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oolno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的原因、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管损伤的患者,总结其诊断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本次调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管损伤6例接受确定性外科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无胆道梗阻、胆道狭窄等并发症。结论:LC术前探查胆管周围粘连情况、明确胆囊三角解剖關系、熟练掌握LC术操作技术、及时确定胆管损伤并正确修补,可以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并发症;胆管损伤 损伤原因;处理方法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大部分取代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成为胆囊疾病的治疗金标准,但缺点是医源性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发生率随之上升。据报道LC术并发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率约0.4%~0.6% [1]。本文收集6例LC术并发胆管损伤的患者资料,分析其损伤原因、处理方法,为临床防治LC术并发胆管损伤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11年1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581例,并发胆管损伤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3例,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
  1.2 损伤部位及类型 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管损伤全部位于胆囊床,其中5例胆囊颈相应胆囊床、1例胆囊底相应胆囊床。于LC术中发现胆管损伤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术中胆漏、胆管裂口、“双管征”,其中3例为单一胆漏口,1例可见2处点状胆漏口。于LC术后1周内发现2例,临床表现为胆瘘、胆汁性腹膜炎。6例均为胆总管或肝总管的横断或缺损。
  1.3 治疗方法 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术中发现胆总管横断2例,均立即中转开腹,用可吸收缝线直接缝合损伤的胆管,术后T形管引流。术中发现胆囊床有胆汁漏出2例,发现胆囊床胆漏点后,仔细探查胆漏口并取合适丝线作腹腔镜下缝扎处理。术后发现胆总管损伤2例均再次手术,用可吸收线缝合胆漏口,术后鼻胆管引流、T形管引流。
  2 结果
  2.1 患者情况 ①LC术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58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管损失6例,发生率为1.0%(6/581);②患者情况:患者的性别、年龄、胆管损伤类型、损伤胆管内径、损伤后探查或引流措施、胆管损伤后至修复性手术的时间、术后胆道狭窄情况见表1.
   表1 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管损伤的临床情况
  2.2 外科治疗结果 术中发现并缝扎处理4例,于LC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无胆汁引流、无术后胆道梗阻,恢复出院。LC术后发现胆管损伤2例,其中1例与LC术后持续发热2d,右上腹胆汁积聚,再次腹腔镜清除引流腹腔内胆汁,恢复顺利后出院;其中1例于LC术后4d突发右上腹疼痛,ERCP见迷走胆管走向胆囊床,修复后顺利恢复并出院。6例患者经确定性外科治疗后恢复出院,随访6~36个月,无切口感染、胆道狭窄、胆道梗阻等表现。
  3 讨论
  3.1 胆管损伤的原因 胆囊床胆管指胆囊肝管和Luschka胆管,右肝管分支或右副肝管,胆囊床胆漏的发生率为0.51%~2.40%,报道显示胆漏的致死率约4%,肝下积液的发生率约24%[2][3]。有报道认为,胆囊床胆管可继发于反复胆囊炎症,由于反复炎症促使胆囊床的肝组织发生萎缩、纤维化,促使胆管分支发生扩张、外露,进而与胆囊粘连机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剥离胆囊时极易深及肝实质,因此胆囊床胆管损伤多见于胆囊炎症严重的患者中[4][5] 。本次调查LC术并发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1.0%(6/581),略高与临床报道[1]。本组6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粘连及胆囊三角解剖不清,LC术中易致胆管损伤。细小的胆总管、肝总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容易被术者误认为胆囊管,故而容易被切断或钳夹造成损伤。内径较小的胆管修复较为困难,而且修复后极易发生胆管梗阻或狭窄。急性胆囊炎患者、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患者,由于其胆管周围炎性水肿、广泛性粘连,尤其容易发生胆管损伤,因此对此类患者的手术应更加谨慎,一般建议由具有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医师进行LC术。
  3.2 胆管损伤的外科治疗 从胆管横断端切开胆总管、肝管前壁,施行高位广口胆肠吻合术用于LC术后胆管损伤修复效果较好[6]。LC术后胆管损伤的一期修复是最佳手术时机,但是由造成损伤的手术医师进行修复的成功率<20%,由具有丰富胆道外科手术经验的医师进行修复则可达到90%以上成功率[7]。胆管损伤的修复手术要点在于肝门部仔细解剖、经胆管残端行肝内胆管造影、左肝管的显露及剖开、广口胆肠吻合。胆管损伤后即时修复者,其肝门部一般没有粘连可充分显露胆管残端,而胆管损伤后延期修复的患者,大部分因局部炎症严重、胆瘘等而造成肝门部粘连,修复时需要先分离胆囊床的肝包膜和肝方叶脏面的包膜,将肝方叶与结肠、十二指肠之间的粘连仔细分开,充分显露肝-十二指肠韧带及网膜孔。显露胆管残端后,向胆管残端内置入合适口径的导管,常规行胆管造影,胆管全部显影后可进行修复。在Glisson鞘内将肝左动脉、右动脉分离后加以保护,沿肝总管的前面向上分离肝总管、左肝管的前壁,不分离后方及侧面。在距Treitz韧带下约20cm处横断空肠,缝合远侧断端,将远侧空肠襻经结肠后方提至肝门部,与胆管前壁开口行广口胆肠吻合术,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
  3.3 胆管损伤及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胆道手术中运用的日益成熟,胆道损伤的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医师对胆管粘连及胆囊三角解剖的不熟悉、操作不当等原因仍有可能引起胆管损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不十分复杂,认清解剖结构,避免盲目大块组织结扎、切断,采用顺逆结合的方法进行手术操作。胆囊床胆管的解剖特点、分布区域、部位等原因,均是容易引起胆管损伤的因素,难以避免手术损伤,故及早发现胆管损伤并予以合理处理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腹腔镜手术尽量做到精细的手术操作,分离胆囊三角应避免剥离过深、多角度多方位观察手术野、胆囊切除过程避免胆汁漏出混淆手术野、观察细小的胆管等可最大程度上避免胆管损伤。LC术后若出现胆汁性腹膜炎、感染、肝下积液、膈下积液、腹腔引流出胆汁等,则提示并发胆漏,必须及时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争取早期处理。急诊ERCP是有效、安全的诊疗手段,可发现胆管的异常走向并显示损伤情况。经ERCP明确诊断后,合理缝扎或夹闭胆漏口是治疗胆管损伤的可靠方法。
   总之,LC术后胆管损伤可通过熟练掌握解剖关系、严格遵照手术操作过程而加以预防,充分掌握中转开腹手术适应症,一旦发现胆管损伤应果断采取补救措施可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Sicklick JK, Camp MS, Lillemoe KD, et al. Surgical management of bile duct injury sustained dur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perioperative results in 200 patients. Ann Surg, 2005, 241:786-795.
