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转,我在等一个答案

来源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c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记不清他是什么时候把我从QQ好友列表中删掉的,也许是昨天,也许是前天,又在微信上给我留下一些意味不明的“等回来后解释”的话。不能在短短几句话之间交代清楚的东西,是什么独独要与我分享的小秘密吗?
  我颠来倒去地反复切换两个时钟,隔着烟波浩渺的太平洋与十三个小时的时差等待着这个回答。胡思乱想攀上我的脑海:十三个小时后,那里是否有着同样璀璨的星空与一轮温暖的明月?
  第一次见到他时,我并不觉得惊艳。我是从每晚寝室夜聊的八卦里听说他的名字的。各种夸赞不绝于耳,天花乱坠的描述中夹杂着感叹与尖叫:
  “我前几天在图书馆看见一个人,长得不错,做题连草稿纸都不拿。光看那架势,我还以为他是国际部的。”
  “对,就是那个竞赛班的!他叫什么来着……”
  什么“年级最帅”“竞赛天才”“我校校宝”之类,为这个人添上一层朦胧的光圈。我对这种夸张不以为意,不过是人的天性需要造出“神”“英雄”这样完美不留缺憾的角色罢了。眼见为实,于是我多方打听,终于得窥真容。
  图书馆里的人坐姿千奇百怪,往往横七竖八地扭着身子,胳膊交叉架在桌面上,又昏昏欲睡地把下巴枕上去——我来图书馆是为了找小说看,可不少人来这只是为了享受皮椅的惬意。穿白衬衫又常驻图书馆的人是很容易被视线捕捉到的。他桌边堆叠的一沓竞赛书,书名都晦涩深奥,难以看懂。我忽然想起很久以前在一個空位上看见过其中一本书,当时嗤之以鼻,还想是谁随手拿了本这么高深的书占位。没想到是真的有人在看。
  我脸盲得厉害,记忆中的人脸都一片模糊。寝室夜聊好几个晚上的话题都是他,我只好费劲地将讨论里拼凑出的形象与模糊的记忆比对,整夜地想,第二天在图书馆再更细致地“偷看”。阳光斜映进玻璃窗,划开光与阴影两个世界。他坐在光里,书在很认真地读他。万籁俱寂,窗外燕雀啁啾与窗内翻动书页的声音轻不可闻。
  影影绰绰间我看见有火焰一跳一跳,定睛一看才发觉那里什么也没有,是血管里的火焰在肆虐,有些烫到了脸颊。
  于是春意迟来,一片羽毛轻轻擦过心尖最柔软的部分,一丝酥麻的痒意就传遍了四肢百骸。触感像是握着温润的玉,冷与暖已经模糊作一团。一个人成为某种不明的意象,萦绕在每个想法的角落、辗转反侧的夜与华枝春满的梦里。它藏在寝室夸赞声的附和里,藏在和闺蜜聊天的话题里,藏在极短、极仓促的一瞥与无穷无尽的折心沐火的煎熬与回味里。寝室恰有一个审美与我相似也志同道合的小姑娘有这种心思,一夜接一夜不倦地挑起有关那个名字的话题。只不过她的小心思已经人尽皆知,我的还算作秘密,还藏在那些毫无指向、不知所谓的动态里。吝啬的守宝人从不肯与他人分享宝藏。
  他偶尔从书中抬起头,很随意地一瞥。我慌忙用长发遮起侧脸,不想暴露自己。那目光凌厉得像出鞘的剑,锋芒毕露。他好像注定不属于那个图书馆,而属于更广阔的天地。但他可以“属于”我天马行空的想象。我写了一篇小说,写以他为原型的少年最后不辞而别出国了。有时候我觉得他察觉到了我炽热的目光,于是在回望——后来被证实是错觉。我极残忍地向与他同班对我有好感的人要来他的联系方式,然后从动态的碎片中拼凑出一个真实的人。不经意间发现,我们爱好的交集如此之广,两条毫无干系的轨迹于是有了重叠。
  后来说平淡也不平淡,倒是很狗血。月亮摘到了,白月光就会变成饭粘子。因此我很小心地在远处观望。他并没有多看我几眼,我也在不受自己控制的心思中保持缄默,只偶尔有一些“太极拳”式的试探与来往,倒也混得半生不熟。
