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5.5文献标识码:A
摘要:新媒体的信息丰富性和交流便捷性,体现在以网络、手机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已取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首要渠道。在新媒体无孔不入的社会环境下,如何迎接新媒体给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的挑战,有效加强独立学院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新媒体;独立学院;学生管理
隨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新媒体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2009年1月,我国进入3G时代,随着这个时代一起到来的,除了通讯更加便利快捷和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加快加大外,还有飞速增长的新媒体受众数量。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台式电脑用户,达到3.88亿,较2011年底增加了约3270万人,网民中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2.2%。
在大量信息快速传递的新媒体时代,传统的学生管理和教育方式略显滞后,教育效果无法保证。尤其是在学生特点明显的独立学院中,这一现象尤为突出。本文尝试从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和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入手,探讨如何使用新媒体工具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1]简单地说,新媒体就是运用新型的数字化技术传播信息的手段。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我国已进入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
大豫商网执行总裁崔俊超谈到:“400年前报纸就是新媒体,因为那个时候是自然传播,93年前新媒体是广播,73年前新媒体是电视,23年前新媒体是互联网,而到了4年前新媒体已成为社交网站,3年前新媒体是微博,现在在我看来新媒体是微信。”[2]
(二)新媒体的特点
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是“媒体的媒体”,故它较传统媒体而言具备以下特点:
1.跨时空性。新媒体的点对点传播,相比较传统媒体的一点对多点,新媒体的多点对多点传播消除了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信)的边界,消除了国家与国家、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3]。
2.交互性。新媒体信息的投放可广泛也可精确,且由于其点对点的特性,使得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间沟通能够实现顺畅、便利、及时的双向沟通。
3.经济性。新媒体近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费用成本造成挑战[4]。
4.整合性。新媒体以网络为主要载体,故极容易快速整合各类群体的信息,再以更大的信息容量发布出去。如很多新闻事件,常常是在现场的旁观者用手机记录下图片,再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并迅速发送到网络上,之后才由媒体工作者按众人的线索整理成新闻事件的报道。因此整合性使得新媒体信息量大且内容丰富。
5.隐蔽性。新媒体的多种形式会隐身于日常环境的各种空间、物体和工具中,它的隐蔽性会最大限度减少受众的陌生感和抵触心理,从而接受度较高。
二、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由于独立学院的录取批次和分数线,使得独立学院学生呈现出极其明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聪明而不好学,兴趣特长明显
能通过高考顺利进入本科学习的,一般智商都在正常值范围内,而独立学院(三本)的学生大部分甚至在智力上表现出略胜一筹,只是缺乏吃苦的精神和坚持的耐心,在中学时代苦功没下够,靠着一点聪明劲熬过来的,基本就进了三本院校,稍微努力一点的就考上二本甚至一本了。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数比较活跃,对体育竞技、文艺活动等参与度很高,有文体特长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常常能在各类文艺体育活动中脱颖而出。但对于文化类、读书类、专业类活动参与度远远低于文体类活动。
(二)学习新鲜事物快,但浅尝辄止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对于新生事物兴趣浓厚,以其聪明的头脑极易将新生事物掌握和为自己所用,但对此类事物的认知又容易“三分钟热度”,不追根溯源,不刨根问底,仅限于“会用”即满足。另外,他们对新兴媒体工具的使用仅限于满足娱乐的需求,与交友和娱乐无直接联系的功能常常被忽略。
三、新媒体时代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影响
(一)自主性强但判断能力稍弱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较强,不满足于传统教育方式被动的信息接受,愿意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主动收集接收外界知识,但在大量信息中如何挑选判断主流信息和主导知识则无客观有效标准,对主流意识也容易选择回避或忽视。由于自身接收知识的能力增强,容易对权威观点和主流信息出现质疑,进而挑战学生教育管理者的信息源和可信度,从而距责任、信念等主流价值观渐行渐远。
