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评定临床医学生的基本核心素养便是所拥有的临床能力,临床能力的评价与考核是优化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的必然途径之一。依据目前本单位在临床能力考核方面的实际效果,将平常考核应用到临床研究生的训练当中,并加强出科考核,探索临床能力考核的优化措施,以此实现对研究生临床能力的持续性提升目的。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研究生 临床能力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52-02
研究生属于高层次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以行业持续进步的关键性人才资源。培养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适应医疗市场不断发展与改革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高学位、高能力层次复合人才的主要途径。临床当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以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理念等为主。对此,医学临床工作能力与经验是保障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关键性环节,临床方面的能力培养同时也是判定研究生培养水平的主要方式。对此,根据当前单位在临床能力考核方面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能力考核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一、临床能力考核的现状
目前本单位实施的三梯级考核中存在着学生敷衍完成轮训、突击应付考核的现象;另外不少师生存在着“轻临床重科研”的倾向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能力的培养,导致临床培养质量下降。因此,临床能力考核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优化与完善临床能力考核的模式
对于目前临床医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临床能力的考核并不是一次或几次技能考试,而是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贯穿性的环节,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不同的能力培养阶段都能够通过考核、监督以及评估。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能力培养要求以及考核项目等因素,从日常教学、出科、阶段、毕业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以现行的三梯度考核为基础,增设日常考核,成立四梯度考核,并加强出科考核,从而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能力方面的具体考核模式。
1.增设日常考核
临床医学的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便是在实践性方面的要求比较突出,对于临床工作能力有着比较突出的要求。因此,临床轮训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经历阶段。增设日常考核,让必须考核的项目在轮转时及时进行考核而不是集中考核。由科室主任和导师负责研究生临床轮训期间的日常考核,并由研究生管理部门定期检查。主要侧重临床基本技能、临床分析思维能力、临床技能操作等。
(1)明确日常考核。考核内容涉及到基本的技能、诊疗技能、辅助操作技能、单独操作能力、诊疗思维能力、抢救能力以及相关理论知识。
(2)丰富日常考核。考核形式:研究生培养不同于本科教育,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将临床查房、病例讨论、读书报告等形式的考核设置到日常考核中,将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获取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分析思维能力。①临床查房(六次),以指导教师考核为主,结合临床病例或某一方面进行启发性或引导性考核。②病例讨论(三次),已被证明是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应要求用于日常考核中,可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自主性。做法:让专业学位研究生先对病例信息进行分析与研究,同时借助查阅资料的方式提出自己所认为可行的诊疗方式,并在讨论中主动发言,通过主任、带教老师在病案讨论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考核。③读书报告(三次),要求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切资源获得有关临床新进展的资料,并做出书面报告。
(3)日常考核。考核指标及评价方法的建立:①临床查房(要求完成六次),以指导教师考核为主,指导教师结合临床病例或某一方面按照考核内容的要求让学生从診断、鉴别诊断、治疗及相关理论等方面进行表述并予记录及评分,以“A/B/C/D”并以上下浮动“﹢/﹣”分级,给出一个日常评定等级。②病例讨论(要求完成三次)评分标准按照①方法。③读书报告(三次),可用百分制进行评分。
只有借助持续性过程强化措施,才能够真正将临床能力的考核应用在培训过程中,实现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医学专业能力,这也是有效改善考核方法与效果的途径。
2.加强出科考核
研究生在完成了科室轮转之后都需要对自身完成工作的情况进行评价、小结,其中涉及到的内容以工作量、工作质量以及其他方面为主,并将整个过程进行记录,然后由主任进行评价。在对不同的疾病类型、手术、操作的规范性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等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涉及到临床实践与理论分析两个方面,如果未达到相应的要求则不能轮转。在要求研究生完成培训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完成至少4个专业科室的轮转考核,其中所获得的考核成绩应当是最终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出科的考核属于综合性的考核,其必须考虑多个方面,尤其是理论与实践。根据临床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实现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新模式下在出科考核时增加一个以选择题形式的考核,考核内容涵盖“理论知识、临床思维、临床基本技能及操作技能”四个方面,并按照临床型研究生培养要求达到一定的深度及广度。出科考核以百分制进行评价,理论知识、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技能、临床思维四个模块各占不同百分比,强调临床思维评分的比例。
3.阶段考核
阶段性考核一般是以二级学科为核心,通过学科阶段的方式以小组出题进行统一性考核,考核的内容则是以知识面的广度、深度为主,题目的比例中临床分析与诊断、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比重应当更多。
4.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则在第五学期结束前集中进行,分别由委员会、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轮训状况、专业能力等进行考核评价,其中需要对研究生的教学查房、临床思维能力、临床诊治能力、实践性操作能力等进行考核,为通过者不能获得学位。
四级临床考核制度的贯彻落实,摒弃了以往考核制度中单纯要求病例量和类的弊端及老师印象分的现象,在“质”上得到了保证,实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训的全程质量监控,使专业学位的授予质量得到较好的保障。
总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能力考核不仅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研究生重要门槛,属于保障研究生学位价值的关键。在考核过程中务必保障考核的实效性、准确性,提升培养质量才是整个考核的目标。从这一目标着手,在今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不断的总结工作经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从而加强临床型硕士临床技能的培养,保证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蔡行健,刘振全,贺祥. 从临床硕士生临床实际能力考核看临床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8-9.
[2]吴春玲,张吉强.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问题与对策[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1):97-99.
