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要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廉政文化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
社会是不断进步发展的,廉政文化在历史长河的不同阶段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同,体现出来的特点以及发挥的功能也不同。廉政文化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不同时期体现的内容要求不同;廉政文化的对象具有群众性、广泛性,不仅是执政党和政府,还包括广大人民群众。
廉政文化不仅具备文化所具有的审美、教化、塑造、整合、防范、交流、评价的功能,还体现了反腐败的功能。任何一个群体如果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即使群体内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也能使成员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建立相应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塑造自身的道德理念,营造一种廉洁行政的社会风气,有利于社会进步、和谐发展。廉政文化具有社会舆论导向功能、对社会成员的教育功能、社会成员之间的监督功能、对于腐败现象的惩防功能和建立惩防体系的建设功能。
廉政文化是一种政治理论和文化相结合的特殊形式的文化形态,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结合的具体表现。廉政文化承担着树立社会成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营造一种廉洁从政的社会环境,并且树立社会各界廉政意识的重要任务。廉政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以廉洁从政为基本理念,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社会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对于腐败现象及反腐败斗争的根本态度和认识,是社会成员关于廉政的认知、信念、规范和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是以相关廉政理论为基石、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当前,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入新常态,街道工作已停止过去的招商引资功能,转到全面加强社会管理的职能上来。新常态下街道的廉政文化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街道廉政文化建设的特点和难点
众所周知,街道作为政府的基层组织,既同人民群众接触最紧密,又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实施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搞好街道反腐倡廉、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对于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地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然目前街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也具有其特点和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干部认为,街道经费有限,涉及工程基本建设、大额采购项目比较少;干部权力小,受到外界的诱惑、攻击少;取消了招商引资功能,经济犯罪的案件会更少。因此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过去相比降低了,责任减轻了。社区党员大多都是年龄偏大的老人,实施违纪违法的可能性更小,而年轻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即使违纪违法,由于信息不通,也不会受到党纪政纪责任的追究。有的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就是上上课、听听报告,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对于反腐败也没有什么明显作用;有的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缺乏群众主动参与的动力机制;思想上对廉政文化建设理解的偏差,导致廉政文化建设与文化建设没有有机结合起来,削弱了文化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感染教化作用。
二是工作力量不适应。一方面人员不足、业务素质不高。虽然街道都配备了党群干部,但他们都兼任了其他事务,从事多项工作,廉政文化建设属于软任务,做得好一点、差一点,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来。人员工作调动比较频繁,即使他们工作很努力,但由于业务不够熟悉,缺少相应的基本功,更谈不上工作经验,主观上造成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低效率。另一方面,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与招商引资等经济工作不同,工作成效不能及时反映出来,有人认为工作成就感不强。
三是廉政文化建设方式不丰富。街道政府受到地理因素、财政因素的限制,开展廉政文化建设通常采用开会做报告,挂标语出板报,形式单调,方法单一,给人以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的口实,客观上降低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号召力。而且由于经费的不足等原因,缺少长效机制,缺少激励,使得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缺乏积极性,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打造廉政文化新常态
一是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层次的廉政教育。街道是个小社会,既有党政领导干部、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有社会工作者、居民。居民的成分很复杂,有在职人员,也有退休职工,还有待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等。不同身份的人员对廉政文化的需求不同,接受廉政教育的要求也不同。街道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时,要根据本街道人口结构,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性。新常态下首先抓住街道党政干部和公务员的廉政文化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抓关键少数。以上示下,身体力行。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要靠几届班子锲而不舍地营造才能逐步形成。因此,从事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同志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功成不必在我,淡泊明志。
二是建立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可以说事无巨细、任务繁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落实责任、纠正“四风”、查处腐败、完善制度,是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系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廉政文化首先是制度文化,要建立健全适合街道特点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同落实“一岗双责”,廉政文化建设任务与街道其他工作同策划、同部署、落实、同考核。凝聚起全党的共识、智慧和力量,打赢反腐倡廉的攻坚战、持久战。还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党的纪律刚性约束,坚决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标本兼治,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监督,织密、扎紧制度的笼子。
三是创新廉政文化的传播方式。由于科技创新带来的信息化、网络化、移动化,文化传播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已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的黑板报、街头标语、报纸等媒介宣传,微信、微博、朋友圈使得全球一个小角落发生的事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传遍全球。加上社会大众的文化程度提高,过去靠传达文件、听报告、听广播、看电视来获取信息、接受教育的方式,效果愈来愈差。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都可以成为记者,自写、自拍、自娱自乐或者传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创新廉政文化的传播方式,充分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播媒介,例如网络上的社区小屋、手机中的社会公众号、电台、电视台上的专栏节目,将廉政文化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人们的心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文化建设要与道德文化相结合,要与法制文化结合,推行政务公开,建设诚信社会,培养公民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意识,这也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陈阳乐,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