(二)个性化突出但价值观不明确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往往因其出色的智商和特长而显得个性十足,在新媒体时代,他们更容易获得各种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他们彰显个性和特色的需求。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工具尤其为他们提供了展示个性、表达自身意愿的个人空间。然而,大量的五花八门的信息汇集,甚至有些相互冲突的信息和现象冲击着他们接受的传统教育,他们在传统的价值观中渐渐迷失,而新的价值观又尚未形成,无所适从。 (三)交际范围扩大但交往行为不得体
新媒体提供的各种人际交往工具,扩大了大学生的交际范围,使他们不再局限于校园内同学间,使他们与外界的交流增加,与社会交融。然而,在利用新媒体工具扩大交友范围的过程中,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们常常忽略了网络虚拟性和社会现实的区别,或无法划分二者间的界限。忽视了人际交往的礼仪规范和私密性,出现现实交往行为不得体或过度依赖网络交际的情况。
四、新媒体时代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基于独立学院学生鲜明的特点,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新媒体工具,掌握其学习规律和特点,了解其心态和关注点,拉近距离,通过建立共同点来增强教育工作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是做好独立学院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
(一)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就像新媒体时代下的教育理念向传统教育方式宣战。在新媒体时代,有效利用大学生所熟知和常用的微博、微信、QQ等多媒体工具,将教育者在传统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削弱,突出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即教育者要学会使用新媒体工具,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所需,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等平台,将教育理念和信息融入其中,不说教、不灌输,“润物细无声”的达到教育效果。
(二)教育过程注重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学会用新媒体工具收集学生信息,从学生在QQ、微博、微信的个性展示或意愿表达中看出其情感及心理需要,掌握其行为特征,结合教育管理经验预见学生的心理、行为安全隐患,有针对性的提供帮助和资源。当然,为保证通过新媒体工具获得的信息的真实有效,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还应注意对私密信息的保护,在管理中体现真诚,获取信任。
(三)校园文化突出学生主体,加强正面教育
在常规校园文化载体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使用新媒体工具的特点,及时开通校园公众微博账号,微信公告账号,将学生作为信息发布的主要对象,第一时间发布学生感兴趣的校内外时事新闻及校园活动公告,将正能量信息融入其中,缩短信息流通的时间和周期,扩大信息流通的范围,有效提高信息发布的效率。同时,将学生事件作为信息的主体,通过身边案例的榜样作用有效正面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另外,还可将新媒体校园公共平台交给学生管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去寻找和发现同类群体中的正能量行为并自发加以宣传。
(四)重视“三自”一体的教育模式的形成
独立学院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一体”模式。即将教育的主导权回归到学生手中,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他们,相信他们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学生教育管理者(如辅导员、班主任、宿舍管理员等)则从“保姆式”的管理和服务中退出来,将责任和独立还给学生。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大学生的管理完全放开,而是相关管理者从引导、陪伴、帮助的角度转换角色,从主角退到配角,以学生的自我管理为主,老师的引导控制为辅,老师通过新媒体手段了解、引导、控制学生的整体教育管理,最终实现学生的“三自一体”的管理模式形成。
综上,新媒体时代大量信息的涌入固然让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战,但只要独立学院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们积极好学,紧跟时代,及时掌握新媒体信息手段,并有效利用新媒体工具为了解学生动态所用,发挥各种新媒体工具在师生间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可拉近师生的距離,另一方面可缩短信息传递的周期,及时有效的引导学生明确价值观、行为符合主流意识所需,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雯婷.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策略探析[J].学习与实践,2010,10:73-75.
[2]庞炜.3G时代手机媒体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2.
[3]田月.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资源的整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吴春江.浅议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管理[J].湖南社会科学,2011,03:202-204.
