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媒体时代”,媒体之间的融合和交互影响使媒体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伴随着这种变革,受众心理特征也在其影响之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全媒体时代”受众心理特征,具体表现为:受众主体意识和互动需求增强、自主选择性和个性化需求强烈、娱乐和猎奇心理增强、判断自主化形成等。然后,根据“全媒体时代”受众心理特征,提出了具有实践性的媒体传播应对策略,进而达到使得各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大环境下得以长足稳健的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受众心理;媒体
一、“全媒体时代”概述
“全媒体时代”的内涵:“全媒体”是指媒体机构及运营商通过运用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网页等,利用各种不同的媒介形态,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出版等,通过将广电网络、电信网络和互联网络融合而进行三网融合的传播,最终实现为用户提供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何想要的信息
二、“全媒体时代”受众心理的特征
1.受众的主体意识增强
“全媒体时代”下,高速网络和智能手机的结合无疑为受众主体意识的增强提供了最大的推动力。它极大的突破了信息传输在地域上的限制,将受众压抑已久的主体意识放在了一个可以共享的网络平台之中。同时,受众也可以通过这些便捷的媒介工具组织自己的语言,编辑自己喜欢的符号,更快捷的传达自己的感知和情绪。具体表现为受众的参与心理和分享心理。
2.受众希望与媒体进行互动参与
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只处于接受地位,并不能将自己的观点、想法等反馈给媒体。而在“全媒体时代”,由于受众开始具有选择性,进而就更希望能够与媒体进行互动,例如热线电话、电视节目现场直播的短信互动、真人访谈等节目都能为受众提供与媒体进行互动的机会。而通过这种互动沟通,媒体与受众可以进行双向和多项的交流,进而使的媒体的服务更加贴近生活、符合实际,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不同需求。
3.受众对信息存在自主选择
求知探索心理的突出,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人们获取大量的信息以便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状况。这种求知探索心理具体表现为:对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的求知欲望、对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社会科学知识领域的探索、对自己专业兴趣所在的求知欲望等。
三、“全媒体时代”媒体的传播对策
1.媒体受众观的重构,并进行社会化媒体营销
媒体要在市场化和全媒体化的环境中保持优势地位就必须平视受众,树立用户理念,与受众建立“对话”关系,真正成为用户的媒体。在“全媒体时代”,为受众搭建一个对话平台,利用受众的力量来不断吸引受众,一方面可以满足受众的参与需求,另一方面也在扩大媒介产品种类和数量的同时,大大节省媒体资源.吸引广大受众的力量来参与媒体生产,并通过精准营销方式完成媒介产品的“贩卖”,是“全媒体时代”媒介的必由之路。当然,媒体在提供平台的同时也必须要做到对受众提供内容的监管,以确保对舆论的正确引导。
2.各媒体要做好与受众的互动
媒体人在传播资讯的时候,对于报道的方式、节目的策划、栏目的编排等都要以受众的心理为基点,并且能根据受众不断变化的心理和爱好对报道进行创新,使得媒体栏目能够很好的贴近民众。同时要使受众能够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去,为受众提供发表建议、表达观点和意愿的渠道,同时也能够对各报道进行评论。各媒体要以引导者的身份来调动受众的情绪,与受众做好沟通互动的工作,让受众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角色,广大媒体则是要退居次位。
3.媒体注重创新,树立富于个性化的媒介特征
“全媒体时代”下,供受众选择的媒体传播方式和媒体内容繁多,这种自主选择和个性化需求心理的存在,要求媒体必须实施个性化才能从受众的选择中脱颖而出。要实现个性化,首先是栏目的个性化,包括独特的市场定位、价值指向和品位追求;其次是主持人的个性化,知识渊博、富有个人魅力的主持人,可为媒体树立品牌效应,作为栏目的标志,其作用是不可复制和替代的;再者是记者的个性化,拥有见识不凡、学识丰富、视角独特、特点鲜明的记者队伍对媒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媒体的品位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队伍的整体素质;最后是策划的个性化,新颖的新闻报道方式及切合受众的传播视角都属于媒体策划的范畴,独特的策划方案会使同质的新闻内容在受众面前显得独树一帜,从而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4.媒体承担起肩负的社会责任
虽然“全媒体时代”媒体竞争激烈,但媒体人应担起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报道方向,进行报道的时候要把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筛选出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正确引道民众的报道,对社会上的一些不好的事情进行纰漏,同时对一些好的事情也要极力宣传,以促进社会文明健康的发展。
四、总结
本文首先对“全媒体时代”受众心理进行分析,然后依据受众心理对“全媒体时代”各媒体进行传播提出了一些实践性的建议。希望各媒体在通过改进报道的方式、报道的结构以及规范报道内容的同时,能够更好的迎合广大受众的需求,这不仅是对各媒体自身发展有利,也是为“全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郜书锴.《全媒体: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第9页.
