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7月9日 - 8月22日
地点:北京,佩斯北京
包豪斯留给中国最大的遗产,就是798。早年那些巨大的厂房如今是北京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也是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无声见证人。走入那几个尚未被改造的包豪斯风格的厂房,例如佩斯北京,你会不由自主地受惊,仿佛突然“踏空”—那空荡荡的四壁和彼此远拒的立柱,更不要说如波浪般倾倒的扇形天花板,都会让你意识到自身的渺小。
那些空间的原意并不是为了艺术,也并不在于让人感觉舒服,而就在这种让人“进退失据”的语境中,隋建国的“触手可及”出现了。
假如某天你步入798创意广场,然后几步跨过佩斯北京浅池上的板桥,开门左拐,踱过一段白墙和倾斜的玻璃窗,那么,到了—你的右手边就是隋建国那个巨大的“引力场”。据说那件作品动用了一群与艺术这个行当毫无关系的工人,花了三个星期,一层一层地浇筑了25吨的石膏和聚氨酯(那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家具和家用电器以及建筑物内外墙上的材料,发泡容易,却极难控制),再掺进25吨的水,让它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聚氨酯膨胀发泡,又缓慢地从顶部顺流而下,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脚手架立在这个黑乎乎的庞大之物四周,你偷偷戳戳它—软的。
《锥》 《回》 《条》,依形状命名的三件小作品远远地放在《引力场》的一侧,在另一侧房间里,《春》《夏》《秋》《冬》和《夜》(分“子丑寅卯”四条幅)挂在白墙上,装裱好的镜面反射着包豪斯的天光。与看不出个名堂的《锥》 《回》 《条》相比,同样是聚氨酯材料制作、因而同样显得黑乎乎的的“雕塑画”们看起来有意思多了—至少值得花一点时间认真端详,而你同时还可以照照镜子。
我当然可以用相当诗意的语言来描述隋建国的这次展览,例如“黑色自天降临,光给予它力量”;又或者“当你走进佩斯北京那个空旷因而连脚步声都荡起回响的空间,引力场无疑让你感到震惊,因其无法一览无遗,你只能想象发生在其内部的缓慢巨变:石膏、聚氨酯和水发生过的微秒的化学反应,如今聚氨酯仍在无声流淌,它鲁莽、粗暴而又不为人所动,有其自在的意志,你看见它的表面,却猜不透其内在的时间,它就是生命的渐渐”……
我还可以使用更多华丽的语言,或者借用展览前言和其他评论人的话(例如“这些更朴素也更不可控的材料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而这也许正透露了艺术家的心境变化” “28年后,隋建国涤去了浪漫主义与精致感,只保留了力量与神秘感。黑色巨大的混沌之物,与粗粝的脚手架纠缠在一起,令观者难以迅速消化”)来表述,但我感觉:这是不对的。
生于1956年的隋建国是一位受人尊重的雕塑家和当代艺术家,但就这个展览而已,对不起,它没有打动我。
虽然,“打动”或“感动”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但至少我的观感是,不管是与众人一起参观,还是一个人静静地体验,“触手可及”都是一个伪命题。《春》《夏》《秋》《冬》和“子丑寅卯”也许勉强算是别出心裁的“雕塑”,它们制造了一点小误解,因此具有一点趣味,但大的《引力场》、小的《锥》《回》《条》既不能与包豪斯的历史空间构成足够具张力的关系,在材料上也无更多的创见—除了说明“在这里,‘廉价’突出了‘完美’的无聊与平庸”,石膏和聚氨酯的可控或不可控,说明了什么问题吗?没有。更不用说,这些作品在形态上也毫无美感—当然,“当代艺术”本来就不是让你好看的,相反的,它似乎应该是深刻的,或解构的,或无意义的,或干脆—你们认为是什么,它就是什么的。
这种“将权力交还给观众”的立场看似伟大,看似剥离和磨灭艺术家的小的“自我”,实则毫无意义,因为,如果评论家根据纸面上的说明就可以阐释作品的深刻意义的话,那作品的实际存在又有什么必要呢?如果艺术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个“无意义”,那世界上有一万种事情会比艺术显得更加“无意义”,更容易实现“无意义”—你拔掉一棵刚发芽的草,在山上捡起一块可能存在了千万年的石头又放下,又或者用手遮挡一下炫目的阳光,诸如此类,有什么“意义”吗?没有,但这些事情可能比在美术馆看一场“无意义”的展览显得有意思多了。