[5]百度百科 “新媒体时代”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39017/5403053.htm?fromId=339017&from=rdtself&fr=wordsearch
[6]百度文库“新媒体的特点、定义-举例-” http://wenku.baidu.com/view/f90d5f5bbe23482fb4da4cd3.html
作者简介:余珊珊(1981-),女,云南丽江人, 硕士,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旅游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新媒体的信息丰富性和交流便捷性,体现在以网络、手机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已取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首要渠道。在新媒体无孔不入的社会环境下,如何迎接新媒体给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的挑战,有效加强独立学院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新媒体;独立学院;学生管理
隨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新媒体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2009年1月,我国进入3G时代,随着这个时代一起到来的,除了通讯更加便利快捷和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加快加大外,还有飞速增长的新媒体受众数量。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台式电脑用户,达到3.88亿,较2011年底增加了约3270万人,网民中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2.2%。
在大量信息快速传递的新媒体时代,传统的学生管理和教育方式略显滞后,教育效果无法保证。尤其是在学生特点明显的独立学院中,这一现象尤为突出。本文尝试从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和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入手,探讨如何使用新媒体工具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1]简单地说,新媒体就是运用新型的数字化技术传播信息的手段。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我国已进入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
大豫商网执行总裁崔俊超谈到:“400年前报纸就是新媒体,因为那个时候是自然传播,93年前新媒体是广播,73年前新媒体是电视,23年前新媒体是互联网,而到了4年前新媒体已成为社交网站,3年前新媒体是微博,现在在我看来新媒体是微信。”[2]
(二)新媒体的特点
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是“媒体的媒体”,故它较传统媒体而言具备以下特点:
1.跨时空性。新媒体的点对点传播,相比较传统媒体的一点对多点,新媒体的多点对多点传播消除了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信)的边界,消除了国家与国家、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3]。
2.交互性。新媒体信息的投放可广泛也可精确,且由于其点对点的特性,使得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间沟通能够实现顺畅、便利、及时的双向沟通。
3.经济性。新媒体近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费用成本造成挑战[4]。
4.整合性。新媒体以网络为主要载体,故极容易快速整合各类群体的信息,再以更大的信息容量发布出去。如很多新闻事件,常常是在现场的旁观者用手机记录下图片,再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并迅速发送到网络上,之后才由媒体工作者按众人的线索整理成新闻事件的报道。因此整合性使得新媒体信息量大且内容丰富。
5.隐蔽性。新媒体的多种形式会隐身于日常环境的各种空间、物体和工具中,它的隐蔽性会最大限度减少受众的陌生感和抵触心理,从而接受度较高。
二、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由于独立学院的录取批次和分数线,使得独立学院学生呈现出极其明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聪明而不好学,兴趣特长明显
能通过高考顺利进入本科学习的,一般智商都在正常值范围内,而独立学院(三本)的学生大部分甚至在智力上表现出略胜一筹,只是缺乏吃苦的精神和坚持的耐心,在中学时代苦功没下够,靠着一点聪明劲熬过来的,基本就进了三本院校,稍微努力一点的就考上二本甚至一本了。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数比较活跃,对体育竞技、文艺活动等参与度很高,有文体特长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常常能在各类文艺体育活动中脱颖而出。但对于文化类、读书类、专业类活动参与度远远低于文体类活动。
(二)学习新鲜事物快,但浅尝辄止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对于新生事物兴趣浓厚,以其聪明的头脑极易将新生事物掌握和为自己所用,但对此类事物的认知又容易“三分钟热度”,不追根溯源,不刨根问底,仅限于“会用”即满足。另外,他们对新兴媒体工具的使用仅限于满足娱乐的需求,与交友和娱乐无直接联系的功能常常被忽略。
三、新媒体时代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影响
(一)自主性强但判断能力稍弱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较强,不满足于传统教育方式被动的信息接受,愿意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主动收集接收外界知识,但在大量信息中如何挑选判断主流信息和主导知识则无客观有效标准,对主流意识也容易选择回避或忽视。由于自身接收知识的能力增强,容易对权威观点和主流信息出现质疑,进而挑战学生教育管理者的信息源和可信度,从而距责任、信念等主流价值观渐行渐远。
