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必须从从高处着眼(即站在学生将来学习方法和思维训练的高度),低处入手(即从低年级,从细微处训练和培养),切切实实的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我还清楚的记得,上学期的区域联动二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蔡主任把我们所有二年级的教师集合在一起,共同备课《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我们利用一上午的时间进行备课,下午我和我们组的王老师进行备课展示。就不一一列举我们的收获和所得了,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不管我们做了多么认真多么细致的备课,如果不从学生角度考虑,不从学生原有知识的经验出发,教学效果不会好。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从学生思维的角度和理解力出发,让抽象的知识生活化,让教条的概念灵活化。
挖掘学生积极情感。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目标可能显得不十分明显,即使硬加进去这方面的教学目标,也略显牵强。比如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和书写习惯,每当没有情感态度方面目标的时候,许多老师都拿这一条来凑数。特别是计算课的教学。其实这个学习习惯是孩子终身都要完成和努力的目标,而不是单一数学计算中特别需要培养和训练的教学任务。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出示情境图:小红一家和奶奶吃蛋糕,一共有17个蛋糕,平均每人吃几个?还剩几个?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分完以后的蛋糕有剩余,有的学生提出可以把剩下的蛋糕送给奶奶,这样奶奶就可以吃到5个蛋糕。虽然这不是最终的答案,但我没有置之不理,而是表扬他“会关心长辈,是懂事的好孩子。”同时又问他:这剩下的蛋糕再分给其他人,每个人还能再吃到一个蛋糕么?从而理解到不够整分,这时剩下的数叫余数,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剩余的东西必须分得不能再分”,而且使学生保持了发表见解的热情,触动了学生体验和情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能为了满足学生或者发展学生想象力而做过多无谓的表述,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同时过多的表述有时候也会让学生不知所措。一次公开课总结的时候,让学生质疑本课内容。一个孩子提问:老师为什么“倍”这个单位名称不用写啊?我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下理由,学生说不出,这说明学生可能真的不理解,也可能是我课堂教学中强调的不足,我更失误的是借助很多例子来举例表述,学生云里雾里。蔡主任评课的时候给我指出:这时候就直接告诉,数学里就这样规定不写单位名称,既简单又明了。
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应该全面评价学生,不能把考取一所好学校作为我们基础教育的终结目标。学生的环境、理想、兴趣、乃至价值观都不尽相同,我们没有必要把学生培养成千篇一律的考试工具,在教学中要努力尝试教一些让学生一辈子真正有用的东西,让数学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比如对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我们最基础的要求是出示一个长方形图形,知道利用长和宽可以求出图形的周长。而对于少部分的同学来说,变化的图形(如图所示),可能不容易理解,可能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转化演示后他当时能明白,而出现在练习中,又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计算了。那么我们就不必锱铢必较,要求所有孩子都会类似图形的计算。不会做那就不做。不同孩子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也许将来高年级再接触类似图形,他就明白了,此时需要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望,而不是他明明不理解,你还强迫他必须掌握类似拔高的问题。他怎么会有学习的兴趣呢?
追求课堂教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只要我们在处理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多想一想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做,不要光给学生设计问题,自己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就可以创造有价值的课堂。我们常常看到许多教师平时工作很努力,作业批改也很及时,可是学生成绩就是不理想,为什么有的老师没看见她多辛苦的批作业,也没有个孩子留过多的作业,可是学生学习效果却非常好,如果对两类教师的课堂作比较,肯定是有差异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减负的彻底执行,还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入手。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也不应该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过程。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真正的在进行学习的过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对他的追寻与思考远非这些,他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将激励我们不断探索与思考。
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我还清楚的记得,上学期的区域联动二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蔡主任把我们所有二年级的教师集合在一起,共同备课《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我们利用一上午的时间进行备课,下午我和我们组的王老师进行备课展示。就不一一列举我们的收获和所得了,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不管我们做了多么认真多么细致的备课,如果不从学生角度考虑,不从学生原有知识的经验出发,教学效果不会好。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从学生思维的角度和理解力出发,让抽象的知识生活化,让教条的概念灵活化。
挖掘学生积极情感。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目标可能显得不十分明显,即使硬加进去这方面的教学目标,也略显牵强。比如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和书写习惯,每当没有情感态度方面目标的时候,许多老师都拿这一条来凑数。特别是计算课的教学。其实这个学习习惯是孩子终身都要完成和努力的目标,而不是单一数学计算中特别需要培养和训练的教学任务。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出示情境图:小红一家和奶奶吃蛋糕,一共有17个蛋糕,平均每人吃几个?还剩几个?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分完以后的蛋糕有剩余,有的学生提出可以把剩下的蛋糕送给奶奶,这样奶奶就可以吃到5个蛋糕。虽然这不是最终的答案,但我没有置之不理,而是表扬他“会关心长辈,是懂事的好孩子。”同时又问他:这剩下的蛋糕再分给其他人,每个人还能再吃到一个蛋糕么?从而理解到不够整分,这时剩下的数叫余数,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剩余的东西必须分得不能再分”,而且使学生保持了发表见解的热情,触动了学生体验和情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能为了满足学生或者发展学生想象力而做过多无谓的表述,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同时过多的表述有时候也会让学生不知所措。一次公开课总结的时候,让学生质疑本课内容。一个孩子提问:老师为什么“倍”这个单位名称不用写啊?我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下理由,学生说不出,这说明学生可能真的不理解,也可能是我课堂教学中强调的不足,我更失误的是借助很多例子来举例表述,学生云里雾里。蔡主任评课的时候给我指出:这时候就直接告诉,数学里就这样规定不写单位名称,既简单又明了。
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应该全面评价学生,不能把考取一所好学校作为我们基础教育的终结目标。学生的环境、理想、兴趣、乃至价值观都不尽相同,我们没有必要把学生培养成千篇一律的考试工具,在教学中要努力尝试教一些让学生一辈子真正有用的东西,让数学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比如对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我们最基础的要求是出示一个长方形图形,知道利用长和宽可以求出图形的周长。而对于少部分的同学来说,变化的图形(如图所示),可能不容易理解,可能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转化演示后他当时能明白,而出现在练习中,又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计算了。那么我们就不必锱铢必较,要求所有孩子都会类似图形的计算。不会做那就不做。不同孩子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也许将来高年级再接触类似图形,他就明白了,此时需要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望,而不是他明明不理解,你还强迫他必须掌握类似拔高的问题。他怎么会有学习的兴趣呢?
追求课堂教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只要我们在处理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多想一想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做,不要光给学生设计问题,自己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就可以创造有价值的课堂。我们常常看到许多教师平时工作很努力,作业批改也很及时,可是学生成绩就是不理想,为什么有的老师没看见她多辛苦的批作业,也没有个孩子留过多的作业,可是学生学习效果却非常好,如果对两类教师的课堂作比较,肯定是有差异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减负的彻底执行,还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入手。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也不应该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过程。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真正的在进行学习的过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对他的追寻与思考远非这些,他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将激励我们不断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