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开放性的语文教学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s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源于已故的张孝纯先生创立的“大语文教育”。它的核心是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思想 生活密切联系,它的整体结构模式是“一体两翼”。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开放性的语文教学:开放课堂教学,复归学生主体位置;开放语文训练,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开放教学评价,发展学生主体能力。
  【关键词】开放;语文教学;学生主体
  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源于已故的张孝纯先生创立的“大语文教育”。它的核心是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思想 生活密切联系,它的整体结构模式是“一体两翼”。这里的“一体”,是指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两翼” 一是以课外活动中的语文训练为中心,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学科课外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学校 、家庭、社会语言环境学习语文。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教学以语文基础和基本技能为核心,是主阵地,而课外 的语文活动则是课堂教学的直接延伸,学校、家庭、社会语言环境中的语文学习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间接延伸 。这种模式冲破了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束缚,为学生主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 探索者。其实,儿童的这种心理需要特别强烈。而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活动紧密地联系儿童的生活,为之创造了 和谐的情感氛围,激发了儿童主动探索的内驱力,顺应了儿童的这种心理需要。多年的探索实践证明:实施开 放性的语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
  一、开放课堂教学,复归学生主体位置
  “如何把握学生主体地位凸显问题”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教师对“教师为主 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缺乏正确的把握,课堂上,往往教师的“主导”变成了“主宰”。追究其原因, 仍是教师“自我中心”意识顽固。而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认识,充分地尊重学 生,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不断激活学生的心理活动因素,让他们在毫无心理障碍的情 况下进行知识信息的传递、接受和反馈;坚持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无错原则”,即在课堂教学中,要允许、容 忍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错误,并作延迟反应,而将重点放在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与改进上,让每个积极参与的学 生,都画上圆满的句号。这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的主体”位 置得到真正的复归。
  二、开放语文训练,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仅要从教育学角度去理解,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人的心理活动本 来存在着三个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认知、情感、意志,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被限制得只剩 下认知一项,造成了残缺不全的心理定势。由于学生习惯将自己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首要条件。据说,美国的一位老师,在一次常识课上曾大讲特讲“ 猫猬兽”这种动物,并郑重其事地拿出“猫猬兽”头盖骨化石,宣称这种动物在冰河时期就灭绝了,至今未留 下任何踪迹。学生不但听得认真,还记了笔记。课堂测验中,学生全部按老师的讲解去做,结果是全班同学均 得了零分。老师讲明原因,这个“猫猬兽”纯属教师瞎编的。所谓“头盖骨”化石只是现在猫的头盖骨。就在 学生大呼上当为自己受骗而愤怒时,这位教师才讲明目的:为什么在老师大讲特讲时无人质问?为什么对老师 前后矛盾的问题无人怀疑?为什么不去查阅资料来证实事物的真相?……一连串的为什么,唤醒了学生的主体 意识,以至于以后这位老师的每节课,学生均能积极思索,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 。
  学生的主体意识不仅要靠教师去唤醒,还要在开放性的训练中得到强化。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训练,既要 体现教材的教学目标,又要符合儿童生活的情趣;既要有基础知识技能,又要有能力创造。一般低年级的训练 形式多采用“朗读、表演、听记、会话”等,中年级多选用“复述、想像、操作”等训练形式,高年级则多用 “阅读、欣赏、评论、资料收集”等训练形式。可以把这些训练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扩展到家庭和社会实践中 去,也可以事前由课外小组准备,然后拿到课堂教学中来展示。即使学生对语文训练活动毫无直接兴趣,这种 开放性的语文训练也会使学生因渴望成功而产生间接兴趣,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训练中去。从而达到强化学生主 体意识的目的。
  三、开放教学评价,发展学生主体能力
  傳统的教学评价标准就是分数。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心理科学博士阿莫纳什维利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儿 童不需要分数,学生积极性不需要分数,儿童的个性,儿童的全面发展不需要分数。”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 儿童心理存在着强烈的怕被负评价的焦虑心理,并由此会造成胆怯、退缩、失去自信心。而开放性的语文教学 评价,取消了对学生心理、个性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不利因素——分数,代之以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内容 丰富的多方面的评价,目的就在于使学生主体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开放性语文教学评价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教师,或班集体,或学生之间进行的评价,称为外在评价;另 一种是由学生自己进行的自我评价,称为内在性评价。而内在性评价,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 性,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的热情,从而使教师、学生能及时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和完 善教学活动。