(二)个性化突出但价值观不明确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往往因其出色的智商和特长而显得个性十足,在新媒体时代,他们更容易获得各种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他们彰显个性和特色的需求。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工具尤其为他们提供了展示个性、表达自身意愿的个人空间。然而,大量的五花八门的信息汇集,甚至有些相互冲突的信息和现象冲击着他们接受的传统教育,他们在传统的价值观中渐渐迷失,而新的价值观又尚未形成,无所适从。 (三)交际范围扩大但交往行为不得体
新媒体提供的各种人际交往工具,扩大了大学生的交际范围,使他们不再局限于校园内同学间,使他们与外界的交流增加,与社会交融。然而,在利用新媒体工具扩大交友范围的过程中,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们常常忽略了网络虚拟性和社会现实的区别,或无法划分二者间的界限。忽视了人际交往的礼仪规范和私密性,出现现实交往行为不得体或过度依赖网络交际的情况。
四、新媒体时代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基于独立学院学生鲜明的特点,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新媒体工具,掌握其学习规律和特点,了解其心态和关注点,拉近距离,通过建立共同点来增强教育工作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是做好独立学院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
(一)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就像新媒体时代下的教育理念向传统教育方式宣战。在新媒体时代,有效利用大学生所熟知和常用的微博、微信、QQ等多媒体工具,将教育者在传统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削弱,突出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即教育者要学会使用新媒体工具,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所需,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等平台,将教育理念和信息融入其中,不说教、不灌输,“润物细无声”的达到教育效果。
(二)教育过程注重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学会用新媒体工具收集学生信息,从学生在QQ、微博、微信的个性展示或意愿表达中看出其情感及心理需要,掌握其行为特征,结合教育管理经验预见学生的心理、行为安全隐患,有针对性的提供帮助和资源。当然,为保证通过新媒体工具获得的信息的真实有效,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还应注意对私密信息的保护,在管理中体现真诚,获取信任。
(三)校园文化突出学生主体,加强正面教育
在常规校园文化载体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使用新媒体工具的特点,及时开通校园公众微博账号,微信公告账号,将学生作为信息发布的主要对象,第一时间发布学生感兴趣的校内外时事新闻及校园活动公告,将正能量信息融入其中,缩短信息流通的时间和周期,扩大信息流通的范围,有效提高信息发布的效率。同时,将学生事件作为信息的主体,通过身边案例的榜样作用有效正面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另外,还可将新媒体校园公共平台交给学生管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去寻找和发现同类群体中的正能量行为并自发加以宣传。
(四)重视“三自”一体的教育模式的形成
独立学院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一体”模式。即将教育的主导权回归到学生手中,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他们,相信他们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学生教育管理者(如辅导员、班主任、宿舍管理员等)则从“保姆式”的管理和服务中退出来,将责任和独立还给学生。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大学生的管理完全放开,而是相关管理者从引导、陪伴、帮助的角度转换角色,从主角退到配角,以学生的自我管理为主,老师的引导控制为辅,老师通过新媒体手段了解、引导、控制学生的整体教育管理,最终实现学生的“三自一体”的管理模式形成。
综上,新媒体时代大量信息的涌入固然让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战,但只要独立学院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们积极好学,紧跟时代,及时掌握新媒体信息手段,并有效利用新媒体工具为了解学生动态所用,发挥各种新媒体工具在师生间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可拉近师生的距離,另一方面可缩短信息传递的周期,及时有效的引导学生明确价值观、行为符合主流意识所需,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雯婷.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策略探析[J].学习与实践,2010,10:73-75.
[2]庞炜.3G时代手机媒体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2.
[3]田月.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资源的整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吴春江.浅议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管理[J].湖南社会科学,2011,03:202-204.
[5]百度百科 “新媒体时代”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39017/5403053.htm?fromId=339017&from=rdtself&fr=wordsearch
[6]百度文库“新媒体的特点、定义-举例-” http://wenku.baidu.com/view/f90d5f5bbe23482fb4da4cd3.html
作者简介:余珊珊(1981-),女,云南丽江人, 硕士,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旅游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