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新课改理念已经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顺应新课改的要求,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有效教学行为;策略
G633.3
说到语文,大家并不陌生,因为这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学好语文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和了解我们的母语,更是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前提。既然学好语文这么重要,那要怎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语文成绩呢?特别是高中语文教育,因为面临升学压力,学生基本上都是被淹没在了题海战术中,平时很少有学生能够抽出课外的时间来自主学习语文,所以高中生平时所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大多来源于课堂中。而一节课只有45分钟,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课堂中老师的有效教学行为,通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来满足高中生学习中的需要。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和策略研究,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背景研究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即时通讯技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捷,而且成为了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新课改中也明确提出了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新課改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符合了当前科技发展的潮流,也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
二、有效教学行为的内涵
有效教学行为,主要指的是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成长的教学,简单点说,就是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就是为了实现有效教学行为这一目标,信息技术是一种形式,课堂是否高效不在于信息技术使用时间的长短,而在于通过信息技术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师是否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来掌控好课堂的节奏。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和策略研究
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强调的是以老师为核心,注重的是老师所“教”的内容,学生往往只能被动的“学”,在课堂上学生必须跟着老师的节奏和思路走,学生有不明白或者疑惑的地方需要等到下课后找老师答疑解惑,可见,这种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效率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为了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老师往往采用“高压政策”,而高中生又处于叛逆期,这种“高压政策”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更有甚者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出现“赶着不走,打着倒退”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特点,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以实现高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呢,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更新教学理念
课堂中的有效教学行为,不仅限于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和了解知识的多少,而且还包括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规范和培养。那么教师就得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加强课堂中的有效教学行为。比如,传统的黑板手写板书的教学模式比较浪费课堂教学时间,毕竟一节课只有45分钟,在课堂中让学生完全接受所讲授的知识就非常不简单了,更不要说合理穿插一些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对传统的黑板手写板书加以取舍,尽量采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事先制作的ppt课件,这样可以把手写板书浪费的时间节约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其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查漏补缺。
(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只是方便信息传输的方法,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网络授课,其传达的知识内容都是相差无几的,都是为了达到有效教学行为的目的,所不同的只是教学方法而已。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真正依靠的还是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引用提高了课堂中的信息量,这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讲解提供了便利。但是如果没有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很可能出现课堂中呈现的知识点太多,老师讲课速度太快,学生思维跟不上等问题。所以,老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要把握好讲授知识点的时间和讲课的节奏,并且通过肢体语言来实现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切不可整堂课就坐在电脑前,仅通过操作电脑来进行知识讲解。
(3)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这对于习惯了传统教育的老师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一些老教师而言。不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老師作为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就应该紧跟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和使用,努力完成新课改的要求和自身知识技能的更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才会熟能生巧,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而且在课堂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直观感受,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寓教于乐,这样课堂效率何愁不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不仅仅体现于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方法,而且还体现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专业素养。所以,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信息技术成为提高有效教学行为的助力,最终实现教育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菊琴. 新课改下如何进行高中课堂有效教学[J]. 新课程:中学, 2010(12):59.
[2]唐秀清.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 教育导刊, 2008(4):57-59.
[3]刘海燕. 对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分析[J]. 甘肃理论学刊, 2008(5):104.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有效教学行为;策略
G633.3
说到语文,大家并不陌生,因为这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学好语文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和了解我们的母语,更是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前提。既然学好语文这么重要,那要怎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语文成绩呢?特别是高中语文教育,因为面临升学压力,学生基本上都是被淹没在了题海战术中,平时很少有学生能够抽出课外的时间来自主学习语文,所以高中生平时所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大多来源于课堂中。而一节课只有45分钟,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课堂中老师的有效教学行为,通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来满足高中生学习中的需要。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和策略研究,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背景研究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即时通讯技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捷,而且成为了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新课改中也明确提出了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新課改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符合了当前科技发展的潮流,也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
二、有效教学行为的内涵
有效教学行为,主要指的是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成长的教学,简单点说,就是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就是为了实现有效教学行为这一目标,信息技术是一种形式,课堂是否高效不在于信息技术使用时间的长短,而在于通过信息技术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师是否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来掌控好课堂的节奏。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和策略研究
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强调的是以老师为核心,注重的是老师所“教”的内容,学生往往只能被动的“学”,在课堂上学生必须跟着老师的节奏和思路走,学生有不明白或者疑惑的地方需要等到下课后找老师答疑解惑,可见,这种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效率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为了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老师往往采用“高压政策”,而高中生又处于叛逆期,这种“高压政策”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更有甚者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出现“赶着不走,打着倒退”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特点,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以实现高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呢,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更新教学理念
课堂中的有效教学行为,不仅限于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和了解知识的多少,而且还包括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规范和培养。那么教师就得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加强课堂中的有效教学行为。比如,传统的黑板手写板书的教学模式比较浪费课堂教学时间,毕竟一节课只有45分钟,在课堂中让学生完全接受所讲授的知识就非常不简单了,更不要说合理穿插一些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对传统的黑板手写板书加以取舍,尽量采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事先制作的ppt课件,这样可以把手写板书浪费的时间节约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其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查漏补缺。
(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只是方便信息传输的方法,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网络授课,其传达的知识内容都是相差无几的,都是为了达到有效教学行为的目的,所不同的只是教学方法而已。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真正依靠的还是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引用提高了课堂中的信息量,这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讲解提供了便利。但是如果没有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很可能出现课堂中呈现的知识点太多,老师讲课速度太快,学生思维跟不上等问题。所以,老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要把握好讲授知识点的时间和讲课的节奏,并且通过肢体语言来实现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切不可整堂课就坐在电脑前,仅通过操作电脑来进行知识讲解。
(3)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这对于习惯了传统教育的老师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一些老教师而言。不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老師作为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就应该紧跟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和使用,努力完成新课改的要求和自身知识技能的更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才会熟能生巧,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而且在课堂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直观感受,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寓教于乐,这样课堂效率何愁不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不仅仅体现于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方法,而且还体现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专业素养。所以,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信息技术成为提高有效教学行为的助力,最终实现教育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菊琴. 新课改下如何进行高中课堂有效教学[J]. 新课程:中学, 2010(12):59.
[2]唐秀清.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 教育导刊, 2008(4):57-59.
[3]刘海燕. 对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分析[J]. 甘肃理论学刊, 2008(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