[3]王樵砚,邹彤,吴萍,等.探索提高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的方式[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6:152-154.
作者简介:
张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研究生科,助理研究员。
李春海(1967.2-),男,梅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骨外科。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研究生 临床能力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52-02
研究生属于高层次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以行业持续进步的关键性人才资源。培养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适应医疗市场不断发展与改革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高学位、高能力层次复合人才的主要途径。临床当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以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理念等为主。对此,医学临床工作能力与经验是保障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关键性环节,临床方面的能力培养同时也是判定研究生培养水平的主要方式。对此,根据当前单位在临床能力考核方面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能力考核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一、临床能力考核的现状
目前本单位实施的三梯级考核中存在着学生敷衍完成轮训、突击应付考核的现象;另外不少师生存在着“轻临床重科研”的倾向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能力的培养,导致临床培养质量下降。因此,临床能力考核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优化与完善临床能力考核的模式
对于目前临床医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临床能力的考核并不是一次或几次技能考试,而是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贯穿性的环节,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不同的能力培养阶段都能够通过考核、监督以及评估。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能力培养要求以及考核项目等因素,从日常教学、出科、阶段、毕业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以现行的三梯度考核为基础,增设日常考核,成立四梯度考核,并加强出科考核,从而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能力方面的具体考核模式。
1.增设日常考核
临床医学的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便是在实践性方面的要求比较突出,对于临床工作能力有着比较突出的要求。因此,临床轮训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经历阶段。增设日常考核,让必须考核的项目在轮转时及时进行考核而不是集中考核。由科室主任和导师负责研究生临床轮训期间的日常考核,并由研究生管理部门定期检查。主要侧重临床基本技能、临床分析思维能力、临床技能操作等。
(1)明确日常考核。考核内容涉及到基本的技能、诊疗技能、辅助操作技能、单独操作能力、诊疗思维能力、抢救能力以及相关理论知识。
(2)丰富日常考核。考核形式:研究生培养不同于本科教育,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将临床查房、病例讨论、读书报告等形式的考核设置到日常考核中,将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获取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分析思维能力。①临床查房(六次),以指导教师考核为主,结合临床病例或某一方面进行启发性或引导性考核。②病例讨论(三次),已被证明是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应要求用于日常考核中,可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自主性。做法:让专业学位研究生先对病例信息进行分析与研究,同时借助查阅资料的方式提出自己所认为可行的诊疗方式,并在讨论中主动发言,通过主任、带教老师在病案讨论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考核。③读书报告(三次),要求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切资源获得有关临床新进展的资料,并做出书面报告。
(3)日常考核。考核指标及评价方法的建立:①临床查房(要求完成六次),以指导教师考核为主,指导教师结合临床病例或某一方面按照考核内容的要求让学生从診断、鉴别诊断、治疗及相关理论等方面进行表述并予记录及评分,以“A/B/C/D”并以上下浮动“﹢/﹣”分级,给出一个日常评定等级。②病例讨论(要求完成三次)评分标准按照①方法。③读书报告(三次),可用百分制进行评分。
只有借助持续性过程强化措施,才能够真正将临床能力的考核应用在培训过程中,实现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医学专业能力,这也是有效改善考核方法与效果的途径。
2.加强出科考核
研究生在完成了科室轮转之后都需要对自身完成工作的情况进行评价、小结,其中涉及到的内容以工作量、工作质量以及其他方面为主,并将整个过程进行记录,然后由主任进行评价。在对不同的疾病类型、手术、操作的规范性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等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涉及到临床实践与理论分析两个方面,如果未达到相应的要求则不能轮转。在要求研究生完成培训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完成至少4个专业科室的轮转考核,其中所获得的考核成绩应当是最终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出科的考核属于综合性的考核,其必须考虑多个方面,尤其是理论与实践。根据临床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实现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新模式下在出科考核时增加一个以选择题形式的考核,考核内容涵盖“理论知识、临床思维、临床基本技能及操作技能”四个方面,并按照临床型研究生培养要求达到一定的深度及广度。出科考核以百分制进行评价,理论知识、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技能、临床思维四个模块各占不同百分比,强调临床思维评分的比例。
3.阶段考核
阶段性考核一般是以二级学科为核心,通过学科阶段的方式以小组出题进行统一性考核,考核的内容则是以知识面的广度、深度为主,题目的比例中临床分析与诊断、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比重应当更多。
4.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则在第五学期结束前集中进行,分别由委员会、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轮训状况、专业能力等进行考核评价,其中需要对研究生的教学查房、临床思维能力、临床诊治能力、实践性操作能力等进行考核,为通过者不能获得学位。
四级临床考核制度的贯彻落实,摒弃了以往考核制度中单纯要求病例量和类的弊端及老师印象分的现象,在“质”上得到了保证,实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训的全程质量监控,使专业学位的授予质量得到较好的保障。
总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能力考核不仅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研究生重要门槛,属于保障研究生学位价值的关键。在考核过程中务必保障考核的实效性、准确性,提升培养质量才是整个考核的目标。从这一目标着手,在今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不断的总结工作经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从而加强临床型硕士临床技能的培养,保证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蔡行健,刘振全,贺祥. 从临床硕士生临床实际能力考核看临床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8-9.
[2]吴春玲,张吉强.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问题与对策[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1):97-99.
[3]王樵砚,邹彤,吴萍,等.探索提高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的方式[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6:152-154.
作者简介:
张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研究生科,助理研究员。
李春海(1967.2-),男,梅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骨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