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当“群众演员”,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讨论探索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得出概念形成、法则总结、公式推导的过程,以及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并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分析解题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 实践 过程
一、数学教学是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
概念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记忆、应用等一系列活动,形成并掌握概念,并在实践中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充分恰当地进行思维训练,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
如在教学“成正比例关系”概念时,笔者先出示了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表,并提出三个问题:“①表中有哪两种量;②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变化的?③相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学生展开讨论,并自主探究成正比例的两种量必须达到什么条件,从而找出规律。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成正比例的两种量,首先要相关联,同时一个量扩大,另一个量也必须随之扩大,比值一定。”在这个基础上得出的理性概念,就容易被学生接受。
接下来,笔者再让学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了三个问题:①两种量是否相关;②两种量是否能相除;③比值是否一定。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华了对概念的理解,迸发出灵感的火花。
二、数学教学是学生总结法则的过程
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概念。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怎样算”,而且还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算”。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理的算法,并归纳和概括出计算法则。如在教学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首先,以旧促新。笔者请学生找出4和6的公倍数,以及与这两个数所包括的质因数之间的关系;找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以及与这两个数所含有的质因数的关系。其次,比较出结果。笔者再让学生探讨4和6的质因数中有没有公有的质因数;除去4和6公有的质因数外,它们各自还包含了哪些质因数;4和6最小公倍数所含的质因数有几个等,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
三、数学教学是学生推导公式的过程
在教学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亲自参与推导过程,使导出公式的逻辑思维变成学生的“可见”思路,使他们真正理解公式的意义和来源。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笔者做了如下安排:第一,演示。请学生取出一个圆锥,再取出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第二,实验。学生动手往圆锥里装满水,倒入圆柱,直至把圆柱倒满;第三,活动。学生观察后,开展小组讨论“圆锥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有什么关系”;第四,归纳。圆锥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第五,公式。学生自主推导出公式。
四、数学教学是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过程
应用题教学相对较难,所以教师必须抓好数量关系的分析,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学会寻找数量间的联系,明确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少先队员要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多少棵?”笔者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题,如,解法一:根据“松树棵数 柏树棵数=120”,然后设其中一个量为X,列方程来解;解法二:根据已知条件,得出松树和柏树棵数的比是4:1,然后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来解;解法三:根据已知条件,得到松树棵数和总棵数的比是4:5,列出比例来解。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动笔计算中把问题由难变易,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灵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实践 过程
一、数学教学是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
概念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记忆、应用等一系列活动,形成并掌握概念,并在实践中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充分恰当地进行思维训练,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
如在教学“成正比例关系”概念时,笔者先出示了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表,并提出三个问题:“①表中有哪两种量;②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变化的?③相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学生展开讨论,并自主探究成正比例的两种量必须达到什么条件,从而找出规律。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成正比例的两种量,首先要相关联,同时一个量扩大,另一个量也必须随之扩大,比值一定。”在这个基础上得出的理性概念,就容易被学生接受。
接下来,笔者再让学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了三个问题:①两种量是否相关;②两种量是否能相除;③比值是否一定。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华了对概念的理解,迸发出灵感的火花。
二、数学教学是学生总结法则的过程
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概念。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怎样算”,而且还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算”。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理的算法,并归纳和概括出计算法则。如在教学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首先,以旧促新。笔者请学生找出4和6的公倍数,以及与这两个数所包括的质因数之间的关系;找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以及与这两个数所含有的质因数的关系。其次,比较出结果。笔者再让学生探讨4和6的质因数中有没有公有的质因数;除去4和6公有的质因数外,它们各自还包含了哪些质因数;4和6最小公倍数所含的质因数有几个等,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
三、数学教学是学生推导公式的过程
在教学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亲自参与推导过程,使导出公式的逻辑思维变成学生的“可见”思路,使他们真正理解公式的意义和来源。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笔者做了如下安排:第一,演示。请学生取出一个圆锥,再取出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第二,实验。学生动手往圆锥里装满水,倒入圆柱,直至把圆柱倒满;第三,活动。学生观察后,开展小组讨论“圆锥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有什么关系”;第四,归纳。圆锥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第五,公式。学生自主推导出公式。
四、数学教学是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过程
应用题教学相对较难,所以教师必须抓好数量关系的分析,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学会寻找数量间的联系,明确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少先队员要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多少棵?”笔者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题,如,解法一:根据“松树棵数 柏树棵数=120”,然后设其中一个量为X,列方程来解;解法二:根据已知条件,得出松树和柏树棵数的比是4:1,然后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来解;解法三:根据已知条件,得到松树棵数和总棵数的比是4:5,列出比例来解。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动笔计算中把问题由难变易,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灵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