廉政文化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
社会是不断进步发展的,廉政文化在历史长河的不同阶段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同,体现出来的特点以及发挥的功能也不同。廉政文化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不同时期体现的内容要求不同;廉政文化的对象具有群众性、广泛性,不仅是执政党和政府,还包括广大人民群众。
廉政文化不仅具备文化所具有的审美、教化、塑造、整合、防范、交流、评价的功能,还体现了反腐败的功能。任何一个群体如果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即使群体内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也能使成员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建立相应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塑造自身的道德理念,营造一种廉洁行政的社会风气,有利于社会进步、和谐发展。廉政文化具有社会舆论导向功能、对社会成员的教育功能、社会成员之间的监督功能、对于腐败现象的惩防功能和建立惩防体系的建设功能。
廉政文化是一种政治理论和文化相结合的特殊形式的文化形态,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结合的具体表现。廉政文化承担着树立社会成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营造一种廉洁从政的社会环境,并且树立社会各界廉政意识的重要任务。廉政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以廉洁从政为基本理念,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社会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对于腐败现象及反腐败斗争的根本态度和认识,是社会成员关于廉政的认知、信念、规范和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是以相关廉政理论为基石、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当前,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入新常态,街道工作已停止过去的招商引资功能,转到全面加强社会管理的职能上来。新常态下街道的廉政文化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街道廉政文化建设的特点和难点
众所周知,街道作为政府的基层组织,既同人民群众接触最紧密,又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实施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搞好街道反腐倡廉、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对于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地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然目前街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也具有其特点和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干部认为,街道经费有限,涉及工程基本建设、大额采购项目比较少;干部权力小,受到外界的诱惑、攻击少;取消了招商引资功能,经济犯罪的案件会更少。因此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过去相比降低了,责任减轻了。社区党员大多都是年龄偏大的老人,实施违纪违法的可能性更小,而年轻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即使违纪违法,由于信息不通,也不会受到党纪政纪责任的追究。有的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就是上上课、听听报告,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对于反腐败也没有什么明显作用;有的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缺乏群众主动参与的动力机制;思想上对廉政文化建设理解的偏差,导致廉政文化建设与文化建设没有有机结合起来,削弱了文化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感染教化作用。
二是工作力量不适应。一方面人员不足、业务素质不高。虽然街道都配备了党群干部,但他们都兼任了其他事务,从事多项工作,廉政文化建设属于软任务,做得好一点、差一点,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来。人员工作调动比较频繁,即使他们工作很努力,但由于业务不够熟悉,缺少相应的基本功,更谈不上工作经验,主观上造成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低效率。另一方面,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与招商引资等经济工作不同,工作成效不能及时反映出来,有人认为工作成就感不强。
三是廉政文化建设方式不丰富。街道政府受到地理因素、财政因素的限制,开展廉政文化建设通常采用开会做报告,挂标语出板报,形式单调,方法单一,给人以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的口实,客观上降低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号召力。而且由于经费的不足等原因,缺少长效机制,缺少激励,使得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缺乏积极性,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打造廉政文化新常态
一是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层次的廉政教育。街道是个小社会,既有党政领导干部、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有社会工作者、居民。居民的成分很复杂,有在职人员,也有退休职工,还有待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等。不同身份的人员对廉政文化的需求不同,接受廉政教育的要求也不同。街道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时,要根据本街道人口结构,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性。新常态下首先抓住街道党政干部和公务员的廉政文化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抓关键少数。以上示下,身体力行。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要靠几届班子锲而不舍地营造才能逐步形成。因此,从事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同志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功成不必在我,淡泊明志。
二是建立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可以说事无巨细、任务繁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落实责任、纠正“四风”、查处腐败、完善制度,是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系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廉政文化首先是制度文化,要建立健全适合街道特点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同落实“一岗双责”,廉政文化建设任务与街道其他工作同策划、同部署、落实、同考核。凝聚起全党的共识、智慧和力量,打赢反腐倡廉的攻坚战、持久战。还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党的纪律刚性约束,坚决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标本兼治,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监督,织密、扎紧制度的笼子。
三是创新廉政文化的传播方式。由于科技创新带来的信息化、网络化、移动化,文化传播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已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的黑板报、街头标语、报纸等媒介宣传,微信、微博、朋友圈使得全球一个小角落发生的事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传遍全球。加上社会大众的文化程度提高,过去靠传达文件、听报告、听广播、看电视来获取信息、接受教育的方式,效果愈来愈差。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都可以成为记者,自写、自拍、自娱自乐或者传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创新廉政文化的传播方式,充分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播媒介,例如网络上的社区小屋、手机中的社会公众号、电台、电视台上的专栏节目,将廉政文化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人们的心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文化建设要与道德文化相结合,要与法制文化结合,推行政务公开,建设诚信社会,培养公民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意识,这也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陈阳乐,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