现的有利时机,有目的地将价格定得很高,以便至少在短期内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然而,这种定价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