  [2] 冯雪峰,应福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床胆管损伤9例报告[J]. 肝胆外科杂志,2008,16(3):218-219.
  [3] 刘德辉,潘瑞芹,贾振庆,等. 胆囊切除后胆漏和出血与胆囊管组织学的关系[J]. 中华外科杂志,1990.28(11):665-667.
  [4] 金岚,王捷,李建设,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迷走胆管损伤[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5,11(3):190-191.
  [5] 舒晔,周总光,解蓉,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细小胆管损伤的诊断与处理[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1,8(2):88-90.
  [6] 牟一平,王松彪,许斌,等. 腹腔镜胆囊手术所致小胆管损伤的确定性外科治疗[J]. 中华外科杂志,2009,47(9):717-718.
  [7] Bismuth H, Majno P. Biliary strictures: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surgical treatment. World J Surg, 2001,25:1241-1244.
其他文献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操作技术的不断成熟,再加上腹腔镜手术损伤小,恢复快,痛苦轻,伤口愈合后疤痕微小,療效肯定,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为了让患者的术后痛苦轻变为更轻,我科2010年5月---2011年8月使用地佐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镇痛,现将地佐辛的使用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ASA1-2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容积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MPR)对鼻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鼻骨损伤病例进行多层螺旋CT 容积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几及多平面重建图像分析,观察骨折位置及对位状况以及邻近软组织的改变。结果:62例鼻骨骨折病例中,单侧骨折15例,其中8例X线平片未显示骨折,双侧骨折47例,且有19例合并其它部位颌面骨骨折;62例中,对位良好者18例,无须复位,其余44
期刊
【摘要】 本文总结了通过实验场地、实验设备与用品的整合利用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以期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利用率,降低教学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 资源整合;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用品;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够验证理论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缜密的处事能力。为此,学校要高度重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6月我院小儿呼吸內科病房收治的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哮喘发作患儿40例为支气管哮喘组,以同期入院的支气管肺炎感染患儿40例作为支气管肺炎组,同期选择儿科门诊进行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肺炎支原体-IgM情况。结果:支气管哮喘组的阳性率最高,支气管肺炎组次之。两组的阳性率都高于对照组(P0
期刊
【关键词】 头孢曲松过敏;抢救护理   头孢曲松钠是第三代头孢类广谱抗菌药,少数过敏体质者用药过程中可出现轻度变态反应、如皮疹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瘙痒、惰性性红斑、支气管痉挛等、经抗过敏处理、症状能很快消失,过敏性休克时期最为严重的变态反应。我科于2010年2例头孢曲松钠过敏性休克患者,经积极抢救后恢复、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女,34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在街道门诊
期刊
【摘要】 目的:总结护理带教工作经验,为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习工作创造良好平台,提高护理实习生在专业素养和技能方面的实习效果。方法:从临床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目前护理临床带教及护士临床实习体现出来的各种问题,通过深入思考与讨论后制定科学的策略与处理方法。结果:经过对所面临的带教问题制定科学策略与处理方法后,使得临床带教及护生的实习效果和能力明显加强,对临床护理工作认识更加全面而深刻。结论 护士、护理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共治愈45例,占总数的90%;好转5人,占总数的10%;治愈好转率达100%。结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我们应尽早明确诊断,采取正确、及时的临床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 老
期刊
【摘要】 护理技能实训是培养学生护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而实训教师在护理技能实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就目前护理技能实训教师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实训教师的培养对策做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 护理技能实训;教师;现状分析;培养对策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实践性较强[1]。护理技能实训是培养学生护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通过护理技能实训,学生的各种护理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经术前骨科牵引架牵引复位,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38例。结果:术后获8~24个月随访,优29例,良5例,优良率89.4%。无内固定断裂、螺钉切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DHS结合骨科牵引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 ;牵引架;粗隆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曲马多、昂丹司琼与丙泊酚在无痛人流应用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自愿無痛人工流产妇女12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与曲马多、昂丹司琼麻醉组(A组)和丙泊酚与芬太尼组(B组),每组60例。结果 曲马多、昂丹司琼与丙泊酚联合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时的镇痛效果较丙泊酚与芬太尼组显著,无呼吸抑制,无恶心、呕吐副作用,并可减少麻醉药的用量。结论 曲马多、昂丹司琼与丙泊酚联合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时的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