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思考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camead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整合要在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学科教学活动,要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要利用信息化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信息化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整合促使学科教学形象直观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学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与学科教学整合,能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例如,在《日食》一课,利用Flash动画的动态展示,能使学生清楚日食的形成原因、过程、种类等,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形象。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整合改变了传统教学结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改变了过去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单一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改变。通过整合,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变“师道尊严”为“师生交流”。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信息技术环境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整合有助学生认知结构形成
  由于信息技术能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刺激,还能按超文本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这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都非常有利。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可提前制作CAI课件,在课堂中显示全屏幕的配乐朗读录像,朗读感情激越,音乐优美动听,画面精美绝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课件充分运用各种信息传媒通道的作用,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受到刺激,调动了各种非智力因素,强化了各种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对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带来良好的影响。
  整合扩大了资源收集渠道
  资源需要集成和整合。网络中的资源浩如烟海,教师和学生不可能为寻找学科资源每次都在大海里捞针。要尽可能地集成有用的教学信息资源,将其整合为方便查找、方便应用,能够加得进、取得出、用得上、能共享的资源库。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打破了原来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了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还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
其他文献
摘要:公开教学是学校教学研究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行动研究方式,是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能力和个人魅力的综合展示。上公开课是每位教师从教生涯中不可避免的经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作为一名信息技术青年教师,我把每一次公开课看成学习、研究的过程,看成是自我锻炼、自我实现和自身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公开课;信息技术    公开课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面向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开的课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逐渐走入语文课堂,为阅读教学注入了活力。然而,网络在丰富了阅读教学的同时,也削弱了阅读教学的深度,弱化了教师的阅读指导功能。这有碍小学生阅
财政资源紧张的政府存在最优财政政策选择问题,政府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结构性减税存在取舍。本文基于纳入财政分权特征的DSGE模型研究发现:(1)由于发达地区基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