  如是寒来暑往,秋冬也从指缝悄悄溜走。他因为专心竞赛,不常来学校,因此见不到才是常态。直到他突然告诉我要转学去美高,我觉得实在太突兀——他分明前不久才因为不想去美国而向我征询建议——我不知所措。等到他订完机票在动态中向别人道别的时候,我在反复纠结之中选择告诉他这个秘密,写了一长段回忆剖白心意。他则回敬了一长段回忆,且附了一句话的回应:“您特别好,我喜欢你。”敬称是心照不宣的玩笑,带着俏皮意味。至此,那些本以为是单向的琐屑的在动态里悄悄念叨的小小欢欣、忐忑、憧憬,都有了回应。我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算是略有缺憾的“圆满”结局,发回忆的本意只是要同一段怦然心动告别,其后飞蛾扑火般身不由己的意难平,却把路铺向了不可知的地方。我向闺蜜征求对策,开口后止不住生理性战栗,强烈的心绪起伏都变成一片茫然。
  我又一次借用暗喻的影射,是只有我与他才能看懂的文字,彼此之间的秘密。我说分明是寒风凛冽的冬,周围却好像已经在过春天了。被别人拿去化用,表达学校集体组织学农时的欣喜,已经变味得令人忍俊不禁。
  我或许会在很多年后再遇到回国的他,或者在异国他乡再一次“偶遇”他,谁知道呢。
  悸动里浮上水面的是那一点自卑的影子,霎时明晃晃得扎眼,心脏跳动的声音像紧密的毫无规律的鼓点。
  我分明知道他要给出的答案是什么,他因为家长严格的管教而突然“人间蒸发”,已经是我从别处听说过的滥调,而我却不由自主地期待一些别的东西。
  我也害怕那是一些别的答案。怦然心动的感觉不假,是否是“喜欢”我却不敢确认。人见美玉、明珠,不由自主地想要占为己有也不稀奇。更有可能他只是我一个模糊的希冀,情感投射的对象:对爱的憧憬与对成功的渴望。我透过他在寻找什么东西?那他本身是谁,也不重要。
  地球在自转,我还在等一个答案。
  编辑/胡雅琳
其他文献
从前我沉醉在春天的时候,无比地快乐。扯一只风筝在田间奔跑,同燕子、青蛙一起欢唱,看花红柳绿、山明水秀,漫天绯色难收难管。它是何等的明媚多娇。除此之外,我还喜爱盛夏的热烈,赞扬金秋的舒爽,欣赏寒冬的凛冽。总之,四季可爱,都值得热爱。  可是后来,我好像不能这么快乐了。  临近六月,喜欢的男生要毕业了。他不是很帅,也没有特别耀眼,但也足够让人心动。略带惆怅的我只想去摸摸那只常驻树下的肥猫,以解忧思。“
期刊
夏天里,喜欢做的小事很多,每一件都让人快乐。  爆表的高温让人有了懒散的借口。不需要出门的日子,吃过午饭,便一直躺在床上,吹着空调,听飞机飞过去的声音。倒也不觉得闷,只是迷迷糊糊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橙红的夕阳已经在淡青色的天空中化开,化出大片玫瑰紫的晚霞,铺了一地。  出门可以穿得很简单,背心和短裤,趿拉着一双人字拖,去巷口买西瓜。卖西瓜的大叔笑得一脸憨厚:自家种的瓜,包甜,不甜不收钱。装模作样
期刊
最近,社交平台流行起了涂各种“小瓶子”,我最喜欢的便是快乐源泉小瓶子。在不开心的时候,觉得快乐是得做件顶轰动的事,当沉浸在快乐中时才发现,打动我们的往往是那些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小事。  林语堂有24件“不亦快哉”,三毛有21件“不亦乐乎”,托着腮想想让我快乐的小事,禁不住提笔将它们一一记下。  1.早晨睁开惺忪的睡眼,身体还没有完全醒过来,摸索着手机点开一首莫文蔚的《慢慢喜欢你》,缓慢的节奏在房间里
期刊
