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是一种品德,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将“感恩”教育进一步深化,全面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每位中学生懂得人的一生中应该感谢的不只是父母,还有很多人:师长、亲朋、同学等等。中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父母的艰辛、老师的无私关爱和谆谆教诲,也离不开社会大“熔炉”的锻炼。人自身的发展,人与人的交往,人对社会的贡献都来自明确的责任;关心地球生存环境,关心他人、关心家庭与朋友,这一切都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人,只有具备善良、同情心、感恩心,才能在心灵中产生一系列崇高感情,对祖国的热爱,对自然、社会的关爱是对少年儿童进行责任教育的重要途径。 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情怀的重要方法。
“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虽然“感恩”是一个外来词,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具有感恩教育的元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古代二十四孝”、“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流传至今。然而数千年中华文明延续发展到今天,再来提感恩这个话题,的确让人五味杂陈。为什么感恩会变得如此艰难?有人随机对某中学50名初一新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知道父母生日的孩子仅为10%。“都是父母给我过生日,我还没想过给他们(父母)过生日。”不少孩子表示从来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其实不光是父母的生日,在现在许多孩子心中基本上就没考虑过别人有什么需要。一对年过半百的家长忍不住讲出亲身经历:孩子毕业几年,终于有了工作结了婚,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但自己的吃、住、带孩子仍靠父母,稍有不如意,还会数落爹妈几句。尽管老两口仍然无怨无悔地付出着,但他们内心深处仍然渴望孩子的一点感恩之情。然而当前,小学生的感恩意识非常淡薄。由于父母对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我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的浪费时,早已经忘却了“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
一、家长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影响学生
培养孩子的感恩心,要从身边的人学起,老师、家长都要以身作则,对上一代的付出表达感激之情。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就经常收到家长打来的抱怨电话,称自己的孩子在家中对父母感情冷漠,对父母的教育置若罔闻。其实何止是对家长,在学校里,很多孩子,对老师的苦口婆心同样缺少感受,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显得无奈而又力不从心。这其实不能全怪孩子,因为在他们的成长环境中有太多的因素导致了他们这种个性的形成,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是零。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学习转,视上重点、读大学为头等重要任务,却忽略了对孩子回报意识的培养,从而养成了他们对现有的条件不珍惜,只知一味地索取的心理。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已把现有的一切都看作是理所当然,而且现在谈到父母的爱,大都认为此爱就是无私的,不图回报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有意或无意间淡化了回报意识。而且现在的学校中,也鲜有针对学生这种心态而进行的感恩教育。因而孩子难以养成感恩意识也就不奇怪了。这样的孩子是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也不会对家长的辛劳,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情去感同身受。所以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能与别人友好相处,能够知父母甘苦,想父母冷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终生的老师,父母的道德素养和日常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父母对事物的看法,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起着教育的作用。如果父母看待问题或处理问题是乐观、积极向上的,那么孩子的人生观也会如此。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之一,要弘扬这一传统美德。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重要的。比如:父母带着孩子去上街,在公共汽车上父母主动给老人让座,或叫孩子给老人让座;爷爷奶奶生活有困难,父母经常去照顾,或吩咐孩子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邻里之间,有老人需要帮忙,父母毫无怨言地上前帮助等等这些小事情小行为无时无刻都在教育着孩子,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中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父母关心他人,尊敬老人,照顾自己,孩子也会发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地关怀,自己也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对父母如此,对社会亦如此,知恩图报的种子会在孩子的心中深深地扎下根去,并且会开花结果,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二、学校和老师要清楚感恩教育更不能松懈
“感恩”之心也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作为班主任,我们觉得有必要对孩子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因此,近几年以来,我们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只是希望他们能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为别人着想,能够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那些给予过自己无私帮助的人。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感。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不会停留在靠纪律制度来强迫维持的尴尬境地,而是能够使学生的道德感自然而然的从心里流淌出,使学生的行为规范上升为心灵的自觉要求。雷锋时代懂感恩的人的比率比现代高,因为他们亲身经历了从不幸福到幸福的变化,而现代人变化很小,从小很顺利,感恩之情就不深。应该说,感恩之心是人的自然属性,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但后天不恰当的经历也会抑制人感恩天性的发展,比如做好事却惹来了麻烦,或者回报太少,那么人们再次表示关爱的时候就会大打折扣。