  开放性语文教学评价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或口试、笔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或诊断 性、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但无论哪种形式在设计评价的具体内容时都要注意儿童的特点,要让每个参与评 价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力,展示自己的特长,相信自己“我会成功的”、“我能行”。评价结果除了 用“优、良、一般、再努力”四个等第表示外,还可以授予学生“小文学家”、“小演讲家”、“故事大王” 、“查字典能手”等荣誉称号,以此来发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主体能力,让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 教学评价活动中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贯彻开放式课堂教学,摆脱考试和分数的束缚,走进“大语文”的广阔天地,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潜力。只有全面实施开放性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才能良性循环,国家新课程标准才能真正贯彻实施,硕果累累。
其他文献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时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七岁前就学会阅读,就会练就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可见,低年级就掌握阅读的技能对其一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成为学生智力发展的钥匙。近几年我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所以就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培养
期刊
【摘 要】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就可以去广泛地自学,把课内的学习主动迁移到课外去,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解决新问题,加以创造性的发挥。  【关键词】语文;自主学习;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
期刊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1)曾指出:“教任何功课的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要让学生“学会”变为“会学”,只有学生会学了,才能悟出教材及教师在授课时预设的目的。要让学生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得让课堂归还于学生,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使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  新课程(3)要求教师的角色由“表演型”向“参与型”转变,新的课程改革
期刊
一、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首先是语言知识方面的困难,它包括语音(如某些单词连读,弱读和失去爆破音他们不易分辨)、语速、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困难(动词短语、习惯表达方面的障碍,如:虚词运用上受母语的影响不能快速反应等,导致这一节内容听得模糊)。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必要条件,语言知识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能力的强弱及反应速度的快慢。  其次是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困难。听力理解有
期刊
【摘 要】应用题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还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等。  【关键词】基础薄弱;应试教育;过程教学  一、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性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初中数学大纲中指出:“要学生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适应社会日常生活和生产劳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低段写作应该努力激活学生写话的兴趣,促使学生爱写。1)观察激趣。2)说话激趣。3)写话激趣。4)批改激趣。  【关键词】培养;低年级;写作兴趣  一、观察激趣  小学生语文大纲指出“要从一年级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观察在为说写积累素材。因此,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而对于低年
期刊
今天,社会需要跨学科的综合性人才而非单一的专业性人才,所以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而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其改革也成为历史的必然。要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实用型、高素质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是我们今天的使命和责任所在。  要想培养出优秀的美术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园丁。这一点在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已要求遵循美术教育的基本规律,从培养学生素质出发,结合美术学科的特
期刊
【摘 要】《综合演练》是部队院校本科学员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为确保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提出了应注意几个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搞好动员教育、明确组织实施原则、做好总结。  【关键词】综合演练;实施方案;本科学员  一般军队院校各专业本科学员都有《综合演练》或其他类似专业实习课程,目的是使学员增加部队工作的感性认识,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学员的岗位
期刊
情,多指心理状态。主要指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有感情是做人的起码的道德要求,也就是为人实在,说真话,道真情,敢爱敢恨。具体到学生的作文中,情也就成了表达感情,抒发内心情怀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感动读者的唯一尺度。  文章是感情的产物。“感情真挚”是要求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要达到“感情真挚”,就必须真实
期刊
【摘 要】英语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灵魂,它对提高学生英语素养,理解英语内涵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在毕业时达到英语阅读五级标准,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初中毕业生根本达不到这一标准。因此,英语阅读教学是我们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初中阶段是英语学习的黄金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对初中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