我想最近很多人和我一样,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能出门晒晒太阳,看看稚嫩的初春。可以出门,可以看看云飘,可以呼吸到屋外带着点泥土和草的气味的空气,这似乎就是当下我们最迫切想拥有的快乐。  它很简单,简单得我们平日会任它从眼下溜过,但在疫情期间,我们都像发现了新的诗句一样呵护它。  前些日子朋友说因为疫情出不了门,也只能在傍晚收集落日了。他在自家的楼顶给落日拍照,我看过那些照片。朋友家住在靠海的小镇上,
期刊
像我这样平凡的人,足够安稳,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偶尔免不了被小浪朵掀得一个趔趄,偶尔会操作失误跌入水中。我高高扬帆,却只是在浅水区冲浪,跌倒了再爬起来,不需要承受太大的压强,奋力挣扎后继续爬上船,一身狼狈被风干。风不知道从哪个方向来,风暴可能一生也难见得一次。每日我只是向着深海前进,多前进几米都是意外之喜。大概,这就是平凡人的快乐,有安稳的幸福,也有普罗大众的烦恼,但只要认真生活就能得到回馈。
期刊
春花秋月,寒来暑往,这些季节限定的快乐,让时间变得细腻温柔,在不确定的未来中,多了几分欣悦的等待。  春日的快乐,是第一朵报信花开放在貧瘠单调的枝头。北方的冰凌,日本的早樱,报信花各有各的美,而我最爱楼下种的迎春。嫩黄,鲜艳,是阳光的颜色,像树送出的轻柔的吻,印在一双双历经黑夜与寒冷的疲倦眼睛上。  孩子们踮着脚,鼻尖凑近了去闻,懵懂稚气的姿态也像是一朵报春的花儿。大人们捧着相机,一会儿矮矮蹲着,
期刊
1  突然,急促的敲门声响了起来。  “有人敲门?”宇航员抖了一下身子,缓缓套上氧气瓶,抓着舱壁向门飘去。  “咚咚咚……”敲门声愈发急切,似乎是在催促,又像是一个人绝望的呼救。  “别敲了,来了!”宇航员不耐烦地嚷着,然后又喃喃自语,“会是谁在敲门呢?”  门开了,星星点点的恒星被一个高大的背影挡住,室内的光照在他翕动的嘴唇上。  “蠢货,没空气还想说话。”宇航员咒骂着,一把将那人拉进舱内,斥道
期刊
雪,我们去最远的地方——尽管一边是荒芜冷淡,一边是繁华万千,可是那又如何?当苏生渐渐长大,渐渐老去,也许他再也无法这样果断,这样坚定。至少当他触及现实的残酷,可以坦然地说:“我也曾经拥有。”  一  “吱——”苏生刚推开病房的门走了两步,又好像想起了什么折了回去。他从泛黄的木质抽屉中取出了一袋苏父苏母三天前带来的宝宝霜,小心翼翼地挤出黄豆大小的一点乳粒,用食指细心地涂在门与门框的连接处,又将门关关
期刊
我喜欢,指尖划过洁滑的纸张,化身一尾生于汪洋的鱼,与每个文字擦肩而过,那些优美的音符便从我的喉间蹦出,字字葱茏,句句含姿。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不敢朗诵。年幼时的语文课上,我自告奋勇地举起小手,深情地朗读了一首诗,老师无心地笑笑:“你的声音不好听,不适合朗诵。”我对声音的自卑就此生根,朗诵的火苗熄灭了。  直到有一天,我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翻开课本,一字一句地朗读完了一篇文章。语毕,酣畅淋漓的快感
期刊
1  中考过后,杨梓嫣生了一场大病。  杨梓嫣是那种从小被称赞的孩子,中考前几个月又下了苦功夫学习,满以为会考到本县最好的中学的尖子生班,却不料还是差了四分。  录取通知书是和好友吴馨一起去取的,吴馨毫无悬念地考入了尖子生班。杨梓嫣看到自己的成绩,什么都没说。吴馨只当她是没心没肺,懒得安慰她。没想到回去之后,杨梓嫣整整一周都没和她联系,打电话过去,才知道是生病了。从领了录取通知书回到家后,杨梓嫣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