学生的品德往往是通过言行加以体现,而光说不做也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而必须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去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行为规范,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中获取对道德的认识。为此,我往往结合纪念日和节日设计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 例如今年“三八妇女节”时,恰逢我们的语文课也上到第二单元——主题亲情单元,三篇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来安排的,学生刚刚受到感人亲情的熏染,并且“三八妇女节”也是妈妈的节日,于是当天就有了这一项作业——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式,向妈妈表达你的感激和爱,比如让学生为母亲洗一次脚。在母亲和父亲生日的那天,让学生为父母送上自己特别的礼物,可以是自己优异的成绩,也可以是自己制作的手工贺卡、生日卡,并写上真诚的祝福和真心的谢意。教师节,让学生为所有的老师送上祝福,写几句感恩的话。这些重要的日子里所做的一切,会让学生终生铭记,会让他们有一颗懂得关心和感恩的心。
再如,国庆节期间,我也组织了各种各样的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以培养他们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将感恩教育升华。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先是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在烈火中永生》,然后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体会(假设没有这些烈士们,我们今天有这样和平幸福的生活吗?)再就是引导学生以“假如,我的身边没有朋友,没有集体,没有政府……,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为题讨论; 最后学生思考,讨论“亲人,朋友,社会帮助着我成长,而我对我的亲人、朋友、社会,该做些什么呢?要承担怎样的责任呢?”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热烈讨论,效果明显。
三、社会正面感恩教育也必不可少
我们在开展感恩教育工作时,可以收集一些与感恩教育有关的传统故事、中外经典故事,在班团活动课、团队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唤起学生心灵深处“感恩”的善根,使学生在故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启发道德的自觉,促使学生感恩心理的养成;可以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与感恩教育主题相关的古诗词或中外名人名言,以张贴在教室墙壁上;以朗诵比赛,以写感想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感恩的情结;积极营造出“感恩”的教育氛围,以氛围来影响人培养人塑造人;可以创设一些活动情景,例如用“心理换位”的方式让学生去积极参与“感恩”活动,在亲身体验中感悟着“父母的养育恩、老师的苦口婆心教导、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与友善”,引导学生在相互理解中体验“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美德。经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学生的“感恩”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学会感激,学会回报,学会做人。在舆论方面进行正面的宣传,发扬二十四孝等传统思想中好的一面的教育,对于社会中出现的过河拆桥,落井下石等与感恩之心相背离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批判和教育。
花瓣坠入尘土,是对大地母亲的感恩;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是对母亲养育的感恩。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健康心态,一种做人的境界。一个人只有学会感恩,才能提升生命质量;一个社会,只有人人学会感恩,才能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社会才能和谐美好。教师,担负着培养建设祖国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对学生的道德培养义不容辞。中国有句俗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国人的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感恩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感恩不但是美德,还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
“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虽然“感恩”是一个外来词,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具有感恩教育的元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古代二十四孝”、“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流传至今。然而数千年中华文明延续发展到今天,再来提感恩这个话题,的确让人五味杂陈。为什么感恩会变得如此艰难?有人随机对某中学50名初一新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知道父母生日的孩子仅为10%。“都是父母给我过生日,我还没想过给他们(父母)过生日。”不少孩子表示从来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其实不光是父母的生日,在现在许多孩子心中基本上就没考虑过别人有什么需要。一对年过半百的家长忍不住讲出亲身经历:孩子毕业几年,终于有了工作结了婚,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但自己的吃、住、带孩子仍靠父母,稍有不如意,还会数落爹妈几句。尽管老两口仍然无怨无悔地付出着,但他们内心深处仍然渴望孩子的一点感恩之情。然而当前,小学生的感恩意识非常淡薄。由于父母对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我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的浪费时,早已经忘却了“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
一、家长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影响学生
培养孩子的感恩心,要从身边的人学起,老师、家长都要以身作则,对上一代的付出表达感激之情。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就经常收到家长打来的抱怨电话,称自己的孩子在家中对父母感情冷漠,对父母的教育置若罔闻。其实何止是对家长,在学校里,很多孩子,对老师的苦口婆心同样缺少感受,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显得无奈而又力不从心。这其实不能全怪孩子,因为在他们的成长环境中有太多的因素导致了他们这种个性的形成,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是零。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学习转,视上重点、读大学为头等重要任务,却忽略了对孩子回报意识的培养,从而养成了他们对现有的条件不珍惜,只知一味地索取的心理。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已把现有的一切都看作是理所当然,而且现在谈到父母的爱,大都认为此爱就是无私的,不图回报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有意或无意间淡化了回报意识。而且现在的学校中,也鲜有针对学生这种心态而进行的感恩教育。因而孩子难以养成感恩意识也就不奇怪了。这样的孩子是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也不会对家长的辛劳,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情去感同身受。