[2]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7页.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受众心理;媒体
一、“全媒体时代”概述
“全媒体时代”的内涵:“全媒体”是指媒体机构及运营商通过运用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网页等,利用各种不同的媒介形态,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出版等,通过将广电网络、电信网络和互联网络融合而进行三网融合的传播,最终实现为用户提供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何想要的信息
二、“全媒体时代”受众心理的特征
1.受众的主体意识增强
“全媒体时代”下,高速网络和智能手机的结合无疑为受众主体意识的增强提供了最大的推动力。它极大的突破了信息传输在地域上的限制,将受众压抑已久的主体意识放在了一个可以共享的网络平台之中。同时,受众也可以通过这些便捷的媒介工具组织自己的语言,编辑自己喜欢的符号,更快捷的传达自己的感知和情绪。具体表现为受众的参与心理和分享心理。
2.受众希望与媒体进行互动参与
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只处于接受地位,并不能将自己的观点、想法等反馈给媒体。而在“全媒体时代”,由于受众开始具有选择性,进而就更希望能够与媒体进行互动,例如热线电话、电视节目现场直播的短信互动、真人访谈等节目都能为受众提供与媒体进行互动的机会。而通过这种互动沟通,媒体与受众可以进行双向和多项的交流,进而使的媒体的服务更加贴近生活、符合实际,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不同需求。
3.受众对信息存在自主选择
求知探索心理的突出,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人们获取大量的信息以便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状况。这种求知探索心理具体表现为:对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的求知欲望、对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社会科学知识领域的探索、对自己专业兴趣所在的求知欲望等。
三、“全媒体时代”媒体的传播对策
1.媒体受众观的重构,并进行社会化媒体营销
媒体要在市场化和全媒体化的环境中保持优势地位就必须平视受众,树立用户理念,与受众建立“对话”关系,真正成为用户的媒体。在“全媒体时代”,为受众搭建一个对话平台,利用受众的力量来不断吸引受众,一方面可以满足受众的参与需求,另一方面也在扩大媒介产品种类和数量的同时,大大节省媒体资源.吸引广大受众的力量来参与媒体生产,并通过精准营销方式完成媒介产品的“贩卖”,是“全媒体时代”媒介的必由之路。当然,媒体在提供平台的同时也必须要做到对受众提供内容的监管,以确保对舆论的正确引导。
2.各媒体要做好与受众的互动
媒体人在传播资讯的时候,对于报道的方式、节目的策划、栏目的编排等都要以受众的心理为基点,并且能根据受众不断变化的心理和爱好对报道进行创新,使得媒体栏目能够很好的贴近民众。同时要使受众能够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去,为受众提供发表建议、表达观点和意愿的渠道,同时也能够对各报道进行评论。各媒体要以引导者的身份来调动受众的情绪,与受众做好沟通互动的工作,让受众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角色,广大媒体则是要退居次位。
3.媒体注重创新,树立富于个性化的媒介特征
“全媒体时代”下,供受众选择的媒体传播方式和媒体内容繁多,这种自主选择和个性化需求心理的存在,要求媒体必须实施个性化才能从受众的选择中脱颖而出。要实现个性化,首先是栏目的个性化,包括独特的市场定位、价值指向和品位追求;其次是主持人的个性化,知识渊博、富有个人魅力的主持人,可为媒体树立品牌效应,作为栏目的标志,其作用是不可复制和替代的;再者是记者的个性化,拥有见识不凡、学识丰富、视角独特、特点鲜明的记者队伍对媒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媒体的品位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队伍的整体素质;最后是策划的个性化,新颖的新闻报道方式及切合受众的传播视角都属于媒体策划的范畴,独特的策划方案会使同质的新闻内容在受众面前显得独树一帜,从而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4.媒体承担起肩负的社会责任
虽然“全媒体时代”媒体竞争激烈,但媒体人应担起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报道方向,进行报道的时候要把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筛选出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正确引道民众的报道,对社会上的一些不好的事情进行纰漏,同时对一些好的事情也要极力宣传,以促进社会文明健康的发展。
四、总结
本文首先对“全媒体时代”受众心理进行分析,然后依据受众心理对“全媒体时代”各媒体进行传播提出了一些实践性的建议。希望各媒体在通过改进报道的方式、报道的结构以及规范报道内容的同时,能够更好的迎合广大受众的需求,这不仅是对各媒体自身发展有利,也是为“全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郜书锴.《全媒体: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第9页.
[2]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7页.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