倒是隋建国的其他某些作品让我触动和感佩。例如早年的《殛》《地》《盲人肖像》《运动的张力》和打算花一辈子去完成的《时间的形状》—最后这一件真真是杰作:2006年12月底的某天,他用一根细钢丝蘸了一下油漆,从此每天重复这一动作。油漆从一滴变成光滑的圆球,光滑的球面又因为越来越大而不再光滑,对于雕塑而言,空间、时间都自然显现了,更关键的是,这个时空并不无端地存在,而是与创作者休戚相关,它是关于创作者的另一种形式的生命记录,因此,它既是可以被阐释的,也是可以被感受的。
另一个可以被拿来做案例的是《运动的张力》,那是2009年隋建国在今日美术馆所做的个展作品。他组装了两个直径分别为3.6米和2.3米的铁球,铁球内装上马达,因此可以缓慢地运动。在脚手架围绕下的空间里,两个铁球毫无目的地滚动和碰撞着,脚手架的钢管内置运动小铁球发出巨响,人置身其中,不得不放弃思考,同时又不自觉地感知“我”的存在:你无法像往常观赏架上绘画那样置身度外,相反,你必须选择,是要躲在脚手架的安全范围内,还是靠近铁球,触摸它们,对抗它们,或躲闪它们,换而言之,是它们在命令你感受、行动,然后在事后回想这一冒险般的视听体验时思考:在那游戏和互动背后,到底还存在着什么。
《运动的张力》是体量巨大的,但其魅力远胜同样体量巨大的“衣钵” “中国制造”系列以及这次个展的《引力场》。在杜尚杀死艺术之后,我们已经无法苛责当代艺术家追求“大”的执念—毕竟,似乎只有极致的大(或极致的小)才能刺激现代人麻木的神经,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脱离日常的语境,摆脱一个正常的自我,然而,即便是在求大这一路径上,作品仍然会分出高下—固然,《引力场》和其他几个小雕塑都蕴含时空的要素,然而,大而化之地讲,这个世界上又有什么东西不关乎时空呢?如果一个艺术家制造了某一样东西,然后又说这种制造是没有“我”的参与、因而是超然物外,那么,除了说艺术家都是悖论爱好者之外,我实在想不到应如何为他辩护。
因此,隋建国的《触手可及》也许会在艺术史上留名,也在自身的艺术旅途上交了一个新的作业以供评论家们解读和打分,但对于艺术的门外汉(假如存在这么一个人群的话)而言,它无疑是失败的。
我倒是在想象—如果非要为上述的批评做一点辩护的话,其实大可以把那几幅“雕塑画”移出美术馆,将它们放在森林里、原野中、荒漠上,或“春夏秋冬” “子丑寅卯”并列,或两两“对镜”,在那陌生的人迹罕至之处,它们伫立着、乌黑着,像《2001太空漫游》里那块黑色石碑,不言语,不声张,只待来人发现、惊觉、凝视,然后离去—与尔同销万古愁。
地点:北京,佩斯北京
包豪斯留给中国最大的遗产,就是798。早年那些巨大的厂房如今是北京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也是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无声见证人。走入那几个尚未被改造的包豪斯风格的厂房,例如佩斯北京,你会不由自主地受惊,仿佛突然“踏空”—那空荡荡的四壁和彼此远拒的立柱,更不要说如波浪般倾倒的扇形天花板,都会让你意识到自身的渺小。
那些空间的原意并不是为了艺术,也并不在于让人感觉舒服,而就在这种让人“进退失据”的语境中,隋建国的“触手可及”出现了。
假如某天你步入798创意广场,然后几步跨过佩斯北京浅池上的板桥,开门左拐,踱过一段白墙和倾斜的玻璃窗,那么,到了—你的右手边就是隋建国那个巨大的“引力场”。据说那件作品动用了一群与艺术这个行当毫无关系的工人,花了三个星期,一层一层地浇筑了25吨的石膏和聚氨酯(那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家具和家用电器以及建筑物内外墙上的材料,发泡容易,却极难控制),再掺进25吨的水,让它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聚氨酯膨胀发泡,又缓慢地从顶部顺流而下,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脚手架立在这个黑乎乎的庞大之物四周,你偷偷戳戳它—软的。
《锥》 《回》 《条》,依形状命名的三件小作品远远地放在《引力场》的一侧,在另一侧房间里,《春》《夏》《秋》《冬》和《夜》(分“子丑寅卯”四条幅)挂在白墙上,装裱好的镜面反射着包豪斯的天光。与看不出个名堂的《锥》 《回》 《条》相比,同样是聚氨酯材料制作、因而同样显得黑乎乎的的“雕塑画”们看起来有意思多了—至少值得花一点时间认真端详,而你同时还可以照照镜子。
我当然可以用相当诗意的语言来描述隋建国的这次展览,例如“黑色自天降临,光给予它力量”;又或者“当你走进佩斯北京那个空旷因而连脚步声都荡起回响的空间,引力场无疑让你感到震惊,因其无法一览无遗,你只能想象发生在其内部的缓慢巨变:石膏、聚氨酯和水发生过的微秒的化学反应,如今聚氨酯仍在无声流淌,它鲁莽、粗暴而又不为人所动,有其自在的意志,你看见它的表面,却猜不透其内在的时间,它就是生命的渐渐”……