所以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能与别人友好相处,能够知父母甘苦,想父母冷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终生的老师,父母的道德素养和日常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父母对事物的看法,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起着教育的作用。如果父母看待问题或处理问题是乐观、积极向上的,那么孩子的人生观也会如此。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之一,要弘扬这一传统美德。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重要的。比如:父母带着孩子去上街,在公共汽车上父母主动给老人让座,或叫孩子给老人让座;爷爷奶奶生活有困难,父母经常去照顾,或吩咐孩子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邻里之间,有老人需要帮忙,父母毫无怨言地上前帮助等等这些小事情小行为无时无刻都在教育着孩子,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中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父母关心他人,尊敬老人,照顾自己,孩子也会发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地关怀,自己也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对父母如此,对社会亦如此,知恩图报的种子会在孩子的心中深深地扎下根去,并且会开花结果,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二、学校和老师要清楚感恩教育更不能松懈
“感恩”之心也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作为班主任,我们觉得有必要对孩子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因此,近几年以来,我们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只是希望他们能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为别人着想,能够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那些给予过自己无私帮助的人。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感。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不会停留在靠纪律制度来强迫维持的尴尬境地,而是能够使学生的道德感自然而然的从心里流淌出,使学生的行为规范上升为心灵的自觉要求。雷锋时代懂感恩的人的比率比现代高,因为他们亲身经历了从不幸福到幸福的变化,而现代人变化很小,从小很顺利,感恩之情就不深。应该说,感恩之心是人的自然属性,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但后天不恰当的经历也会抑制人感恩天性的发展,比如做好事却惹来了麻烦,或者回报太少,那么人们再次表示关爱的时候就会大打折扣。
学生的品德往往是通过言行加以体现,而光说不做也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而必须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去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行为规范,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中获取对道德的认识。为此,我往往结合纪念日和节日设计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 例如今年“三八妇女节”时,恰逢我们的语文课也上到第二单元——主题亲情单元,三篇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来安排的,学生刚刚受到感人亲情的熏染,并且“三八妇女节”也是妈妈的节日,于是当天就有了这一项作业——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式,向妈妈表达你的感激和爱,比如让学生为母亲洗一次脚。在母亲和父亲生日的那天,让学生为父母送上自己特别的礼物,可以是自己优异的成绩,也可以是自己制作的手工贺卡、生日卡,并写上真诚的祝福和真心的谢意。教师节,让学生为所有的老师送上祝福,写几句感恩的话。这些重要的日子里所做的一切,会让学生终生铭记,会让他们有一颗懂得关心和感恩的心。
再如,国庆节期间,我也组织了各种各样的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以培养他们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将感恩教育升华。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先是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在烈火中永生》,然后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体会(假设没有这些烈士们,我们今天有这样和平幸福的生活吗?)再就是引导学生以“假如,我的身边没有朋友,没有集体,没有政府……,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为题讨论; 最后学生思考,讨论“亲人,朋友,社会帮助着我成长,而我对我的亲人、朋友、社会,该做些什么呢?要承担怎样的责任呢?”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热烈讨论,效果明显。
三、社会正面感恩教育也必不可少
我们在开展感恩教育工作时,可以收集一些与感恩教育有关的传统故事、中外经典故事,在班团活动课、团队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唤起学生心灵深处“感恩”的善根,使学生在故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启发道德的自觉,促使学生感恩心理的养成;可以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与感恩教育主题相关的古诗词或中外名人名言,以张贴在教室墙壁上;以朗诵比赛,以写感想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感恩的情结;积极营造出“感恩”的教育氛围,以氛围来影响人培养人塑造人;可以创设一些活动情景,例如用“心理换位”的方式让学生去积极参与“感恩”活动,在亲身体验中感悟着“父母的养育恩、老师的苦口婆心教导、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与友善”,引导学生在相互理解中体验“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美德。经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学生的“感恩”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学会感激,学会回报,学会做人。在舆论方面进行正面的宣传,发扬二十四孝等传统思想中好的一面的教育,对于社会中出现的过河拆桥,落井下石等与感恩之心相背离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批判和教育。
花瓣坠入尘土,是对大地母亲的感恩;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是对母亲养育的感恩。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健康心态,一种做人的境界。一个人只有学会感恩,才能提升生命质量;一个社会,只有人人学会感恩,才能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社会才能和谐美好。教师,担负着培养建设祖国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对学生的道德培养义不容辞。中国有句俗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国人的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感恩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感恩不但是美德,还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