我还可以使用更多华丽的语言,或者借用展览前言和其他评论人的话(例如“这些更朴素也更不可控的材料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而这也许正透露了艺术家的心境变化” “28年后,隋建国涤去了浪漫主义与精致感,只保留了力量与神秘感。黑色巨大的混沌之物,与粗粝的脚手架纠缠在一起,令观者难以迅速消化”)来表述,但我感觉:这是不对的。
生于1956年的隋建国是一位受人尊重的雕塑家和当代艺术家,但就这个展览而已,对不起,它没有打动我。
虽然,“打动”或“感动”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但至少我的观感是,不管是与众人一起参观,还是一个人静静地体验,“触手可及”都是一个伪命题。《春》《夏》《秋》《冬》和“子丑寅卯”也许勉强算是别出心裁的“雕塑”,它们制造了一点小误解,因此具有一点趣味,但大的《引力场》、小的《锥》《回》《条》既不能与包豪斯的历史空间构成足够具张力的关系,在材料上也无更多的创见—除了说明“在这里,‘廉价’突出了‘完美’的无聊与平庸”,石膏和聚氨酯的可控或不可控,说明了什么问题吗?没有。更不用说,这些作品在形态上也毫无美感—当然,“当代艺术”本来就不是让你好看的,相反的,它似乎应该是深刻的,或解构的,或无意义的,或干脆—你们认为是什么,它就是什么的。
这种“将权力交还给观众”的立场看似伟大,看似剥离和磨灭艺术家的小的“自我”,实则毫无意义,因为,如果评论家根据纸面上的说明就可以阐释作品的深刻意义的话,那作品的实际存在又有什么必要呢?如果艺术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个“无意义”,那世界上有一万种事情会比艺术显得更加“无意义”,更容易实现“无意义”—你拔掉一棵刚发芽的草,在山上捡起一块可能存在了千万年的石头又放下,又或者用手遮挡一下炫目的阳光,诸如此类,有什么“意义”吗?没有,但这些事情可能比在美术馆看一场“无意义”的展览显得有意思多了。
倒是隋建国的其他某些作品让我触动和感佩。例如早年的《殛》《地》《盲人肖像》《运动的张力》和打算花一辈子去完成的《时间的形状》—最后这一件真真是杰作:2006年12月底的某天,他用一根细钢丝蘸了一下油漆,从此每天重复这一动作。油漆从一滴变成光滑的圆球,光滑的球面又因为越来越大而不再光滑,对于雕塑而言,空间、时间都自然显现了,更关键的是,这个时空并不无端地存在,而是与创作者休戚相关,它是关于创作者的另一种形式的生命记录,因此,它既是可以被阐释的,也是可以被感受的。
另一个可以被拿来做案例的是《运动的张力》,那是2009年隋建国在今日美术馆所做的个展作品。他组装了两个直径分别为3.6米和2.3米的铁球,铁球内装上马达,因此可以缓慢地运动。在脚手架围绕下的空间里,两个铁球毫无目的地滚动和碰撞着,脚手架的钢管内置运动小铁球发出巨响,人置身其中,不得不放弃思考,同时又不自觉地感知“我”的存在:你无法像往常观赏架上绘画那样置身度外,相反,你必须选择,是要躲在脚手架的安全范围内,还是靠近铁球,触摸它们,对抗它们,或躲闪它们,换而言之,是它们在命令你感受、行动,然后在事后回想这一冒险般的视听体验时思考:在那游戏和互动背后,到底还存在着什么。
《运动的张力》是体量巨大的,但其魅力远胜同样体量巨大的“衣钵” “中国制造”系列以及这次个展的《引力场》。在杜尚杀死艺术之后,我们已经无法苛责当代艺术家追求“大”的执念—毕竟,似乎只有极致的大(或极致的小)才能刺激现代人麻木的神经,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脱离日常的语境,摆脱一个正常的自我,然而,即便是在求大这一路径上,作品仍然会分出高下—固然,《引力场》和其他几个小雕塑都蕴含时空的要素,然而,大而化之地讲,这个世界上又有什么东西不关乎时空呢?如果一个艺术家制造了某一样东西,然后又说这种制造是没有“我”的参与、因而是超然物外,那么,除了说艺术家都是悖论爱好者之外,我实在想不到应如何为他辩护。
因此,隋建国的《触手可及》也许会在艺术史上留名,也在自身的艺术旅途上交了一个新的作业以供评论家们解读和打分,但对于艺术的门外汉(假如存在这么一个人群的话)而言,它无疑是失败的。
我倒是在想象—如果非要为上述的批评做一点辩护的话,其实大可以把那几幅“雕塑画”移出美术馆,将它们放在森林里、原野中、荒漠上,或“春夏秋冬” “子丑寅卯”并列,或两两“对镜”,在那陌生的人迹罕至之处,它们伫立着、乌黑着,像《2001太空漫游》里那块黑色石碑,不言语,不声张,只待来人发现、惊觉、凝视,然后离去—与尔同销万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